APP下载

网络舆论整体过程及各个时期的心理效应分析

2015-05-30任晓艳

今传媒 2015年12期
关键词:形成期心理效应网络舆论

任晓艳?

摘  要:网络舆论以网络为传播媒体,是社会舆论在网络空间中的映射。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它的丰富性、隐匿性、快捷性使得舆论的讨论形成前所未有的膨胀,充分实现了公众的话语权。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舆论从形成到平息整体过程中以及各个时期的心理效应,以期对网络舆论有更新、更全面的把握和了解。

关键词:网络舆论;心理效应;形成期;爆发期;降温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21-02

一、引 言

舆论是公众对于社会热点、社会现象以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表达个人观点、意见以及态度的集合。

从网络舆论的整体过程来看,蝴蝶效应有很大的作用。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为了预报天气情况,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某地上空振动翅膀扰动了空气,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遥远的另一地方会引起一场风暴。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有时也会导致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

传统舆论中,公众的个体意见没有表达的渠道,大众媒体中存在的编辑或者记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一些不良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舆论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不用说能引发大范围的讨论了。而网络的出现,使意见表达呈现快捷、方便和隐秘的特点,个体网民可以毫无顾忌的把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自由表达出来。在网络论坛或者在留言中,网民的各种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最终形成舆论。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看法或事件在网络中能带动某个意见派系的生成,这些意见派系相互影响、相互激发,最终导致“蝴蝶效应”在网络舆论中产生。

2015年5月3日晚,一段“女司机被暴打”的视频出现在网络,并迅速传播。一次车辆变道,引发两车竞逐;女司机被暴力殴打,男司机则被刑拘。事件发生后引发了新闻媒体的报道和民众的讨论。对于这一事件,网友当日看法不一,但对男司机的谴责占了多数。

5月4日晚间,四川新闻网提供了信息称某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拍到被殴打的卢女士曾两次突然变道别男司机的车,中间两人还相互喊话。随后,之前几乎一边倒谴责男司机的舆论出现反转。舆论开始有谴责女司机的,也有认为双方都有责任的。

但是此次事件进一步发酵,有网友发现,这辆车早在2011年就有“前科”。网友“vanpy210”称其在等红灯时,一个小朋友从这辆车的天窗探出身子,拿纸擦完手后顺手把纸扔到旁边并排等红灯的车窗上。舆论因此再一次反转,对卢某的反感和责骂开始在网络上蔓延。网友“钢铁侠”利用自己的渠道不仅搜索出卢某名下另有一辆宝马,而且还称通过公安内网查询,“川AD××67”违章记录16条,1条未处理。当和“路霸”、“多次违章”、“宝马”这些字眼联系起来后,卢某瞬间从被殴打的受害者,转变为“理应被教育”的“马路杀手”。根据某网站的统计,70%的网友认为女司机被打活该。到此四川女司机被打的事件网络舆论一次次升级。

由此次事件看出:每次出现一个新的报道或事件,舆论就会反转,进而发酵。一个极小的事件引发了更大的结果和舆论。蝴蝶效应说明,网络舆论的形成很有可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引发的,网络把关人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注重细节,注重初始化的萌芽状态因素,尽量减少不确定因素,把会滋生不好事件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中。

二、网络舆论三个时期的心理效应

网络舆论分为形成期、爆发期和降温期三个时期,下文将分别来阐释各个时期的心理学效应。

(一)形成期——共鸣效应

共鸣,也叫共振,是指一个物体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也随之振动的现象。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就是群体中的某个人发表了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意见,而另一个人由于社会背景和知识背景相似,看到或听到的这个看法符合自己的意愿也随之表示同意,最终达到了共鸣。共鸣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一群人之间的一致。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期,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出现在网络上加上网民的参与互动就形成了网络议题。由于2015年电影《亲爱的》《失孤》的热映,使公众更加关注“孩子走失”、“被拐卖”的这个社会话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任何一个孩子对于家庭来说都是宝贝。5月21日,朋友圈中疯传“太原太航幼儿园学府分园通过微信提示家长”的一则信息,称当日4︰30左右该园一家长接孩子时,有歹徒向家长实施抢劫。家长反应灵敏、迅速脱险。该园提醒家长提高警惕,嚴防坏人伺机作案。随后,该消息在朋友圈中变成了“太原太航幼儿园学府分园门口发生了坏人抢孩子事件”。该消息一时引起很多家长恐慌,有人称出门带电棍防身,有人则称车里需要备刀。太原幼儿园出现偷抢孩子事件在微信、网络上立马引发了公众的共鸣和恐慌,网民还没来得及辨别真假就把信息进行转发,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形成了网络舆论。因此议题的出现,在网络舆论形成期,共鸣效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众多网民们的一致声音,也不可能汇聚成舆论这条河流。

(二)爆发期——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这一概念是美国教授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群体极化效应在网络社会中有很明显的表现:一个群体它本来支持的意见在网络舆论的激荡和辩驳中会更加支持自己原有的意见,本来反对的意见也会随着讨论而更加反对,最终导致群体的意见走向极端化。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群体极化现象”。简而言之,群体极化效应就是说群体在网络舆论的讨论过程中会更加支持自己原有的意见。

很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网上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网民们就自己的立场表达了看法和观点。关于环保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以柴静的《穹顶之下》为例,在2015年2月28日,柴静把自费制作的一部有关环保的纪录片上传到人民网。瞬时视频在各大网站出现,获得了广泛的传播。《穹顶之下》一经播放,网民便快速分化为两大阵营:赞扬柴静或批评柴静。一开始许多中国网民称赞柴静,还有人评论“支持柴静,或像柴静这样站出来说事实的人”、“在这个毫无章法乱七八糟冷漠麻木怠慢的国家,他们像一个醒目的大标语震撼心灵。”截至3月1日下午,优酷上的评论已经超过2.5万条。我们姑且称以上公众为赞扬派。之后,经济学博士李晓鹏发表了《我们为谁而战?——柴静《穹顶之下》存在的问题以及舆论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穹顶之下》存在的问题。几乎就是同时,还有医学、环保、能源方面的公众也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众多网民在舆论领袖的带领下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众多意见和观点在网络中激荡碰撞,激发了网络讨论。这两个群体在讨论后使最初的意见倾向得到强化,更加支持和相信自己原来持有的观点。一经讨论观点得到强化,网民们就更加注重自己已得到证明的观点并加以表达和宣传,网络舆论就进入了爆发期,形成了网络舆论的舆论圈。

(三)降温期——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他的地位、威望和受人敬重的程度高,那么他说的话或做的事很容易让人相信。权威效应与传播学中的“舆论领袖”有很大的相似性。舆论领袖也叫意见领袖,一般是生活阅历丰富、社交性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担当的。

在网络时代,媒体会设置专家论坛或博客等栏目,邀请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来担当“舆论领袖”,让他们以专业的眼光、深刻的思想对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解说,引导舆论的方向。这些专家和学者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网民更加全面、客观的分析问题,正确看待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使网络舆论渐渐步入降温期,最终平息舆论。因此要想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树立正确舆论,就必须利用权威效应,把权威性的专家、政府官员的言论传达出来,最终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

比如之前提到的太原幼儿园出现偷抢孩子事件在网络上盛传,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热议。2015年5月22日,发现网上关于偷、抢孩子的谣言后,太原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应急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布《太原警方今年以来未接到偷、抢孩子报警,学府公园附近发生的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澄清谣言。5月24日,在案件侦破后,第一时间发布《太原警方快速侦破学府公园附近持刀抢劫司机案与网传偷抢小孩无关》,迅速还原事实真相,积极引导社会舆论。5月27日,在网上造谣案件落地查人并追责后,第一时间发布《太原警方依法查处网上散布偷、抢孩子谣言责任人》,同时发布了《网传玉门河公园附近孩童丢失,系祖父母接送孙子未通气而引发误会》,全方位出击,打击网络谣言。太原警方在短短5天时间,通过“平安太原”、“太原公安”官方微博及头条号,在第一时间连续发布6篇案情通报,得到了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转发,为及时澄清谣言,遏制傳播,有效消除社会恐慌心理,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网络舆论才得以进入降温期,慢慢平息。政府的权威性在这次事件的平息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结 语

在信息时代,网络给公众提供了更方便的渠道获取信息,更宽阔的平台发表观点。因此各种网民的观点和看法在网络中相互激荡、相互影响,最终导致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它的丰富性、隐匿性、快捷性使得舆论的讨论形成前所未有的膨胀,充分实现了公众的话语权,也让网络舆论成为媒体人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网络舆论从形成到爆发,最后到平息的整个过程中,蝴蝶效应、共鸣效应、群体极化效应以及权威效应都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也激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使得舆论更加民主性、开放性和重要性。因此,作为把关人的媒体人,一方面要遵循网络舆论发生的整个流程,掌握网络舆论发展的相关规律,特别是注意网络中每个微小的环节和事件,把网络舆论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由此引发舆论扩大化和民众的恐慌。另一方面,媒体人在和网络舆论博弈的过程中还要运用传播学、心理学、舆论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利用共鸣效应制造社会话题,注意群体极化效应引发的舆论爆发,采用权威效应控制舆论的走向。只有把握好网络舆论每个阶段的发生规律,媒体人才可以自如的运用网络舆论实现传播媒介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2] 欧阳小婷.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J].现代视听,2009(1).

[3] 饶瑶.“家乐福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J].商业文化,2008(7).

[4] 穆建刚,刘立红,连水仙.近年来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历史性回顾[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5]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形成期心理效应网络舆论
法国象征主义艺术运动的酝酿期和形成期
立足校园 生生不息地“延长”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化解作文教学窘境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