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5-05-30段晓影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各国重视,对外文化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总体概况、结构和人才队伍的分析,提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份额很小,且存在逆差严重、竞争力弱等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对外文化贸易;现状分析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3.28
1 引 言
近年来,文化产业由于成本低,利润大,附加值高等特点,占GDP比重越来越大,逐渐被各国确立为支柱性产业,国际文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则已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并借以向全世界推广其文化产品,其他发展中国家也纷纷采取行动发展其对外文化贸易。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但在国际文化贸易中仍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文化资源丰富的现实相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当今世界文化市场格局下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2 对外文化贸易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5)认为,国际文化贸易是指传播文化内容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行为,这些文化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类。[1]周成名(2006)等指出,对外文化贸易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特殊贸易活动,这些文化产品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2]总结前人研究,我认为国际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部分,涉及知识产权的,以包含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贸易对象的进出口行为。
3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
3.1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总体概况
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2011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2009年为6.66亿美元,2010年达到9.60亿美元,2011年则增长到9.83亿美元。从核心文化产品细分来看,我国新闻出版业2009年和2011年的出口额分别是0.36亿美元和0.77亿美元,对外出口翻了一番;演艺行业2009年在海外演出场次为16373场,实现1327.7万美元收入,2010年的海外演出场次为25908场,获得2765.6万美元的收入,2011年,我国演艺出口总场次减少了17818场,但总收入却增加3171.9万美元。以上数据充分表明,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对外文化贸易取得显著成果,文化产品的价值逐步为世界消费者接受,市场竞争力也有所提升。
3.2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结构分析
2012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总额达到217.20亿美元,其中视觉艺术品、新兴媒介产品、印刷品和传统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之和占当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98.5%;贸易伙伴方面,仅中美两国文化产品的贸易总额就达到77.82亿美元,日本、德国、中国香港作为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几个主要的贸易伙伴,当年的贸易总额分别为21.57亿美元、18.90亿美元和15.35亿美元,与这四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占2012年我国文化产品贸易总额的一半。
4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在全球文化贸易市场占有较低的份额
2012年我国GDP总值达到52万亿元,文化产业的生产总值为4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低于世界文化产业占GDP总值10%的平均水平。据 《文化产业蓝皮书 (2012)》数据显示,在全球文化市场上,我国文化产品的比重不足4%,这更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的总体状况相悖。
4.1.2 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严重的逆差现象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国际贸易常年顺差。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虽然有国家的政策扶持,但在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方面却存在逆差现象。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核心文化产品是我国输出到国外的几倍,这表明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严重的逆差现象。
4.1.3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国较为单一
从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合作伙伴的分布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主要出口国家级地区为美国、日韩、港澳台、东南亚等。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产品存在“文化折扣”现象,而这些国家和我国在地理因素和文化传统上较为接近,在文化贸易时存在的“文化折扣”小,文化产品易于被消费人群所接受。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拥有众多华人,增加了中美两国文化产品的贸易往来。
4.2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文化产业由于成本小、附加值高等特点,逐渐被各国作为支柱型产业去扶持,中国也不例外。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和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缺乏有规模的文化企业和世界闻名的文化品牌,不具有竞争优势。[3]中国加入WTO,虽然有助于文化产业直接引进外商投资和促进文化产品流通,但也面临国外发展较成熟的文化企业的冲击,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文化贸易是非常不利的。
4.2.2 忽视传统文化,缺乏对“文化贸易”的正确定位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大量古代传说值得开发创新,通过现代技术整合形成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例如受到全世界人民喜爱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就是通过将现代高科技与中国元素:大熊猫和中国功夫结合起来制作完成的。中国传统观念忽视了文化产品具有经济和精神双重属性的事实,把文化和市场分割开来,没有意识到将市场经济运用到文化贸易中的重要性。
4.2.3 缺乏高素质的文化经营贸易人才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在增速发展之中,需要大量既精通法律、外语,又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创新型贸易人才,然而国内开设开设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没有完整的人才梯队的建设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高素质的文化经营贸易人才。文化贸易人才的缺乏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的营销受到限制,只能应用传统技术进行传播,而不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创新,文化产品竞争力弱。
4.2.4 文化贸易壁垒的存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文化产品的出口受到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制约,经过多次修订,世界贸易组织初步建立起了文化贸易的规则框架。但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各国关于文化贸易规则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由于文化产业发展较早,文化贸易竞争力强,大力支持文化贸易自由化,希望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打破文化贸易规则的限制,实现其文化贸易国际化的进程。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考虑到各贸易伙伴存在竞争力差异等原因,贸易地位并不平等,需要贸易规则的约束力来保护本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贸易竞争力弱,需要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避免同文化贸易强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5实现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5.1企业层面
5.1.1 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进行再创作
五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可再创作的文化素材,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高科技结合起来,利用技术创新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优秀文化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在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中加入国际化元素,创作出能够被国外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减少“文化折扣”。
5.1.2 注重品牌效应的建设
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是当今文化贸易产业提升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力的保障,我国文化企业具有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弱等特点,与发达国家大型文化贸易企业相比处于严重劣势。我国文化贸易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占有更多份额,必须要注重品牌效应的建设,实施品牌策略,致力于打造大型文化贸易企业,形成规模经济。
5.2政府层面
5.2.1 增加国际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制定
基于各国利益考虑,文化强国一般主张贸易自由化,实现文化渗透,文化弱势国家则希望通过实施文化贸易保护政策,保护国内文化产业不被吞并。近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贸易还处于幼稚阶段,为保护文化贸易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各种文化贸易规则的制定。
5.2.2 加大对文化贸易企业的扶持力度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在文化贸易大国强势推行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文化企业对外出口。另外可以借鉴国外成功案例,通过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放宽贷款限制,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鼓励文化贸易企业出口。
5.2.3 注重文化贸易人才梯队的建设
文化贸易的关键是创新,而创新的本质是人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专业知识且熟悉外语和法律的经营人才。文化贸易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需要高校开设文化贸易专业相关课程,培养具有创意的文化贸易专门人才;其次,需要根据市场供给需求,鼓励校企联合培养出满足我国当前文化贸易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荻.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2]张蹇.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文化服务贸易之辨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0-76,86.
[3]张亚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段晓影(1990—),女,安徽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