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构建

2015-05-30徐瑞宋传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

徐瑞 宋传颖

摘要:从贫困生心理特征入手,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根基,构建了一套以学校心理援助为主导,以家庭心理援助为基础,以社会权威专业机构心理援助为后盾,以朋辈心理援助为补充,充分发挥贫困生自助作用的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机制,旨在努力提高贫困生心理援助的针对性和效果。同时提出贫困生心理援助要遵循自愿原则和关注贫困生的积极方面。

关键词:社会支持 贫困大学生 心理援助

我国教育部与财政部明文规定,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倍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渡过难关、完成学业。国家通过奖、勤、助、贷、免等途径帮助贫困大学生,致力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脱贫,而对他们由于经济上的沉重压力和所处消费环境或者维持其消费方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和困惑,即“心理贫困”,关心还远远不够。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众多研究证实,与非贫困生相比,他们更易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常凸显以下心理特征:一是过度自卑,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二是严重嫉妒心理,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他人的憎恨;三是自我封闭,表现出孤独、逃避、拒绝与人交往的心理状态;四是压抑心理,苦闷、问题积压,情绪无法释怀且波动较大;五是粉饰心理,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就采用各种途径去伪装掩饰自己。这些独特的心理状况也决定了贫困生心理援助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以贫困生心理现状为切入点构建符合贫困生心理特征的援助机制至关重要且意义重大。

1 貧困生心理援助中社会支持理论的理念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类具有的社会性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变得重要,不同个体拥有多少社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和谐、健康的程度。学术界很难对社会支持有统一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社会支持就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即当个体有需要时,来自于周围人群或组织的同情和资源的给予能够及时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有效缓解经济压力、精神紧张,避免心理受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目前心理学对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支持的分类、作用机制、社会支持的测量等方面。在对社会支持分类的研究中,最多的分类是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我国学者肖水源还提出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存在差异,比如有些人可能会拒绝本可以获得的支持或帮助,甚至导致社会支持出现逆向缓冲作用,即来自于他人的社会支持反而使得个体对压力的体验更加强烈,应付压力的办法更少。所以,社会支持还应包括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主效应模型、缓冲器模型和动态模型。

社会支持复杂而广泛,并不局限于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只要是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支持,而且不同的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Wong[3]对600名香港高校大学生调查研究显示,92%的大学生从朋友处寻求支持,70%从家人那里寻求支持,15%从老师处寻求支持。刘广珠[4]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家人、朋友、亲戚、同学、恋人五类成员中。程虹娟[5]对106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同样表明,父母、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支持来源。不过目前关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的一般大学生,研究的是他们在正常的社交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性,但是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具有特殊心理状态的群体,有时候纯粹的社会关系网中的社会支持并不能解决他们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处理所面临的心理困境,甚至某些心理问题亟需专业的心理辅导与心理矫正。他们对于社会支持网络中人员的层次及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贫困生心理援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构筑合力,群策群力共同维护其心理健康。

2 贫困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大学生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对贫困大学生而言,由于其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的突变,不同支持源对其支持效能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整体上看存在着从以纵向家庭内为主的支持向横向的外部支持发展的趋势。因此,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专业机构、朋辈群体及贫困生自身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结构,以实现对贫困生群体心理援助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他们的统合作用。

2.1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在学生危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赋予它在贫困生心理援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它主要通过组织保障、人员配置、专业服务、活动开展等措施确保贫困生心理援助的顺利进行。

2.1.1 强化援助体系的组织保障,构建校-院-班-舍四级贫困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精神,首先学校应在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工作小组的基础上,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面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配属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部,辅助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大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学院设立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和专设心理服务专干,并配属院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院心理服务专干承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业务指导,具体做好本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部承接院心理服务专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的指导,组织开展好本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再次每个班级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总览全班贫困生的心理动态状况,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以动态报告的形式及时向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汇报,并适当采取一定的监护措施,避免重大危机事件的发生。最后每个宿舍设立心理信息员(可有寝室长兼任),深入细致、多角度留意本宿舍同学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与班级心理委员沟通,并将情况上报到学院和学校。全方位、多角度,点面结合动态监护贫困生的心理状态,为更好地开展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提供组织保障。

2.1.2 凸显心理援助体系中专职心理教师的核心力量,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训练活动

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拓展训练是两项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其中个体咨询是目前高校心理咨询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咨询师与贫困生面对面通过情绪疏导、认知调节和行为训练等个性化的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某一方面心理素质的欠缺。相对个体心理咨询,目前团体拓展训练正因其受益面广、能充分调动贫困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贫困生心理援助中能变被动为主动而逐渐成为贫困生心理援助中被广泛采用的形式。比如智银利[6]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可以提高贫困生的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的水平。徐小娟[7]研究表明,缺乏沟通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卑、敏感多疑、知识量不足和个性压抑等六项是妨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团体辅导对改善贫困生不良人际交往的现状具有良好的效果。结合郭静静和张荣伟[8]、李传玲[9]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贫困生团体拓展训练方案应该包括:“破冰之旅,相逢起航”、“分享自我,情感共鸣”、“战胜自卑,超越自我”、“心心相印,信任你我”、“角色互换,沟通你我”、“调控情绪,压力管理”、“规划生活、放飞梦想”等七个模块,这七大模块从贫困生的相识、相知、相信到面对生活与人生的调整、挑战、规划、梦想共同构成了贫困生团体辅导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

2.1.3 重视心理援助中的常规力量与措施

贫困生心理援助不仅要靠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努力,更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通过整合资源,優化配置,群策群力共同维护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援助中常规力量与措施主要有:①发挥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隐形力量。因为贫困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水平、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所有心理因素无不在制度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另外任何心理援助的理论和技术也是植根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下的,没有文化背景的支持,任何心理援助的功效都会深受影响。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目前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常常被忽视的方面。②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防患于未然;对访谈中发现问题严重的贫困生建立“五个一”危机干预机制,即“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对贫困生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其心理健康意识水平。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不仅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而且对开设课时、教学教法、教材等都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奠定了政策依据。④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站,拓展贫困生心理援助的空间和时间。⑤组建贫困生社团,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贫困生由单纯的受援助对象转变为自身援助的主动参与者,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2.2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避免家庭弱势的累积效应

贫困生又称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的经济水平是其是否贫困及贫困程度的最重要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家庭经济的脆弱是导致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最直接的根源,让其感到羞耻、自卑、焦虑、敏感,敌对不善交际,常常自闭,缺乏安全感。饶燕婷[10]等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可能是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吴永祥[11]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家庭软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家庭硬环境(父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突出。另外,家庭是情感归属的寄托,是心灵的港湾,是每个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依托,也是最具正能量的地方。特别是贫困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常有内疚、孤立无援之感,迫切渴望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然而他们的父母常为生活所累,且文化素养不高,不但缺少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反而采取“高压”或“放任”的方式教育他们,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造成家庭弱势累加效应的发生。因此,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的同时,要整合家庭的力量,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让家庭成为贫困生成长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境以及遇到问题时获取支持的坚强后盾。Baron[12]等研究了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中发现,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性就越大,焦虑就越低,适应新环境的困难也就越少。

2.3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社会权威机构的优势作用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与危机干预工作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突发性的特点,再加上高校从事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临床经验的缺乏,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经常会出现判断不准,处置不当,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此时能否及时、迅速地将他们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或中止咨询推荐到其他更专业的社会权威机构,就变得非常重要。众多研究资料表明,贫困生大学生群体中精神分裂、焦虑症、抑郁症、人格异常等四类精神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干预难度较大,且超出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服务范围。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该与社会专业机构(如专科门诊医院)建立畅通的转介通道,以便及时转介、及时治疗,及时恢复,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这不仅符合贫困生切实需要,是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贫困生心理援助中整合与有效配置资源的体现。

2.4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贫困生自身的主动作用

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是做好心理援助工作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引导贫困生端正心态,正确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积极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至关重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应该鼓励贫困生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13]。具体策略上,首先需要贫困生建构一种积极乐观的认知风格,把不幸的事件想成偶发事件,而对待好的事件,则把它看成是“总是”,并归因到人格特质上。其次,学会积极赋意,贫困虽然带来压力与困难,但困难本身蕴含着成长的契机,人只有在承受和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才能茁壮成长,获得发展,并不断地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最后,积极加强自我教育,在正确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积极面对困难,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通过适当的自我调控,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2.5 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发挥朋辈群体的补充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源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精神卫生领域,一些学者因专业人员缺乏,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开始探讨在高校中由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督导一批志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学生,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朋辈帮助中心认为:“对于某些当事人以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某些方面而言,由受过训练、掌握了积极倾听技巧的同伴志愿者所提供的帮助是最为有效的[14]。”目前朋辈群体已经逐渐成为贫困生群体倾诉与寻求帮助的重要选择,他们能够理解贫困生群体所处的困境,对所困扰的问题产生共鸣,能提供一些更容易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满足贫困生被同伴接纳的需要,产生归属感,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生活状态。但是由于专业性不足及人数规模的限制,目前在贫困生心理援助中只能起到补充作用。

3 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机制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常常只关注消极方面,忽视积极方面

目前关于贫困生的相关研究大多过分关注消极面而忽视积极面,这种做法可能会形成一种反向的暗示,甚至导致许多没有问题的学生形成关注自身消极层面的思维定势,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援助的有效性在于发现、引导、激发并培育学生的积极内在力量。目前这是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中最亟需转变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向。

3.2 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要避免出现逆向缓冲作用

在贫困生心理援助中涉及的各类援助活动,应注意贫困生隐私的保护,应本着贫困生自愿参与的原则,无论是个体咨询还是团体心理训练,只有贫困生自己有意识地想改变自我,主动地接受援助,我们所构建的心理援助机制才能真正地发挥实效,如果强行进入,只能适得其反,甚至给贫困生本已脆弱的心理带来更重的负担。我国学者肖水源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已经给我们开展贫困生心理援助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支持与协调。高校应结合校情与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把学校、家庭、社会、朋辈的心理救助以及贫困生的自助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贫困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与健康成才提供切实有力的帮助,引领学生走出心理贫困的泥沼,重塑美好和谐的心理状态,达到培养健康心态和完善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3]Wong, Daniel F.K: Difficulties and patterns of social support of mature college students in Hong Kong: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J].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1997,25(3):377.

[4]劉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75-176.

[5]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D].2002:

18.

[6]智银利.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1(2):113-115.

[7]徐小娟.团体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郭静静,张荣伟.高职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的构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49.

[9]李传玲.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J].考试周刊,2009(48):233.

[10]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l):74-75.

[11]吴永祥.高校贫困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6-12.

[12]Baron,Bliese PD.Efficacy beliefs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s of work-related stressors:A multilevel study[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1,84(3):349-361.

[13]饶莉啦.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积极心理援助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68.

[14]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

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BB228。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EAP模式下的关困助学新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