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价值”,追求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2015-05-30沈茂德
【摘要】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有一种力量弥散在校园中,这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中最关键的就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也是学校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哲学回答了“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应该如何做”,学校教育哲学的建设应该有古典的心态,有坚韧的坚持。基于学校的教育哲学,学校教育要关注核心课程与核心素养,要追求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关键词】核心价值;学校文化;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15-04
【作者简介】沈茂德,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
从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到课程改革,再到今天的“慕课”,教育改革正呈现着一浪又一浪的繁荣景象。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程改革也促使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但当我们冷静下来,当我们深度剖析众多的“模式”、“典范”、“样本”时,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又真切感到,这些“样本”大都是一些教学技术性的变化,而育人模式、丰富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评价制度等等教育最核心的东西似乎“涛声依旧”。当教育发展从硬件走向软件,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外表进入深刻的内核时,一个严肃的话题呈现,今天的学校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学校应该倡导什么,学校应该反对什么?
国家大师钱穆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无形的手”,或者说存在着一种“连根拔起的力量”。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这种力量就是弥散在校园中的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中最关键的就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或称之为学校教育哲学。
一、关于学校“核心价值”的若干认识
1.学校教育哲学首先必须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
综观世界,所有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大抵是因为有自己优秀的教育哲学。
武汉市教科院湛卫清先生撰文写道:“学校教育哲学(Educational Philosophy),并不是指那种学科意义上的教育方法,而是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认识。它指学校全体成员对教育最根本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教育规律的孜孜探寻以及信仰层次上的教育信奉。”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优化全体教师对教育理想的热望与追求,不让常态教育在各种潮流的冲击下走向异化,从而达到真正教化人并把孩子们引向美好生活的目的。
伊顿公学以优质学术课程和严格管理闻名于世,这与它把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自信心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性格铸造、团队精神培养和领导特质训练这一学校教育哲学有关。公学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品质教育。公学提出的伊顿素养是:独立、个性、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优越。
世界知名的哈佛大学在录取新生过程中,要求学生提供“校方报告”,其中有“附加的个性评价”,共涉及15个方面。这些方面是几乎所有的美国名校都关注的:好奇心(或求知欲),创造性(或创造力),学业成绩,学业前景,领导能力,责任感,自信心,为人的热忱,幽默感,关心他人,活力,成熟,主动性,对挫折的反应,受老师们的重视程度。
当教育发展到今天,西方过去强调的“3R”即“读、写、算”,中国过去强调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显然已经不够了。“教育应该指向促进人的发展”已成为共识,只有确认学校的这一核心价值,学校才会走向优质。
2.学校教育哲学必须回答“教育应该如何做”。
当我们冷静审视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会发现,常态的教育现实,离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仍那么遥远;当我们环视众多的普通高中,即使是示范性高中,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关键因素上与一般高中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当我们深入调研学校的常态生活,“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要求显得那么切中时弊;当我们仔细揣摩某些学校的教育文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学校自我陶醉并为之自豪的办学经验或办学特色其实是如此肤浅,甚至有悖于基本的教育规律,有悖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曾这样提醒:“大学的问题绝非仅仅是重科研、轻教育质量而产生的滑坡,更多的是面对压力和竞争而产生的集体功利主义心态。这或许能带来学校规模的增长,却也会使学生目光短浅、所事平庸。”我们一定可以这样问,杨校长批评的问题仅存在于大学吗?
当我们把教育视野拓展至世界时,我们又常会惊叹,许多校长熟识与习惯的某些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中,竟然存在着这么多远离现代化、远离了世界优秀教育文化的低级行为,有些习以为常、相互观摩甚至传颂一时的教育行为竟如此“残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扼杀”;当我们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教育文化,我们又会感叹,竟有这么多的优秀教育理念和教育传统,却被我们淡化了,甚至视而不见……
当教育改革呈现“繁荣”景象时,有一个问题一再敲响:今天的教育究竟应该是创新还是回归?我们这样认为,今天的学校更多的是应该让教育回归,让教育回归到“人的成长”的本原,让学校回到学校的样子。
优质学校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
学校应犹如一片森林(丰富性)。学生应犹如一群调皮的松鼠,可以在“森林”中自由地跳跃(独立、自主)。学习应犹如一群调皮的猴子,在“森林”中任意摘吃适合自己的、营养丰富的坚果(兴趣、探究)。
3.学校教育哲学的建设应该有古典的心态,有坚韧的坚持。
吴江盛泽中学刘杨曾撰文写道:我们走在校园里,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口号。诚然,这不失为一种“校园文化”,然而若当它一旦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或者演变成了一种风气,那就是在促使“浮华”之气的滋生。
学习需要“静”,教育需要“净”,校园需要“宁静”,这已绝非是批评,而是一种必需了。
对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而言,在一个过于“热闹”的环境下,他的性格当中也很容易掺杂进浮而不实或者激进贸然的“浮躁”情绪。教育改革不仅要有外在形式的变革,更应该有内在的变化。学校追求的应是实在的变革,不应陷于虚无缥缈的概念变化中。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曾这样说:“没有哪个国家的校长像中国校长这样,有那么多的口号和理念,而且,绝大多数没有落地。”现在各类教育改革的口号林林总总,做法也是各式各样,其实只有一句话才是最本质的指导思想,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今天的校长气态上应该更平和一点,语言上应该更朴素一点,行为上应该更真实一点,性格上应该更耐心一点,只有这样做了,我们的校园里才会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更多优秀的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校本性教育哲学。
二、关于“核心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校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在我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渐渐深悟:一个人的素质就像冰山一样,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如他的学历、文凭、专业、知识,但是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因素其实是隐伏于水面下的冰山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他的责任感(内驱力),他的价值观,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习惯,他的性格,他的毅力(持久力),他的协作精神……
所谓“核心课程”绝不是高考方案中的“3”,“核心课程”也决非那些展示性的亮点,更非作秀式的轰轰烈烈的“课改亮态”,而是那些常态的环境、校园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校本性文化。
一句话,“核心课程”就是那些不能考试、无法量化的东西。强调“核心课程”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看到一片“森林”,而不是只看到一棵棵具体的树。核心课程的价值,就在于突破工具理性,引领孩子们来到星空下,自觉地、自由地、充满无限渴望地仰望着宇宙空间无数闪耀的星星,总在想着,那是什么?为什么?
我更这样认为,可以用考试(考级)来证明“优秀”的,大多是知识或技能性的素质,而真正的核心素养往往是不可考试,不可测量,不能量化的东西。而且,还应该确认,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一定不是灌输、传授,而是熏陶、体验、内化、积淀。
当我们认真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我们认真学习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当我们深入研究国内外一些知名中学的实践成果,我们渐渐明晰了关于优质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必须有适宜的土壤,学校的使命就是要为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提供沃土,中学应该成为孩子们做梦的地方。
校长做什么?校长的责任就是要培植那种能够诞生爱迪生以及他的发明实验室的环境和土壤,营造能够产生文学家的氛围和滋养文化发展的空气。只要环境和土壤具备了,只要有了优秀的氛围和良好的空气,“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就必然成为事实。
“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只是开设几门校本课程那么简单,也绝非只是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是要体现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在学校优秀文化的孕育中生成。其一,品质化的校园应该充满探究的氛围,处在校园生活中的学生,不但能对知识进行不懈地钻研,还要时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其二,高品质的课程体系必须超越学科中心,“世界就是课本”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理念,孩子们应该能经常性地投身社会实践,在体验和实践中大胆地质疑、勇敢地否定、深入地探究。其三,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必须要有宽松的环境。校长的使命就是要为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一种尊重个性、帮助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从传统学校的“有效管理”走向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个性自强”就成为学校管理新的追求。
再次,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有优秀教师伟大的人性力量。好老师都是一样的,他们应该善于播撒创新的种子,善于发现创新拔尖人才的个性优势,善于保护创新拔尖人才的灵性,善于发掘创新拔尖人才的潜能。
三、关于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思考
1.“办学模式单一”,“教育过程简单化”,是目前基础教育最大的两个问题。
当前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直接看到的现象是学生负担过重,许多许多中小学学生陷于无尽的题海与冰冷的考试之中。但深层的原因绝对是我们办学模式的单一化,教育模式的同质化,课程设置的统一化,办学评估的标准化,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等。一句话,办学模式的单一化造成了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选择。
教育过程简单化则是今天的好多学校普遍性的问题。环视我们的很多学校,源自工业生产与企业管理的许多理念,如“精细化管理”,“质量考核”产生了许多简单化的教育行为:“宿舍十个一条线”(毛巾一条线、热水瓶一条线……),“统一教案”,“一票否决”等等许多标准化的“规范”,“精细化管理”甚至还被许多学校奉为“管理经典”……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拥有八又二分之一以上各自独立的智能,只不过每个人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各不相同。”加德纳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被鉴定出具有某种天赋,则需要一个资优方案来帮他发展这种天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前提,就是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办学宗旨的核心就是要求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实现差异性发展。一句话,发展个性,办学模式就不能一刀切,教育过程就不能简单化。
2.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必须正确理解“教育公平”。
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必须十分重视但又亟需正确认识的问题: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认为:“平等决不是平均,最好的教育就是要为不同的人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因为,高中是人才分流的闸门,是学生面临的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也是学生开始显现不同个性和才能并决定自己不同生活道路的关键期,高中教育既要强调共同基础,又要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基础+多样”应该是高中教育的学段特征。
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先生认为:“真正优质的教育均衡,应该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适合其成长的教育,让学习者个体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获得不断进取、挖掘潜能的动力。”尹后庆先生更深刻提出:低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是“打土豪、分田地”,而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应该表现为“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
在一线的实践中,我们已充分认识到,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对“个性”的承认应该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扬长”还是“补短”的学校教育哲学可能是决定一所学校、决定一个孩子发展高度的关键因素。
原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老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我们的学校犹如一个工厂,每个年级犹如一个车间,三年的教育过程犹如工业生产的流水线,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概括为‘一刀切、同步走、标准化,这种教育模式必然扼杀大批的‘怪才、奇才、狂才。”
在我看来,教育绝对是农业。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农业生产的过程其实就是生命生长的过程。因而它必须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质教育要做的就是:给每一棵幼苗以合适的生长方式(适性教育),就是帮助每一朵花在该开放的时节绽放鲜艳(适时教育)。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所有的教育实践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实现差异性发展。
3.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
2011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班,胡金波先生在主题报告中这样描述:江苏普通高中教育,正在由“面向现代化”向“建设现代化”、由“规模扩大”向“内涵提升”、由“追求适合教育的学生”向“追求适合学生的教育”、由“注重分数、关注‘学会”向“注重能力、关注‘会学”的战略性转型,追寻着“多样发展、特色发展、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不一样的精彩”。
当前,普通高中发展正经历着由外延到内涵的转变。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所以,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成为时代的诉求。优质特色发展不仅是解决“同质化”的有效办法,更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应然选择。
那么,如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我们认为,文化变革是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育人模式是走向优质特色的关键。
每一所普通高中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立足于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遵循普通高中教育基本规律,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通过挖掘多方面的潜力,有效扩大优质资源,走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从而使普通高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凸显个性与品质。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需要我们根据学校的传统和现状,来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走出有个性特色的办学特色,学校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每一所学校办学的个性化,才会形成区域办学的多元化,才能满足个性各异的孩子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