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2015-05-30曹丽秋
曹丽秋
【关键词】儿童;儿童立场;让学;教育常识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75-01
我们时常追问自己:儿童到底有多大潜能?你给他一方舞台,他何以能还你如此之多的奇迹?当“儿童立场”观不断被提及,当我们努力从“教学”走向“让学”时,我们的儿童不就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吗?
后来,我听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借助课前的“先学单”提出不懂的问题,继而引导学生概括出故事里小男孩和大人们的特点。接着,窦老师又请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份“共学单”,就文中角色的表现去研究他们各自迷失的原因。随着学生的交流,窦老师不断将他们的思考引向深处。如此这般,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讨论,投入朗读,动情演绎,直至最后,台上学生、台下老师一起沉浸在那句“该怎样回到事情本身是我们一生需要追寻的问题”的哲学追问里,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在震撼于窦老师教学魅力的同时,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课堂以及内心定位的“理想”。如果这堂课没有窦老师的一再追问直至事件的核心,没有窦老师的潜疏暗导提升思维的品质,孩子们会获得什么呢?可能会再次温习一下这个早已谙熟的内容,会演绎一下这个故事生动的情节,会极其容易地得出“做人一定要诚实”的道理。课堂也能生动活泼,也能书声琅琅,也能行云流水。只是,这样的一番“过场戏”意义何在?
想到这儿,我豁然领悟,真正让儿童站在中央的理想课堂,一定是基于教育常识的。
首先,理想的课堂不能缺失教师的参与。教育的过程既不是教师领着学生走,也不是学生完全自己走,它一定是师生双方的共同行走,从而实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核心的方式便是雅斯贝尔斯强调的“对话”,即师生首先在似是而非的理解中寻找难题,自我思考;接着,主要由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或路径,创设多元对话的氛围,进而实现真理和思想的敞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作为更充分的准备者,某种程度上更深刻的理解者,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了教师,比如我在课堂里的完全“隐退”,学生的学习其实更多地停留在固有的层面,是肤浅的。
其次,理想的课堂不能存在“盲区”。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谈人的主体性,其用意在于“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他自己”。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学习中逐步认识世界、作用世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要,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因此,课堂是所有人的课堂,不应该存在“盲区”。理想的课堂并不在于儿童是坐着还是站着,是在听还是在讲;而在于通过这堂课,每个孩子都拥有了生命拔节的新奇与喜悦。
关于课堂的常识还有很多,比如兴趣与被信任能导向儿童的自我需要,游戏类活动对儿童更具吸引力,合作探究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等。拥有常识,方能使课堂走向美好,走向理想;反之,缺失常识,或者“识”而不“行”,那么,理想也就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要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一定是基于常识而追求理想的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