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写作:在言语生命中存活

2015-05-30曹春华

江苏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

【摘 要】教育写作是建立在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文字将日常教育生活中零散的思维进行整合、提纯的表达过程。教育写作,让流动的思绪变真切,让模糊的印象变清晰,让肤浅的认知变深刻,让飘浮的人生得以落地生根。教育写作理当是教师的一种理想的存在方式,通过教育写作坚定职业信念,树立专业信心,确立职业信仰,点染生命自觉,构建起与自己言语生命同一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教育写作;言语生命;专业发展;存在方式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76-04

【作者简介】曹春华,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江苏海安,226600)。

“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是著名作家李锐提出的堪称经典的命题,道出了书写(写作)之于书写者(作家)的重要意义。作家用文字表达理想,担当使命,书写历史,创造意义。优秀的作家在为人类的精神文化史上留下瑰丽篇章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出另一个言语性的存在世界。诚如萨特所言:“我生活的唯一目的是写作”“我是从写作中诞生的……我通过写作而存在。”我以为,通过写作,让自己在言语生命中存活,不只是优秀作家的专利。对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来说,都能在真性的书写中获得全新的生命意义。

当许多人还在为“一线教师要不要写论文”“教师职评该不该评论文”“终日忙碌的教师能不能写出好论文”诸如此类的问题而争论、彷徨时,让我庆幸的是,回顾自己近二十年的从教生涯,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没有停止过关于教育的书写。持续不断的教育写作,成就了我的职业生命。不管哪一种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都无法忽视教育写作的意义。

蹒跚起步中,教育写作坚定了我的职业信念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出生在苏中平原一户农村家庭。出于早日“跳农门”的朴素而自然的初衷,我懵懂地跨进了师范学校的大门。毕业后,初入教坛的我,走得很是蹒跚。许多人都说我并不是一个天生做教师的“料”。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并且天生“五音不全”,写不得一手好字,画不得一幅好画,受方言的影响,连普通话说得都不甚准确。这其中的任何一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无疑都是“硬伤”。但这并不妨碍初入职坛的我对教育的一片热情。那时候,我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每天早早到校,整理环境,准备课案,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校长、主任并不看好我的职业未来,连续让我教了4年二年级(一般认为二年级语文最简单)。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课堂里,我硬是闯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的阅读积累给我的教学反思注入了新的动力。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模仿起报刊上的文稿开始胡乱涂抹起来。写作促进了我的阅读,也让我养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工作的第四年,学校让我教两个班的语文。我正好两个班对比着教学,特别是在对第一个班教学的不足之处迅速分析调整后,我就会在第二个班级中实施验证。一节随堂课后,分管校长夸我说:“小曹的课潇洒多了”,直到这时学校领导才让我“升了级”。此后,我以“一年一级”的速度和学生一起“成长”。然后,我连续在毕业班快乐地“留守”了近十年。上世纪90年代末,学校第一次给我参加县小学语文专题研讨会的机会,我的第一篇“论文”——《试论阅读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小获成功,被评为二等奖,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在随后不久的县教育局组织的专题征文评比中,我的论文《试论后进生转化的特殊需要和策略》被评为一等奖。县局以文件形式公布结果以后,校长特意到我们办公室来道贺,这给了我莫大的荣耀。在学校组织的首届青年教师“论文笔会”活动中,我更是以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摘得桂冠。这三个奖项成为我专业成长道路上掘得的“第一桶金”。教研组长把我“拉”进了她主持的课题组,开展小学生“闲暇生活指导研究”。那时的课题研究注重定量分析,我几乎是从零开始。从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分析处理,到撰写调查报告,我一边学习一边摸索。我与课题组老师一起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带领学生开展闲暇活动。那时网络还没有普及,但我已经学会使用“中国知网”的“期刊库”进行文献检索,但无法下载正文。我就带着检索到的文献目录奔赴南通大学图书馆,一篇一篇地复印文献,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6000多字的文献检索报告。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成了学校的科研骨干。教育写作,为我拉高了作为语文教师先天不足的短板,让我练就了课堂教学的“硬功夫”。我先后在县课堂教学竞赛中三次获得一等奖,2010年代表县参加市课堂教学竞赛再获一等奖,此后还获得省教学竞赛二等奖,并应邀到海门、南通、如皋、合肥等地进行教学展示或经验介绍。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我初步形成了“轻松而活泼、丰富而深刻”的教学风格并开始进行“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研究。这期间,我先后被评为“县骨干教师”“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等。

柳暗花明处,教育写作树立了我的专业信心

人,是语言的存在物。培根说:“写作让人精确。”教育写作,必然让流动的思绪走向真切,让模糊的印象走向清晰,让肤浅的认知走向深刻,让飘浮的人生落地生根。“立言”,让人在语言的世界中找到了归属感,通过语言构建起自己生活的精神世界。教师专业成长理论认为,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对教师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回顾我教育写作的历程,网络论坛的参与无疑起了催化的作用。2004年,趁着“全民上网”的浪潮,我也“触网”了。那时还没有宽带,每有空闲,便驱“猫”上网。我在“教育在线”“人教网”上注册了账号,开辟了“主题帖”,在自家经营的“一亩三分地”上,跟天南海北的“大虾”“菜鸟”们展开了“线上交往”。在这里,我不揣浅陋地搬出了自己电脑里所有的“家当”,以供“谈资”;为了让每天光顾的新老朋友们不扫兴而回,我逼着自己加快了“文字生产”的速度。庆幸的是,在这个超越时空的虚拟世界里,我结识了王崧舟、张祖庆、看云(薛瑞萍)、周益民、王丽琴等诸多名师、专家,在收获情谊的同时,也得到了真诚的指导,让我这个农村语文教师,有了向全国名师直接交流、请教的机会。王崧舟先生将我收为弟子,两次邀请我赴杭州参加了他的“诗意语文”研讨会;张祖庆、周益民将他们最新的教学录像、教学实录发给我学习;看云、王丽琴也给了我专业阅读和研究方面的指引……从此,我走上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教育写作的源头在课堂,教师的职业根基在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时候,我抓住每次校内教研课的机会,展示自己对语文课堂新的思考成果,每次公开教学都让前来观摩的老师有耳目一新之感。综合实践活动是那时刚刚兴起的课程样式,我决心大胆尝试。2003年年底,我自主开发并执教了“走进菊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教学录音整理出了课堂的全程实录,并请南通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王爱华为这节课写了评析。不久,一篇6000多字的文稿便在《小学青年教师》上发表了。王老师见我是“可造之材”,把我作为特级教师“带教”的对象。从2006年起,对中外文论感兴趣的我,将文论的思想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去,开始了“课堂教学批评”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批评案例先后发表,引起了《江苏教育研究》编辑的关注。正好当时编辑部在策划“课堂教学观察”专题,编辑老师觉得我做的该项研究是“课堂观察”的一种新颖的方式,便向我约稿。我写成了一万多字的文稿《教学批评:通向还原的课堂教学作品阐释》。文中,我梳理了教师常规“观课评课”的诸多不足,提出借鉴“文学批评”的方法,从哲学、文化、课程论、教学论等不同角度开展教学批评的建议,让典型的课堂教学发挥出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文献”价值,文稿全文在该期首篇刊发。编辑在“按语”中对该研究进行高度评价,认为“具有理论独创性”。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后来该课题被立项为南通市青年专项课题。在进一步研究过程中,我归纳出了课堂批评的多种范式。

到如今,我先后在省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文章40多篇,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数十次。虽不算多,但都是我真诚的书写,这其中有教学故事的真实捕捉,如《失败的秋游活动成功的习作指导》《“撞”出来的作文课》《美,在心中流动》;有用“教学批评”的方法撰写的批评案例:从儿童文化的角度开展批评的有 《你看童年的月亮爬上来》《比梦更美 比幻想更动人》,从课堂美学角度展开批评的有《课堂上的园林风景》,从课程论角度展开批评的有《一节课,可以走多远》,从教学伦理角度展开批评的有《诗意语文的生命咏唱》;更多的是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理解,大体可以算作“教育论文”,如《搭建并不陡峭的高度》《呼吸语文本来的味道》《重建课堂教学的新秩序》《追寻“草根化”的群体研修之道》……当我在作文课上与学生展开写作比赛,将笔走龙蛇、一挥而就的“大作”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阵惊呼的背后,是最好的示范;当我把发表的作品展现在孩子面前,随着一页一页地翻过,一阵惊叹的背后,是最好的引领。教育写作,让我的教学生活走向了从容自如,并富有质感,正如管建刚所说“教育写作与限时、限点、限人数的课堂教学竞赛不同,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自己有充分自由‘裁量的空间”:看到名师的好课,打开笔记本写点赏析文字;教有所思,在教案的旁边留下些许反思的痕迹;读有所得,在读书笔记上记下零星感悟的点滴……兴之所至,不知不觉下笔数千言。感觉生涩,掩卷收笔,待到灵感乍现……就这样日积月累,怡然自得,心无旁骛。

逐梦圆梦中:教育写作确立了我的事业信仰

谈起教育写作,不能不谈“教海探航”对我的鞭策、鼓舞和陪伴。我与“教海探航”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1997年——我从教的第三个年头。那年,我所在学校的一位数学老师在“花果山杯·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获奖了,并作为正式代表远赴港城参加颁奖大会。载誉归来的他跟我绘声绘色地聊起了颁奖的盛况。后来,我留心了1998年第1期的《江苏教育》。随着那篇题为《教海巨浪卷港城》长篇纪实报道的文字,我的心在激荡,更在憧憬,我在心底悄悄地埋下了一个“教海探航”的梦。我等待着,积蓄着,努力着。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说:“教海探航,我来了!”

从2004年起,我与“教海探航”有了一年一度“不见不散”的约定。“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感谢“教海探航”,在一次又一次精神的跋涉中,让我听到了自己成长拔节的声音;感谢“教海探航”,在一次又一次深情的召唤中,让我越发坚定了自己专业的自觉和自信。每年我都会以“教海探航”作为检验我专业思考的最高准绳,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设置的最高尺度。或许这是最浪漫的期许,我深切地认同肖川教授所说的话:“我所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成了我最终皈依的信仰。一开始的选题都来源于我的课堂教学及我对自己教学的思考,从《那一“剑”的风情》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从《慢慢走的风景》到《用“诗”的方式教童诗》,就是在这一年又一年的磨炼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用诗性的文字表达理性思考”的教育写作风格,这也成为我的自觉的追求。

“教,然后知困”,“教海探航”让我的视野逐渐宽敞,让我思考的触角逐步从自己课堂的小天地拓展到区域教育相对宏阔的思考;“写,然后知不足”,“教海探航”的写作也让我阅读涉猎的领地从教育教学的方寸空间拓展到儿童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伦理学等广阔天地。锤炼语言,也就是锤炼思想;追求表达的独特与精致,就是追求思想的独特与精致。在思考、阅读、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我逐步学会了语言的妥帖、论据的规整和论证的严密。由于教学研究和教育写作中小有起色,我有幸参与到“苏派研究”课题组。作为课题组的一个成员,我越来越为自己作为一个江苏教育人而感到幸运和骄傲。我发现,“苏派研究”,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江苏教育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定位,这也是每一个江苏教育人的责任。我将2012年“教海探航”的选题确定为“苏派教学”。但我思考的立足点又在哪里呢?那年寒假里,我将原先对“苏派”的认知全部“清零”,回到最原始的“田野”:我找来斯霞、李吉林、邱学华、孙双金、薛法根、张兴华等苏派“典型名师”的课堂实录和相关著作,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中沉潜。我突然发现,“实践性”是这一大批苏派名师教育行为的共同特征。江苏大地,名师辈出,然而很少有“空头的理论家”,大多是扎根在课堂上解决教学理论问题的“实干家”,这不正是江苏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所秉持的基本品格吗?于是我提出了大胆的猜想,也是最重要的判断:“苏派教学是江苏教育精神在实践层面的表达方式。”继而,我在查阅《江苏省志·教育志》等历史文献,简要探源苏派教学历史和禀性的基础之后,提出了进一步的论断:“江苏教育一路领跑全国,勇立改革和发展潮头的实践气象,体现出江苏教育人勇于实践,善于创造,敢于争先的实践品格,这一品格已经作为优秀的文化基因沉淀到江苏教育精神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今天江苏教育的宝贵财富。”对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分析是这篇文章的重点,经过大量的阅读和筛选,最终确定了从“伦理”“情境”和“生成”三个维度对“苏派教学”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是艰辛的,我仿佛沿着一条若隐若现的崎岖山路艰难地向上登攀,其中难度最大的是理论储备的不足和资料收集的不易。我一边思考一边补课,布迪厄、赵汀阳、杜威、刘小枫、刘士林等中外理论名家的论述给了我理论的滋养,从寒假开始的半年时间里,除了做好所承担的毕业班教学工作外,我基本上在资料中游走。材料一点点充实,思路一点点清晰,所收集和处理的文献材料多达一百多种(篇),做了厚厚的一本阅读摘要。最终,我用暑假开始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苏派教学:江苏教育精神的实践表达》一文的初稿。综观整篇文章,大体经历了“跳出苏派看苏派”“回到历史谈苏派”“深入苏派析苏派”三重意境,大大丰富了论文的厚度。2012年秋天消息传来,我再获一等奖。后来,我作为获奖代表从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手中接过了鲜红的获奖证书。

小有所成时,教育写作点染了我的生命自觉

朱永新先生曾说过:“专业写作,让自己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事实上就是他的教育史。”近几年,我在教海中遨游,持续不断的教育书写,促进了我的专业阅读和专业思考,让我对教育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更让我把生命融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了。对教育的理解愈深刻,对教育的热爱便愈自觉,从事教育已经成为我生命的存在方式,我珍惜之、痴迷之。2012年教育写作的成功,坚定了我对“苏派教学”研究的信心,2013、2014年的选题依然是“苏派教学”,形成了我个人“苏派教学”研究的“三部曲”。如果说2012年的论文是从“实践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2013年的文稿《把美的世界还给孩子——苏派名师语文课堂教学工艺的美学风范》则是从美学角度对苏派语文教师群体风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2014年的文稿《苏派教学:“江苏创造”的价值坚守与范式转型——兼论“苏派教学”的时代命题》则是从“教育史”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对“苏派教学”的历史贡献和时代特征进行提炼。我认为,无论写的是自己,还是写的是别人,最终都是观点、见识、思维的综合呈现,有价值的文章必须要“通透”,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是前提,平时的积累是保证。诚如维特根斯坦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暴露出来。”我要感谢网络,我利用免费的南京教育期刊网、“爱问共享”资料网下载了大量的文献。每次竭尽全力地写作,我都有一种掏空自己的感觉。这是对自己智力极限的挑战,完稿之后体会到的是一种“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高峰体验。不管结果如何,我总是一次次地向自己发出挑战,正如加缪所说:“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教育写作,让我找到了生命充实的感觉。

2013年秋,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来到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专职从事教育政策研究,并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与教育类文字打交道成了我的“新常态”。一年多的教育行政经历,让我从来没有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联是如此的紧密,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科技驱动”这些宏观语汇的启发下,我确定了2014年的选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就会写得很宏观,而是必须对“苏派教学”的具体人物和现象作历史的钩沉和检视,从而对“苏派教学”的历史贡献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苏派教学”是教育领域的“江苏创造”,是江苏教研的“本土话语”,江苏课改的“群体应答”,是“苏派学人”对学科建设的“理论贡献”。我从一系列的具体人物和典型事件中提炼出了“苏派教学”的价值取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学科方向,坚持儿童取向,坚持发展走向。如果我粗浅的探索也能称得上是“研究”的话,也只是对自己视域范围内“苏派教学”人物和现象作了印象式的梳理,事实的堆砌和罗列居多,自我感觉真正理论的创见不多。但文稿却获得了殊荣,忝列特等奖。

作为一名教师,我先天不足,近20年的教师生涯,从蹒跚起步到小有所成,从普通教师到学校中层再到专职教育行政岗位,从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大市学科带头人,现在我越发相信导师王崧舟先生说过的话:“我相信,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要你有自己的追求,你有自己的抱负,你在自己这个领域里有自己的建树和自己的见解,那么,这块土地就是属于你的,谁也剥夺不了。”在新的岗位,我的日常工作更忙,而且没有了寒暑假,这给我的写作带来了难度,但我必须用我的思考,用我的文稿证明我的专业,确证我的存在。

一盏小小的台灯,一摞厚厚的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夜晚;一页又一页的稿纸,一本又一本的读书笔记记录着我一篇篇文稿从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十余年来,教育写作,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融入了我的职业生命。我相信,在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十年,教育写作依然是我用心守望的方向,因为这已经成了我生命存在的另一种方式。当然,我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立足校本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