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劝学》中的“而”字辨析

2015-05-27郑帅

语文学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劝学朽木博学

○郑帅

(天津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一、《劝学》中已明确的连词“而”

用法 意义 例句蟹六跪而二螯,并列 和、又、并且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顺承 于是、就、然后 而神明积自善得成,圣德心,备焉。①青,取之于蓝,而青玉蓝。②冰,水为止,而寒于水。转折 但、却 ③④臂声非非加加长疾也也,,而而见闻者者远彰。。⑤非立足也,而致千里。⑥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 不译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③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递进 而且、并且 而日君参子省博乎学己。假设 如果假、 使假如、

以上十二句话的解释是在课堂中比较明确的,剩余四句话在教学中存在质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笔者暂且在表格中空出来,待在第三部分“《劝学》中连词‘而’字的几处质疑”中谈开去。

二、《劝学》中“而”作为连词的用法辨析

用法 解释并列 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顺承 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转折 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反。递进 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在程度、范围上更进一层。修饰 前项修饰、限制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假设 所连两项常为分句中的主、谓语成分。

(一)并列、顺承、递进关系的比较

并列关系表示词语、短语或句子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关联、同时进行的关系,且并列成分之间没有主次、轻重之分。比如:“蟹六跪而二螯”解释为“螃蟹有六条腿,两个大钳子”,这里的“六跪”和“二螯”没有主次之分,颠倒也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因此为并列关系。

“而”用作顺承关系时多连接两个动词或动作性短语,表示行为相连、时间先后相承等顺承关系,且有主次先后之分。比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释为“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能够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够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这里的“积善成德”是“神明自得”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果,有时间、行为的先后之分,位置不能互换,因此为顺承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而”后的成分以“而”前的成分为基点,并在程度或范围上比它更进一层的语义关系。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君子不仅要广泛地学习,还要多进行反思”。“博学”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博学”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所学的成果进行回顾和加深,“反省”是“博学”程度和范围的加深,比“博学”更进一层次,因此为递进关系。

总观并列、顺承和递进关系的比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讲授“并列”、“顺承”和“递进”关系的具体含义外,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辨析。具体地说,我们用两步来进行排除。第一步,先观察“而”前后两成分是否有主次之分,能否互换位置,如可以,则为并列关系。第二步,若“而”前后两成分不能互换位置,则要看前后两成分是否为同一层面,若为同一层面的先后两动作,则为顺承关系;若为不同层面,且前一层面是后一层面的基础,后一层面是前一层面程度和范围上的加深,则为递进关系。

(二)顺承与修饰关系的比较

“而”用作修饰关系时往往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多数情况下“而”的后面是表示行为的动词,前面是表示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的词语或短语。“状语+而+中心语”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1.如“吾尝终日而思矣”,“终日”做时间状语修饰限制动词“思”,可以翻译为“地”,表示“我曾经天天地思考”。

2.如“吾尝跂而望矣”,“跂”意思为提起脚后跟,作为“望”的方式来修饰、限制动作“望”,即“我曾经提起脚后跟向远处看”。

如果是像“终日”这样的时间处所名词就比较好判断了,若是像“跂”这样的动词或动宾短语那就比较复杂了,并且容易跟同为连接两个先后动作的表顺承关系的用法相混淆。这时,我们就要分析“而”字前后两种行为动作的关系,如果两种行为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就要看前边的行为是否是后面行为发生时的状态或方式,若是,则为修饰关系。

总观顺承关系和修饰关系的比较,“而”前后的动作若是一前一后的,前一个动作结束,后一个动作才开始,且位置不可对调,则是顺承关系;“而”前面的行为是后面行为发生时的状态或方式,且前后的动作是同时进行时,则为修饰关系。

三、《劝学》中连词“而”的几处质疑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关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二个“而”意义和用法的争论有两种主流看法,一是表示并列关系,二是表示递进关系。笔者支持递进关系的说法,下面试进行辨析:若为并列关系,那么“而”前后两成分就没有层次关系,没有主次之分,且前后成分可颠倒置换。所以问题就在于“知明”和“行无过”是否可以交换位置,然而能否交换的关键就在于“知明”和“行无过”是否处于同一层面。“知明”意思为“智慧明达”,也就是聪颖且富有智慧。孔子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可以做到聪颖且富有智慧,但是很难做到没有过错,从这个角度来说,“行无过”比“知明”更难以达到。所以“知明”是“行无过”的基础,而“行无过”是“知明”程度的加深,是处于更高一层的语义关系,因此笔者支持递进关系的说法。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高而招”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而”字是表示修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笔者认为“登高而招”中“而”字表示修饰关系,下面试加以分析:顺承关系表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而修饰关系则表示前面的行为是后面行为发生时的状态或方式,且前后的动作同时进行。若“登高而招”中“而”表示顺承关系,则说明先登上高处,然后招手,动作有先后之分;若表示修饰关系,则“登高”就是“招”的状态和方式,即“站在高处招手”。“招手”的动作是在位临高处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不是在低处进行的,这样“登高”就起到了修饰、限制动作“招”的作用,“登高”状态伴随动作“招”同时进行。这样说来,顺承关系和修饰关系均可行,但是我们在观察一个具体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这句话本身,还应该把这句话放到整篇文章中去,从文章的主旨、章法等角度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揣摩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整体来看“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是两个分句的类比,通过“顺风而呼”中“而”字的修饰关系,我们可以判断出与其相类比的“登高而招”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更为贴切。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其他版本的参考书也大体一致,在单独解释“而”字用法时,差不多都是理解为顺承关系,翻译为“就”。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将“而”理解为顺承关系会有些不连贯。笔者认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两个“而”字均为假设关系。“而”表示假设关系时常放在主谓成分之间,表示假使、倘若等意思。“锲”表示“用刀刻”这件事,“舍”表示停止,可以看作是一句话的主谓成分;“锲”和“不舍”同理。这句话是由两个假设分句构成的并列复句,可以解释为:“如果雕刻一下就放弃,那么朽木都不可刻断;如果坚持雕刻不放弃,那么金子和石头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两个并列的假设分句,意在分别强调两分句的后半部分——“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而“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是“朽木不折”和“金石可镂”的假设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假设结果。这样翻译下来,无论从意义还是用法上,都比较适合。

[1]刘玉玺.高中文言虚词“而”的教学[J].学语文,2009(2).

[2]赵琪.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劝学》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2).

[3]曾宝祥.表承接,还是表假设?——“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语言作用[J].中学语文,2011(24).

猜你喜欢

劝学朽木博学
朽木颂
博学笃行 锐意进取——江苏沭阳县长庄小学
化朽木为童话小屋
朽木不可雕,那是朽木用在雕刻上
朽木不可雕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劝学》
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