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
2016-12-03何云青城
何云+青城
四川戏曲从清代初期发展到清代乾隆、嘉庆两朝已相当成熟和兴盛,早年翻越秦岭进入川北的西秦腔,沿长江水路逆流而上入川的弋阳腔,从四川南面入川的云南、贵州的灯调和本土的神歌、灯调已融合成“昆、高、胡、弹、灯”五腔同台的演出形态,一套川剧乐器可以为五种不同声腔演出进行伴奏。并且,因为多剧种的融汇,不仅演出剧目更加丰富,其声腔和舞台表演技巧更趋精彩。当时,这些舞台戏曲表演深受川省民众广泛和深深的喜爱,戏曲舞台上宣扬的忠、孝、节、义的许多励志故事和英雄人物受到民众的追捧和爱戴。舞台表演的感染力巨大又强烈。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审美标准、行为规范,乃至日常生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舞台上的故事形象为标准。这种“高台教化”的影响所留下的许多“痕迹”,我们今天尚能寻觅到不少例证。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痕迹”当首推民间的戏曲雕刻,一辈又一辈民间雕刻艺人借助雕刻技艺,努力地翻刻、描绘舞台戏曲演出场景,许多历史人物也被艺匠们“舞台化”。特别是那些宣扬“节孝”、提倡学而优则仕的“劝学”故事,更是艺人们热衷描绘的题材。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所修造的官厅、府衙、寺庙、祠堂、戏楼、石桥、石牌坊等大型建筑,上面许多位置都雕刻成戏曲画面,某些富裕之家还把门楼、窗户、桌椅、床凳,乃至蓄水石缸、神龛、几案表面雕刻成戏曲舞台场景或戏曲人物造像。整个社会的民众对戏曲的热爱形成一种共同的志趣爱好和审美习俗。
图一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川汉源县九襄镇南行古驿道上一座节孝石牌坊上所雕刻的画面《雪梅教子》,川戏也称《草堂劝媳》。故事取材于明代传奇,是川戏传统大幕戏《中三元》之一折。故事说,明代,当朝宰相秦欢之女名雪梅,她未婚夫商林早逝,雪梅毅然去商家守节,并且潜心教养商林遗腹子商辂。某日,一邻家小儿告发商辂打人。待辂儿放学回家,雪梅让他背诵书文,辂儿不仅背不出书文,还抵赖打人之事。雪梅欲责打惩戒,后者反讥讽雪梅不是亲生母亲,不疼爱自己。雪梅又悲又忿,决意回归娘家守志,并剪断机杼,停机不织。一时之间公婆紧张,只好双双跪地,恳切挽留。雪梅终被感动,乃同意留下。后来商辂在雪梅的严加管教下发奋攻读,终于经过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并被招为驸马,举家庆贺。雪梅严于教子攻读的故事也就留芳后世。
雕刻画面中间坐凳者为秦雪梅。她头缠丝帕垂肩,身着开领长衫,一手执扳,一手指向跪在面前的小儿商辂,一副欲打之状。公婆二老稳座几案之后,公公右手揽定胡须,面露欣慰之色,好似很满意儿媳教子的严历。小商辂头载角角巾,身穿蓝衫,跪地举手呈护头之状,左手还握书一卷。这幅画面房顶上有飘荡的云朵,窗户、几案、布幔、人物之衣饰都刻画得细致准确,可以说构图饱满、雕工细致、线条流畅是这幅石雕的显著特点,其严格训诫儿子的主题十分突出。
这幅雕刻经历多年的时光流逝,仍清晰完整,是清代戏曲雕刻艺术中的精细之作。
图二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芦山县唐家山三江村一座墓门石雕《三娘教子》,也称《春娥教子》,是大幕川剧《双官诰》之一折。事出《聊斋志异》。故事说:王春娥贤惠慈爱,视亡夫前妻之子倚哥如同亲生。她终日辛苦地在机房织布,并励子课读,希望儿子学有所成,将来好振兴家业。某日,倚哥在学馆遭受学友讥讽,说他没有亲娘。倚哥从学馆负气归家。春娥令其背书文,他反出言顶撞。春娥责备他贪玩欲加惩诫。他不仅不认错反而讥讽春娥不是亲娘,不心疼儿子。语言刺痛了春娥。她用刀割断了机头,准备弃子不教;一傍急坏了老仆人薛保。后者跪地求情,言辞恳切;其实春娥也不忍抛弃这一老一小。她最终饶恕了倚哥,并用家庭的不幸遭遇教育启发倚哥,鼓励他要发奋攻读,重振家业。
川剧舞台在演出这一段故事时,主要突出春娥的唱功。王春娥大段的“二黄阴调”唱得凄恻婉转、催人泪下。倚哥最后终为春娥的诚和爱所感动,立志发奋攻读,终于“学而优则仕”考中了状元。“劝学成功”的主题与图一的思想内容基本一致,只不过图一场景偏大,场面人物更多,雕工也更精细。图二画面仅仅雕刻母子二人:王春娥高挽发髻,盘右腿坐在靠背椅上,右手高举木板作欲打之状;而倚哥双膝跪地,伸右手护在头面。他头顶上冒出一股云气,云气回旋中呈现出一顶状元帽。雕刻艺人借此帽暗示“此子将来必中状元而做大官”。这顶纱帽图像揭示了人物命运,不仅拓展了有限空间,亦使“劝学”的主题更加鲜明。
上述两幅清代石雕,前后制作完成的时间相差四十多年,表现的剧名也不相同,但是它们所宣扬的主题思想则是一致的。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历史时期,它们和舞台表演一样受到民众的喜爱。
最后再看图三。图三是晚清民间蓄水石缸正面所雕《安安送米》画,源出传奇《跃鲤记》,为传统高腔戏《三孝记》之一单折。故事说:安安的母亲叫庞三春,奉母至孝又十分贤惠;而安安的祖母受人挑唆,强令安安的父亲把三春休弃。三春只好暂时借居邻近的庵堂。7岁的安安深爱母亲,但又不能责怪祖母和父亲。他懂得孝顺之道,暗暗把供他上学所食之米粮节省起来,待积存到一定程度,便背负起来送到邻庵奉养母亲。母子在庵中相见痛不忍离。而三春恐怕婆母知道而怪罪安安,故送别安安之后抽掉过桥的木板——“过河拆桥”,一再叮嘱安安好好读书,不要太过挂念母亲,专心攻读才是大事。后来,安安不负母亲的希望,果然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归家祭祖。阖家又再团聚。
画幅右侧肩负一口袋之小儿即是主角安安,作举手叫门之状。老庵主头巾垂肩,身着长袍,手执拂尘作应答之状。她身后还雕刻有二女道友紧随之。安安的母亲应该是那半开窗户中仅半露头面的女性。雕刻艺人之所以这样处理,是想揭示她既想见儿子又怕见儿子的矛盾心态。雕刻画面构图完整,五个人物形态生动,故事情节一目了然。
“七岁安安把米送”,在旧时的川省民众间是一句广为传唱、无人不晓的“唱词”。把这样的故事刻画在家用蓄水之石缸上,可见故事普及的广泛和影响之深厚。它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永远地讲述着“尽孝·事亲”的典范故事,永远地传承着中华民族良善、优秀的文化和品德。传统舞台表演艺术是“寓教于乐”,民间雕刻艺匠则使之再现于石头之上,从而为我们解读过往岁月的丰富历史和庶民大众的喜怒哀乐及其价值取向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参考。
(图片为本文作者摄影)
作者:何云 西南民族大学教师
青城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