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2014-07-29张磊
张磊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中的课文《劝学》[1]节选自《荀子·劝学》,课文节选的句子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但是,在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劝学》一文字词补释
1.知
人教版《劝学》在解释字义的时候,并没有解释“知”字。
《汉语大词典》(第七卷)[2]释“知”义:《集韵》知义切。“智”的古字。聪明;智慧。《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汉语大字典》(第五卷)[3]释“知”义:同“智”。智慧。《集韵·寘韵》:“智,或作知。”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矢部》:“知,智慧即知识之引申,故古只作知。”
郭锡良在《古代汉语》[4]中指出:知,“智”字的古体,指见识。
可见,“知”,古今字,智慧。“知”同“智”。“知”,由本义言词敏捷逐渐分化引申为了解判断事物的能力,即聪明,智慧。《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知”与“智”,古本一字,后来人们用“智”来表示“知”的意思。
2.跂
人教版《劝学》在解释这个字义的时候,只是说“提起脚后跟”,注音为第四声,去声。
《汉语大词典》(第十卷)[5]释“跂”义:《广韵》丘弭切。踮起脚跟。《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汉扬雄《太玄·文》:“履于跂,后其祖祢。”司马光集注:“跂,举踵也。”
《汉语大字典》(第七卷)[6]释“跂”义:通“企”。踮起脚跟。《集韵·纸韵》:“企,举踵也。或作跂。”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跂,假借为企。”《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杨倞注:“跂,举足也。”
《汉语大词典》(第一卷)[7]释“企”义:《广韵》丘弭切,又去智切。踮起脚。《老子》:“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可见,“跂”,通假字,提起脚后跟。“跂”本应写作“企”。“跂”通“企”。此外,课文中将“跂”注音为第四声,去声,也是不妥的。“跂”,《广韵》丘弭切。应该读第三声,上声。《汉语大字典》和王力的《古代汉语》[8]解释“跂”的时候也明确说明了应该读上声。
二、对“用心”的分析说明
在高中语文课文《劝学》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忽略“用心”这个特殊的词组(短语)。《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王力《古代汉语》[8]将“用心一也”解释为:“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人教版的新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采用了这个解释。这个解释是恰当正确的,这点毫无疑问。并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学教学中该如何正确讲述“用心”这个语法现象。古代汉语的“用心”,是由“用”和“心”两个词构成的词组(短语),“用”是动词,“心”是名词,用心构成一个动宾结构。现代汉语的“用心”则是一个词,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作形容词,表示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汉语大字典》(第一卷)[9]对“用”字的解释:
用
《说文》:“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广韵》余颂切,去用以。东部。
(1)施行。《说文·用部》:“用,可施行也。”《易·乾》:“初九,潜龙勿用。”王弼注:“勿可施用。”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古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因其所用,每为之节。”《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2)奉行。《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3)使用。《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4)运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韩非子·扬权》:“(智与巧)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
(5)介词。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诗·邶风·雄雉》:“不枝不求,何用不藏。”王引之释词:“用、以、为,皆一声之转,故‘何以谓之‘何用,‘何为亦谓之‘何用。”《礼记·礼运》:“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6)连词。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书·益稷》:“(丹朱)朋淫于家,用殄厥世。”《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矢乎家巷。”表原因,相当于“因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汉语大词典》(第一卷)[7]对“用”和“用心”的解释:
用
《广韵》余颂切,去用,以。
(1)使用;任用。《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
(2)介词。犹言以。表示凭借或者原因。《书·顾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史记·佞幸列传》:“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3)连词。因而;因此。《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三国魏曹植《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修者以志餐。”《晋书·庾亮传》:“朝政多门,用生国祸。”
用心
(1)使用心力;专心。《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北齐书·方伎传·信都芳》:“尝语人云:‘算之妙,机巧精微,我每一沉思,不闻雷霆之声也。其用心如此。”
(2)存心;居心。《庄子·天道》:“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3)费心;留意。宋丁谓《丁晋公谈录》:“(真宗)谓晋公曰:‘今来封禅礼毕,大驾往回,凡百事须俱总办集,感卿用心。”
在古代汉语中,“用”的动词性用法很多,介词和连词的用法比较少;“用”和“心”这两个词的连用还是很紧密的,它们以词组(短语)的形式出现的例子有很多,其涵义主要有上文提到的这三个义项。课文《劝学》中的“用心”应看作一个动宾词组(短语)。首先,从句式结构上看,“用心一也”、“用心躁也”的句式结构是典型的判断句式,翻译时需加判断词“是”。其次,从词语释义上看,“用”作动词“使用”讲,“心”即“心思;性情”意,“用心”构成动宾词组(短语),“用心一也”当解释为“(是)用心专一(的缘故)”。以前曾有把“用”作连词“因为”讲这一说法,“心”是“心思;性情”意,“用”连接句子的大主语“蚓”,“用心一也”解释为“(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用心”这个动宾词组(短语)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用”做动词讲更恰当,这也符合“用”这个词的基本意义和普遍用法。而且,“用”并非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作连词讲的例子很少。“用”虽然有连词和介词的用法,但是在这个句子里不论作连词还是介词讲都是很牵强的。现在普遍认同的说法是作动词,“使用”义,认为“用”在句中的古今义基本是一致的。
“用心”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也有出现。“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10]这里的“用”是一个弱化了的动词。由于介词“之”的存在,“寡人用心”这一主谓结构在形式上词组化为形容词,成了名词词组“……者”的一个成分。但是“用”的动词性特征还是很明显的,“用心”在这里也是一个动宾词组(短语)。从语言的演变来看,“用”和“心”连用反映了汉语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变化的现象,现代汉语的“用心”是逐渐演变来的。
中学语文不是文字学或训诂学。教材出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回避了一些字词的解释,但是,学生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难免会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出现误解。本文对教材进行的补释和分析可作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延伸阅读,希望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七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五卷).武汉:崇文书局,2010.
[4]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十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6]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七卷).武汉:崇文书局,2010.
[7]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一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8]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
[9]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一卷).武汉:崇文书局,2010.
[10]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