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2015-05-17李仁芳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000

吉林医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光凝血管性眼压

罗 琰,李仁芳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广东 河源 517000)

临床研究和文献报道发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际上属于进行性视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眼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健康,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因此,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眼科学界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可靠方法,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进行了如下的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0 年12 月~2013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全部入选对象共计92 例(92 眼)。92 例中男62 例,女30 例;年龄33 ~60岁,平均(42.34±10.23)岁;术前平均眼压为(42.34±10.83)mm Hg(1 mm Hg=0.133 3 kP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 例。两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治疗方法:治疗组全部患者均采用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全部患者均采用单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方法[2-3]。

1.2.1 青光眼阀植入术:手术选择颞上象限,患者麻醉周。做以弯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牵引及固定上、外直肌,完全分离球结膜和筋膜,暴露巩膜赤道部。做一约1/2 巩膜厚度的巩膜瓣,宽3 ~4 mm,向后延伸至角膜缘后3 ~5 mm,向前分至透明角膜,在巩膜及筋膜组织下放置0.2 mg/ml 丝裂霉素C 棉片3 min,用200 ml 平衡盐液冲洗结膜囊,取Ahmed 减压阀,将引流盘置于两直肌间的巩膜面。引流管指向角膜,引流盘的前缘以5-0 聚内烯醋线缝合固定于距角膜缘后10 mm 的浅层巩膜上。修剪引流管,使其斜面向上,在引流管进入前房的巩膜瓣下的相应位置,以23 号针头平行虹膜行前房穿刺,注入适量黏弹剂维持眼压与前房深度,插入引流管确保其不与虹膜和角膜内皮接触,引流管进入前房约2 ~3 mm[4]。

1.2.2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法:采用532 半导体激光分3 次治疗,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7 d。每次治疗的平均光凝点达2 050点。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眼压情况、视力提高情况、新生血管回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研究以SPSS 软件包为数据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的统一处理,在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时,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并且认为P <0.05 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选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后眼压情况比较结果:治疗1 周、2 个月后眼压情况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统计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2.494 1,P=0.000 0;χ2=2.116 3,P=0.0371)。见表1。

2.2 两组入选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视力提高情况比较结果:患者临床视力提高比例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统计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46 2,P=0.0393)。见表2。

2.3 两组入选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新生血管回退情况比较结果:患者新生血管回退情况组间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统计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344 6,P=0.5572)。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分组 例数 治疗1 周(mm Hg) 治疗2 个月(mm Hg)治疗组46 7.81±1.45 12.78±5.43对照组 46 26.45±5.43 15.43±6.53 χ2 值 22.494 1 2.116 3 P 值0.000 0 0.037 1

表2 两组视力提高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视力提高情况比较

分组 例数 视力提高(例) 视力提高率(%)治疗组46 18 39.13对照组 46 9 19.57 χ2 值 4.246 2 P 值0.039 3

表3 两组新生血管回逸情况比较

2.4 两组入选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统计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824 4,P=0.0017)。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回顾以往临床上关于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研究和报道结果后,我们总结发现[4]:以往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可靠方法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为主。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从疾病发病机制的角度入手,从而采取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和方案。能在根本上解决新生血管的来源问题。因此,这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整体效果十分有效。但是,从临床研究和报道的实际结果上分析,在临床实施这种治疗方式的过程中,患者的眼压控制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患者角膜容易出现水肿,最终导致降低了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可能性。

在此背景下,相关研究学者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引流物植入的概念。并且,通过相关研究的病例证实,这种方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比较优势。患者实施青光眼阀植入术后,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去除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致病因素。患者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现象仍然存在。而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则有效的抑制虹膜及房角的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最大限度的促使原有新生血管的闭锁。因此,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以有效地弥补各自单独治疗的缺点和不足,发挥二者联合效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从本文比较数据上分析,实施联合治疗的患者,一方面在视力提高效果上,明显好于单纯实施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患者;另外一方面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单纯实施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患者。本文比较数据结果与国内外同类报道结果也保持一致。

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和阐述,笔者认为:在临床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比较优势,患者视力改善效果更好,是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可靠选择之一。

[1] 李 蕾,杨 睿,邱 红,等.应用MMC 的Ahmed 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NVG[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35.

[2] 李国良,张志捧,梁冬梅,等.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1):21.

[3] 高荣萍,李华萍.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20.

[4] Zhang HT,Yang YX,Xu YY,et al.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and Ahmed glaucoma valve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J].Int J Ophthalmol,2014,7(5):837.

猜你喜欢

光凝血管性眼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