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0例糖尿病患者尿常规结果分析

2015-05-16江苏省东台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东台224200

吉林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尿糖酮体尿常规

王 平(江苏省东台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东台 224200)

糖尿病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长,所以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状况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糖尿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直接的健康危害,更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研究探讨如何更加准确、有效的诊断与筛选糖尿病患者,以及时的展开治疗,便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尿常规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与筛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文的临床研究过程当中,一共收集300例临床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尿常规检查的糖尿病患者,男128例,女172例,年龄47~78岁,平均(53.4±4.6)岁。患者除糖尿病外,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将其划分为糖尿病组;另选同期尿常规检查的非糖尿病人群作为临床对照研究对象,男130例,女170例,年龄46~76岁,平均(52.7±4.2)岁。排除其他任何疾病的可能性,将其划分为非糖尿病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固定方法、固定设备,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并观察两组患者尿常规常见指标的对比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后,从检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糖尿病组患者在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尿酮体以及尿糖等方面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的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尿常规检查对比[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从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患糖尿病的人数正在逐年的增长,尤其是人进入到中老年后,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上升明显,对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2]。

在临床诊断与筛选中,尿糖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其原因是因为糖尿病是引起尿糖阳性的主要原因,且尿常规检查尿糖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方法比较简便。但是通过尿糖来反映患者的血糖情况,有时并不是十分的准确,如果不对其他的指标加大观察与注意,便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本文临床研究中涉及到的其他尿常规指标,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等,同样是诊断筛选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尿酮体的组成主要包括三种成分,一是β-羟丁酸、二是乙酰乙酸、三是丙酮,如果患者的身体机能正常,尿酮体的产生量是非常少的,所以在尿常规的检查中一般都为阴性,但是在部分的情况,正常人的尿酮体也可能呈阳性,例如腹泻、呕吐以及饥饿等。肾小管病变、肾小球病变、细菌性感染以及肺感染性疾病等,均可能导致尿蛋白的增高,一些生理性的因素,例如妊娠、长时间受寒、运动剧烈、精神激动以及在摄入高蛋白的食物后,同样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增高,但是以上情况引起的尿蛋白增高,都只是短暂性的,如果是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肾脏损伤疗效观察。而正常的尿液中不应有红细胞,当肾脏功能损伤时可能会发生此种情况,应及早诊断病因和采取治疗。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中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指标的阳性率增加主要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的代谢出现紊乱引起。

从当前的许多研究与临床文献来看,尿常规检查是辅助诊断糖尿病简单便捷的方法。再从本文的尿常规实践检查数据来看,糖尿病患者的尿常规指标,确实和正常人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说明通过尿常规检查,能够对糖尿病的诊断与筛选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意义。

[1] 罗丽文,吕翠圆.17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尿糖测定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2(1):176.

[2] 蒋春焕.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液学和免疫学指标检测[J].中国社区医师,2013,29(2):271.

猜你喜欢

尿糖酮体尿常规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尿酮体“±”或“+”代表啥
血糖正常而尿糖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影响检验科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及改进管理措施分析
空腹血糖与餐后段间尿糖定量测定法在社区糖尿病筛查中的运用价值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
妊娠期妇女尿酮体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