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英汉对比与翻译中的应用
2015-05-09陈红平侯珊
陈红平 侯珊
摘要:隐喻不仅是英汉语言共有的一种修辞手法,更是文化的载体。隐喻往往通过选择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为喻体来描绘本体。本文通过探讨英汉隐喻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提高交际者语言交际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歧义。
关键词:修辞;隐喻;本体;喻体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112-01
1.引言
韩礼德(1985)曾提出“隐喻是将一种常见的语法形式用另一种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观点。英汉两种语言都大量使用了这类比喻以达到生动的表达效果。英汉中的隐喻都是不露痕迹的比喻,它使得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表达效果更加突出。
2.英汉隐喻的对比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环境、社会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会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会使得人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其比喻也就各具特色了。英汉中的隐喻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2.1喻体相同,含义相同
隐喻是基于人们对事物共同特点的联想。我们不难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用玫瑰来比喻浪漫,用狐狸来比喻狡猾。其中不少习惯用语中的比喻也是不谋而合的,如a thorn in the flesh(肉中刺),pourcold water(泼冷水)等。大体上,英汉隐喻都是由两个部分,即本体和喻体组成。
2.2喻体不同,含义相同
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有时会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从而产生不同的联想。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隐喻选择不同事物作为喻体来表达相同的喻义。我们都知道,“猪”在汉语里通常表示“愚蠢,好吃”之意,但在英语里,“猪”的形象则被goose所替代,而且我们通常所说的鸡皮疙瘩,英美人会用“goose bumps”来替代我们所说的“鸡皮疙瘩”。汉语会用“一箭双雕”来比喻事半功倍,而英语则用“一石二鸟”来表达此意。
2.3喻体相同,含义不同
英汉语言中同样存在一些喻体相似却喻义不同的用语。如我们常见的“狗”被用来作比喻时,英汉喻义的差异就很大。狗对于外国人来说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它既可以用来看门、打猎,也可用来做人们的伴侣,人们会用“You area lucky dog.”來表达你是个幸运的人儿,又如用“Everydog has his day.”来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时,更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Love me,love my dog.来表示爱屋及乌的意思。然而在中国,狗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例如:狗腿子,狗杂种,狗急跳墙等。
此外,中国人将“龙”视为吉祥的象征,视它为至尊无上的象征,中国人喜爱它,喜欢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英美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喜欢这种希腊神话里才会出现的血腥的动物。
2.4喻体空白,我有他无
喻体空白即文化上的空白。也就是说,有些说法或行为是某一国所有,其他国家没有的。如我们会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处境孤立,而英语国人没有这个故事,也没有这个比喻。
3.英汉隐喻的翻译
3.1自然语中的关联理论
Grice认为隐喻是说话人让听话人自己从话语中推导其中的隐含义而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serber&Wilson (1986)认为话语本身和语境就具有关联性,而这种类型的关联是人们对于说话人意图作出的合理推断,从而对自然话语做出恰当地反映。
每个人在交际中,其认知环境是由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三种信息组成。因此,“互明”对于交际的成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互明”就是对认知环境中的假设或事实在心理上做出共同的认知。
3.2英汉隐喻的翻译
英汉隐喻的翻译是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通过说话人在认知环境中的推理选择最合适的语境,从而达到话语与语境的最佳关联。
因此在翻译隐喻时,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喻体相同含义相同时,我们可采用直译;对于喻体不同,含义相同时可使用借用;对于喻体相同喻义不同时,只好牺牲原文隐喻风格而采用意译;对于含有明显的文化特色的隐喻而言需要直译加意译来翻译。
4.总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像。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通过对比隐喻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发现了隐喻不仅使平白的语言更形象,还突出了其表达效果。对于英汉互译中的隐喻,也只有通过了解并结合两种不同语言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才能使其具有最佳关联性。这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翻译时,尽量做到原文与译文可以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