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调控因子-2、p53基因、细胞增殖因子-67、细胞角蛋白-7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上皮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2015-05-07颜明根马小兵刘雪梅
颜明根,马小兵,张 勇,刘雪梅
有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1andu1aris,CG)与慢性炎症有关,而更多证据显示其中有部分或全部病变为癌前病变[1-2]。细胞凋亡调控因子-2(bc1-2)、p53 基因(p53)、细胞增殖因子-67(ki-67)、细胞角蛋白-7(ck-7)是临床上常见肿瘤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我院通过检测腺性膀胱炎、膀胱癌组织以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 bc1-2、p53、ki-67、ck-7 的表达,并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腺性膀胱炎和膀胱上皮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组织标本46例,为腺性膀胱炎组,其中男36例,女10例;年龄20~75岁;膀胱上皮癌石蜡组织标本21例,为膀胱上皮癌组,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45~85岁;正常膀胱黏膜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9~65岁。
1.2 研究方法 免疫组化试剂盒及 p53、bc1-2、ki-67、ck-7单抗购自基因有限公司(丹麦DAKO)产品,均为工作液。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5张,层厚3 μm。其中1张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确定病理诊断,其余3份标本采用Envision两步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 p53、bc1-2、ki-67、ck-7。用 PBS(缓冲液)代替抗体作为阴性空白对照,所购DAKO公司的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评估:p53以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bc1-2阳性表现为胞质弥漫性着色;ki-67阳性染色位于上皮细胞核内,判断标准是阳性细胞≥25%为阳性病例。未及上述标准包括显色强度与空白无明显差别者为阴性。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c1-2阳性表达率比较 对照组阳性率是90.91%,腺性膀胱炎组阳性率是69.57%,膀胱上皮癌组阳性率是4.76%,3组人群bc1-2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 3组人群bcl-2阳性表达率比较(例)
2.2 p53阴性表达率比较 膀胱上皮癌组阴性率是9.52%,与腺性膀胱炎组(84.78%)及对照组(81.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3组人群P53阴性表达率比较(例)
2.3 ki-67阴性表达率比较 对照组阴性率是72.73%,腺性膀胱炎组阴性率是71.74%,膀胱上皮癌组阴性率是23.81%,膀胱上皮癌组与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3组人群ki-67阴性表达率比较(例)
2.4 ck-7阴性表达率比较 对照组ck-7阴性率是9.09%,腺性膀胱炎组阴性率是21.74%,膀胱上皮癌组阴性率是9.5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3组人群ck-7阴性表达率比较(例)
3 讨论
自德国医生Von 1imbeck在1887年首次描述腺性膀胱炎,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了。以往有研究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膀胱上皮增生样病变,国外有报道其发病率在0.1% ~1.9%[1],但近年来国内有关腺性膀胱炎的报道明显增多[2-3]。主要表现为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其一般病理过程为:上皮增生凹入成Brunn巢,其内出现裂隙,或形成分枝状、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化生形成腺体结构,同时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故称之为腺性膀胱炎[3]。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为癌前病变[4-5]。某些不典型的腺性膀胱炎可以诊断为膀胱癌,部分膀胱癌(具有假良性的形态)亦可低诊断为囊-腺性膀胱炎[6]。在分子学的研究上,毛全宗等[7]指出,腺性膀胱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此结果的重要解释是腺性膀胱炎患者体内存在端粒酶活性增强的可能性,进一步支持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癌癌前病变的观点。因此对腺性膀胱炎生物学转归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有些腺性膀胱炎患者要面临膀胱全切的方案[8]。
标记物 bc1-2、p53、ki-67、ck-7 对于肿瘤的诊断和生物学转归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p53基因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热点,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构型,突变型p53基因能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分化,维持基因组DNA的稳定。Fujimatot等[9]通过PCR方法研究认为腺性膀胱炎患者中,p53突变与膀胱肿瘤的分级、临床分期及血管侵袭性等密切相关。张淑敏等[10]也发现p53、p21在膀胱腺癌中的表达高于腺性膀胱炎,发生腺性膀胱炎时,反复长期的感染可能导致p21、p53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转化。以上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显示:p53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腺性膀胱炎以及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上升,提示p53表达是组织发生恶变的指标之一。
bc1-2家族是细胞凋亡最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称为“存活基因”。bc1-2家族分为促凋亡蛋白(bax、bad 等)和抑凋亡蛋白(bc1-2、bc1-xL 等),它们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耐受放化疗以及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等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bc1-2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中起重要调控作用[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bc1-2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腺性膀胱炎以及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下降。这一结果与桂律等[13]的研究结果相符,与 Robin 等[14]的研究结果相近,表明bc1-2在早期或低侵袭性尿路上皮癌中发挥作用。
ki-67是一种与细胞增殖相关因子,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周期密切相连,在有丝分裂中起着维持DNA有规则结构的重要作用。ki-67在细胞周期的G、S、G2和M期均有表达,而在G0期缺如。由于其半衰期短,脱离细胞周期后迅速降解,能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ki-67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增殖细胞标志之一,己成为检测肿瘤增殖活性最可靠的指标。而细胞过度分裂与增殖是肿瘤恶变的重要环节,因此检测ki-67抗原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显示:ki-67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腺性膀胱炎以及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上升,而且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结合以上文献提示,ki-67偏高表达是细胞过度分裂,组织发生恶变的指标之一。
细胞角蛋白(ck)是细胞骨架成分之一,迄今已发现20多种的亚型。ck-7是人细胞角蛋白一个亚型,正常表达于上皮细胞如乳腺、肺、胰腺、膀胱等腺上皮。ck-7在一些特异表型的腺癌(如:卵巢腺癌、乳腺癌、肺腺癌等)中表达。本研究显示:ck-7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腺性膀胱炎以及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这有可能说明ck-7在腺性膀胱炎生物学转归中无意义;腺性膀胱炎生物学转归是移行细胞癌,而不是腺癌。当然,这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抑癌基因野生型p53和凋亡抑制基因bc1-2表达的异常与尿路上皮癌的癌变中起重要作用。bc1-2表达的丢失,p53的高表达是浸润型及低分化尿路上皮癌的特征之一。总之腺性膀胱炎向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基因、多分子水平变化的多阶段过程,同时检测 bc1-2、p53 和 ki-67对腺性膀胱炎预后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1] Waisman SS,Bonko J,Cronie WJ.Sing1e po1ypo1d cystitis cystica and g1andu1aris presenting as benign b1adder tumour[J].Uro1ogy,1990,36(5):364-367.
[2] Shaw JL,Gis1ason GJ,Imbrig1ia JE.Transition of cystitis g1andu-1aris to prim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b1adder[J].J Uro1,1958,79:815.
[3] Sa1m R.Neop1asm of the b1adder and cystitis cystica[J].Brit J Uro1,1967,39:67.
[4] Sustmano D,Rubenstein AB,Dakin AR,et a1.Cystitis g1andu-1aris and adenocarcinoma of the b1adder[J].J Uro1 1971,105:671
[5] Bu11ock PS.The significance of co1onic mucosa(intestina1 metap1asia)invo1ving the urinary tract[J].Cancer 1978,59:86
[6] 刘先夺,范玉铃.腺性膀胱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8):1226-1228.
[7] 毛全宗,陈建萌,荣石,等.腺性膀胱炎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测定及意义[J].北京医学,2002,24(4):257-258.
[8] 郑清友,杨学辉,王晓雄,等.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腺性膀胱炎12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9,10(24):376-377.
[9] Fujimatot K,Yamad Y,Okajima E,et a1.Frequent association of p53 gene mutation in invasive b1adder cancer[J].Cancer,1994,54:1393-1397.
[10]张淑敏,崔吉,畅继武,等.P53和P21在膀胱腺癌与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503-505.
[11]Assefa Z,Garmyn M,Vantieghem A,et a1.U1travio1et B radiation induce dapoptosis in human keratinocytes:cytoso1ic activation of procaspase and the ro1e of Bc1-2[J].FEBS Lett,2003,540:125-132.
[12] Adams JM,Cory S.Life or death decisions by the Bc1-2 protein fami1y[J].Trends Bio Chem Sci,2001,26:61-66.
[13] 桂律,林梅绥,李如昌,等.凋亡抑制基因 bc1-2,p53 及 ki-67 在膀胱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0,14(3):177-179.
[14] Robin T,Peter A,Pau1 E,et a1.Invasion of b1adder by transitiona1 ce11 carcinoma[J].Canccr,1998,82(7):71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