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腹水

2015-05-05黄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呋塞呋塞米腹水

黄艺

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腹水

黄艺

目的 探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20%人血白蛋白治疗。由专人负责对两组患者的腹胀程度、每日尿量、腹水消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结果 治疗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缓解、腹水减退时间以及每日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白蛋白;呋塞米;肝硬化腹水;疗效评价

我国是肝病大国, 目前约有1亿乙肝患者, 而作为其晚期并发症的肝硬化腹水,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 在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本次研究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9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对象, 对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52例, 女44例, 年龄31~70岁, 平均年龄(42.5±9.3)岁, 日排尿量(520±200)ml。Child-pugh分级:A级60例, B级36例。排除合并肝性脑病、肝癌等严重并发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17 s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 同时要求患者合理

饮食、注意休息。两组患者均接受以抗病毒、护肝为主的基础治疗, 定期检查肌酐、尿酸值以及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对照组:呋塞米20 mg静脉滴注.1次/d, 连用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20%人血白蛋白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 d。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由专人负责对两组患者的腹胀程度、每日尿量、腹水消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腹胀缓解、腹水减退时间以及每日排尿量比较 治疗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缓解时间、腹水减退时间及每日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胀缓解、腹水减退时间以及每日排尿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腹胀缓解、腹水减退时间以及每日排尿量对比±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腹胀缓解时间(d)腹水减退时间(d)每日排尿量(ml)观察组4815.47±3.4545.70±11.222400±260对照组4836.21±3.7597.22±12.322000±220 .28.19921.4218.137 P<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 有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例血尿酸值小幅度提升, 并发症发生率为12.5%, 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后好转;而观察组则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异常,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 P<0.05)。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并发症中最主要的一类, 同时也是肝病进入晚期的重要标志, 国内患者的最初病因主要为乙肝病毒感染,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为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为保证血容量, 人体会大量分泌醛固酮, 进而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和水钠潴留。腹水较多会引起腹胀症状, 影响心、肺、肾功能, 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在临床实践中, 姑息治疗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方式, 目的在于减缓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白蛋白在血浆中含量较多, 其作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通过保护内皮、抗氧化、扩容等药理作用, 白蛋白可减缓腹水增加速度, 这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症状缓解和有效治疗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通过与不同阴、阳离子的结合, 白蛋白可以向靶器官输送不同物质, 其自身也可以作为供组织细胞所用的氮源。呋塞米通过对髓袢升支粗端氯化钠和钾离子同向转运的抑制来发挥利尿作用[2]。

在本次研究中, 采取了不抽腹水的对症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以保肝、抗病毒为主。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使患者腹水大量减少, 利尿剂的使用则加速了腹水排出。研究所得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无论在腹胀缓解、腹水消退时间还是在每日排尿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经肾脏排泄的尿酸为嘌呤的代谢产物, 受肝脏代谢功能异常的影响, 患者嘌呤代谢往往处于紊乱状态, 而呋塞米的脱水功能较为强大, 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患者尿酸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呋塞米使用量进行合理控制, 同时对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定期检查, 以免导致患者病情恶化[3]。

综上所述, 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用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少, 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1] 黄明.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药辅治肝硬化腹水35例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 4(7):61-62.

[2] 刘江华.肝硬化腹水形成原因及治疗的临床体会.医学信息.2011.25(1):145-146.

[3] 汪建中. 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7):403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22

2015-06-12]

430071 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同济省直医院)

猜你喜欢

呋塞呋塞米腹水
肉鸡腹水咋防治
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呋塞米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
肝硬化腹水研究及临床治疗
呋塞米注射液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
运脾逐水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