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贝多芬两首钢琴奏鸣曲式快板乐章的比较分析

2015-04-29孙郑音

北方音乐 2015年22期
关键词: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贝多芬

【摘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多样的写作手法是我们学习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写作技法分析的典范与样本,我们以贝多芬第一(OP2.No1)和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中的第一乐章为例,来比较分析贝多芬在奏鸣曲式写作手法上的异同,通过文本分析,了解贝多芬在写作钢琴作品时对于作品结构的思考,对于音乐材料的把握和对于相似音乐情绪的不同写作方式的表达等。这样的分析对于我们分析音乐作品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分析比较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为古典乐派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曲式结构与写作手法的集大成者,其多样的写作手法是我们学习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写作技法分析的典范与样本。因此,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乐曲,了解他的结构手法与写作手法,比较他写作方式的相同与不同,思考他写作手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无疑对我们学习曲式分析,掌握典型曲式结构类型,以及了解后代作曲家对贝多芬写作手法的继承与流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就以贝多芬第一(OP2.No1)和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中的第一乐章为例,来比较分析贝多芬在奏鸣曲式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以下简称贝一)和第五钢琴奏鸣曲(以下简称贝五)都是贝多芬早期的钢琴作品,作品中的第一乐章都是比较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都具有完整的奏鸣曲式结构要素,而且具有相似的音乐情绪表达,因此我们以曲式结构为主导进行分析,以观察其写作手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呈示部

(一)主部主题

贝一的主部主题为八小节的乐句,f小调,以主调原位属和弦的半终止结束,主部主题的旋律由两个动机构成,向上的琶音与向下的回头。和声以主属交替为主。

贝五的主部主题为三乐句构成的二十小节的乐段加十小节的补充构成,c小调,以主调完满终止结束,主部主题由三个动机构成,柱式和弦、向上的琶音与向下的回头。和声以主与导交替为主。

两者的不同点是主部主题的规模不同,主题的写作手法的复杂性不同,贝一的主题简单直接,贝五的主题因其动机要素更多因此更显复杂。两者和声虽然都是主属关系,但是协和性不同贝五导七和弦的反复运用使音乐情绪更加强烈。

(二)连接部

贝一主部主题是半终止结束,连接部以旧材料开始,经过旋律材料以主部主题下行回头的动机为着眼点的两次模进,进入平行大调降A大调的属和弦,在材料与调性上都为副部作了准备,共12小节。

贝五主部主题是完满终止,连接部以新材料开始,经过降A大调、f小调、降D大调的连续下行三度的三次模进,达到主调的平行大调降E大调的属和弦,共24小节。

两者虽然规模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但写作手法相似,都是经过材料的模进进行转调,调性布局贝五比贝一更加复杂化。

(三)副部主题

贝一副部21小节,调性为降A大调,以完满终止结束。副部主题构成方式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主部主题是主和弦上行琶音,副部主题是属七和弦下行琶音。主部主题是柱式和弦,副部主题是属持续的震音。

贝五副部39小节,调性为降E大调,以完满终止结束,副部主题相对于主部主题来说结构简洁,旋律形态相似,都是上行琶音加回头构成。伴奏织体由主部主题的柱式和弦变为分解和弦。

两者调性都在主调的平行大调上,音乐情绪都与主部主题具有鲜明的对比。贝一的副部主题动力感更强,贝五的副部主题更加平和,这与主部主题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四)结束部

贝一的结束部7小节,由终止式构成,更像是对于副部完满终止的补充与强调。

贝五的结束部11小节,也是由结束部末尾的旋律的延伸。

两个呈示部均反复一次。

二、展开部

(一)导入

贝一以主部主题导入,调性为副部调性降A大调,7小节,通过主、属和弦,以及向二级离调的导七和弦做中介,进入降b小调的属和弦。

贝五也以主部主题导入,调性为主部调性的同主音大调C大调,12小节,通过主、导七和弦以及向二级离调的导七和弦进入二级,也就是f小调的主和弦。

二者的导入手法相似,都使用主部主题,虽然调性不同,一个为属大调,一个为同主音大调。但转调手法相似,均为向二级离调,不同点是贝一的二级作为属,要到降b小调,贝五是直接到二级的小调f小调。

(二)展开

贝一的展开共25小节,以展开副部主题为主,通过降b小调、c小调、降b小调、降A大调,回到f小调,整个副部的调性以降A、降b、c、降b、降A、f,形成二度模进的拱形结构。

贝五的展开共40小节,也以副部主题为主,通过f小调、降b小调、降D大调、降b小调、f小调回到c小调,形成上四度、上三度、下三度、下四度的拱形结构。

两者在展开时都是使用主部主题导入,使用副部主题展开,调性是非常规律的转调布局虽然转调的模式不一样,但都是类似于拱形结构的安排。

(三)属准备

贝一的属准备20小节,在f小调的属持续上,旋律以主部主题材料的下行动机,从两个音到三个音,再到完整的主部主题下行四个音的动机,为再现作了材料上的准备。

贝五的属准备共10小节,在c小调的属持续上,旋律以柱式和弦的级进下行,为再现的主和弦做准备。

三、再现部

(一)主部主题再现

贝一的主部主题为8小节,完全再现的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调性为主调f小调,半终止。

贝五的主部主题为22小节,去掉了呈示部里主部主题的十小节补充。调性为主调c小调,全终止。

(二)连接部再现

贝一的连接部还是11小节,虽然小节数与呈示部相似,但后半部分的材料有较大变化。和弦以f小调重属导七和弦为副部做准备。

贝五的连接部24小节,从降G大调转到降e小调和f小调。材料同呈示部相比无变化。

(三)副部再现

贝一的副部再现21小节,完全是由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回归主调f小调再现。

贝五的副部再现57小节,副部主题先在F大调再现18小节,后回到c小调进行主调的正常再现。

(四)结束部再现

贝一结束部再现12小节,相比呈示部扩充了5小节。

贝五结束部再现13小节,基本完全再现呈示部中的结束部。

贝一展开部与再现部联合反复一次。

贝五展开部与再现部没有反复。

四、综述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即使是具有相似性格与相同音乐情绪表达的作品,贝多芬是如何使用不同的结构手法、转调手法进行写作的。

在主部主题的构成中,贝一的主部主题音乐形象单纯,动机素材集中在上行琶音和下行回头上,而贝五则具有了更加复杂的旋律形态,把柱式和弦、上行琶音、下行回头三种因素综合在了一起。

在连接部的结构中,贝多芬都是以转调模进来完成主部调性到副部调性的转换,不同的是贝一的材料转换是从主部材料逐渐过渡到副部,而贝五是直接从新材料开始写作。

在副部主题的构成中,贝一以与主部主题截然不同的下行旋律形态、属到主的和声进行,持续音的伴奏织体,在音乐的外在形象上表现出了与主部主题的对比,而贝五则更加注重的是内心情感与音乐表达上与主部材料的对比。

在展开部中,两者都以主部材料导入,并进行副部主题的展开,所不同的是调性布局。

在再现部中,两者主部的再现大同小异,而在副部的再现中,贝五先以主调的下属调f大调,再以主调c小调再现主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在写作钢琴作品时对于作品结构的思考,对于音乐材料的把握和对于相似音乐情绪的不同写作方式的表达,详尽的文本分析,对于我们分析、指挥、写作音乐作品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孙郑音(1995—),女,汉族,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2014级学生。

猜你喜欢

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贝多芬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比较
浅谈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
莫扎特与的钢琴奏鸣曲与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