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瞻与远瞩

2015-04-29黄月

北方音乐 2015年22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跨文化观念

黄月

【摘要】管建华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世界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研究,而《音乐人类学导引》作为对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的一种解读,不仅为我们引进了崭新的潮流思想,也成就了他作为此学科的集大成者。本书从历史研究、文化研究到应用研究三个层面上,以其先进的理念、不断向海外拓展的开阔视野引领着我们不断更新老旧观念、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单一狭隘视角,对音乐人类学这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跨文化;观念;音乐教育

本书作者管建华教授生活在一个世代从医的家庭,正是这种家族氛围遗传的珍贵气息使得与其他学者相比,他所拥有的中西医两种知识体系、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他之后从事音乐学研究,特别是中西方音乐文化比较研究储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毕竟“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与“医学作为文化”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在文化方面有着某种共通性。这也鼓励我们后辈学者们要广泛阅读各类专著,为研究此学科铺上坚实的理论基石。

就在前不久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的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其核心思想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着重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意义,都说:“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印度)。”管建华这本著作也恰如其分地详述了音乐与文化结构之间诸多联系?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的结合点在哪里?这些反思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多元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管建华教授对音乐人类学所作出的贡献也不断地推动了此学科的向前发展和完善。

一、《音乐人类学导引》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人类学引出什么是音乐人类学?了解人类学的发展历史或流派后,也相应的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有些初步认识。在中国以王光祈的思想传入拉开了我国比较音乐史的研究序幕。现今,我们已渐渐地不再单一用欧洲“音乐学”视角审视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了,我们努力摆脱长此以往的狭隘视角造成对人类多彩世界的缺失与遗憾。我们正努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重新看待异国,自觉主动的去探索某一音乐现象背后的真实“语境”。这种“先见之明”能够使我们超越对单一的“我在”或“他在”的音乐理解,获得一种对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一颗包容理解之心。

其次第二章首先针对“音乐”的概念给予了论述,明白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定意义的“音乐”概念系统,不同民族、地区,男女老少通过身体行为、语词表达行为,显示出各地音乐文化的意义不同,处于社会的一员——音乐家,他们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听众对行为的反应,不同地区的人们对音乐家角色的判定又是有不同的依据和标准。由于西方音乐是建立在以文字、五线谱之类的非口头形式的传播,而更多的东南亚、非洲等地(如中国、印度等)则是以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交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化适应或文化习得的方式去理解渗透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得知音乐产品录制的方法、不同国家的不同记谱研方式、电影的形式,真实还原各地区的传统音乐事件,这些实地考察与实验室工作的方法与技术成为我们研究这门学科的有力工具。

紧接下来的五、六、七、八章中,管建华系统地论述了音乐与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我们也都知道音乐本身不具备自己的独立时期,而音乐的时期就是它所在的那些社会时期,了解了人类群体对环境的六种基本适应方式后,顺理成章的就会对世界主要地区的歌曲风格的差异角度有了重新认识。当然,我们切记得综合运用地理学、文化心理学、哲学知识综合分析其文化变迁的因与果,这也是一种观念与思维的拓展。这几章其实都是以“文化”为基点来构建音乐人类学的理论框架。

最后一章强调了这门学科的应用性,即实践性。我们将要用已知的人类学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这也道出了任何学科的归宿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当我们进行跨文化音乐交流时,一定要对各自文化的要素有所把握,特别是精神文化层面。而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以一颗爱的心、包容的心处理好我国当下教与学的关系,让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二、大声不入里耳——曲高和寡

人们常说音乐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说它正确是因为全世界都对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音乐有着强烈的音乐共鸣,一同聚集到同一层面高度上讨论所谓的欧洲音乐。但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显然有些牵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宗教通过人的行为制造出来的音响,它的意义和功能显然是不同的。虽然人类一直都是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划分世界其他文化的“先进”与“落后”、“高尚”与“低俗”,顺利地实现了欧洲文化取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战略,可惜,100年后聪明的人类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场欧洲中心论学者为抢霸世界、企图让欧洲文化占领全球音乐市场文化制造的一场“阴谋”,如今21世纪,我们也应该认真吸取此教训。

是的,不同地区的音乐运用和产生的功能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梅里亚姆列举了十种有关音乐的功能:审美愉悦、娱乐、沟通、象征再现、身体反应、强化服从社会规范、确认社会制度和宗教仪式、促进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社会融洽。[1]这些功能集中表现在歌曲中,不同的社会文化结构形成了不同的歌唱风格与体系,这些差异却不为世人所熟知,虽然音乐也像语言那样有词汇、句法、结构,但这只是形式上的相似性,抛开这一系列的形式看本质,从本体论意义上看就会发现,它们可以“自己说着自己的话”,就像欧洲交响乐有着“自己的语言”,中国京剧有着“自己的腔调”,印度尼西亚加美兰有着“自己的音程语汇”,印度拉加有着“自己的微音体系”等等。然而,这还只是对事物现象的理解。当我们带着究其原因的态度来叙述“音乐叙述”时,就能注意到这些“自给自足”的“音乐叙述”其实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2]

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在发生变化,就像我们常说音乐人类学这门学科,它更多涵盖的是一种观念性的思维,传递着思维的进步,好比凯奇《4分33秒》在我们多数人看来无异于“皇帝新衣”,其实他是想通过无声让听者思索音乐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通过反思而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陶渊明的“挂印归田”也都是一种音乐文化、音乐观念、音乐哲学的产物,是向传统固定形式的挑战的代表作品。例如对巴桑耶民族来说,每一首歌曲的意义都极大地取决于它的文化背景;战争舞、生育歌、交际歌、长眠歌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印第安人的医术礼仪音乐、我国的高山族木鼓的击鼓三通、非洲的说话鼓、Why suya sing、安第斯排箫合奏都说明了其具有家族性、地区性、民族性的差异。每个地区的音乐形式各异,文化则固有的存在其特殊性。这些都有别于西方音乐美学的评判标准,这些平等文化音乐都构成了世界音乐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依托音乐教育——百年树人

人们之所以关注并强调用音乐人类学的视野去看待世界多元文化,是因为在认知基础上,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层面上,即理论与实践、行动和运用相结合,为我国及全世界的音乐教育事业服务,促进人的智能发展。

纵观经历63年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一直都在倡导一种全面的音乐教育观,让各国语言的人们共同探讨校园音乐、社区音乐、特殊背景下的音乐乃至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音乐等相关问题,通过音乐教育这个媒介促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不断地繁荣文化教育事业。2015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音乐教育大会以“传承·发展·创新”为主题,重点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先有承袭再能传接,要求对各地音乐文化有所了解之后再进行传承保护,这一传播重担无疑落在了音乐教育工作者身上。此外“信仰宣言”、“世界音乐文化政策”不断颁布实施等,这一系列的交流平台使我们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在反思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的不足问题,日后该如何转型发展?如何将世界多元文化合理有效的渗透到校内外的音乐教育中,造福人类?

放眼世界,音乐人类学的理论进入国际音乐教育或本土音乐教育是当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可以说这种进入的趋势将成为21世纪国际音乐教育从总体到个别的发展方向,而且将成为应用音乐人类学广阔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最后我们一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美】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231页。

[2]洛秦:《音乐的构成——音乐在科学、历史和文化中的解读》,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3]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83页。

指导老师:刘咏莲。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跨文化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健康观念治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