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之我见
2015-04-29刘若卿
【摘要】我国西周时期开始有了关于音乐美学思想的记载,各学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音乐美学理论。这套思想体系影响了整个封建时期,对后世也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值得我们去研究。
【关键词】孔子;儒家 音乐美学
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八百多年,那时候在中国便拉开了音乐美学思想的序幕,这就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开端。当时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在思想领域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观代替了天命宇宙观。先秦时期的《国语》《左传》等史书里,记载着伶州鸠、单穆公、虢文公、史伯、单穆公等人关于音乐的对话都关系到了音乐美学这一范畴,蕴涵着深邃的美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日益严重,在思想意识领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对不同文化有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审美意识也在慢慢加深,成为了儒家学派之音乐美学思想体系,此体系代表为孔子。
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对音乐理论有深刻的研究,他的音乐思想对后人来说是难得的宝贵财富。其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囊括为四方面,即“以和为美”、“尽善尽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仁”。“以和为美”是目的;“尽善尽美”是评价标准;“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要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根源,甚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思想发展的基础,他整合了春秋时期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完善了并延伸了其中内容,整合为一套较完整的儒家音乐美学理论,这套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了整个封建时期。在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既充分肯定了人内在心理要求应该得到满足的合理性,又强调了社会伦理道德对人心理要求方面应当予以制约的必要性。我们要认真地去总结和研究,学习其中精髓,因为这些思想是音乐美学发展的启蒙。
一、孔子提出将“和”作为音乐的最终目的,从而达到“天地人和”的境界
中国音乐美学思潮的重要观念也就是“和”,产生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以乐为和”,孔子将“和”作为了衡量音乐的准则和音乐需达到的目标。那么,对于孔子提出了“和”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分两个方向来理解。
一方面,从音乐本身来说,“和”是指乐曲和声的和谐,所作音乐应当节奏明快清晰,音律相和,让人听后心情得以平静,思想得以升华。“乐其可知也;始作,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意思是:乐音中的节奏和旋律是很好认识的,开演之时,音的律动相和,待到正式表演之时,技术必须要熟练,节奏必须清晰明了,乐音必须要和谐,还要有好的衔接,才可以算是完成。乐音中的“和”,在西方的音乐中也非常重要。“和声”就是要求乐曲中音与音之间要协和,听起来使人心中舒服。有一首极受众人喜爱的乐曲——卡农,它就完全遵循“和声”的规律而作。还有很多歌曲,用协和的音程做和声,以表示情绪平静;用不协和的音程来表示内心的激动和不安等情绪。这就是音乐本身带给人们的情感变化与感受。
另一方面,需要从音乐的社会功能来理解。孔子以为,音乐除了供人欣赏玩乐以外,还同社会现象相制约和影响。所以,其本身还有着礼乐构建而达到的全社会“人和”的境界。孔子的治国之道是通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和谐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孔子曾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就是说音乐中包含的内容是和当时社会的发展是相对应的,音乐服务社会,而社会的发展又在音乐中显示出来。孔子对音乐有着一种最高的理想——以乐治国。
二、孔子提出“尽善尽美”,即音乐的评价标准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善”和“美”也就是孔子对于音乐的评判准则,并且首次提出“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评判准则。“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是说孔子曾经在齐国欣赏“韶”这种音乐,感到非常陶醉,已经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音乐的迷恋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状态,也可以看得出孔子内心情感是和音乐中美好思想是一致的。《韶》乐之所以会受到孔子的极高的称赞,其内容一定是积极、歌功颂德的。《韶》乐内容是歌颂舜功德的,被原始祖先视为一种具有神圣性的宗教乐舞。它的规模、形式都是相当可观的,表演技巧也非常感人。孔子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矣”,这里所说的“美”是指音乐自身所包含的艺术方面的美;而“善”是针对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言。孔子对我国古典音乐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而提出“尽善尽美”这一学说是美学史上又一大贡献。
三、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于“适度”的音乐美学观点
孔子认为,“乐”不可以毫无限制,任其发展,必须要受到一定条件的规范。从此,音乐开始有了一个度的范畴,有了一个关于适度、过度和不及的问题存在。倘若乐音的情感不再受限,便会成为发泄,于是就会缺乏美感。孔子赞美《关雎》时说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这首情歌,令人感到快乐,但又不过于放荡;令人感到忧愁,但又不觉悲伤。孔子认为不美的音乐就是违背“中庸”原则的音乐,有害的音乐是那些不受控制的享乐或过度悲伤的乐曲,只有适度表现情感的音乐作品,才能让人真正的去享受美。所以孔子对此提出要求,音乐作品“乐”和“哀”这两个方面都要符合一定程度,即要适度,不能有“过”或者“不及”的情况。
孔子认为,所有过于有损情感的行为, 都不是审美理想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所以他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反之,他不喜爱民间俗乐“郑卫之声”,因为他认为“郑卫之声”热情奔放且具有反抗精神。民间音乐流行于春秋时期的郑国和卫国,流行最广的是其情歌,打破了传统道德,传统雅乐受到冲击。这种“郑卫之音”内容直白,声调低靡,对于陶冶情操和社会教育都不利。从孔子对待郑卫之声的态度来看,他的思想中或多或少是带有一些封建统治阶级所特有的偏见。但从孔子的“中庸”音乐美学思想的方面来看,他的主张对后世的音乐创作、音乐鉴赏等活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仁”的学说体现了孔子全部音乐美学思想的精髓
春秋之际,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这个时期里中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周代的礼乐文化对当时世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已然消退,孔子慢慢发现仅仅用“礼”的思想已经不能使人遵循周礼,于是,孔子在周代礼乐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仁”这一思想理念,并试图以“仁”的思想来统一和影响礼乐。在他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 音乐美学思想也被赋予“仁”的精神概念。
孔子认为,艺术、审美和社会的政治风俗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之所以对艺术本身进行规范和统一,就为了让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艺术都必须遵从“仁”的要求,也必须包含有道德方面的内容。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阳货》),意在强调人只有先具有仁心,才能施以礼乐,因为“仁”是内在的一种精神,如果没有仁的思想,也只是一个空有其表而无中心的华丽外壳而已。孔子认为音乐的境界是伴随着人的道德情操的上升而上升的,所以他将人的道德之美与音乐之美相互贯通,将“仁”作为根本和对于音乐审美价值的标准。
五、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孔子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意义和音乐艺术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音乐对人心灵有着巨大影响,它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所以,从孔子的音乐美学的出发点来看,音乐教育的重点是音乐的社会性,而不仅是音乐的本质方面。
今天,儒家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国乃至世界,当代音乐美学思想也受儒家的“乐教”思想所影响。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音乐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个人素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受教育者对音乐本身的态度和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我们进行音乐教育时不能一味地给受教育者灌输艺术知识和音乐技能,更要适当注意教授的方式方法,以培养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要研究音乐的社会功能,注重对受教育者的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水平正有待提高和完善,而且刻不容缓。每一个音乐工作者,都应当认识到自己重大的责任,将音乐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我们首先要培养每一个受教育者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只有掌握了怎样去欣赏,才能够理解音乐中包含的真正内涵。这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喜爱音乐的人大多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提高音乐教育的影响,对公民的基本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作者简介:刘若卿,广西大学艺术学院2014级音乐美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