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帮腔对近代合唱的影响
2015-04-29刘传利
刘传利
【摘要】帮腔是中国一种特殊的声乐演唱形式。在作品中位于从属部分,包括应和、替人说话、帮人说话、强调重复、台后合唱等唱腔。时而高八度,时而低八度,时而和声。这种演唱形式类似于现代的合唱作品形式。分析现代合唱艺术作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可以看到中国帮腔的影子。可以说帮腔的传承和创新与中国近代合唱艺术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帮腔艺术;合唱艺术;一脉相传
清末时期,由于西方经济的渗入,其文化艺术也跟着进入中国。在传教士进入中国后,西方的宗教音乐也随之而来,这便开启了后来中国艺术的发展之路。中国合唱艺术是伴随西方的音乐在中国的传播而兴起的。西方合唱艺术大概可以追溯到13~14世纪,单音音乐逐步发展为复调音乐,而后由宗教音乐推动了合唱的发展。而中国的合唱艺术大概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帮腔。远古时代的人们在劳动中,一人叫喊“邪许”,而大家齐声应和“邪许!邪许!”,这种唱和形式类似于现代合唱中的领唱与齐唱,这可以视为中国合唱艺术的雏形。随着历史的前进,到了中国戏曲时代,帮腔形式多样化发展,有齐唱、重唱、对唱、轮唱等。帮腔的内容丰富,演唱技巧高超。我国少数民族的多声部艺术。因此中国的合唱艺术比西方更为源远流长。
帮腔是中国的一种特殊声乐演唱形式。在作品中位于从属部分、是应和、替人说话、帮人说话、强调重复、台后合唱等唱腔。时而高八度,时而低八度,时而和声(双声或多声部的复调)。这种演唱形式类似于现代的合唱作品形式。研究一下现代合唱艺术作品便可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可以看到中国帮腔的影子。可以说帮腔的传承和创新与中国近代合唱艺术的发展史一脉相承的。
一、原始时期的帮腔
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有关帮腔的最早论述当属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道应训》一文谈到的《邪许》:“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是描写一群抬着沉重木头的先民,埋头艰难的行走在树林里,原是连话都不会说的,可是为了共同的劳动,在沉闷中有一个人放开喉咙,喊出短促有力的号子:“邪许!邪许!”,其他人听了精神为之一振,也放开了喉咙,齐声迎合着他的节奏,喊起“邪许!邪许”,他再喊,大家再应和。一呼一应中的帮腔形式是最简单的合唱形式。可以说,这就是我国早起合唱音乐的种子。由此可见,远古的社会劳动,不仅形成了最初的节奏,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曲式形式。这种无意识的喊唱“邪许!邪许”是为了让大家抬木头的动作、步伐协调一致,减轻劳累感,从而下意识的发出强有力的有节奏呼声。唱词直接明确、通俗生动、朗朗上口,富有生活情趣。不妨让我们再次演绎:由一人叫“一二三呀!”,众人应和“嗬嘿!”,并且附上旋律,这就是合唱中的领唱与齐唱的萌芽或雏形。在古代歌曲中常常出现类似的演唱形式,如:劳动号子《打夯歌》“咿呀喂子哟,咿呀喂子哟。把这石磙哎抬起来,哎咳哎咳哟哟。抬过头哎哟哟,砸个下窝唉咳哟哟”。这是“领、合”式,既一人领,众人合。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性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的重复进行。
劳动者在合唱共事过程中,常常是一边劳动、一边即兴创编和演唱。闲暇时把“邪许!邪许!”作为娱乐手段,这种娱乐形式慢慢脱离了劳动,从生活和劳动中分离出来了。劳动人民从而肯定“邪许!邪许”这种帮腔形式的艺术。因为帮腔的功能应和了劳动人们改造大自然的一种力量。帮腔的功能让劳动人们懂得了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又体现出类似于近代合唱艺术的精髓。
二、乐府时期的帮腔
秦代时就设立了乐府,汉代承袭了秦朝的乐府制度,使乐府成为宫廷里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乐府不仅掌管宫廷祭祀、礼仪筵席音乐,还负责收集、整理民间歌曲和诗歌,并组织乐工、民间艺人对各地收集来的民间歌曲进行加工、改编、创作、表演,供宫廷使用。可见当时朝廷对音乐艺术十分重视,如刘邦就曾亲自创作歌曲。公元前196年,在评定了英布后,刘邦路过家乡沛县时,置酒召父老宴,酒酣,用沛县当地的民间歌曲创作了《大风歌》,他亲自击筑而舞:“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还组织120名儿童伴唱,这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童声合唱乐队。
乐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相和歌,即乐府对民间收集来的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后形成的歌、舞、大曲等音乐。在汉代民间歌曲中,原始表演形式是清唱,即一人独唱,没有乐器伴奏的徒歌。后来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帮腔,为兼具独唱与伴唱形式的“但歌”。《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了东汉灵帝时的童谣《董逃歌》:“承乐世,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心催伤,董逃!。”
从“但歌”的结构上来看,“董逃”应当是帮腔部分,用“董逃”充当帮腔来加深对董卓的惧怕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审美的提高,又发展为器乐伴奏形式——相和歌“丝竹更相合,执节者哥”。相和歌类似于有伴奏的合唱形式,他的出现是合唱发展的重要时期。由民间到宫廷,由自娱自乐到祭祀、礼仪筵席,由不定人员帮腔到规范了帮腔人员的编制(一人唱,三人帮腔),由独唱到无伴奏合唱,再到伴奏合唱,乐府走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三、戏曲时期的帮腔
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综合形成的一门艺术。为了准确的刻画人物形象,戏曲唱腔内容丰富,形势多样。帮腔在戏曲中非常重要,是协助刻画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例如川剧高腔帮腔,它具有起腔定调、代替剧中人讲话、反映角色不便启齿而又不能不说的内心独白、抒发人物的内在感情、对环境的描绘以及第三者的身份对事件、人物作出评价等多种功能。例如《柳萌记·送行》中的片段,帮腔在演员独唱部分之前用“云山叠叠呀(呃呃呵呵依呃)”,描述故事情境。山伯唱:云山叠(呀)叠,英台唱:江水茫(呵)茫,山伯唱:云山叠叠,英台唱:江水茫茫(呵)。帮腔:呃兄弟分别呀各(呃呵呃),一方(呃呵呵呵呵)。帮腔在戏曲中常有重叠强调的功能,戈阳腔尤为突出。戈阳腔通称为高腔,其中又有徒歌、帮腔、滚调等演唱形式,“一人启口,众人帮和”。例如《增订南九宫谱》卷四《正宫过曲》收录一支[三字令过十二桥],引录:“心,情掣肘,衷肠怎分剖深蒙贵人救。想当时、想当时,奴家共私走,路途中、路途中、停心满感旧。到如今、到如今,因缘自已辐。把恩仇、把恩仇,一一总说透……”。其中“想当时、路途中、到如今、把恩仇”属于重叠部分,相当于西方的“哈农”或轮唱的形式。又如:黄梅戏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男:绿水青山带笑颜……合: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的部分,既是二声部又是轮唱的形式,里面也有重叠部分,有复调的形式。这些都是现代合唱形式中的基本形式。戏曲时代的帮腔是一个成熟的时期,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合唱的表演形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近代合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中国的戏曲音乐。
随着戏曲音乐的出现,帮腔不仅是形式上的帮腔,在结构上是戏曲音乐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内容上完全融入了戏曲音乐。帮腔的功能不仅表现为描绘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而且作品中的和声结构部分。从帮腔发展中可以看到,帮腔发展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声部到多声部的一个过程,即便没有西方音乐的进入,最终也会发展成近代的合唱形式。因为它的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刻画出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达到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九曲黄河上船夫粗犷的性格特征以领唱、合唱的号子形式塑造出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合唱艺术形式内容是根植于民间音乐、民间歌舞、戏曲、曲艺等艺术的,来源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音乐文化,而中国帮腔元素,更是将自己的精华,深深烙印在中国近代合唱艺术中。
参考文献
[1]文思隆.合唱、指挥知识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孙会玲.中国古代歌曲与名曲鉴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陈红.江西戈阳腔戏曲新探[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4]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5]胡郁青.中外声乐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黄天骥,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7]廖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