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产业模式创新
2015-04-29汪丽萍
汪丽萍
摘 要:通过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西部地区生态畜牧业是绿色经济的特色产业形式之一。青海从本地生态、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等实际出发,发展生态畜牧业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既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是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践证明,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在探索一条生态改善、农牧业转型、农牧民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畜牧业;绿色经济;绿色发展;产业模式;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这是应对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环境和发展难题困扰的客观需要。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理念,就是对中国发展大势的理性思考和必然结论。绿色经济一词源自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新的经济结构和新的发展方式。绿色经济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发展之路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农牧业与资源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战略依存关系,通过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也就成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成的重要内容。自2008年以来,青海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这种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新型产业形式,不仅使畜牧业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呈现出良性循环并协调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对我国西部地区传统畜牧业经济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海根据本地的生态战略地位和地理状况,把握绿色发展大势,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和“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新模式,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努力使绿色经济、绿色发展逐步成为青海发展的新引擎。从本省畜牧业的实际出发,于2008年初开展了现代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2009年10月底,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从2010年起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已在全省推行。
(一)发展生态畜牧业与我国绿色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看,早在2011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要积极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党中央从十六大以来反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发展绿色经济,而“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报告,2015年5月初国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又提出,要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所以这些精神和要求都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这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良好机遇。
(二)青海作为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和全球重要生态屏障,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生态功能及欠发达的省情决定了必须充分利用好当地特色资源,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和科学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很重要的发展目标。
(三)青海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大面积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又是中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传统畜牧业载畜量和产出率低,草畜矛盾突出,草地生态系统呈现明显退化趋势。通过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既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又具有紧迫性和典型意义,是符合生态立省要求的科学发展之路。
(四)发展生态畜牧业还是青海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畜牧业作为青海农牧区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进程。
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动力和实质
发展生态畜牧业就是要加快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初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协调统一。因此,在建设实践当中,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政策法律、农牧民科学文化教育、金融服务、配套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撑力和推动力。
(一)科技创新为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持久的技术引领和动力支撑
第一,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服务。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引导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科技养畜,提高畜牧业竞争力。青海省生态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和技术突破;青海在全国牧区率先創新并实践了由科研院所承包州、县,由合作社组织牧民应用畜牧实用技术的牧业科技推广方式;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和省畜牧总站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平台进行技术研发,为提高藏母羊生产潜能、全面开展牦牛半舍饲养殖等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
第二,重视优良品种繁育。针对藏羊、牦牛等退化比较严重的现实,近年来先后在祁连、天峻等地建立藏羊本品种选育区,开展藏羊选育提高工作;在海南州建立了高原型藏系羊繁育基地,优化畜群结构提高品种质量,确保实现畜牧业良性滚动发展;在牧区大力推广牦牛复壮工程,同时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近年青海大通成立的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进行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其综合配套技术的示范,可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青海肉牛业的竞争力。
第三,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农牧民是生态畜牧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力量,所以提高其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的基础性工作。以满足农牧民需求和促进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能力提升班、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员培训班、冷水鱼养殖培训班、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动物防疫检测技术等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培训,截至2012年底,已开展各类培训班470期,培训人数2.1万人。
(二)完善的政策及各项保障措施是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第一,依法推进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青海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规范和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调动了农牧民参加合作组织的积极性;我国新世纪公布实施的《畜牧法》和《草原法》有利于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配套新《草原法》的《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草种管理办法》等规章相继修订出台,为依法建设草原奠定了法制基础,优化了法治环境。
第二,开展生态畜牧业配套建设。生态环境重建工程、草产业发展、游牧民定居、生态移民、现代畜牧业物流、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配套项目,既改善和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对生态畜牧业发挥支撑作用。
第三,建立和完善税收优惠、金融倾斜和财政补贴政策体系。随着退牧还草政策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开始试点、牧业机械也纳入了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三免三补”政策得以落实。“十一五”以来共投入资金6 300万元,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规模养殖发展当中,有效带动了整个农区规模养殖发展。
(三)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质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实现绿色发展
第一,以产业化、市场化为发展方向,实行农牧业科技实施计划,着眼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积极推广牦牛和藏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及其创新,重视农牧民就业技术培训,努力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养殖效益、经营效益逐步显现。
第二,致力于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农牧民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探索出了“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等多种发展模式,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优化重组牲畜、草场等资源要素,解决了分散经营的小农牧户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保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截至2014年上半年,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农牧户入社率和牲畜、草场整合率分别达到72.5%、67.8%和66.9%,初步建立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第三,坚持产业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着眼于破解农牧民生产生活、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难题。生态畜牧业建设正在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游牧民定居工程、生态治理重点工程、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使农牧区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社会建设相互促进,这是着眼于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的协调。
三、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效益评价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效益体现在多方面:
(一)生态畜牧业迅速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
畜牧业产值和农牧民收入快速提升。生态畜牧业建设减轻了草场压力,恢复了草场生态功能,逐步实现了人、草、畜之间的平衡,畜牧业产值和群众收入大大增加。2013年,生态畜牧业示范村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291元,较同期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1 094.6元,平均增速保持在20.1%,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化程度和科技装备水平日益提高,有利于增加防灾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全省农牧业建设资金投入从1999年的0.7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8亿元,至2010年畜均标准化暖棚、草地围栏、储备饲草分别提高到0.17平方米、2.85亩和60公斤。
农牧业龙头企业迅速成长,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龙头企业连接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中介,与农牧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体系,通过健全和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测和认证等标准化体系,开展专业化、基地化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天露”、“可可西里”、“绿草源”等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企业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二)生态畜牧业迅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生态效益
青海农牧区尤其是占71%区域的藏区自然条件差,草畜矛盾、草地退化、环境破坏等问题一度比较突出,青海以生态畜牧业系统工程理念重新规划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坚持“以草定畜、以畜减人、草畜平衡”的原则,在全国牧区率先创新并实践了“培植产业—转移牧民—核减牲畜—保护草场”的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建立起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保护和发展并重的产业格局,许多群众自觉减畜或从退化草场上搬迁出来,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划区轮牧限牧休牧、舍饲半舍饲养殖、种草养畜和基地建设,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减畜禁牧等一系列措施,项目工程区草地植被和草地生产力明显提高,实现了草地保护和草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2014年全省局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11.6个百分点,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青海湖水位连续9年保持上升趋势,实现了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湿地水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得以保护。
(三)生态畜牧业迅速发展,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效益
逐步培育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意识。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的成功实践,各地区不同类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大面积推进以及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增强人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发展绿色产业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人们认识到,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地资源的退化,将严重阻碍生产生活的发展,危及群众的长远利益。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实现人与资源、经济和环境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许多农牧民的自觉认识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绿色消费意识正在养成,天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促进了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农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由于开展了游牧民定居、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移民安置、生态工程建设等配套建设项目,既对生态畜牧业发挥了支撑作用,也促进了农牧民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和农牧区社会事业的进步。如日月山下共和县倒淌河镇纯牧业村——拉乙亥麻村341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基础上,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发生显著变化,成为了协调发展的典范。
(四)生态畜牧业迅速发展将提供越来越多的生态产品
十八大提出“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这一新提法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可以遏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全省生态环境也得到治理,湿地水资源、物种多样性得以保护,森林覆盖度增长。如2009年封山育林164.7万亩,防治草原鼠害4 3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6.6平方公里,青海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生态状况在国际重要湿地评价中被评为优等。
四、结语
青海立足于本地实际发展生态畜牧業,充分体现了对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价值认同和实践追求。作为探索发展中的新型产业模式,青海高原生态畜牧业还面临着科技支持、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和创业能力、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市场化发展等方面的难题,需要继续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特色龙头企业,推广现代化生产方式,创新组织化经营模式,形成一体化保障机制,继续积极探索把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建设新思路,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农牧业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