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问”
2015-04-21周晓琳
周晓琳
摘要:“生问”即“学生提出问题”,是指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和问题。“生问”初中数学课堂是一个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为始,进而产生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先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让问题在思辨中成为课堂的驱动力。
关键词:生问;初中数学课堂;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65-2
一、“生问”课堂的教学策略
1.在“课堂引入”阶段,巧设情境,激活“生问”情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情境尽管幅幅色彩鲜艳,充满生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为此,在“一次函数图像”教学的开始,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活动情境:
教师:将一根长为30cm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1:无数个,长取10、9、8、7……,宽为5、6、7、8……
学生2:设长方形相邻的两边,一边长为xcm,另一边为ycm,y=15-x,x取不同的值,有不同的x的值和它对应。
教师:y与x是函数关系吗?
众生:是的,一次函数。
教师:这两位同学用了哪些方法表示相邻两边之间的关系?
学生3:关系式法,表格法。
教师:请同学们制定表格,并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大小的长方形,要求这些长方形的一个直角重合,以该直角顶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师生共同制定表格,并按要求画出一系列长方形。
教师:就长方形各顶点的位置特点,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
学生4:各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在坐标轴上,而不在坐标轴上的那些顶点看起来像在同一条直线上,是这样的吗?
教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全面,他的发现是巧合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要解决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显然,用学生熟悉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设置数学情境,便于学生“感性认识”。经历写关系式、列表格、画图形等实际操作过程,直观感受到不在坐标轴上的顶点的位置特征,自然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也容易对自己的发现提出质疑,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一次函数的图像很自然地浮出水面。产生了“课伊始,趣亦生”的作用。
2.在“知识建构”阶段,思辨“先行”,引导“生问”理性
学习不只是新信息的简单吸收。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强调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教师:怎样画一次函数y=3x-6的图像?你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5:我们是如何定义函数图像的?
众生: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在平面内所有这些点构成的图形。
教师:同学们通过“回归定义”法找出了第一步,很棒。那么按照函数图像的定义,出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6:怎样将每对相应的x、y的值呈现出来呢?
众生:用表格。
……
学生:1.列表;2.描点;3.连线。
设计意图:学生在“你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提问下,回归到了函数图像定义,从而走出了画函数图像的第一步、第二步,教师充当了“先行组织者”。在教师“还有没有其它数”的追问下,学生想到了无理数,使数更加完整,也让“加密”更加完善。最后学生直观感受到点在直线上,只有经过画图的第三步“连线”,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学生们以函数图像的定义(原有学习经验)出发,经过与老师、同学的思维碰撞,完善了认知结构,解决了情境中的问题。作为“先行者”所要做的,就是突出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种探索、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新课标中对数学智慧的定义。
3.在“应用拓展”阶段,抓住资源,拓展“生问”宽度
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回应包括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其本人经验的反映,都是一种课程资源。
教师布置同学们画出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学生7主动要求上黑板画。当其他同学还在画时,学生7已经画完回座位了,其他同学惊讶地抬起头,有部分同学连连称“对的,对的”,教师请同学给出解释。
……
设计意图:原定的设计方案是引导学生回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明确列表时取两点即可。这个计划因一个学生的主动请缨而改变,在他取出两个点后,发现取的点有待优化。教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补充?”引导学生的思维继续向前推进,一个学生从数的角度分别取x=0,y=0时的两个点,一时间学生们未能及时反应“不一样是两个点?”的问题一出,“逼”出了学生的思维,x=0的点在y轴上,y=0的点在x轴上,数与形完美结合,此时教师因势诱导,归纳总结出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
点、坐标,从而画出直线。这一探究中,就是教师抓住了“即时资源”,才能将探究进行到底。
4.在“总结阶段”,整理过程,发展“生问”价值
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教师:请同学们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探究过程。
学生8:从函数图像的定义出发,得出画一次函数图像的第一步“列表”,在点“加密”的过程中,发现连线能解决漏点问题,从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条直线。
学生9: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取两点就能画出图像。
学生10:两点取为与坐标轴的交点更方便,y=kx+b(k≠0)与x、y的交点坐标分别是(-b/k,0)、(0,b)。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你能否基于本节课内容,再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学生11:y=-2x+4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学生12:直线的位置与k、b的取值有关吗?
设计意图:总结反思阶段,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点的生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在突现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了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后,学生提出了“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直线的位置与k、b的取值有关吗”等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同时激起学生们求知的欲望,达到了“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
三、对“生问”课堂教学操作的思考
1.“生问”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要转型
“生问”课堂要求改变教师单纯传递知识的教学做法,而转变为激励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要真正让学生具有话语权,教师要学会“沉默”,少教授,多平等地参与。甚至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学习者”,因为学生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可能与教师的认知或预计相冲突。为此,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
2.“生问”课堂教学中等待时间要足够
“生问”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却往往没有耐心等待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以至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从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活动。事实上,延长“等待时间”有重要的学习效果,如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提高,猜测性提问和回答增多,推理活动增加,问题多样化,问题和回答的灵活性增大,提问的数量和类型多样,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大;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期望效应提高,等等。
3.“生问”课堂教学中学生错误要宽容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及教学需要较多的时间;许多学生缺乏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教学中会出现比较“乱”的局面;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转变为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学,也有个从“变革”到“常态”的适应过程。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需要在自主实践活动中来培养。为此,教师特别允许学生提出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宽容学生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