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传统文化之风扬清正廉洁之帆
2015-04-21钱志强
钱志强
摘要: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产物,构筑了我校独特的廉洁文化,我校从传统文化入手,用多种形式物化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廉政因素,促进了“以廉治校”的实施。
关键词:传统文化;构筑廉洁校园
中图分类号:G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07-1
一、巍巍“百家姓”,皎皎师生心
1.蒙学明心。
《百家姓》之所以能成为蒙学,与其丰富的内容是分不开的,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姓氏,其实每个姓氏后面都有着深刻的故事,一部《百家姓》,就是一部微型的家族兴衰史,那些清正廉明之士永远受人尊敬。让师生听这些故事,讲这些故事,能从思想上实现对师生的引领,凝聚起廉文化的“精、气、神”,让师生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廉为荣,懂得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心灵种下民族自豪感的种子,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蒙学正心。
广场正前方是“仁义礼智信”五个方方正正的大字,这五个字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这些字每天都在发表着无言的演讲,无声地指引着师生为人处事的方向,使大家从心灵上做到正气浩然。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引领老师为人师表,洁身自好,坦坦荡荡哺育桃李。
3.蒙学正气。
在《百家姓》边上,是一条刻有二十四节气的大道,除了能让师生学习节气的知识,其实也告诉大家,做任何事都要顺应节气,天道自然,要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任何想违背万事万物规律的做法最后都会自取灭亡,我们为人处事要顺应节气。同时,也寓意希望大家做有气节的人,注重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一身正气,一生正气。
二、泱泱“经典国学文化”,诚诚师生情
1.经典怡情。
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弟子规》,都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学校不仅开设诵读课,而且还将其上墙,拉近了学生和传统文化的距离,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陶冶其高洁的性情。
2.经典立德。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在这些经典国学中蕴含着指导全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学习国学经典,能砥砺学生的品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懂得做“识大体,明大礼”之人,而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低能儿,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日常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知道要做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学校食堂大楼取名“当思楼”即源于此。
3.经典树人。
由于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但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我校也涌现出了许多道德典范:彭卫平父子捡到装有几千元现金的皮包,但他们面对金钱不动心,拾金不昧,失主感动得写来了感谢信;退休教师刘秀女多年来经常接济邻里乡亲……他们的事迹在社区街坊传为美谈,丹阳的一些网站上也对我校教师的行为赞不绝口。
三、悠悠“廿四孝”,清清师生行
1.孝而必信。
信,就是诚信,是指真实无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及行为。诚信是人类由孝道构建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在道德体系中拥有根基和本原的地位。在二十四孝中,处处流露着诚信的力量:《哭竹生笋》《涤亲溺器》《卧冰求鲤》……这些故事如清风荡涤着师生的心灵,引导师生向传统美德回归,挖掘传统孝道文化的诚信资源,把握传统诚信精神内涵,并依靠教化的力量,重新筑起现代化诚信的心灵价值长城。
2.孝以生智。
孝能让人净化心灵、丰富情怀、增厚德行、增强判断力、成为智者。因此智也是从孝开始、由孝衍生的。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孝与智的关系。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孝者,才会是一个崇智求真的人,而一个智者,必然是个孝子,也就能真正明明白白地做人。所以,我们现在来学习二十四孝,并不是简单效仿,而是让大家从孝中不断获取营养和前进的动力,并以智力的增长回馈于孝,这才是孝达成的正途。也就是要完善自己、仁爱大众、服务社会,从教育上来讲,也就是做敬业奉献的表率,做行风建设的表率。
3.孝能促廉。
中国人的道德责任感很多时候产生于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认为做了好事,成了功名能够光宗耀祖,相反做了坏事,就会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因此,一个守孝的人必然要在处事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清勤慎的道德,绝不能做贪赃枉法之事,受牢狱之灾辱没先祖。这种孝道责任感成了很多人得以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因。因此,学习孝德能抑制人的一些不恰当的欲望,乐于过节俭生活,在生活中讲真话、做实事,在科学上追求至真,在道德上追求至善,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一个人如果恪守孝道,以孝爱的情怀处事待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有了扎实的基础,由此发展下去,逐渐培养出其它好的品德,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从而拥有了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道德定力,便会成为一个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有益于家国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