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而不同”的理念铸就校园特色文化发展品牌
2015-04-21裘红英
裘红英
摘要: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其次得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精致的校园管理、灵动的课堂均需结合本校的实际去思考、去实践,用心打造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格局。这能让每个人在学校中得到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发展。于和谐的人文校园里,师生共同努力,一同去谱写灵性、律动的学校精彩华章。
关键词:和而不同;校园管理;灵动课堂;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03-2
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位于钟灵毓秀的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是2007年11月经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小学校,于2010年9月正式启用。学校设计规模为6轨制36个班,占地面积2480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04.91平方米。学校树立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以“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秉持“诚信做人,用心做事”的校训、“融和、创新、致远”的校风、“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崇德、勤思、乐学”的学风,严格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行为,把学生发展摆在首位,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发展学生特长,致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一位孩子快乐地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地工作。
一、和而不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特色文化
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虽然孔子最初把这一思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但目前看来,“和而不同”也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人类各种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追求。“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当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追求一个较高的境界“和”即团结,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包容,蕴含着一个潜在的道理即创新。作为现代化的学校,校园文化不仅要体现出团结向上的正气,宽容异同的大气,还要体现出推陈出新的扬弃。“融和、创新、致远”是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的校风。融和不单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也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彼此融合。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处处为学生和教师创造美好的环境,营造了以水文化、苏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经典文化为特色的书韵校园。
整洁、美观、舒适的环境,不仅能使人浩气满怀,精力充沛,而且能催唤人真善的洁心和忠诚的责任感,激发人坚强的自制力和积极的创造灵感;不仅能引发挚情,而且能使人畅心益智,丰富见识,提高学习行为的智能水平。长小常年有绿荫,四季有花香,环境幽雅,逐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学校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绿色的生机,整个校园都被绿色的植被所覆盖,连成排的桂花树如绿色的卫兵,铺成片的金叶女贞,使我们感受到了绿意的盎然,高大的广玉兰、香樟树,矗立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用它们绿色的树阴守护着每个孩子。漫步校园,校内树木葱郁,空气清新,地面洁净,鸟语花香……教室里,一棵棵小树陪伴孩子们一同上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点点的绿意和静谧;办公室里,吊兰、芦荟给忙碌的教师增添了些许的雅致与惬意;庭院里,全校师生在草长莺飞的季节亲手栽种各班的爱心树。我们用一份份绿意来浸润着师生的心灵,宁静美丽的校园也拂去了都市中喧嚣的尘埃。孩子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校园里的宁静与美丽。在这里,没有人会攀爬大树,没有人会去践踏小草,大家都会捡去校园的杂物,拾掉树下的杂叶枯枝,因为我们师生都很珍惜这样的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
水是苏州的灵魂。因此,学校在一楼大厅以“水文化”为主题,围绕什么是水、水的节日、水上运动、水的俗语、水与艺术、科学之水、哲学之水、水资源现状、水城苏州等内容展开阐述水的珍贵,告知师生水是万物之源,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学校的海之廊,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水文化长廊,鲨鱼、海豚、小丑鱼、美丽的水母等,给师生带来了美的享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江小学犹如烟波浩渺的太湖、奔腾不息的长江,孩子们是朵朵小浪花在长小的怀抱中学习、休息、健体。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
最是书香能致远,学校的古诗长廊也别具韵味。结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内容,以精美的图文呈现,以古色古香的镂空花纹做点缀,以青砖墙纸为背景,古诗长廊与相邻的小浪花棋苑是师生们休息、交流的理想场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讲话。”学校以师生的作品为主题,辅以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三字经、中国传统节日等内容,营造多元的墙壁文化和走廊文化,师生浏览其间,能增强无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更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和要求,可以增强学校人员的动力和活力,影响着学校的现在和未来,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
二、以人为本,用校园特色文化的铸就来引领教育的幸福
1.精致的管理,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这是我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学校管理活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推动着我国学校管理的发展。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层面,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等,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致管理,不只是一种纯粹的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人文的精神,一种自觉主动的精神,一种主人翁的精神。
(1)与教师有效沟通是学校精致管理的重要前提。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决定了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把人的价值观视为发展的最高价值,把构建和完善人的主体性视为学校发展的直接目标和最高目标,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门教育工作者,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列宁曾经指出:“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的,不是由学生委员会决议决定的,也不是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的,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由此看出,要办好一所学校,搞好教师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条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把教师集体和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效沟通的途径很多,学校采用的是谈心谈话、榜样引领、真情关怀、服务育人等途径,收到较好的效果。精致的学校管理首先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才能将一件件平凡的事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学校管理层的领导经常抽空与教师约谈,敞开心扉与教师谈心谈话,随时了解教师在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倾听教师对学校发展提出的可行性意见或建议。对于教师中表现突出的或是教师身上细微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予以肯定;对老师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电话提醒或短信提醒。无论对谁,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任何制度都替代不了的。学校管理者真心实意地关爱教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教师也会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学生,用心关爱学生,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服务。学校要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以师生发展为目标,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精心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精心为教师的发展搭台,为学生的成长导航。
(2)全员主动参与是学校精致管理的重要保障。全校师生个个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都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宣传员”。用校园文化做好师生实实在在的引领,真的很重要。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秉承“以德立校 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科学的管理引领人、以优美的环境塑造人、以优质的服务感化人的全程育人模式,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勤奋乐学的学习状态、友善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首要的是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只有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才能使学校持续发展。学校无小事,时时需用心,事事有人做。学校改革了传统的教职工会议模式,增设了教师发言环节,教师可以播报教育教学新闻,畅谈教育理想,讲述教育故事,交流教学困惑、提出可行性建议等,教师主动参与《长江小学一日常规童谣》和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行》(童谣篇)等编写,从教师的视角对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学校的精致管理起到引领作用。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园一景最有发言权,学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每天的常规检查、每周的升旗仪式、每月的主题活动、每年的学校文化建设等,都有学生活动的身影。学生的发展也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开设了“百家讲坛”,邀请家长、民警、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课堂,围绕创业路程、安全出行、绿色环保等内容宣讲,让学生学会关注生命、健康成长。
2.灵动的课堂,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灵动的课堂是充满童真童趣的,是有生成的,是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而产生的再一次生命的绽放。学校倡导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走回书斋,回到传统的阅读经典中去,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要走进美学,增强审美能力,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美好的每一天。要走进人物,与身边的朋友、同事等沟通、交流,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生活。因此,学校积极开展儿童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活动,对师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各年段开设晨诵课、绘本阅读课、整本书阅读课,让师生真正做到与经典为伴,使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行走方式。
学校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晨诵课,“与黎明共舞”成为师生每天必要的仪式。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琅琅上口的班诗拉开了晨诵的帷幕,师生们时而陶醉、时而吟诵,尽情享受着生命的幸福,感受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高度融和,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看到云卷云舒的历程。
绘本阅读课主要是通过“读、写、绘”来展开,师生阅读经典故事,学会编写脍炙人口的故事,并由学生配以精美的画面。基于低年级学生丰富生命体验的创造与表达,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唤醒一个个经典绘本故事,让它们无声无息地进入孩子们的灵魂深处。
整本书阅读课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来完成。老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精心选择共读书目,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购买图书,老师带着学生、家长一起阅读、交流,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彼此的亲近,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通过校内的阅读课,畅谈阅读整本书的感受,并将感悟至深的内容记录下来。
学校富有特色的灵动的课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增强生命的幸福感指数,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兴趣要及时回应,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是人的幸福的源泉和保障。人的幸福就是教育的目的和动力,教育即幸福。教育事业的幸福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课堂文化,为特色校园文化增光添彩。办公室文化、和谐相融的人际关系等,都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活动文化的开展,我们的师生也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