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与平台战略的并轨研究
2015-04-14陆岷峰,陆顺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与平台战略的并轨研究
陆岷峰1,陆顺2
(1.江苏银行总行,江苏南京210005;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转型升级是商业银行面对经济“新常态”提出的发展战略,将平台战略与转型升级并轨研究,可开拓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路径,加快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商业银行要实现平台战略必须准确分析内外部环境,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围绕战略目标采取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转型升级; 平台战略; 并轨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简介:陆岷峰(1962-),男,江苏金湖人,教授、高级会计师,博士后,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31X(2015)01-0011-06
Abstract:Facing economic “new normal”, commercial banks have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is to sustained impl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meanwhile, the platform strategy as the core thought of the Internet will affec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trategy objectives. Combining the platform strategy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mmercial banks to study can open up new path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ccelerat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generate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If commercial banks want to realize the platform strategy, they must accurately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scientifically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goals, and take proactive practical measures surrounding the strategy objectives.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Platform Strategy Combin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Financial
LU Min-feng1, LU Shun2
(1. Jiangsu Bank, Nanjing 210005, China;
2.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China)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ial; commercial bank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latform strategy; combination
转型升级是商业银行面对经济“新常态”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措施。在互联网金融快速渗透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过程中,作为互联网核心思维的平台战略将影响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将平台战略与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并轨研究,不仅可以开拓商业银行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快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同时又会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产生强大的驱动力。
一、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与实施平台战略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已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但面对经济出现的“新常态”,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角度对发展目标和措施进行重新审视,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的共识。加快转型升级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性课题,但对于平台战略路径的选择,理论界与实务界认识并不一致。一方面,部分学者坚持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就是增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功能,从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竞争策略和服务对象方面实现转型,构建内涵式发展、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的现代银行[1]。对此,实务界则认为,应将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用户体验和客户服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从发展层面看,部分学者认为,作为一种“倒逼式”,互联网金融不可能颠覆传统金融业[2],但其创新优势将激励银行业汲取创新基因、深度嫁接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金融服务品质,最终两者将逐步实现融合以完善整个金融体系[3]。
将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与平台战略并轨研究并将平台战略思维钳入转型升级全过程,不仅有利于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第一,平台战略与转型升级互融互通。平台是以某种类型的网络外部性为特征的经济组织[4]。因此,并不是只有互联网企业才有应用平台思维的价值,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与战略制定同样需要平台思维。基于互联网、服务、信息化的平台思维以最大限度的开放、共享与共赢为核心,并以此勾画出平台经济的本质规律与经济潜力,为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主体提供转型升级的基本指南。
第二,平台战略有利于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更新与转变。依据双边市场理论,平台是一种导致或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且通过收取恰当费用而吸引交易各方使用的现实或虚拟空间。在此特定空间上同时存在买方与卖方,平台方与中介方,因此平台具有明显的市场双边性[5]。相应的,借助于平台促成双边或多边客户间的交易的商业模式就是一种平台经济[6]。近年来,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打造电子渠道银行,但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平台已经不能适应客户需求,其竞争能力明显不足。
第三,平台战略是商业银行转变获客方式的重要措施。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平台思维颠覆了传统“二八定律”,将长尾理论应用于现实,即众多微小市场以及分布于狭小市场中的小规模经济实体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平台思维变革中,商业银行充分理解与把握住了平台思维两大基点,即等同于掌握了行业规则的制订和主导权。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技术为商业银行搭建新的业务发展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力,加上原有的IT技术实力,平台金融战略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另一方面,运用平台思维创设特色金融平台能够将众多散户集聚其中,促使核心资源能力向平台倾斜,推动交易多方联合抵抗风险,创造业务价值链,从而占领金融竞争的制高点[7]。
第四,商业银行搭建平台是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商业银行搭建平台可以融聚更多用户,因此,要紧紧结合用户最为关心的生活现实和财富管理需求,通过互联网广聚各类生活资源,带动聚集流量,通过提供丰富而具有竞争力的交易品种来实现用户财富增长,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活跃度,增加平台黏性。
第五,商业银行搭建平台是转型升级的竞争需要。商业银行搭建平台的关键是寻到利益均衡点,调整内部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经营规模、发展战略以及品牌塑造,通过对外部有效资源的充分整合或者借助关系组织构建新的竞争系统,丰富业务链条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个环节的关键价值,在合作各方均衡享有平台系统增值利益的基础上,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实施平台战略的SWOT分析
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引入平台战略,首先需要在经济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平台为商业银行谋求生存发展的新媒介,借助SWOT方法认定的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外部机会、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弱点,参照事业管理思想寻找竞争突破点,能够为商业银行最优平台战略的选择提供基础依据。
(一)商业银行平台战略SWOT要素分析
1.优势(S)。第一,能够打破客户开发与营销的空间、时间限制。原本分布在限制性营销区域的客户可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基本的金融服务;原本分布在狭小市场的客户可通过核心企业平台、园区或市场管理方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商业银行各项金融业务相对接。同时商业银行跟随产业链、供应链可以掌握客户的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实现平台的精准营销。第二,利于改善信息不对称。资金支付融资平台通过对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分析实现服务对接,有效降低供需双方的搜寻匹配成本以及银行自身的业务运营成本。第三,提高交易主体间信息的可得性和可靠性。平台战略关注整条产业链或交易链的真实性,关注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从而有效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将风险防控落实在各个节点。
2.劣势(W)。平台战略初期的劣势是风险防控与法律保障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平台多方的合作及信息的互通虽可以有效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贷风险,但并不排除因多方主体利益不均衡性而引发的操作风险或道德风险。同时通过电子渠道完成的资金及货物流转、应收应付款项、存货货权确认等业务需要全程监控,任何一方职责不到位都可能引发整个利益链条的断裂,进而引发大规模传染性风险。另一方面,就目前已出台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或政策看,对涉及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或者其他实体经济搭建的平台提及并不多,更不存在国际通用的统一监管规则。随着平台业务的纵深发展,来自互联网的安全侵袭或者违约行为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损失都是无法保护的。
3.机遇(O)。平台战略是商业银行顺应网络经济时代平台变革要求而产生的,虽尚处初创期,但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尚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就释放出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导向,商业银行布局平台战略也正是落实该金融政策的重要路径。同时,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线上供应链金融以一种新型商务模式逐步渗入创造共享经济体,为商业银行发现并培养优质客户群体提供渠道,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风险的过程中实现资金在运行过程中有效增值,扩大和稳固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而这将促进商业银行平台战略的快速布局。
4.威胁(T)。商业银行实施平台战略的壁垒较小,竞争激烈。嫁接于平台之上的金融产品、金融功能极易被模仿或复制,平台金融战略一旦全面推广,就会产生一系列同质性金融业务。同时互联网金融新势力也在不断侵蚀传统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分割盈利空间。此外,随着全球和区域经济金融环境日趋严峻,线上与线下各类风险因素相互交织传导。例如:截至2014年12月底,持续受到热捧的P2P网络小贷平台中问题平台数量高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的总和;2015年1月份又有66家平台出现问题,其中35家为提现困难或限制提现,13家平台失联[8]。由此来看,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对平台战略发展的风险和安全性必定存在质疑,在定价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维护客户、提升客户忠诚度与黏性对商业银行平台战略实施也是一种威胁。
(二)商业银行平台战略SWOT矩阵分析
根据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一般过程,商业银行平台战略的推进实施可分为四个阶段:
1.蜕变化阶段:SO初级战略。该阶段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是依靠内部力量,洞察外部态势。平台战略制定的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市场洞察力,明确市场定位,规划市场布局,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信息技术水平、社会信誉度等方面的优势,将金融产品通过网络渠道推进市场,精准选择优质客户,批量开发闲散客户,快速渗透市场,提升市场知名度,拓展利润空间。
2.规范化阶段:WO中级战略。规范化阶段,商业银行需克服固有弱点,利用市场潜藏的机遇拓展业务。同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严格管理资金流与信息流,加强业务系统风险控制,适时调整或修正多方平台合作战略,维持利益均衡点,夯实长期合作发展的基础。
3.精益化阶段:ST高级战略。在精益化阶段,相关业务发展进入成熟期,商业银行亟需发挥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深挖自身独特竞争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结合存量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创新驱动平台创新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4.引领化阶段:WT超越战略。当平台战略突破瓶颈后即进入引领化阶段,减少内部阻力、迎接外部冲击是此阶段的选择。面对来自同业或跨行业的外部威胁,商业银行以规范的操作流程、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秀的专业人才、健全的培养机制作支撑,以科研创新与品牌建设各个击破外部挑战,将是商业银行重塑内部竞争力,减少或者消灭内部阻力的最好策略。
三、商业银行实施平台战略的目标
(一)市场目标
发挥平台功能,以集聚效应产生与传统金融市场相匹敌的市场新能量,通过清单式筛选集中整合目标客户,批量开发长期徘徊在市场边缘的长尾客户,谋得最优的市场份额;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将特色产品(服务)嫁接到互联网之上,拓展销售渠道,及时准确的触点营销;通过互联网技术扩大信息互通共享的渠道,与多方平台保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基于移动互联信息系统的在线处理与生成功能将平台合作推向综合化、精准化。
(二)创新目标
一是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数据挖掘技术对日常积累的大量超越一般财务报表的客户“软信息”进行网络痕迹处理,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分层式计算处理。二是制度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线下业务转入线上,就需要对银行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改变与创新,加大对虚拟平台、网络技术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适应平台经济环境和互联网金融市场。三是管理创新,平台战略重点在于设计出一整套规则和程序以降低交易费用及运营成本,为商业银行平台金融提供发展动力。
四、商业银行实施平台战略的措施
(一)注重运用平台思维
平台思维要求商业银行更多的关注众多散户,通过搭建合理平台将这些用户集聚起来。目前,商业银行可以搭建的平台种类丰富,包括支付平台、融资借贷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同业业务平台等。以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该平台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例如,如果将某一个核心企业视为平台的个点,那么其上下游客户则构成两个伞状线,即形成“N+1+N”模式。当平台内的核心企业达到一定数量级时,这些伞状线将结成一张网。网内的角色可以相互变动与替换,企业间彼此交织、相互渗透。由于基于网内企业供销和结算活动所生成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银行借助这些信息,可以分析某一企业的产品、规模、销售方式、结算方式、账期、履约情况,从而为网内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金融平台的搭建要紧紧结合用户最为关心的生活现实和财富管理需求,通过提供丰富而具有竞争力的交易产品来实现用户财富增长,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活跃度,增强平台黏性。
(二)明确业务平台的功能定位
转型升级前,商业银行同样拥有自己的平台,但此类平台多依附于网点、柜台以及信贷系统。平台战略的实施重在引用互联网金融思维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新潮化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所搭建的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平台系统。在此系统中银行既是市场制造者,通过平台提高资源搜索成本与匹配交易的成功率,充分发挥金融中介职能;又是受众制造者,通过金融产品、交易行情以及增值服务等信息的发布吸引足够多的受众群体,提供单一受众的平台使用效用;同时,银行还是需求协调者,虽然不直接达成交易但银行可以通过已开发系统满足双边客户的不同需求。从目前业务体系与金融功能上看,商业银行可搭建以下5种平台。
1.支付结算平台。支付结算平台能够跨越传统的清算系统与网上银行系统、电子银行系统所支撑的网银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系统或者小额支付系统等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对接,保证与其非直连的买卖双方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交易时能够便利享用线上出入金交互功能、配套财务辅助核算及总账管理等线上支付结算服务,实现平台资金安全与财务成本降低支付结算的用户体验。
2.融资借贷平台。融资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所催生的数字化网络融资模式,立足于网络电子中介服务平台的企业与银行或者与其他第三方之间进行资金融通。商业银行所搭建的融资借贷平台首要的是寻找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企业平台等一对多的交易系统以实现系统对接,在整合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上,基于仓储库存的仓单为供应商融资,基于真实的交易合同为采购商提供订单融资服务,基于网络支付订单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信用贷款。
3.现金管理平台。区别于传统的银行现金管理柜台,现金管理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以现金流动性管理为核心、集现金交易性管理和投融资管理为一体的电子化综合金融服务系统。现金管理平台的搭建更多的是对线上产品的投入,可以是商业银行自身创新研发的向客户提供资金归集、内部资金计价、头寸共享、虚拟分户核算等基础性现金管理服务的产品,也可以将来自多层次市场的理财、保险、证券、期货、贵金属等第三方金融产品嫁接于合作平台之上,保证客户在同一界面可以比较选择,最终以多元产品组合的方式对现金资产流入、流出及存量的运作统筹规划,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财务效益最大化。
4.供应链金融平台。产业跨界融合与渠道合作催生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由线下走向线上,但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搭建并不是简单地将线下供应链金融转移到线上。商业银行要谋得真正的转型升级,有必要创建契合现代“平台+基地”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线上操作流程,通过银行内部系统对接电商交易平台、物流管理平台、应用服务平台等第三方合作平台,整合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贸易中产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核心企业与供销链条的利益捆绑进行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群体批量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以交易为前提,以全流程监管为手段,以在线结算为杠杆,实现交易、资金、货物的闭环运作。通过交易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联运管理系统、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支付结算系统和在线融资系统,解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金融服务,最终达到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
5.同业业务平台。同业业务平台不是同业拆借业务的平台化,而是摆脱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主要依赖利差的生存发展模式,建立一种基于撮合机制的同业合作平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同业业务平台利用商业银行的社会资金流动主渠道身份,以其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与被买卖交易双方广泛认可信用资质,在既定的产品设计和风控模式下为强大资金池与资产池进行资金撮合。在监管范围内同业业务平台可以开展贷款资金与理财资金、保险资金、私募资金以及信托资金之间的对接活动。由于参与方均为商业银行客户,因此可以给银行带来一定的中间业务收入。
(三)持续优化商业模式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对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经营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客户服务平台以有形平台为主,组织构建分为“总—分—支”三级,商业银行扮演“坐商”角色,服务对象注重单个营销,关注的大多是大客户、优质客户。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服务模式转型强调客户服务的专业化、集约化、综合化,通过平台批量获取客户,在优质客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及挖掘差殆尽的情况下,发挥集群优势,开发长尾客户,开展批量营销;另一方面,如果传统银行单纯的依靠单一客户主体的授信模式,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发展的空间和竞争的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上要注意批量获客、长尾客户平台的设计,借助互联网平台,依托产业链条的稳定性,以平台战略推动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化。
(四)加快传统银行平台升级
商业银行完善新型平台功能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加快传统平台的升级,以充分体现互联网金融特征为宗旨,开辟拓展电子银行渠道。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运用将互联网的金融特征、功能、客户需求嫁接于电子银行平台之上,利用云技术将社区居民、商户、物管、银行置于同一平台,将传统金融商业模式推进到数字化管理时代。此外,紧抓“技术脱媒”的发展契机,建立有形银行与虚拟银行的联动共生关系是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部署。以传统银行平台联合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直销银行,将分销渠道重心转向非物理渠道,推进产品销售走向各交易环节。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推进社会多方参与合作,提升资本流动效率,实现金融资产灵活高效配置,实现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同步发展。
(五)不断增强平台黏性
一是将传统银行的功能优势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业务流程设计、渠道建设、产品服务等方面注入互联网思想,充分体现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让来自多层次市场的客户都能享用全方位的银行服务;二是加强以驱动创新为主导的转型步伐,提升银行原始创新能力和互联网集成创新能力,以领先客户短期需求为基础,设计开发具有较强增值力的金融产品,满足各类客户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升服务价值,维持银行与客户最佳的利益平衡与分配点;三是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针对具有共同需求和偏好的客户群体,确定受众群体的模糊边界,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核心建立高效线上服务体系,挖掘未满足的个性需求或未被重视的心理需求,通过分层管理进行多样化组合产品的推介,进而有效分配稀缺的金融资源,强化客户个性化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忠诚度以及综合贡献率。
(六)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在互联网金融及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体制已不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加强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扁平化管理,缩小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能;其次,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将互联网金融有机地嵌入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各个流程和过程中,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方法;第三,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点重新设计经营理念和业务流程,建立开放、共享的平台机制,通过适应平台化战略的资源配置,提升互联网金融在转型升级中的基础性功能;第四,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投入,加大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保持体制内的互联网金融水平与体制外的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在充分利用传统银行优势的基础上,在组织管理、决策等各方面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新特点。
五、结语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平台战略,重视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中的特殊作用,处理好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的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平台建设步伐。作为转型升级和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必须将平台思维嵌入商业银行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当中并作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大数据时代与移动互联潮流下,以平台思维为指导的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工作还需要不断接受监管的检验与市场的检验。平台战略能否长期和持续增强竞争力也还需管理者练就战略眼光,深谋远虑地寻求战略高地,培养核心竞争力抢占战略制高点。
参考文献:
[1] 周民源.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09):54-68
[2] 陆岷峰,陆顺,汪祖刚.新型包容性金融业态的发展趋势[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9-33
[3] 褚蓬瑜,郭田勇.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演进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05):19-28
[4] Rochet J,Tirole J. 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 ̄s ̄s ̄o ̄c ̄i ̄a-tion,2003(01):990-1029
[5] 谭瑞琮.平台经济与科技资源共享[J].华东科技,2012(09):20-23
[6] 徐晋,张祥建.平台经济学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06(05):40-47
[7] 包季鸣.平台、平台经济与最佳平台[N].中国贸易报,2012-10-18(X03)
[8] 人民网.P 2 P平台遭“年关劫”1月已有超60家出现问题[EB/OL].(2015-01-31)[2015-02-01].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131/c1004-2 ̄6 ̄4 ̄8 ̄5 ̄0 ̄1 ̄8.html
(责任编辑: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