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2015-04-11叶青
叶 青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叶青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8)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应正确认识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理念,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互动分享平台,培养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1.025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新媒体的“新”是同传统媒体对应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在信息内容、交流空间、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新媒体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健康发展。
一、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作为年轻的具有活力的群体,思想十分活跃,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自然而然也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整体行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其中,交流沟通类应用依然是手机的主流应用,在所有应用中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第一[1]。在校园,大学生接触最多、使用最多的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中国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博、微信、微视、博客、手机报、虚拟网络社区和及时通信工具等为主要标志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更加广泛。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表达个人意愿、实现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已经或者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
(二)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愈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场所,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交锋更为直接、激烈和多样化。新媒体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同时,现代技术的出现也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载体。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3]的新要求。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任务,担负着“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全球网络空间高速发展带来的传播革命有清醒的认识,重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符合传播规律、受大学生喜好的形式,有效植入新媒体环境,掌握宣传教育的主动权。
(三)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条件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窄、信息资源滞后、形式简单的局限相比,新媒体具有最先拥有新信息、新资源和最先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等优势[4],并且拥有文本、图片、声音、图像等新颖的视觉表现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充实,形式更加多样生动,内容更具时代性。网上直播、现实虚拟、同步交流、短信发送等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多样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跨时空双向互动的交流形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接触的方式,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地接收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减少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影响——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引发认知偏差并存
新媒体是一个具有海量信息、传播快捷、渠道多样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中,自主挑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学习资源。新媒体这个开放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空间,增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之外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但是,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人生阅历不丰富,理性判断能力不强,对事物缺乏清晰而准确的认识。虚拟网络中传播的纷繁复杂信息很容易冲击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使得本身并不稳定的价值观变得更加混乱,从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使他们陷入认识误区,导致认识上的偏激化甚至极端化。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开放性和信息的不可控性并存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被逐渐突破并消除。通过各种新媒体传播形式,在不同地域的人群随时都可以接收到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资源共享。新媒体的超时空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开放。
但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匿名性和多元传播模式,使得新媒体在提供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信息的内容也会良莠不齐,既有丰富的、前沿的信息,也有不健康的、非法的信息,增加了信息控制的难度。同时,一些国内外不法分子借助新媒体网络的随意性、虚拟性散布不实言论,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三)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影响——机遇和挑战并存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师生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互动更加密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巨大优势更广泛、更主动、更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政策[5]。
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也使教育者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优势、权威性和影响力受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做更为合理的定位,适应新媒体的舆论、思想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挖掘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更有效、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方法。
三、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正视新媒体,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新媒体营造的平等、自由、互动的环境中,教育者不再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不再是单向的接收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惯用的“灌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更高要求。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转变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理念。首先在思想上要认可新媒体,要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看待新媒体及其影响,积极接纳新鲜元素,在思想观念上与大学生同步。其次在行动上要主动学习新媒体,及时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学会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形成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模式。
(二)利用新媒体,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互动分享平台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一个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互动分享平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接到网络新媒体和手机新媒体中,发挥多种传播的综合效应,形成有效的传播合力。
一是利用校园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真正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不断丰富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建立校园web端信息平台,设立校级、院系、班级多层级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将信息查询、消息推送、即时通讯等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融入其中,为大学生提供便捷、高效、多层次的信息获取和学习交流的渠道。
在网站和各个平台上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专题论坛、原创发布、转发点评、微话题讨论等,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踊跃参与,把理论性的教育内容用丰富多彩的新媒体形式表达出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享、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互动。同时,借助这些平台,还能及时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内心的真实想法,有效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通和引导,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和谐统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掌握新媒体,培养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和创新的主要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他们对新媒体的掌握和运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新媒体作用的发挥程度。
高校应注重专门人才的选拔培养,以“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专业和技术相结合,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为原则,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院系专职辅导员、团干部和学生骨干为主体、以新媒体技术人员做保障,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定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培训,使他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网络文化传播规律。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了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并且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不断丰富育人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手段,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P02014
0305346585959798.pdf.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4] 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120-125.
[5] 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25.
[收稿日期]2014-11-14
[作者简介]叶青(1970-),女,山西晋中人,太原工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1-0085-0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nov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New Media
Ye Qing
(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its wide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quite necessar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new media′s influenc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set up the concept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new media,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sharing platform of campu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develop a compound type of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so as to continuously inno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new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
*2014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SZ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