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颈肩痛的姿势评估及运动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5-04-10ThePostureAssessmentofPeoplewithChronicNeckandShoulderPainandtheEvaluationoftheEffectofExerciseIntervention
The Posture Assessment of People with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杨笑莹,陈思颖,韩炎杞
慢性颈肩痛的姿势评估及运动干预的效果评价
The Posture Assessment of People with Chronic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杨笑莹,陈思颖,韩炎杞
四川体育科学2015 年10 月第5 期
SICHUAN SPORTS SCIENCE No.5, Oct., 2015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Institute of P.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China.
颈肩痛是一种常见病症,症状表现部位集中,临床难以明确区分,属模糊概念[1]。Siivola等根据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将颈肩痛定义为颈肩部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可表现为疲劳、紧张,并且这些不适可辐射到上肢或头部[2]。一般来说,颈肩痛疾病的发生多与生物力学因素有关,长期反复强迫性职业体位,急慢性劳损性软组织损伤均属此列;另一因素则为退行性变[3]。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办公室工作人群越来越多,使用电脑时间越来越长,颈肩痛病人数量不断增加。在分析颈肩痛发病原因时,相当一部分学者已注意到不良的姿势是导致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治疗过程中“姿势”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除不良姿势外,某些日常生活活动的姿势也可使异常的身体姿势出现[4],甚至于导致错误的运动模式,同时也会出现疼痛,长此以往会成为一种慢性疾病,或引发颈椎病症状的出现。
个人生活方式对疾病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经常熬夜、缺少运动等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林兵思等调查发现,青少年中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出现颈椎症状的比例明显低于缺乏体育锻炼的人[5]。王拥军等认为长时间低头伏案从事计算机工作、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等习惯,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6]。长时间维持固定体位,不充分的休息时间均可使身体的姿势尤其是上肢的姿势发生改变,特别是肩胛骨周围肌肉以及位置发生变化。对颈肩痛患者进行姿势评估,肩胛骨位置的任何异常变化,都可为治疗师提供肩带周围肌肉活动的质量与数量的具体信息。
我国现在治疗颈肩痛的主要方法是制动和镇痛药物、理疗手段、运动疗法、按摩等手法治疗乃至手术来缓解其疼痛和其他症状,而姿势评估在国内还并未受到重视,评估体系也没有被完善,国外这个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具体的操作包括肩胛骨的位置以及其周围肌群的肌力、长度和上肢运动模式的测试[7]。记录测试所得数据并与标准范围进行对比,进而将检查出的问题与该患者已有的功能障碍相联系,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针对具体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研究的操作技术参考国外的著作《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总结,通过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姿势评估以及运动干预对慢性颈肩痛的治疗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北京体育大学学科系30名久坐且患有慢性颈肩痛的学生。
1.1.2研究对象筛选标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筛选出一部分久坐且主诉患有颈肩痛的学生,对其进行诊断性判断,选出其中的30名作为受试者。随机选出15人作为实验组,另外15人为对照组。诊断标准:参照全科医生诊疗手册[8]。
(1)有引起颈肩部长时间保持前倾固定体位史,长期低头工作者或长时间看显示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2)主要临床表现:颈部板滞、肩背部酸痛、手臂麻木、头晕、头胀,严重者有上臂抬举困难 等类似颈椎病 、肩周炎的症状,是由于姿势不良引起颈部肌肉过于紧张,肌肉呈痉挛状态所致。
(3)可分别在胸锁乳突端、第7颈椎、第1胸椎棘突旁、斜方肌下方肩井穴处、肩胛骨内缘等部位出现压痛。
(4)另外,应排除颈椎、肩关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1.2研究方法
步骤1:初始化候选断点集,令CUT={Caj︱j=1,2,…,m},其中Caj为条件属性aj的候选断点集。
调查法:给北京体育大学学科系5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统计问卷结果,对问卷结果进行评级,筛选出患有颈肩痛的同学。
实验法:将经过问卷筛选出的受试者进行诊断筛查,选出符合实验标准的30名受试者。分别对每一位受试者进行颈肩部的姿势评估。
1.2.1姿势评估的流程(1)受试者取坐位,双臂自然下垂。(2)从受试者前后左右分别进行观察、测量。①找到受试者的两侧肩峰,对比两侧是否等高;②通过观察耳垂、肩峰连线,下颌颈角是否大于90º,判断是否头前倾→颈深屈肌力弱及胸锁乳突肌、枕骨下肌、斜角肌紧张或优势有关;③通过观察颈肩线是否变直→判断肩胛提肌或斜方肌上束短缩或紧张;④理想的肩部排列是肱骨头不足1/3突出在肩峰前,超过1/3为肩前凸。在前部肘窝向前,后部鹰嘴向后,有前臂内旋的提示→与外旋肌比较,肩内旋肌优势明显,内旋肌为胸肌与背阔肌,即胸肌和背阔肌有紧张。⑤观察两侧的胸肌、三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是否对称。(3)对肩胛骨位置的测量。①在正常情况下,肩胛骨位于第二到第七胸椎之间,测量受试者的左右侧肩胛骨的高度;②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的距离正常约7.6cm,测试出左右两侧的有肩胛骨的外展→菱形肌和斜方肌中束弱;胸大、小肌和斜方肌上束过强;③正常情况下,肩胛骨应紧挨胸廓而且没有任何可观察到的翘起,如观察到翘起则为翼状肩胛→前锯肌和斜方肌下束弱。④肩胛骨下旋:肩胛提肌和斜方肌上束过紧。(4)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从前面测试中推测出某几个肌肉紧张或无力,再进一步进行肌肉长度和肌力的测试,观察上肢的运动模式。制定出相应的康复方案。
1.2.2运动干预根据以上测试结果,找到异常姿势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大致包括如下的训练内容(依照个人情况阻力、时间、次数不同):
(1)牵拉、按摩放松紧张肌肉。
①放松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手法2min。
②胸大肌、胸小肌的徒手静力性牵拉,20s×2为1组,2—4组。
③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的放松要以手法放松为主,加以静力性牵拉。
④颈前屈肌放松,闭合牙齿,抬头静力性拉伸15—20s 为1组,2—3组。颈后肌群的放松,手法按摩2min。
(2)对较弱的肌群进行训练
①颈前深层屈肌的激活:仰卧位头部屈颈抗阻训练(20~30)s×5;深层颈稳定肌训练:静力稳定30s×4;用前额将瑞士球顶在墙上抗衡30s×5。
②外旋肌的训练:用弹力带抗阻,15个×4。
③肩胛骨稳定性的肌群:WYT。每一位患者的问题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即有颈部的问题也有肩胛骨稳定肌的问题,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就要对症治疗,根据每一位受试者的情况选定不同的训练方案。训练的周期为四周,每周至少保证5—6次。前一周重在训练动作的规范和体会,后面随着机能水平的提高可逐步增加阻力和难度。每周之间再次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达到针对性的目的。
2 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随机选出3位受试者训练前后的效果做详细说明。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的相关标准自拟。
治愈: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好转: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未愈:疼痛及肿胀无变化。
2.2结果分析
从姿势评估的角度对颈肩痛患者干预前后的身体姿势进行系统的评估、记录、分析,经过4周的针对性训练,患者的疼痛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治愈、好转率达到100%。身体上肢的肌肉力量、肌肉长度和紧张度也趋于正常值,有26.67%的受试者的身体姿势已完全恢复的正常的范围内,剩余的11名受试者虽然有某些姿势未到正常的值,但是其功能能力已恢复,疼痛得到缓解。
73%的受试者有头部的前倾,有的并没有形成解剖结构的改变,只是因为颈部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导致的颈前、颈后力量不均。尤其是颈前深层屈肌由于抑制或本身无力所呈现出的力弱状态,有的受试者出现胸锁乳突肌的代偿,可观察到该肌呈明显的肥大。由于颈部肌群的不平衡牵扯,使得颈椎受力不均衡致使姿势发生改变,出现颈部疼痛。测试过程中对其较弱的肌群进行激活和训练,用手法放松紧张或短缩的肌群,平衡颈部的受力情况,也达到了缓解疼痛的效果。上臂出现内旋是由于与外旋肌比较,肩内旋肌优势明显,内旋肌为胸肌与背阔肌。对其进行外旋肌的训练,从徒手做到加阻力,较短时间即可改善,这对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几乎所有的受试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两侧肩胛不等高的情况,肩胛骨的位置是一项很重要的评价指标,说明了肩胛骨周围各个肌肉的平衡情况。内收肌过弱则会呈现外展状态,以此为原理,我们将肩胛骨所在位置进行评估和测量,再将其与解剖的正常位置相比较,推测出是哪些肌群存在问题。同样肩胛骨旋转也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上回旋、下回旋均有出现。由于日常的生活方式导致斜方肌上束和胸小肌易处于短缩状态,斜方肌上束的短缩容易导致肩胛的上回旋,而胸小肌紧张和短缩则容易引起下回旋,而斜方肌上束部位的疼痛也是颈肩部疼痛较为明显的痛点。在实验过程中针对这两块较紧张的肌群进行手法放松,同时配合训练,在恢复姿势的同时更明显的缓解和治愈疼痛。
受试者中有40%有翼状肩胛,而翼状肩胛也伴随有两侧肩胛骨中间凹陷。该实验持续了4周的时间,而4周的训练并不能使翼状肩胛完全恢复正常,只是有明显的改善,坚持训练便可恢复。虽然解剖结构上没有完全恢复,但在肩部疼痛的缓解上有明显的效果。
以上的结果说明了通过对久坐的慢性颈肩痛患者进行姿势评估,发现其上肢及肩关节周围的解剖和生物力学方面的异常关系,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和康复的功能训练,即能帮其矫正错误的姿势和运动模式,同时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通过运动疗法达到治疗慢性颈肩痛的目的。
3 结论与建议
对颈肩痛患者进行姿势评估,运用运动干预的方法对其的异常姿势纠正的方法对治疗颈肩痛有明显的效果,此方法在于更加有针对性的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颈椎的外源性稳定,达到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目的。
颈肩痛的发生、发作与头部长期所处的位置很有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合理调整头与工作面的关系。如电视机不宜放置过高造成仰视,应置于平视或略低于视平线。工作、学习时头的位置应经常改变,不宜长时间固定于某一位置。由于正确的姿势需要患者自己保持,故医务工作者在病人就诊和治疗时,应将正确姿势对颈椎病康复的重要性,不良姿势的危害性,日常生活活动中哪些姿势会导致颈椎病症状的出现等问题向患者说明,引起患者的重视,并在诊查时即将姿势问题列入颈椎病康复医疗的程序。我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治疗时反复向患者交待,得到患者重视和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颈椎病的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唐农轩.有关颈肩痛问题的研讨[J].颈腰痛杂志,1999,20(1):63~64.
[2] Siivola SM, LevoskaS , LatvalaK,etal. Predictive factors for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young adults[J]. Spine ,2004, 29(15): 1662~1669 .
[3] 骆华伟,谢庆平,谢俊明.颈肩痛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2008.
[4] 徐耀茄.不良姿势与颈椎病的发病及康复治疗.武钢总医院康复科.
[5] 林兵思,林梅,余嫣雅,等.青少年颈椎病原因调查分析及社区干预[J].社区医学杂,2008,6(18):58~59.
[6] 王拥军,施杞,彭宝淦.颈椎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7,5(6):11~15.
[7] 刘顺,曾小云,许建文.颈肩痛的病因研究进展.
[8] 吉济华,吉宁飞,许振南.全科医生诊疗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36.
摘要:通过对颈肩痛患者上肢及肩胛骨周围的姿势进行评估测量,分析异常姿势与疼痛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异常姿势进行运动干预,初步探究姿势与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调查问卷筛选出久坐且有颈肩痛的30名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3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运动干预前后的姿势、疼痛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愈 7例,占46.67%;好转8 例,占53.33%;未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颈肩痛患者进行姿势评估,运用运动干预的方法对其的异常姿势进行纠正的方法对治疗颈肩痛有明显的效果,此方法在于更加有针对性的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颈椎的外源性稳定,达到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目的。
关键词:颈肩痛;异常姿势;运动干预;效果评价
YANG Xiaoying, CHEN Siying, HAN Yanqi
Abstract:Assess the posture of the neck and shoulder pain in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and shoulder blades around measurement ,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normal posture and pain , and abnormal posture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itial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ure and pain .Methods: Use the questionnaire screened out 30 subjects were sedentary and neck and shoulder pain,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N = 15),observe the changes of posture and pain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four weeks of treatment, 7 cases were cured, accounting for 46.67%; improved in 8 cases, accounting for 53.33%; healed 0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neck and shoulder pain, posture assessment, and its use of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to correct abnormal postur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neck and shoulder pain. This method is more targeted release neck muscle spasms, release soft tissue adhesions, improve cervical exogenous stable, to restore spinal biomechanics balanced purpose.
Key words:Neck and shoulder pain; Abnormal posture; Exercise intervention; Effect 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15-08-04
DOI:10.13932/j.cnki.sctykx.2015.05.11
文章编号:1007―6891(2015)05―0040―04
中图分类号:G804.6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