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与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
2015-04-10TheYouthOlympicGamesandSportsSoftPowerPromotion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and Sports Soft Power Promotion
樊启学1,张 健2
青奥会与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and Sports Soft Power Promotion
樊启学1,张健2
四川体育科学2015 年10 月第5 期
SICHUAN SPORTS SCIENCE No.5, Oct., 2015
作者单位: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无锡,214163;2.江南大学体育部,江苏 无锡,214122。1. Dept. of P.E., Wuxi City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163, China; 2. Dept. of P.E.,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软实力是一种古老的现象和词汇存在,作为一种外来概念,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尽管不像硬实力那样被大众所接受,但软实力和硬实力不一样,如何彰显其鲜明的特色内涵,发挥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用多维的视角去把握和解读。高校体育的发展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共同支撑。硬实力顾名思义,然而在软实力的发展上却远远不能丰富其固有的深层寓意。青奥会的理念是在举办比赛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和文化的活动。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会徽的名字叫做“青春之星”,分别由“热情之火焰”“冠军之紫星”“明日之新月”,三大部分组成,火焰象征着求知的热情,以及积极正面思考的力量,紫星象征着卓越和代表自己国家的荣誉感,新月代表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充满无限的可能;吉祥物利奥是“青奥之狮”,象征着青年人的无限活力,以及青年人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热情,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口号是“分享青春,共筑未来”;吉祥物“砳砳”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动感、现代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抽象处理,其核心立意在于向全世界青少年提倡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作为全球性的体育赛事,南京青奥会把各项赛事和活动的主要举办地安排在高校,衍生出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成为滋生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全部资源,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切实提高了高校的体育软实力。
1 高校体育软实力
软实力这个词汇最早用在国家政治领域。约瑟夫·奈在《Soft Power》中提出:国家通过说服力而不是武力经常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目标[1];他还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认为:软实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是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迫等手段达到自己愿望的能力[2],这显然指的都是国家政治领域。作为一种外来概念,软实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软实力嵌入到高校体育领域之后,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尹双双(2011)认为高校体育软实力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校园为特定空间,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文化的吸引力,以及在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显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使他人受到正面影响和感染的一种吸引力[3]。文章界定了高校体育软实力的主体与主导,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这明显有悖于软实力的来源力量就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也忽略了重大赛事对高校体育软实力产生的脱离教师的无形影响。参考大学软实力的定义,结合体育的自身特点,我们认为:高校体育软实力是指高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体育与其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体育文化、体育制度和体育精神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文化力量,是一种特殊的高校文化,与高校体育硬实力共同构成高校体育综合实力。
为理解高校体育软实力的深厚意蕴,充分体现其特征,从5个方面对软实力与硬实力进行了比较(见表1)[1-9]。
1.1“软”的特征
高校体育软实力的特征体现在“软”上面。犹如一个人的精气神,这种“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具有扩张性和传导性。我们不能因为“软”而忽视其现实存在,它是一种潜在的、可以感知的隐形力量,具有吸引、同化、价值趋同的影响效果,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高校体育软实力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理念。这种软资源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它来源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它不是口号,但能表现出无形的吸引力,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策略,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发展理念。
1.2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
高校的硬实力是物质的、强硬的,软实力是精神的、致命的。如果把高校的体育硬实力与软实力分别比喻成“大楼”和“大师”,那么现在有许多高校对大楼的追求却超过了对大师的追崇。与运动训练领域的核心力量一样,高校体育软实力是高校体育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它依赖的是高校体育精神、体育形象、体育机构、体育品牌等无形的软资源,并依此进行传播、辐射和渗透,使得外部的相关行为者受到影响,通过吸引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8]。
2 青奥会在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方面的价值阐释
青奥会的理念、赛事组织、体育明星和比赛场馆等给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难以估量,其精神力量是高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和内核力。
2.1青奥会的理念是高校体育的精神源泉
如今的奥林匹克整个系统已经运转的非常成熟。青奥会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一项重要赛事,更加注重教育功能,不提倡兴建体育场馆,注重在赛事中加强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来影响更多的人。青少年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创造者、体现者、共享者和维护者,也是高校体育精神的实际载体,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运动习惯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品位。因此,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是塑造高校体育精神的根本,这恰好与青奥会的理念相吻合,即通过竞赛来教育和影响青少年。
2.2青奥会赛事是高校吸引力、影响力的载体
体育赛事通过媒介的传播、辐射和渲染作用,强化了高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9]。华侨大学的篮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龙舟、北京理工大学的足球等高水平运动队使得原本富有底蕴的高校又增添了一些谈论的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这些高校的影响力。作为2014年夏季青年奥运会的主要举办地,一些比赛项目在江苏部分高校体育馆进行,如羽毛球项目的比赛在南京体育学院体育馆进行、皮划艇的比赛在南京水上运动学校进行、足球比赛则在江宁大学城体育中心进行。江苏高校的特色项目也各有千秋。比如,南京大学的田径、南京工业大学的棒垒球、河海大学的足球、南京财经大学的篮球和羽毛球等。这些重大的体育赛事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高校则利用承办比赛的机会向全世界宣传其办学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因此,青奥会赛事是高校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载体。
2.3青奥会明星是高校的形象名片
在青奥会举办前夕,国际奥委会宣布姚明成为最新一名南京青奥会大使,他在与年轻运动员分享着有关国际比赛的建议和经验,同时激励全世界的年轻人积极践行和传承青奥精神。开幕式上吴敏霞、刘翔、任灿灿、雷声、吴静钰、王励勤、张琪、邱健等8位奥运会著名运动员护送奥林匹克会旗入场,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短道速滑冬奥会冠军得主周洋、奥运会乒乓球冠军张继科、中国游泳名将唐奕和竞走名将陈定作为火炬手传递着火炬,最后由江苏籍的跳水奥运会冠军陈若琳点燃青奥会主火炬。这些耀眼的明星吸引着无数青年的眼球,引导着他们关注和参与着青奥会。奥林匹克盛会一直是“造星”的重要阵地。对于体育明星来说,他们聚集了这个人文精神匮乏的时代无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这些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可以转化到其他的事物上面。“体教结合”一直是竞技体育领域奉行的不变的宗旨。大多数的世界冠军、体育明星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一员,都有着较高的学历、学位。毋庸置疑,体育明星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时必将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各高校更是倍加关注自己学校的体育明星,不失时机地把体育明星作为形象名片,作为学校的人文特色进行宣传。
2.4青奥会体育场馆是高校的形象标志、文化聚集地
南京青奥会“3大比赛场馆区”为:“奥体中心区”由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主要场馆设施组成,安排了9个比赛场馆13个比赛大项,该区域以体育特色为主,充分展示奥林匹克文化;“人文风景区”由玄武湖风景区、钟山风景区和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金牛湖风景区4大风景区组成,安排了13个比赛场馆12个比赛大项,该区域以城市人文自然风景为特色,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大学城场馆区”由高校体育中心等场馆组成,安排了4个比赛场馆4个比赛大项,该区域位于大学城地区,覆盖15所高校的20万在校师生,可以直接让广大青年师生感受奥林匹克的魅力[10]。体育建筑语言的表达不仅能凸显高校开放、文明、充满活力的鲜明特征,更能表现高校文化的底蕴。江苏高校的体育场馆也各具特色。东南大学体育馆从高处看,像一只眼睛,挺拔洗练的线条塑造出体育建筑升腾向上的动势;江南大学体育馆设计得像一架银灰色的飞碟,呈弧形穹顶状,降停在校园的绿茵坪上;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宛若一条大的波浪,左右建筑都恰似“藏”在波浪里;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体育馆仿佛是一本打开的书,垒球场则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傍水,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合二为一;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以其火红色的外表、后现代主义的风格,被誉为“最霸气”的体育馆;南京体育学院中央体育场作为民国时期建筑而显示出古老而文艺的气息,这些体育场馆作为体育基础设施矗立在各高校的建筑群中,独特的设计风格将是各高校的形象标志[11]。接受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一直以来体育以此特有的文化形式存在于校园。每次大型体育赛事的开闭幕式,借助科技与音乐、歌舞结合的艺术表达形式,使体育场馆成为各领域文化的聚集地。
2.5青奥会效应是高校健康的资本动力、观念文化催化剂
体育科目今后可能进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重新对应试教育下被忽略的体育给予重视,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体质。不可否认,如今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严重下滑,学生的心理、身体不健康的比例在逐年增长,这同样也是高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体育运动的内在属性和青少年学生参与对抗和竞赛的环境,容易不断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和潜能。寓教于乐,青少年的喜怒哀乐为其构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体育在竞技运动中将社会规律与生存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青少年参与其中将社会学习游戏化,这种学习方式对其有着巨大的亲和力。体育的独特魅力将为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奥会旨在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活模式,它教育全世界青少年参与运动,按照奥林匹克的价值生活。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新成员,青奥会更彰显体育运动的价值,培养下一代,教育下一代。通过举办青奥会,开展各种各样的奥林匹克教育和文化活动,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意识,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身体的重视,科学运动和训练,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2]。青奥会的标志——青奥会基因(YOG DNA),国际奥委会将其解释为“代表了青年人的态度和自由”[13],这就是青奥会精神,这种精神的启迪与感染也是高校健康的资本动力、观念文化催化剂。
3 青奥会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的策略选择
青奥会为高校体育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只有被有效利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切实提高高校体育软实力。
3.1创新提升模式
从行为方式上看,提升模式分为3种:寄生模式、偏利模式和共生模式。寄生模式和偏利模式的特点是对一方无害而对一方有利;共生模式在于双方的互惠共生,特点是产生新能量,产生互相提升的巨大能量。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旨在完善青少年教育、防止奥林匹克宗旨偏离的又一次创新,也是对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回归[14]。青奥会集教育、体育、文化于一体,注重教育与文化的价值。青奥会前后,在全国各地校园举办奥林匹克展览、知识大讲堂等活动,并深入到小学、中学、高校中去,让学生们在青奥会中深切体会奥林匹克精神,接受奥林匹克教育[15]。借助青奥会契机,高校体育软实力的提升注意模式的创新,在提升过程中注重自身文化和资源的融入,彰显了江苏高校的本土性。青奥会借助高校校园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创建互惠共生的提升平台。在距南京青奥会圆满举行半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了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希望总结经验,传承和发扬好青奥会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李克强总理也指出,青奥会注重创新特色,突出青春主题,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好声音”,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积累了“南京经验”。
3.2优化提升环境
对高校软实力产生影响的环境主要有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这种环境的影响有正向、反向和中性的作用。青奥会对高校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学校在提升体育软实力方面要注意环境的优化。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以年轻运动员榜样的作用,激励青少年一代,带领他们参加、体验各种体育活动[16]。保持宣传途径的顺畅,加强传播的影响力,保证基础设施的完整、道路交通的便捷、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的普及,避免精神力的失落、特色力的迷茫和制度力的偏失,切实把青奥会当成提升高校软实力的机会。
3.3化解提升阻力
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上14-18岁的青少年参加高水平的竞技比赛,让青少年感受奥林匹克的精神,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奥会是奥林匹克的回归。但青奥会毕竟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赛事,依然会受到奥运会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及过度商业化的影响。为此,国际奥委会不主张大兴土木、大搞形象改造。让青奥会轻装上阵,在颁奖仪式上没有国歌的演奏和国旗的升起,以此来避免国家主义的倾向,弱化国家的竞争[17]。青奥会提升高校的体育软实力也应避免出现这种倾向,化解提升的阻力。
3.4拓展提升界面
界面是单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传播的媒介,其决定了两者机理和关系的形成[18]。高校承办重大体育赛事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可以为师生提供与国内外友人交流的机会,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知名度[19]。高校借助举办南京青奥会这个契机提升体育软实力,注意到了界面的拓展,践行了青奥会的普世需求和教育化、平民化的路线。青奥会诞生于一个比奥运会更加成熟的经济环境中,她的发展同奥运会一样,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20]。为实现“以人为本”体育理念的价值选择和诉求,以广泛参加为基础,开展了各种校园文体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赛事文化,开拓信息平台,弘扬大学精神,让高校与青奥会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中实现融合,共同提升。
4 结 语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是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的又一良好契机。青奥会的办赛理念、赛事组织、体育明星和比赛场馆等是高校体育软实力的精神源泉、影响力载体、形象名片和文化聚集地,其精神力量是高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和核心力。通过创新提升模式、优化提升环境、化解提升阻力、拓展提升界面等策略,有效利用高校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实现青奥会和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8~11
[2]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56~57.
[3] 尹双双,陈永辉.高校体育软实力解读[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4):57~59.
[4] 苗治文,李伟,李勇勤,韩军生.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74~876.
[5] 薛岚,叶志良.论竞技体育的软实力[J].中国体育科技,2008,51(4):9~15.
[6] 鲁飞.试论竞技体育软实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 (5):20~24.
[7] 杨芳芳.论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处理好几种关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7):38~39.
[8] 魏宏聚.论大学软实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生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31~135.
[9] 汤立许.城市体育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及路径选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21~25.
[10] 南京青奥会官方网站[EB/OL].[2011-05-18].http://www. nanjing2014.org/cn/.
[11] 江苏哪所高校体育馆“最霸气”[N].现代快报,2012-07-30(A7).
[12] 刘凯.青奥会与奥林匹克精神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11 (5):150~153.
[13]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EB/OL].http://www.baike.baidu.com/ view/1429504.htm.
[14] 赵卓.青奥会可持续发展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0(4):113~118.
[15] 潘霞.奥林匹克教育推广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2(7):146~149.
[16] 王步,高力翔.论奥林匹克理念的回归与创新:基于青奥会与现代奥运会理念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17~20.
[17] 高力翔,王凯.共生共赢:南京与青奥会共成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21~25.
[18] 袁纯清.和谐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7~69.
[19] 陈建华,张天峰.论高校承办重大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2(9):84~87.
[20] 孙葆丽,罗乐,徐达.青奥会和奥运会与经济互动关系之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5):1~6.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遵循软实力研究的逻辑结构,结合青奥会体育、教育与文化结合的赛事理念,明确界定了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基本含义与实际载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奥会对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的价值所在:青奥会的理念是高校体育软实力的精神源泉;青奥会赛事是高校吸引力、影响力的载体;青奥会明星是高校的形象名片;青奥会体育场馆是高校形象标志、文化聚集地;青奥会精神的启迪与感染是带动高校健康的资本动力、观念文化催化剂。最后就青奥会影响下高校体育软实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青奥会;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
FAN Qixue1, ZHANG Jian2
Abstract:Documentary and logical analysi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following the logic structure of soft power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sport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concept, define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university sports soft power and the actual carrier. On the basis of this puts forward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university sports soft power: the concept of Youth Olympic Games is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sports soft power source; Youth Olympic Games event is the carrier of attraction and influe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th Olympic Games is the star image card; Youth Olympic Games stadiums is a symbo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ural hub; Youth Olympic Games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infection drives college health concept of capital power, culture is the catalyst. Finally of university sports soft pow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Youth Olympic Games promotion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Youth Olympic Games; College sports; Soft power; Promotion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4YJA890019);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项目(1214TYWHZ134)。
收稿日期:2014-12-04
DOI:10.13932/j.cnki.sctykx.2015.05.02
文章编号:1007―6891(2015)05―0004―04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