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江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关系研究综述

2015-04-09刘瑜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丽江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关系研究综述

刘瑜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相关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多个民族的聚居区更是备受推崇。我选择此课题,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调研结果进行相关补充,对不同民族和宗教地区的互动状况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分析不同历史大背景下丽江木氏土司对不同藏传佛教教派的选择是基于怎样的历史和现实考虑,对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总结并分析选择不同教派的相似性,以期可以更好地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文化宗教交流了解,推动民族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 】丽江木氏土司;藏传佛教噶举派;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91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瑜,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邮编:712082)

The Research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eftain Mu in Lijiang and Karma Kargyu Sect

Liu Yu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has been the focus in academic circles, especially the multiple ethnic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by other scholars and the investigation by the author himself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ethnic and religious area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eftain Mu in Lijiang and Karma Kargyu Sec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particular, in order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like what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are, the similarity to select from religious sects, an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different minorities, and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

【Key words】Chieftain Mu in Lijiang; Karma Kargyu Sect; research review

自明代中叶以来,随着木氏土司势力向北扩张,加强了和藏传佛教的联系,主要是同噶玛噶举派之间的联系,其次是同格鲁派和其他教派。有关这些的相关研究状况如下: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木氏土司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1884-1962),他既从口头上向纳西族耆老了解情况,又重视收集不同语言的文献资料,特别是重视传统的东巴经书,在大量文字记录,图片实物采集的基础上,完成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THE ANCIENT NA-KHI KINGDOM OF SOUTHWEST CHINA)一书(1947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还有意大利的著名藏学家图齐,他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背景让他的创作更具真实性,著名作品有《西藏的宗教》《西藏考古》等,为我们对藏传佛教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日本学者矢崎正见的《西藏佛教史考》也是国外藏学研究的代表之一。在书中作者认为正是藏传佛教的特殊性在于它总是与西藏的政权紧密相关,不可分割,也正是为此,藏传佛教的传播路径和势力发展才独具特色。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一)专著类

清人余庆远的《维西见闻纪》对云南丽江地区的噶玛噶举派,格鲁派和宁玛派等教派有相关记载。此外,噶举派与云南木氏土司最早接触记载于《中甸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云南省中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第288页,)《云南宗教史》(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7页),其中运用专门的一个小节对明代噶玛噶举派在云南的兴盛进行阐述。《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域·茶马古道与丽江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木仕华主编,民族出版社2002年)中,有许多关于藏传佛教与纳西族相关的研究,其中房建昌的文章《藏传佛教噶举派形成》向我们展示了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形成过程以及教派势力发展,郭大烈的《试论历史上纳西族和藏族的关系》、和志武的《藏文化对纳西文化的影响》等则是从族源、文化角度探讨。

杨学政主编的《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藏传佛教》(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7页),书中介绍了藏传佛教的教派传入年代、僧侣组织、转世制度和教义等相关内容。

杨福泉的《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是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书中有关纳藏宗教关系的研究较为详尽。作者认为宗教史纳藏两族文化交流史上最突出的内容。书中自唐时期吐蕃苯教对纳西族的影响写起,比较苯教与东巴教、对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对不同地区纳西社会的影响以及纳西族木氏土司对藏传佛教的贡献等进行分析,较为全面的论述了两族的宗教关系。

张波在《中甸县志通讯》1988年第8期上,发表了《关于纳西族的藏传佛教问题》一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纳西族地区藏传佛教的情况,为编纂当地宗教志提供了较好的资料。但文中对纳西族地区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源流并没有很好地梳理。之后杨启昌在他的文章基础上取长补短,写出了《纳西族的藏传佛教问题》(《纳西族研究论文集》郭大烈主编,民族出版社1992年),对藏传佛教的流派及其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木氏土司和藏传佛教的关系、藏传佛教对纳西族社会的作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赵心愚在纳西族与藏族关系研究上造诣颇深,专著主要有《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等。在其文章《略论丽江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出版社,2004 年,第300 页)中,他独具特色的将丽江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关系演变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主要推崇噶玛噶举派,加强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但同时又不排斥苯教和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第二阶段:格鲁派实力迅速发展,木氏土司邀请三世达赖到康南地区传法,并资助建立理塘寺,这一藏传佛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关系进入第二阶段。木氏土司事实上开始改变对噶玛噶举派特别尊崇的态度。第三阶段:(崇祯皇帝)木氏土司与格鲁派关系破裂,完全恢复第一阶段对噶玛噶举派所持的态度,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特别推崇,而且与之结成某种意义上的联盟,以反对和硕特蒙古军队及其支持下的格鲁派,其博士论文《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作者在利用相关文献和自身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纳西、藏族的族源关系和7-20世纪初的关系、相互间出现的融合、这一关系形成发展原因与性质特点及影响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与看法。文中利用专门的一节论述藏族宗教文化对纳西族地区的传播及影响。

冯智的丽江藏传佛教研究也较具有代表性,他的文章如《明至清初滇藏关系管窥》(《中甸县志通讯》1990年第3期),文章肯定了木氏土司、黑帽系八世活佛、红帽系六世活佛等人对明清之际滇藏关系所做出的贡献。《纳西族的藏传佛教》(《迪庆方志》,1992年,第4期),《木氏土司与理塘寺》(《中甸县志通讯》,1992年第3期),在文章《明至清初云南藏区的政教关系及其特点》中(《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作者总结了明至清初云南藏区政教关系的主要特点主要是:一是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汇发展的特点,二是木氏土司家族与经营滇藏康区相始终,三是政教关系的历史嬗变,四是随滇藏政教关系的发展,滇藏经济文化交流也更为密切。作者更是认为这反映了当时全国政权更迭,清朝一统天下之历史缩影。《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对滇康藏区的经营及其历史影响》(《民族学》,1993年,第4期)《明代丽江木氏土司与西藏噶玛巴关系述略》(陈庆英主编《藏族历史宗教研究》(第一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丽江藏传佛教壁画及其历史研究》探讨丽江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红、黑帽系活佛之间的法缘关系,(《西藏研究》2008年第1期)。

(二)学术论文

近些年来,国内有关纳西族丽江木氏土司的研究屡见不鲜,但是涉及到其与藏传佛教的研究则较少,笔者对这些研究进行如下归类:

1.从民族团结角度研究

郭大烈的《试论历史上纳西族和藏族的关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 )和方国瑜的《浅析历史上纳西族与云南藏族社会的政治关系》(《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两篇文章中,作者以相似的视角即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为出发点,从历史时期论述纳西族和藏族在族源、宗教信仰、文化有无例证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和平时代的今天,纳西族和藏族都是和平友爱互助的民族关系。

另近年来在学界研究较多的共生理论也在民族团结平等的大背景下被应用到两组关系研究当中,郭志合就是典型代表。他的硕士论文《纳西族与藏族民族信仰和谐共生关系研究》(《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和另一篇文章《攀附与逃遁:民族信仰和谐共生——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民族信仰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就是很好的运用了此观点。他探讨了藏族的苯教和藏传佛教民族信仰向纳西族地区传播,并与纳西族的东巴教等民族信仰融合且共存共荣和谐共生为例,在梳理苯教和藏传佛教向纳西族地区传播、互动、融合、共生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田野调查点南溪村和汝柯村纳西族民族信仰的田野调查资料,从民族共生角度深入探讨民族和谐问题。

2.从历史角度论述两族关系密切

噶玛降村的《论丽江纳西族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关系》一文中,作者指出,明万历年以前,各代木氏土司对藏传佛教各教派都有所推崇,但是后来,明中央赐噶玛噶举派封号“大宝法王”“二宝法王”,这才使得噶玛噶举派在丽江地区的发展进入繁盛时期。(《丽江木氏土司与滇川藏交角区域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木仕华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张波的《关于纳西族的藏传佛问题》(中甸县志通讯.1988第3期),对纳西族地区的一些藏传佛教教派、教义等进行阐述。习煜华、王晓松《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法缘关系浅谈》(《云南藏学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等,侧重介绍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余海波有《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与道教、佛教》(初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年10期转载),杨福泉在《多元文化与纳西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三、四章中对佛、道、藏传佛教有述评。他的另一篇文章《论唐代与麽些的关系》(《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1992年第1期),文章着重从唐朝展开论述,论述历史时期藏族与纳西族的密切关系。白郎《对丽江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历史考察——从黎明到黄昏》(《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四川大学2003年),对噶玛噶举派在丽江的兴衰过程进行简要论述。

杨学政的《西藏佛教在云南的传播和影响》(《西藏研究》1988年第1期。)文章对藏传佛教在云南的传播历史、教派、教义、寺院和僧侣组织等特点进行相关论述。其中涉及到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论述主要是介绍其传入时间及简要发展过程。并利用地方志等相关文献例证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大宝法王和二宝法王确实在云南活动。他的另一篇《略论西藏佛教在云南的传播及演变特征》(《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和赵沛曦的《论藏传佛教在云南丽江的传播》(《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具有共性,都是深入探究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在云南的活动,而赵沛曦更为注重对历史事实的考证,对藏传佛教在丽江的传播情况展现的更为清晰。

潘发生和徐丽华则是从纳西族和藏族在族源上的相似性进行论述,潘文《丽江木氏土司向康藏扩充势力始末》(《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还着重描述了姜岭大战的具体过程,而徐文《藏文化和纳西文化的交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中,则是在利用两族族源相似性的基础上利用史实论证。

金泽先生曾在他的文章《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中国民族报 2005年12月6日刊)一文中指出,“宗教与民族的互动模式各不相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这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取决于各个群体所处的相对地位和状态。”王彦萍的文章《宗教与民族的互动: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与纳西族》则是利用这一理论,对噶玛噶举派的传入、对丽江地区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进行归纳,将噶玛噶举派与纳西族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民族与宗教的互动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即两者各取所需,互为利用,共同发展。

3.有关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合作研究相关

有关该专题的研究非常少,且多为学位论文中的小节涉及。这些文章主要有白希竹的《从固始汗到拉藏汗——和硕特蒙古在藏势力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曹培的《和硕特蒙古在藏史事述论》(西藏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和王力的《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这些文章涉及到木氏土司与格鲁派的研究内容只是很小的一节,而且大多关注点都在蒙古和硕特部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关系研究上,对藏传佛教格鲁派与蒙古势力合作,助其南下入侵云南丽江纳西地区并没有深入探究。文中虽然也列举了一些文献记载,但大多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深入分析。

4.从不同时期国家治边政策看起

有关明代治边政策的文章向杨福泉的《明代的治藏政策对纳西族和藏族上层之间关系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余海波的《明代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发展策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9年第3期。)以及邓前程的博士论文《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和梁爽的硕士论文《木氏土司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等,他们都是从明代对纳西族地区兼容并包的宗教文化政策谈起,认为丽江纳西地区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并且指出国家的治边政策对民族地区的影响力是至深的。而且国家的宗教政策也是不同教派盛衰繁荣的指向标。

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宗教与政治的互动:维西寿国寺历史变迁研究》(史兰兰,2012年),指出从噶玛噶举派与不同时期国家政权的交流互动可以看出,噶玛噶举派在云南宗教史上的一度扮演着重要地位,这些地位的起伏演变不无与国家不同时期的宗教政策有关。

伍莉的《清代丽江府和平改土归流原因新议》(《思想战线》2002年第2期),则是从清朝政府的治边政策探究民族宗教政策对地方政权和宗教势力的影响。

5.研究新视角

随着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兴起,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形成的新观点新问题也要很多,像郭新榜和许存仁的《明清以来藏传佛教在丽江的传播及其新特征——以人类学理论为视角》(《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文章指出藏传佛教传至丽江后,在生活习俗、服饰、饮食起居、礼仪典章制度、建筑佛画、造型艺术、寺院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于藏区藏传佛教的特殊性,且具有明显的宗教去政治化倾向,属于明显的“政教分离”。而杨林军的《徐霞客与丽江地方文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作者角度新颖,向我们介绍了《徐霞客游记》丽江部门的相关内容,其中涉及到记录噶玛噶举派与木氏土司的接触对研究很有帮助,这些都是利用新视角研究的范例。

以上的研究现状无论是民族团结大方向,还是中央政策大视角,都足以看出丽江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渊源颇深,可是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大多都是点到为止。纵观历史,笔者认为,丽江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之间的互动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与民族互动的范例。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古云南纳西地区,却可以很好地利用和融合藏传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积极因子于其宗族统治中,而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而且必须指出的是,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互动并不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这一原因值得探究。

经费支持:西藏民族大学2013级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经费支持。

[责任编辑:林俊华]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