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育:国家需求和学校使命①

2015-03-29叶兴国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

叶兴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201620)



英语教育:国家需求和学校使命①

叶兴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201620)

摘要:本文从英语教育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谈起,探讨了英语教育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以改革开放以来外经贸事业跳跃式发展为例,分析了英语教育对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满足国家需求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有关院校应以《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为契机,发现细分的国家需求,并制定出特色鲜明的学校英语教育标准去满足该需求。

关键词:英语教育,国家需求,学校使命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5.12.001

2014年,在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简称“教指委”)的领导下,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把制定英语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简称“国标”)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教指委的安排,国标颁布之后,各校将制定学校标准(下简称“校标”)。今后,由培养目标定位差异所引发的英语类专业的多样化发展将是我国英语类专业标准建设的魅力和希望所在。国家需求应该是制定国标的起始点,满足国家需求是制定国标的最终目的,也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本文就从国家需求谈起。

1.需求的历史演变(1637~1949)

中国近现代史和英语教育史向我们昭示:开展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且需求因时而异。

最初,中国人是为了与英国人做贸易而学英语。中英语言的最初接触与贸易有关。广州贸易制度时期(1760~1842),不断增多的中英贸易交往产生了对语言媒介的需求,独特的广州英语应运而生。条约制度时期(1842~1901),中西商贸中心北移,早期的贸易英语发生演变,上海洋泾浜英语开始逐渐取代广州英语。但是,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都是民间自发的英语学习行为。从1637年第一艘英国商船在广州靠岸到鸦片战争结束的200多年间,中英之间经历了众多通商、交战、谈判和签约等事务,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应该培养自己的英语人才。

为培养对外交涉人才。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告终。此时,清政府仍未意识到要设立官办的英语教育机构。直到西方列强于1856年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在《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在此背景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才在1862年奏请并获得御准创办第一所官办的举办英语和其他外语教育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1864年广州的广方言馆仿照上海例设立。最初,清政府举办京师同文馆的目的主要是为朝廷培养翻译人才,以便在与外国人交涉时“不被外人欺蒙”。

为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既是清朝政府屡战屡败后的无奈之举,也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付诸实践。1876年之后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思路开始改变,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诸学。课程设置最初只有英、法、俄、汉文,1867年始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广方言馆主要教授英文、法文等,分上、下两班:下班既设辨志、习经、习史、国文等传统文化课程,也设外国公理公法、算学、代数、几何、重学、天文、地理、绘图、外文等近代知识课程;上班分7个专业,计有探矿冶炼、铸造、机械、汽轮及驾驶、航海、军事、外文及外国政史。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为满足变法图强的需求,面对国势衰落、民族危亡的形势,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倡导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主张废除科举制度,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1898年(农历戊戌年),光绪皇帝宣布变法,批准在京师同文馆的基础上,成立京师大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从筹办起就把西方一流大学作为楷模,其课程设置也广泛参考了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如今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从京师大学堂英国文学门的课程设置演化而来。当今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商业英语”课程也与《京师大学堂章程》的大学分科门目表商务科下的商业语言学之间存在某种渊源关系。

为满足传教的需要,教会学校也实施英语教育,但在时间上要早于京师同文馆和广方言馆。最初,教会学校传授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19世纪90年代前后,在华传教士之间曾有过争论。主张用汉语教学的传教士认为,用外语授课不利于直接传播基督教思想;主张用外语教学的传教士则认为,教会学校应尽可能用外语授课,使学生了解文学、科学、历史和神学知识,培养出对教会有用的人才。1887年全国传教士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决议之一就是规定教会学校用外语授课。当时,在1700余所教会学校求学的3万多名学生大部分都采用英美国内同类学校使用的原版教科书,有些学校除了国文外,所有课程均使用英文教材,用英语授课。学生毕业后进入外交、贸易和教育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民国时期,建设富强隆盛国家的愿景未能实现。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百业凋零,民不聊生,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英语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较快发展。在认识层面,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均重视英语教育,这一时期大学的英语教育出现了大学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区分;在制度层面,民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模仿美国构建了“六三三四”学制,颁布了一系列大中小学校令、课程标准等政策法规,学校的英语教育体制得以建立,英语教育得以普及;在人才培养层面,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英语专业人才,也培养了一批懂专业、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新中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储备了优秀人才。

2.国家的顶层设计和英语教育的支撑——以外经贸事业为例(1949~2012)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发展历程虽历经曲折和艰辛,但总体而言,国家的顶层设计者站在历史和全球的高度,审时度势,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国家战略目标。以外经贸事业为例,中共中央1956年提出要“出口一部分消费物资换回工业建设所需要的机器装备”;1982年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并提出“要尽可能地多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进行建设”;1987年提出要进一步扩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交流,多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旅游业,发展劳务出口和技术出口,努力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并提出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92年提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1997年提出要“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03年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2007年提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包括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上述战略目标都需要外语人才,特别是英语专业人才的直接支撑。

为满足国家需求,高教界在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招生数量等方面,根据对持续扩大和深化的需求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仍以外经贸事业为例,在机构设置方面,1951年中央贸易部设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58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有英、德、法、日、阿拉伯、西班牙6个语种的外贸外语系,以培养熟练掌握外语、具备外贸基本知识的外贸干部和外语人才;1960年对外贸易部设立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外贸外语系整体并入新成立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80年和1983年对外经济贸易部先后设立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上述四所对外贸易学院都设有外贸英语专业,其核心课程包括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会话、外贸应用文写作、进出口实务等。上述学校培养的外贸英语专业人才基本满足了当时规模不大的对外贸易事业对外贸英语人才的需求(198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436亿美元,约为2013年时的1%)。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196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五部委《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197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下发《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20世纪80年代开始,外语类院校根据国家需求,开始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道路,从语言类人才培养转向以英语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90年代,教指委开展了“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转发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2000年教育部批准颁发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肯定了各校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尝试。

在专业设置方面,上世纪50年代初,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制裁,以及我国外交上的“一边倒”曾导致全国高校的英语教学点数量从1949年的51个削减到1953年的9个,1965年增至74个,1995年增至200多个,2002年增至420个,2004年增至598个,2005年增至790个,2007年增至900多个,2013年增至1000多个。在198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与英语有关的本科专业有7个,分别是英语(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专门用途外语(科技)、专门用途外语(旅游)、专门用途外语(外贸)、专门用途外语(外事管理)、语言学。2006年教育部批准目录外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下文,把商务英语作为“比较成熟、布点较多、稳定性好、共识度高的专业”之一列入了《基本目录》。

外语专业本科生招生人数也逐年递增。1956年在校生2500名,1957~1966年平均每年毕业外语专业学生4800名,1965年在校外语学生40000名。1968~1970年平均每年毕业外语专业学生6500名。1996年在校生55899名,2003年招生87808名,2004年招生102388名,2013年仅在校就读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数量就高达70万名左右。

由于全国各外语院校(系)持续地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家需求作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革,我国培养的各类外语人才,特别是英语专业人才,较好地满足了国家需求。强劲的国家需求促进了外语教育快速发展,反过来,外语教育的成果促进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仍以比较容易量化的外经贸事业为例,过去35年,我国的外经贸事业全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出口总额从建国初期的数十亿美元能级发展到1万亿美元能级用了50多年时间,从2004年的1万亿美元能级发展到2万亿美元能级用了3年,2013年已发展至进出口贸易总额4万亿美元的能级。2013年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对外工程承包总额也都已接近或超过1000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也从2003年的1千亿美元发展到了2013年的5千多亿美元。这种跨越式发展的趋势仍将继续。

我国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为三十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外交、外经贸、科技、文化和军事合作等战线活跃着一个接受过外语教育的专业人员群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英语作为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其作用将日趋重要。对此我们应有清醒认识。任何削弱英语教育的措施,都是逆势而动,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3.当前及今后若干年的国家需求以及英语教育质量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英语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举办英语专业教育的院系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从国家顶层设计中发现并满足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根据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目前,直接需要外语教育支撑的国家战略任务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1.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2.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3.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4.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5.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6.引进消化吸收科技创新成果;7.对外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8.提高货物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9.发展服务贸易;10.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效益,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11.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再加上培养英语教师,以上就是直接需要外语教育支撑的国家顶层需求。

在质量上,举办英语专业教育的院系是否已经培养出能全面满足国家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这是值得每个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仍以外经贸事业为例,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具体而言,在外贸工作方面,要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在外资工作方面,要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在外经工作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修订制定,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利用各类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等。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对包括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内的英语专业培养规模和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商务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对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正在构成新的挑战。大学的英语教育是否做好了应对严峻挑战的准备?要实现上述国家战略和应对国际挑战,英语教育如何做出更大的贡献?

4.满足国家需求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

国标是基于国家总需求和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总体情况而制定的。校标的制定则应基于细分的国家需求,即行业或企业的需求,学校的基础、传统和特色。举办英语专业教育的一千多所院校之间存在层次和类型的巨大差异,而国标是每一所举办英语专业的院校都必须努力达到的教学质量标准。国标好比是所有院校的一个最大公约数,它是一个基本标准,是一个经过努力绝大部分院系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根据各学校的办学基础和传统,以及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培养目标,并设法满足细分的国家需求是各学校的使命。各学校要避免落入千校一面、培养目标雷同的巢臼,应该在设定各自的培养目标时特别关注人才类型、国际化和专业知识等方面。

关于人才类型:人才类型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概括。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在353个本科专业中,199个专业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76个专业定位于应用型人才,27个专业定位于创新型,极个别专业定位于研究型、设计型、技术型或通用型,95个专业未确定类型。在62个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有52个专业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翻译专业培养通用型外语人才,日语专业培养应用型、研究型人才,英、俄、德、法、西、阿等8个专业未确定类型。

在国标层面,不确定类型自有其考量。特别对于英语专业而言,不宜用某种既定的类型去要求一千多所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部分学校可以着力培养数量大需求面广的英语专业人才,有条件的学校就应该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国际政治、经济治理和文化交流的高端人才。对于校标而言,人才类型定位是培养目标不可缺如的要素。各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办学传统、办学基础和长期以来形成办学特色,首先确定培养的人才类型。

关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新形势需要有条件的学校培养出国际化人才。但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353个本科专业中只有极个别专业在培养目标中有“国际化”的表述,有77个专业把“具有国际视野”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其中外语类专业53个。连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等专业,在培养目标中也未见“国际化”的表述。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并进而提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和“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等目标。外语类专业是最有可能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根据国家需求,瞄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际化人才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定的素质和能力:具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知识和最新知识、技术与信息动态,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惯例,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和能力,熟悉中外文化,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爱国情怀。

国际化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标准。有的学者把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认为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就可以了。笔者认为,这是同一层面的三个方面:是否具有国际视野事关学生素质,是否通晓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规则事关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否参与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事关学生能力。素质、知识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拥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具体专业应适当细化国际化要求,如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就可表述为“通晓国际商务规则”和“能够参与国际商务竞争”。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如果不具备上述素质、知识和能力,就会流于平庸,缺乏竞争力。

关于共核和专门知识:共核系指各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共同的部分,例如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中英文基本功、较强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等;在素质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等。在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方面,各校培养的学生可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新形势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化和复合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校应发现并细分国家需求,根据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精确定义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内涵。

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学校应以满足国家需求为使命,从国家对英语人才的总需求中,发现并满足“细分的”需求,因校而异,形成合力,培养出特色鲜明的各类英语专业人才。

附注

① 本文系2014年10月1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商务英语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稿。本刊有删节。

(责任编辑林玉珍)

作者简介:叶兴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外文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21-(2015)12-0001-04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大专院校英语教育的创新模式探讨
五年制高职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探索
透过外语磨蚀反思四川省偏远民族地区英语教育
幼儿英语教育的有效性探究
对中职英语德育教育几点实践性认识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