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作品英译的信息布局对语篇建构的作用——以《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个英译文为例
2015-03-29李明
李 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汉语文学作品英译的信息布局对语篇建构的作用——以《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个英译文为例
李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摘要:任何语篇均由句子构成;不管是这些句子抑或是整个语篇,均可通过某种方式,突显或弱化所需表达的信息。形成语篇线索并推进语篇往前发展的信息称为前景信息,对语篇作者的目标不产生直接或关键性作用而只起辅助、强化或评论作用的信息称为背景信息。信息布局理论认为,可接受的语篇是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合理布局的结果。本文以汉语文学作品《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个英译文为例,通过对其中前景信息的提取并回译成汉语,探讨前景信息在语篇构建过程中对通篇连贯起所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学翻译,前景化,背景化,通篇连贯,语篇构建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5.12.013
1.引言
构成任何语篇的各个句子,一方面彼此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彼此又联系紧密,最终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服务。这个目的便是:构建一个内容连贯、中心突出、符合逻辑的语篇。换言之,作为语篇,必备的三个要素便是:内容连贯、中心突出、符合逻辑。唯有通过语篇构建、最终符合这三个要素的语篇才是读者可以接受的语篇。
信息布局理论(information grounding theory)认为,读者可以接受的语篇是前景信息(foreground information)和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进行合理调配并呈层次性分布的有机整体(Unger 2002)。这里所谓的合理调配是指要以语篇内容的连贯为依归;所谓的呈层次性分布是指要突出中心思想,要有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所谓的有机整体是指整个语篇不仅内容连贯、中心突出,而且符合逻辑。信息布局理论用以探讨语篇的建构有着较强的解释力。
信息布局属于语篇构建过程中的非语言线索,尽管如此,它对通篇语篇结构(global discourse structure)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这么说,通篇语篇结构的形成有赖于语篇连贯的实现,而语篇连贯的实现又有赖于信息的合理布局。换言之,信息的合理布局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前提,语篇连贯的实现又是通篇语篇结构形成的前提。语篇的信息布局合理了,语篇的内容连贯、中心突出、符合逻辑这三个目标便可实现了。
信息布局分为“前景化”(foregrounding)和“背景化”(backgrounding)两种。“前景化”这一概念最初源自布拉格学派,最终为俄国形式主义学派进一步发展,现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及文学研究领域,其泛指意义为:“强调”、“聚焦于”或“突显”(Cotrozzi 2010:1)。俄国形式主义认为,“前景化”是指相对于文本中常规语言而对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所进行的有意违背或偏离,或者对语言成分进行超常规频率的重复或排比。这种有意违背或偏离,抑或是对语言成分超常规频率的重复或排比,是人们在遵循语言常规的同时,根据各自表达意图的需要,发掘语言中新奇的表达方式或通过增强语言表达强度的方式,让读者从语言使用中得到新奇的体验或从某种不断强化的表达中获得深刻印象,最终领会作者意图,从而实现交际目的。英国作家Granary Greene在其小说BrightonRock的开首句就采用前景化表达法:Hale knew,beforehehadbeeninBrightonthreehours,that they meant to murder him.该句常规的表达法为:(1)BeforehehadbeeninBrightonthreehours,Hale knew that they meant to murder him.(2)Hale knew that they meant to murder himbeforehehadbeeninBrightonthreehours.当时间状语从句被置于动词“knew”同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之间这种人们通常不会摆放状语从句的位置时,对常规语法规则的有意违背或偏离就产生了,于是这种有意的违背或偏离就会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读者就会细细品味,经受新奇的体验,最终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所要传达的意义。对于这种前景化,Cotrozzi(同上:8)称之为语用前景化,是相对于标准用法而言的一种语言变异。在探讨这种前景化时,人们通常不怎么讨论背景化,因为这里的背景化就是语言运用的常规。
本文所说的前景化关注的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材料孰轻孰重的位置摆放问题,即上文所说的信息布局。它是语言运用的一种非语言线索,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相当于消极修辞。Cotrozzi(2010:8)将这种前景化称之为结构前景化,用以区分语用前景化。在谈及语篇的结构前景化时,我们同时也需要关涉语篇结构的背景化。简言之,我们既要关注前景信息,又要关注背景信息。那么,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均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2.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的具体体现
穆卡洛夫斯基认为:“一个成分之所以成为前景,是因为它和处于背景位置或陪衬位置的部分形成了对照。如果同时突出所有部分,让所有信息都处于同一个层面,便等于没有前景化”。当语篇中的信息没有前景化时,读者就无法弄清语篇的线索或语篇的中心思想。作为语言使用者,人们被不断要求按照其交际目标及对听众需求的感知来设计自己的话语。但不管在何种言语情景中,一些所言之语总会比另一些所言之语更为相关(Hopper & Thompson 1980)。这种更为相关的信息,或者说这种对整个语篇提供要点的信息,便是前景信息。对于说话人的目标不起直接和关键性作用、而只起辅助、强化或注释作用的信息,即是背景信息。正如Carreiras等(1997)所说,“随着语篇的展开,有些实体变得比其他实体更有理据,也更加突显,即有些实体在读者的关注焦点中被前景化,而其他实体则被置于背景当中”。
Weinrich(1971:95)曾经就动词时态的运用对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进行区分。经过对法语短篇小说的调查,他发现,故事中用以编码所发生主要事件的动词往往使用简单过去时(passésimple),而未完成过去时(imparfait)的各种形式则往往用以描述故事展开的环境。他据此得出结论说,简单过去时同未完成过去时的唯一功能就是将小说的内容划分为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后来,他又将先过去时(passéantérieur)和愈过去时(plus-que-parfait)分别归为表达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的两种时态。后来,他对德语进行观察发现,德语中被前景化的事件总是被嵌入到主句当中,而被背景化的事件则无一例外地被置于从属分句当中(Göller 1971)。
Cotrozzi(2010:3)认为,在语篇中,并非所有的事件都同等重要,某些事件只是让故事得以展开的常规性事件,而另一些事件则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分别与主句和从句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独立小句也是构成一篇故事的骨干成分。
Kalmár(1982)将前景信息界定为对小说情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信息。Hopper和Thompson(1980)则将前景信息理解为“提供语篇要点的材料”,将背景信息理解为“对说话人的目标不起直接和关键性作用、但只是对其起辅助、强化或评价作用的”那部分材料。他们还建议将前景信息看作是语篇中更有可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材料。
再次,基础英语习得的输入语言比较单调。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学生对基本单词、句型和主要社交功能表达的认知载体。所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兼顾学生的词汇量,教材文体多为平铺直叙,对教材人物设定没有赋予太明显的性格特点,缺乏趣味性。
前景信息还有基于形成语篇话题各相关问题而形成的定义(van Kuppevelt 1995)、有基于新旧信息而形成的定义(Givón 1987)、有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这一视觉与感知范畴相关性而形成的定义(Reinhart 1984;Wallace 1982)等。基于视觉与感知范畴相关性而形成的定义在Langacker(1990,1991)所创立的关注“主语-动词-补语”这种简单小句句型的认知语法中阐释得尤其充分。依据认知语法,前景信息的意思几乎就可以与“把突显的成分置于主语位置”(Ungerer & Schmid 1996:172)这一表述等同起来。句法机制意义上的前景信息也用于功能语法(Trask 1992:16)当中,其所指是“将非关键性名词短语位移至关键性位置(即很多语言当中的主语位置)”上,如被动语态就被看作是前景化结构,因为“同结构上不那么具有标记性、语用上更偏中性的主动语态”(Keenan 1985:243)相比,被动语态“将一个在主动语态中通常没有留作主题的成分(即句子主语位置上的名词短语)‘予以主题化’”(同上)。
在探讨小说中的描写时,Lopes(1995:4)将背景的描写称之为“任何似乎不占主导叙事功能的描写性材料”,而前景的描写则“应用于所有显示出有着更为相关叙事角色的描写性片段”。
Hopper和Thompson(1980)认为,语篇中的信息到底孰重孰轻,不仅仅是通过各种小品词或其他形态特征来体现,而且还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来体现。他们进一步认为,语篇中的各种事件及各种状态都有可能具有显著意义,因而都有可能被强调。因此,前景信息有以下构成要素:(1)具有显著意义的事件或状态,其重要性是通过语言中诸如形态标记或小品词等语法资源予以体现;(2)诸如反复、表情的音系手段、小句的长度变化或复杂性变化、独特的词汇运用等修辞手段;(3)偏离事先确定的系列行为事件,即叙事得以建立的“脚本”。背景信息则是由没有标记为“显著的”事件和状态、和/或对应于预期中确定为常规性行为的事件和状态所构成。
以上研究说明:任何语篇均要求有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的合理布局,语篇中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依赖语篇中的句子结构来确定,语篇中主从复合句的主句属于前景信息,从句属于背景信息;在独立小句中,主干成分如主、谓、宾(补语)位置上的信息属于前景信息,次要成分如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同位语短语等所表达的信息属于背景信息。同时,从任何语篇中所抽取的前景信息必须上下文连贯,并形成该语篇的线索,形成该语篇的中心思想。下面我们就以《醉翁亭记》开头第一段的三种英译文为例,来说明信息布局对语篇构建的重要作用。
3.从《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种英译文看信息布局对语篇构建的作用
根据余光中(2010:译序第2页)观察,汉语是前呼后应、主客不分的语言,即使是长句,也是由几个身份相当的短句串联而成。换言之,汉语句子中的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不甚明晰,语篇中的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也同样不甚明晰。汉语的这个特点与汉语这种语言的独特性密切有关。众所周知,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观物——取象——比类——体道”。受此影响,汉民族推崇直觉领悟和类比推论,着眼于整体把握,不讲究逻辑推理和理论体系的形式构造,不注意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同层次和过渡环节(杨自俭2000)。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语篇的构建上就是:通过由表达一个统一主题或命题(这个主题或命题往往是隐含的)的各种成分的部分命题意义对整体语篇的宏观主题的贡献来实现(司显柱2002)。因此,汉语长于意连(coherence)。这体现在汉语句子中的各信息点分布均分,不分轻重主次,通常按逻辑事理的顺序来陈述;在语篇上,汉语的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的布局不甚明晰。
英语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具有“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完备”的鲜明特征(司显柱1999)。这一特征反映在英语的语篇构建上就是,谋篇布局一般总是以一个核心结构为中心,其他结构或成分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附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结构,从而形成以显性的主题或显性的中心结构来操控各种关系的层次性结构(司显柱2002:71)。因此,英语可以说是一种尊卑有序、主客分明的语言。这体现在英语句子的层次性结构非常明晰,英语语篇的信息布局也清晰可辨。
由于汉语同英语在语篇构建上存在这种巨大差别,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译文语篇中对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进行合理布局就变得尤其重要。下面以汉语经典名篇《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个英译文为例,通过抽取其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来探讨分析。
原文第一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原文作者采用由近及远的描写视角,从环绕滁州的山开始,将读者的视线首先转向西南诸峰,继而一步步转向“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泄于两峰之间”的酿泉、“翼然临于泉上者”的醉翁亭,最终聚焦到作者要描写的“醉翁”身上。作者行文可谓异常巧妙。作为译者,我们又该如何将原文作者的这种巧妙的行文传译到译文当中呢?下面来看三种译文:
译文1:The District of Chu is enclosed all around by hills, of which those in the southwest boast the most lovely forests and dales.In the distance, densely wooded and possessed of a rugged beauty, is Mt.Langya.When you penetrate a mile or two into this mountain you begin to hear the gurgling of a stream, and presently the stream—the Brewer’s Spring—comes into sight cascading between two peaks.Rounding a bend you see a hut with a spreading roof by the stream, and this is the Roadside Hut of the Old Drunkard.This hut was built by the monk Zhixian.It was given its name by the governor, referring to himself.The governor, coming here with his friends, often gets tipsy after a little drinking; and since he is the most advanced in years, he calls himself the Old Drunkard.He delights less in drinking than in the hills and streams, taking pleasure in them and expressing the feeling in his heart through drinking.(杨宪益、戴乃迭 译)
译文2:Chu Zhou is surrounded with mountains.The forests and valleys on the southwest ridge are especially beautiful.Lying in the distance, where the trees grow luxuriantly and gracefully, is the Langya Mountain.Six or seven li up the mountain path, a gurgling sound grows clearer and clearer.It is from a spring that falls between two mountains.The spring is called the Wine-Making Spring.The path turns and twists along the mountain ridge, and above the spring rests a pavilion perching aloft like a bird with wings outstretched.This is the Pavilion of the Drunken Old Man.Who built this pavilion? Monk Zhixian, who lived in the mountain.And who furnished it with that name? It was the prefect, who named it after his own alias.The prefect often comes here to drink wine with his friends and he easily gets tipsy after a few cups.Being oldest in age among his companions, he calls himself “the drunken old man”.The drinker’s heart is not in the cup, but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The joy he gets from them is treasured in the heart, and now and then he will express it through wine-drinking.(罗经国 译)
译文3:Surrounding the Prefecture of Chu are mountains whose peaks to the southwest boast forests and valleys which are especially beautiful.The one with luxuriance of trees and picturesque beauty when seen from afar is Langya Mountain.Several miles further away into the mountain where the brook can be heard gradually murmuring between the peaks is Brewers’ Spring.Then, after a few twists and turns can be seen a pavilion called Old Drunken Man’s Pavilion, perching by the Spring with its wings outstretched.Who was it that built the pavilion? It was Monk Zhi Xian.Who was it that gave this name? It was the magistrate when he referred to himself.The magistrate used to have a drink here with his friends and often got drunk though drinking a drop in the bucket.Advanced in years, he called himself “Old Drunken Man”.Actually, his interest was not in the cup, but rather in the landscape around him.His pleasure in the landscape was felt within, but resided in the cup.(李明 译)
汉语原文只有一个,可三个译者提供的译文却很不一样。这三个译文到底哪个译文最为充分地再现了原文信息?这三个译文到底孰优孰劣?这些问题往往非常困扰我们。关注语篇的信息布局仿佛让我们找到了一面“照妖镜”。运用这面照妖镜,我们就能照出译文语篇的脉络或肌理,从而对译文做出客观而科学的评价。我们认为,对语篇中的信息布局进行分析,最为简洁的办法是,将语篇中的前景信息抽取出来,看这些前景信息是否彼此密切关联,并形成一条主线,构成与语篇的标题完全吻合的中心思想。
译文1总共使用了8个英文句子、87个单词。这说明译者在译文中多使用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对译文1所提取的前景信息回译成汉语是:
滁州全部被山围住了。远处是琅琊山。你开始听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接着小溪——酿泉——就进入视野。你看到一个小屋,这就是那个老酒鬼的路边小屋。这个小屋是那个僧人建起来的。它是由地方官起的名字。那个地方官经常喝得微醉,于是他称自己为老酒鬼。他从喝酒中得到的快乐没有从山中和小溪中得到的快乐多。
仔细阅读所提取的前景信息我们发现,译文1存在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题,因而整个段落缺乏应有的衔接与连贯。译文开头选择“The District of Chu”充当主语属于误译。原文为“环滁”,而不是“滁为(山)所环也”。“环滁”说明译者撰写此文时选取的视角:从滁州往周围看去,满眼都是山,接着再看西南诸峰,那里有一座山叫做琅琊山,往琅琊山里走去就来到酿泉,寻着酿泉再往前就是醉翁亭,有了醉翁亭,醉翁便现身。译文将“The District of Chu”充当整个段落第一句话的主语,让读者以为这是一篇有关“滁州”的文章,但结果到了第二句话,就再不谈论“滁州”了。当一个语篇的开篇所出现的主语或话题在下文中不再被提起时,这个主语或话题就是不恰当的主语或话题。另外,从该译文来看,由于第一句话的主语是“The District of Chu”,第二句中出现的“In the distance is Mt.Langya”会让人觉得是离“The District of Chu”不远处有了琅琊山,但这完全不是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在译文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中,译者均使用了泛指人称代词“you”来充当主语,这使得整个译文语篇的话题出现多重转换,不仅让人觉得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连贯,还让人觉得缺乏中心思想。应该说,译文从第四句“[Y]ou see a hut,...”开始,一直到结尾的衔接还是比较顺畅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连贯性,但作为一个语篇,局部的衔接和连贯不代表整个语篇有了衔接和连贯。在传达原文的意义方面,译文一所表达的意思也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
译文2总共使用了16个英文句子,122个单词。这说明译者使用了较多的独立小句。对译文2所提取的前景信息回译成汉语是:
滁州被山所环绕。那些森林和峡谷尤其美丽。位于远处的是琅琊山。一阵潺潺流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那声音来自两山之间倾泻下来的泉水。那泉水叫做造酒泉。那条小路山回路转,泉水之上坐落着一个亭子。这便是醉翁亭。谁建的这亭子?是僧人智仙。谁装点了这亭子?是地方首长。地方首长常来这儿,他一不小心就喝得微醉。他称自己为“醉翁”。饮酒者的心不在杯子中,而在山水中。那快乐在心中珍藏,他会表达出来的。
译文2对原文第一句的翻译存在与译文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译文2是以音译“滁州”的方式将“Chu Zhou”置于句首充当主语的。接下来的第二句就与第一句没有了衔接。第三句中“Lying in the distance”的所指不明确,即到底是相对于第一句中“mountains”的不远处呢还相对于是第二句中“The forests and valleys”的不远处呢?另外,“the Langya Mountain”应为“Langya Mountain”,该短语之前不需要使用冠词。第四句中的“A gurgling sound”无疑非常突兀,因为前文没有任何交代或暗示。与第四句的主语同样突兀的是第七句中的主语“The path”。根据语篇衔接手段,第八句中的“This”应该只能指代第七句中的主语“The path”而无法指代该句末尾的“a pavilion”,但译者似乎是用以指代第七句末尾的“a pavilion”。“The drinker’s heart is not in the cup,but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一句中的“The drinker”也无法指向前面的名词“The prefect”或代词“he”。同样,最后一个并列句中的“The joy”也缺乏同前面句子之间的连贯。另外,该句的后半截“and he will express it”则是原文作者没有表达的意思。这似乎是译者自己添加的意思。但总体来说,译文2相对于译文1来说略胜一筹,但它同样没有充分传达原文之意。
译文3总共使用了12个句子,106个单词。这样长度的英译文介于译文1和译文2之间。这说明译者在译文中分别使用了主从复合句和独立小句。对译文3所提取的前景信息回译成汉语是: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座山是琅琊山。往琅琊山里再走六七里便是酿泉。七弯八绕之后,就可看到一座叫做醉翁亭的亭子。是谁建的这亭子?是智仙。是谁给这亭子起名字的?是太守。太守过去常来此饮酒,经常是一醉方休。他称自己为“醉翁”。他的兴致不在酒中,而在周围的景色中。他对景色的快乐感受于心,但融化于酒杯之中。
译文3将第一句以倒装句译出:Surrounding the Prefecture of Chu are mountains.这正是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为下文行文带来了便利。第二句“The one is Langya Mountain”中的“The one”承上启下,指第一句提及的“mountains”中某个特定的山。接下来是一个倒装句,句首的部分与前文相关,因为“Several miles further away into the mountain”这个短语中,“the mountain”是指前面的Langya Mountain,“further”一词一定是相对于某个具体的一个地点才能够称得上“further”,故该词的使用与前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属于隐性衔接。接下来的“After a few twists and turns”引出的是另一个倒装句,该倒装句引出“醉翁亭”,接着便顺理成章地引出全文要谈论的“醉翁”。原文作者正是按照这种思路,逻辑严密地构建自己的语篇的。对译文三所提取的前景信息中,句与句之间衔接紧密,逻辑性强,最终实现了语篇的连贯。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前景信息是语篇构建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从英译文中所提取的前景信息所作分析,我们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就能看清每一种英译文的衔接与连贯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这比功能语言学中只关注信息出发点的主位推进模式更能说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因为前景信息不仅关注主句和独立小句等信息点的完整,还关注它们所构成的语篇信息点的完整。
4.结语
从目前的国内翻译研究来看,关注汉语文学作品英译文中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合理布局的研究尚不多见。尽管信息布局属于非语言线索,或者说是形式的东西,但在将这种非语言线索的材料置于语篇的框架内时,我们完全可以窥见通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状况,也可窥见译者所传达的原文意义的程度。因此,关注译文中的信息布局就能对译文做出客观合理的品鉴和评价,对于翻译批评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该项研究对于从事汉英翻译教学和汉英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唯有充分把握英译文的信息布局,才能充分地与原文作者进行沟通、对话与协商,最终确保译文的生花妙笔,将指向语篇中心思想的前景信息充分传达出来,完成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Carreiras, M., N.Carriedo, M.A.Alonso & A.Fernández.1997.The role of verb tense and verb aspect in the foregrounding of information during reading [J].MemoryandCognition25: 438-46.
Cotrozzi, S.2010.ExpecttheUnexpected—AspectsofPragmaticForegroundinginOldTestamentNarratives[M].New York: T & T Clark International.
Givón, T.1987.Beyond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A].In R.S.Tomlin (ed.).CoherenceandGroundinginDiscourse[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09-306.
Göller, A.1971.Gedanken zu Weinrichs Tempuslehre [J].PraxisdesneusprachlichenUnterrichts18: 375-88.
Hopper, P.J.& S.A.Thompson.1980.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J].Language56(1): 251-99.
Kalmár, I.1982.Transitivity in a Czech folk tale [J].SyntaxandSemantics(15): 241-59.
Keenan, E.1985.Passive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A].In T.Shopen (ed.).LanguageTypologyandSyntacticDescription:ClauseStructure[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43-81.
Langacker, R.W.1990.Settings, participant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 [A].In S.Tsohatzidis (ed.).MeaningandPrototypes:StudiesonLinguisticCategorization[C].London: Routledge.213-38.
Langacker, R.W.1991.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2)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opes, J.M.1995.ForegroundedDescriptioninProseFiction[M].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Tomlin, R.S.(ed.).1987.CoherenceandGroundinginDiscourse[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rask, R.L.1992.ADictionaryofGrammaticalTermsinLinguistics[M].London: Routledge.
Unger, C.2002.Global coherenc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expectations of relevance [R].PaperfortheConference“RelevanceTheoryandLiterature,”UniversityofHuddersfield,UK.
van Kuppevelt, J.1995.Main structure and side structure in discourse [J].Linguistics33: 809-33.
Weinrich, H.1971.Tempus:BesprocheneunderzählteWelt[M].Stuttgart: Kohlhammer.
欧内斯特·海明威.2010.老人与海(余光中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
司显柱.1999.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语言结构及其翻译[J].外语学刊(2):78-86.
司显柱.2002.语篇翻译再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3):71-74.
杨自俭.2000.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J].中国翻译(5):4-7.
(责任编辑玄琰)
作者简介:李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研究、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符号学。电子邮箱:drliming@126.com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21-(2015)12-0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