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互惠共赢体制机制建设
2015-03-28刘兰兰
田 瑞,刘兰兰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校企合作互惠共赢体制机制建设
田瑞,刘兰兰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1)
[摘要]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之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因此,校企双方应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有效途径,践行“融入企业、整合资源、合作双赢”的指导思想,竭力规避校企合作中的短期行为,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逐渐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校企合作;互惠共赢;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及有效培育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教育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互惠共赢体制机制建设对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为例,其策划、成立了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组成的“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校企合作理事会机构”。理事会秉持平等互利、责权相应、双向互动的精神,制订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方案,并明确了校企双方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师资互兼互聘、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还要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全程参与并指导各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了校企紧密合作及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模式。
二、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管理制度建设
会计金融学院为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师资共培”的校企合作模式,相继制定了《人才共育专业建设制度》《师资队伍共培制度》等建设制度;《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校企互培项目实施与分配制度》等运行制度;《会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企业教育学生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企业专家到学校讲课制度》等激励考核制度,双方共同探索将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有效地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互惠共赢的合作目的。
三、构建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运行管理机制
1.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定适应专业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例如: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专家、合作企业代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参加论证会,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与企业合作共同创建以岗位工作要求为基准的“岗课证对接、德能识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零距离对接,有效提升专业教学和社会技术服务能力。
2.共同开发技术服务项目。校企共同组成课程开发项目组,通过分析关键岗位工作内容,建设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课程体系等,使学生所学课程与企业岗位标准相衔接,逐步建立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拓展专业服务的领域和内涵,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益,增强校企合作的吸引力。
3.共同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拓宽建设渠道,开发实训基地的实训功能。与多家企业共同建设了多种类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推行校企合作“项目化”管理,制定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和流程,明确合作项目目标、任务、收益的确认与比例。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既可以进行技能训练,又可用于岗位实践;既能承担企业工程项目,又可供校企合作参与者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而且可作为企业会计人员知识更新、职业培训的平台,提高了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保障,调动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构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4.提升师资队伍能力。会计金融学院结合课程特色,与企业共同开发相关配套课程资源,建立校园网络信息系统,保证教师、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络即时获取各项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实训软件在实训室开展情境+任务等教学活动,学生之间可积极交流学习方法、策划企业战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按照骨干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补充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选派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技术研发,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选派企业兼职教师到高职院校学习最新职业教育理念,积极投入教学改革之中;同时建立学校教学名师、企业专家工作站,发挥教学名师和企业专家社会效力,搭建校企互通平台,实现校企师资共培。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实施共同管理,巩固校企合作的成果。
5.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协议机制,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合作任务书等,明确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责、权、利,不断提高企业方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学院领导通过带队走访企业、校企理事会例会、校企合作工作站、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等多种途径,保证合作信息在校企双方之间畅通,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建立监管、激励机制,及时跟踪有关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执行奖罚措施,促进校企合作的责任共担,保证“校中所”和“所中校”的正常运行,实现校企合作预期效果。
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对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强化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及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这既是其重要内容也是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建平.建立基于双赢互利原则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2]杨育箐.高职校企合作长效互惠机制研究[J].城市社会,2015,(17).
[3]李荣胜.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途径研究[J].学术探讨,2015,(4).
[4]雷忠良.知识共享视野下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
责任编辑:魏乐娇
[收稿日期]2015-06-04
[作者简介]田瑞(1962-),女,哈尔滨人,教授,主要从事财经类研究;刘兰兰(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主要从事校企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5)09—0130—02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5.09.028
A Reciprocal Model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IAN Rui,LIU Lan-lan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1,China)
Abstract:It is an inexorable tre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which is also an inevitable road for technological talents training. Therefore,new cooperative models and approaches should be explored with the guiding thoughts of “integrating with the enterprise and resource and beneficial for both sides”. Short-term act should be avoided and establish stable cooperation for a long run.
Key words: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reciprocal model;system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