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视角、视点、视域和路径

2015-03-28杜家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哈尔滨文化研究

龚 宏 ,杜家和

(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 50086)

2015年2月28日,哈尔滨市等34个城市(区)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哈尔滨,这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吸引和汇聚了国人的目光。对哈尔滨获此殊荣具有支撑作用的就是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及城市文化研究。建城百年的哈尔滨,说不上历史悠久,但却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是一种模式的代表。

在学术研究的场域与哈尔滨城市文化相遇,“文化”的厘清是拨开迷雾的应然之义。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对人来进行界定,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的论述经典而又颠覆不破。而维系社会关系的“操作系统”则是文化,正如卡西尔所言:“我们可以说动物具有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而只有人才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2]符号因为文化才有其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与可能性。有了文化的传承,才有了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才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呈示文化的空间。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欧洲,从词源上来说,与“农业”和“耕种”有关。种植作物以维系生存在人类的历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社会进步和发达的表征,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因而“文化”与“文明”总是缠绕在一起。当下的“文化”一词,涵盖了知识、艺术以及物质的发达等多个维度,正是因为这样,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给出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汉语语境中“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实际上采用任何一个单一的视角来界定“文化”都难免以偏概全,“文化”是一个大的系统,这方面,大多数学者认可一个文化的系统通常包含三个层次的东西: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社群文化或伦理文化、精神文化。[3]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有经济的竞争,有军事的竞争,而背后或者说“底层”则是文化的竞争。亨廷顿曾经悲观地预言:“我认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会举足轻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4]虽然我们并不完全认可亨廷顿的观点,但是他却说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事理: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是其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可以说,文化建设的成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强盛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的强盛。

文化沉淀为一个民族的底蕴,对于城市来说同样要重视文化建设和传承。城市的出现和繁荣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景观。由于城市多具有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功能,所以往往是“中枢”,比之于乡村,其功能性更强,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更大。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强调一体化,而文化则强调差异化,因为如果文化与经济同样不具备民族之间的差异,那世界将变得十分的无趣。城市建设同样如此,很多城市都希望能够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强调与其他国际化都市的同质化,城市就会失去自己的品格,失去了自己的品格也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作为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建设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一、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视角

哈尔滨城市文化的研究,其基石是城市文化学理论体系的成功构建。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1964年)为重要标志的文化研究的兴起,使得人们对“文化”珍视的同时开始关注祛魅后的文化的基本内核,特别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兴盛,文化研究获得了极高的热度。

文化研究进入中国,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和一本标志性著作。两个人物分别是杰姆逊(詹明信)和伊格尔顿,标志性的著作是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5]文化研究在中国兴起的时间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杰姆逊在北京大学的讲学成为文化研究在中国兴起的诱因。此后,杰姆逊与伊格尔顿几乎成为了国人眼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代名词。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重要的立足点之一就是城市文化。杰姆逊看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带来的人们生活在城市中的逼仄感:“后现代的超级空间使人体不能在空间的布局中为其自身定位,一旦置身其中,我们便无法靠感官系统组织我们周围的一切,也不能靠认知系统为自己在外界事物的总体设计中找到位置方向。人的身体与他的周遭环境惊人地断裂,象征着我们思维能力的无能为力。”[6]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加快,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而有些问题是我们难以回避的,包括文化层面的问题。

对于城市文化研究来说,支撑性的“文化”外延指认就是其不同的层次。文化的第一个层次是指具体的艺术形式和产品,可称之为物质文化。第二个层面是指精神形态的文化,它包括社会主导性的价值观、道德观。第三个层面是文化模式,存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运行等领域中,我们可以称之为內源文化。文化的各个层次所指,都可以沉落在城市当中,因为城市就是文化的迹化,同时又是文化生成和创造的核心区域。城市文化学的研究有必要做以下的概念分层厘清。

(一)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伴随城市发展步伐的是人类文明的演进。按照美国人口局的规定,“城”(city)与“乡”的区别主要在于居于其间的人口的数量,虽然标准在不断变化。“‘城市’”概念可有许多不同的定义,所有这些定义唯一的共通点如下:城市是个(至少相对而言)密集的‘聚落’,而不仅仅是个一些分散的住居的集合体。”[7]在汉语的语汇中,“城”“市”实际上是有不同的所指的。关于“城”,《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以盛民也。”市:“买卖所之也。”也就是说,人集中居住的地方是“城”,做买卖的地方是“市”,“城”“市”成为“城市”实际上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大和商业趋于繁荣。当然,这里存在由“城”到“城市”和由“市”到“城市”两种情况,而两种情况分别会衍生出不同的城市特质。

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也是文明的集中汇聚之地,城市的形成的过程就是文明的积淀的过程,在世界的各个文明的范围之内都很早就有了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外显特质是人口的汇聚,其内在品格则是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创造。因此,从文化功能上说,城市传递并生成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文明由此得以流布。所以,我们可以说城市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文化能力,并在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上将文化能力释放出来。城市创造并流布文化,这也使得城市本身成为文化的符号,通过对于城市的考察可以破解文化的密码。

(二)城市文化

在中国,一直存在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而这一对立的双方是不对等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化的国家,依赖于土地经济;其次,中国的耕地面积有限,特别是人均拥有量不足,多的是人,少的是资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乡村文化较为发达,农耕文明彰显得较为充分。这一背景虽然不利于中国城市文化的生长,但是却可以说为中国的城市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研究大有可为。

虽然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城市文化类型与范式进行不同的划分与指认,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由人们创造出来,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网络中存在着的。由于文化体系和价值追求的差异,城市文化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文化是城市不同的风格形成的终极原因。关于城市的记忆既是关于城市街道、城市建筑、城市生态等的记忆,也是关于城市风格的记忆、城市品格的记忆,城市的风格和城市的品格就是城市的文化生态。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生态,同时也要保护好城市的文化生态。

(三)城市文化的价值

城市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两翼”:物质和精神,也就是科技和人文。由此看来,城市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同时城市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城市受制于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文化。由于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的自然条件,更由于不同的城市的市民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历史经验,形成了城市的不同的文化品格,由于不同的文化品格的存在,才使得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魅力。这是城市区别于他者城市之处,也是城市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形成的动力。

随着文明的演进,文化的功能性变得越来越强,当今时代,文化就是生产力,文化就是竞争力,将文化视为“软实力”是对文化的价值的低估。国家和民族进步与发展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力,城市要获得不断发展的可能性和走向未来精神品格同样需要具备强大的文化力。

彰显城市的发达程度的有城市的物质文明的演进的状况,更有城市的内在的精神品格,其外显形态就是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城市文化从内部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使得城市能够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城市所辐射的区域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进步。我们都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的精神状态可以被视为人的另一副面孔——文化面孔;一座城市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座城市的精神就是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品格的表征。发达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之所在,有了发达的城市文化,一座城市才会有自己的未来。

二、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视点

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研究视角清晰,那就是城市文化学的结构框架;研究视点可以是过去——现在——将来的立体维度。

(一)过去风貌:因铁路而强健的城市

哈尔滨原名是“阿勒锦”,从清代开始清代始称为“哈尔滨”。1896年,沙俄攫取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后,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铁路中心,由此作为城市的哈尔滨迅速地兴起,几十年间就发展成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解放以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哈尔滨的城市规模急剧扩大,迅速迈进了中国特大城市的行列,成为了一座北方的名城。哈尔滨在近代的崛起,离不开中东铁路,虽然说起来令人屈辱。哈尔滨是因重要的交通枢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而交通发达带来的自然是贸易的兴隆。依据中国的城市的形成方式来划分,哈尔滨是由“市”而变成“城市”的,“市”这一重要基因对于哈尔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下我们所提炼出的“开放、包容、时尚、活力”的哈尔滨城市精神各个方面多少都与“市”的品格有关。

哈尔滨一向被人们冠以“东方莫斯科”“北方香港”“东方小巴黎”等美誉,从这些称谓上可以看出哈尔滨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哈尔滨的美、哈尔滨的洋气、哈尔滨的风格……这些品格独特的社会文化的构成因素,与哈尔滨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哈尔滨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和城市史的原因,哈尔滨有着丰厚的冰雪文化、音乐文化和异域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从近代才真正开始兴起的一座中国北方城市,哈尔滨城市特色十分鲜明,这是哈尔滨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依托。

(二)当下情境:因转型而形成的落差

建国后,作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的哈尔滨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计划经济时期,哈尔滨的城市定位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军工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转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得以全面发展,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也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局面。此外,城市建设的目标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由以经济发展为传统而逐步趋向于追求各领域的均衡发展,这就使得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建设、城市的管理一起,成为决定城市发展的三要素之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哈尔滨在全国的影响力开始下滑,也影响到了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建设。与北京、南京、西安等文化古城相比,与香港、上海、深圳等近现代都市相比,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建设的脚步有些缓慢,其差距主要表现为城市文化品格的指认、文化名城建设的自觉、文化名城建设的精力和经济投入等方面,这些问题应该成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重点。

(三)范式指认:哈尔滨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范式”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范式”主要针对的是科学哲学的研究,但是这一理论被提出后,其应用范围迅速得以延展,其真正的价值恰如曾经的美国副总统戈尔评库恩所言:“更准确地讲,他揭示了已经被建立的理论在新的事实和观察得不到解释的压力下,是如何崩溃的。”“范式的世界观功能作为共同体的根本信念和最高原则,不仅能时刻主导和影响着科学主体的研究活动,更因其不可通约特性,使信仰不同范式的人们,在看待世界的路径和视角上有着本质的差异。这成为批判科学价值无涉原则和观察中立原则的重要武器。”[8]

当今时代,表面看来属于张扬个性的时代,从中国视角来看,禁锢人的欲望、压抑人的个性的时代已经结束,人的个性获得了张扬的场域。然而,追求个性的背后是人和整个社会的同质化,这实际上是后现代时代科技和人文共谋所达成的结果。个性的丧失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充分的表现,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与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等变得越来越相似,因为其共同的名字是“国际大都市”。

从国内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同质化”也表现得很明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几乎成为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代名词,来到陌生的城市我们的陌生感变得很淡,原因在于我们是在“同质化”的城市密林中行走,淹没在“同质化”的城市密林中的城市变得了无情趣。“对于大都市一词,经典的城市文化研究者曾经颇有微词。在他们眼里,大都市是现代工业城市的代名词,如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城市丧失了晚期中世纪和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所拥有的丰富可能性;格奥尔克·西梅尔则在对大都市与精神生活的探究中概括出现代城市生活的特征:没有人情味、没有个性的官僚系统和理性的市场化程序;斯宾格勒更视自己时代的大城市为一种癌症,并预言大都市文化将面临罗马一样的命运,都市将毁于某种世界末日式的战争。”[9]

哈尔滨要获得城市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明确自己的文化建设范式是至关重要的。建构哈尔滨城市文化范式首先要进行哈尔滨城市文化品格的指认。马克斯·韦伯在《正当性支配——城市类型学》中从经济的立场出发,将城市划分为“消费城市”和“生产城市”以及“商人城市”;哈尔滨的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哈尔滨是一座“消费城市”;由于建国后中国的工业产业布局的原因,哈尔滨是一座“生产城市”;哈尔滨因铁路而繁荣,铁路建设的目的之一是通商,所以哈尔滨又是一座“商人城市”。这些对于哈尔滨的城市文化,特别是哈尔滨的城市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哈尔滨城市文化范式应该是生产、消费、商业三个维度共同支撑起来的。

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建设,从策略上来讲,既要考虑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般追求,又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质。总体上来说,要综合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建设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城市文化;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拓宽城市文化发展的空间;以人为本,加强城市基层文化建设,凝聚哈尔滨城市精神,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力度,提高哈尔滨城市文化品位。

三、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视阈

历史文化名城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姿态各异的建筑形象和城市风貌,这种历史风貌特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哈尔滨的城市历史、城市的特色应首先纳入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视阈之中。

(一)城市历史的研究

哈尔滨作为大城市的崛起,离不开一条铁路,那就是中东铁路,“中东铁路及其后续铁路工程的建设,促进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相对落后的东北地区的开发,满洲里、绥芬河、哈尔滨、长春、鞍山、大连等城市,均是由于中东铁路的建设而发展为大城市的,到二战结束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已仅次于美、英、德,居世界第四位。”[10]中东铁路的延展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流布过程,而哈尔滨曾是中东铁路的“神经中枢”,随中东铁路而滋生的品格独特的文化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仅仅限于现象的描述,对其进行的真正的影响研究还没有展开,空间还很大。

例如,诞生于1906年3月14日的《远东报》,尽管它是维护、宣扬沙俄侵略政策的舆论工具,但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应对其进行整理,特别是进行影响研究。“《远东报》的文艺版成为了黑龙江文学现代性显现的重要阵地,其中的‘小说’栏目,大量发表叙事类文学作品,而小说超越诗歌成为文学的霸主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11]对《远东报》深入进行研究,重大意义是显豁的。

(二)城市间比较研究

比较的价值生成基于共性的同质化和个性的差异化,在城市文化学的视野下展开哈尔滨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是有必要的,原因在于哈尔滨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同时又是一座有着自己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近年来,城市文化研究领域,“双城记”成为了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所谓的“双城记”,就是城际间的文化比较研究:《双城记:上海纽约城市比较研究》《东亚双雄:上海、东京的现代化比较》等文章无论在学理方面,还是在对策研究方面,都显现出了价值。哈尔滨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应从两条路径展开:国际路径和国内路径。国际路径主要是与异域的大都市,比如纽约、伦敦、巴黎等进行比较,特别是与同哈尔滨有某种文化关联的莫斯科、东京、首尔等进行比较;国内路径包括三个维度:与文化古城南京、西安、北京等的比较;与同是崛起于近代的上海、天津、青岛、厦门等的比较;与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的比较。

(三)城市特色研究

城市特色指的是一座城市的特质,既有外在的形态,又有内在的品格,在城市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对哈尔滨的城市特色进行研究是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应有和必有之意。首先是文物古迹的特色。文物古迹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容和形式上。哈尔滨市的文物古迹是以金文化为主,这是历史对哈尔滨的馈赠,是实现今天与过去对话的凭附,我们要珍视并使其活化。其次是自然环境的特色。哈尔滨沿着松花江建城,松花江是全国七大江河之一,横穿哈尔滨市。由于地理位置所致,哈尔滨四季分明,四季均有不同自然环境特色。特别是冬夏两季,冬季以冰雪闻名于世,夏季为避暑胜地,是全国闻名的冰城夏都。第三是城市风貌的特色。城市风貌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建筑和城市的街区等方面。哈尔滨市的建筑文化以异域风格明显为表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哈尔滨的建筑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出现的现代建筑气势宏伟,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城市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建筑形式,不同的街区风格,形成丰富多样的哈尔滨城市风貌。

文物古迹特色、自然环境特色、城市风貌特色,属于哈尔滨城市文化中显性的要素,是已经得以辨识出来的风格体征,对其进行研究需要从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视野来展开;哈尔滨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要寻找的是哈尔滨文化之魂,需要从文艺学、音乐学、美术学等角度来展开研究。这样的话可以构建出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之网,形成研究的合力,全面推进哈尔滨的城市文化研究,为哈尔滨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上的支撑。

四、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展开路径

(一)哈尔滨生态文化研究

哈尔滨,这座地处中国版图上最高纬度的省会城市,季节分明的特色却是国内其他大城市难以具备的,这是哈尔滨生态文化的独特性之所在。夏季温度适中,适合人居,是中国的避暑胜地;冬季与冰雪相伴,气温较低。由此哈尔滨有“冰城夏都”的美誉。这样的地理环境哺育出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和休闲文化。在中国,冰雪节是哈尔滨独有的节日,雪雕、冰雕、冰灯,是哈尔滨人对于大自然馈赠的回报。休闲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精神强大基础上的成熟的表征。休闲文化被称为21世纪城市的“黄金文化”,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而哈尔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培植起了有着自己特色的城市休闲文化。2009年7月,哈尔滨标志性的休闲旅游风景区太阳岛,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全国乃至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岛屿型公园。

此外,哈尔滨是一座江城,但是与国内诸多的江城的城市格局不同,哈尔滨是沿江建城,而不是跨江而建,松花江南岸是城区,松花江北岸留存原始生态,遍布湿地,是松花江泄洪之地。现今哈尔滨的城市格局是两岸繁荣,但是松花江北岸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这也是哈尔滨生态文化的品格独特性之所在。

(二)哈尔滨移民文化研究

哈尔滨是一座移民城市,但是它与深圳等国内新兴的移民城市不同,哈尔滨城市初建时的“人源”由两部分移民组成,分别来自国内和国外。而这两部分移民所具备的精神文化品格,对于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历史上的哈尔滨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大的“驿站”,两宋时期被金朝政府强迫迁到关外的中原地区的汉族人以及契丹人,清朝时期被政府视为异己分子的“流人”,清朝政府解除对于东北的封禁之后“闯关东”的内地民众,他们去往他乡的路途中哈尔滨地区都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就留在了这里。“流人”文化、“闯关东”文化对于哈尔滨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闯关东”精神,通过视觉时代的影像呈示,其价值得以彰显。哈尔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初期,侨民众多(当然也有殖民的成分),俄国侨民、犹太侨民、德国教民、日本侨民,侨居抑或定居哈尔滨,他们使得哈尔滨城市文化中有了异域文化的特质,同时也使得哈尔滨走向了世界,以色列前任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的第二故乡就是哈尔滨。

(三)哈尔滨建筑文化研究

城市建筑可以说是城市历史的活的化石,是充满灵气的、会说话的城市的史书。在城市形成的初期,哈尔滨曾经是远东极为著名的商贸之城,据统计,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曾经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几十万侨民居住在哈尔滨;同时哈尔滨又曾经是地区开放的窗口,在中国外交领域扮演中,当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领事馆众多。由于工业先进、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品格开放,在哈尔滨城市发展过程同一历史时期内,巴洛克、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现代建筑、中国古典、伊斯兰等东西方多种流派建筑相继出现,构成了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而这其中,将巴洛克建筑的热烈和繁华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品格相结合的“中国巴洛克”建筑,更是哈尔滨建筑文化的独特品格的彰显,同时也彰显了哈尔滨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珍视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品格,是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保护;对哈尔滨城市建筑风貌展开研究,有利于捕捉哈尔滨的城市精神的脉动,推进哈尔滨的城市文化的发展。

(四)哈尔滨音乐文化研究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与城市建筑的特色相伴的,是哈尔滨的音乐文化。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成为了全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提到哈尔滨音乐文化,我们自然会想到“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夏”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哈尔滨市从1961年开始举办的一种社会性音乐文化活动。迄今已经有五十多年,已举办三十二届,连续性强。“哈夏”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并称为哈尔滨“一冬一夏”的两大传统文化节庆,对塑造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哈尔滨的音乐文化深受异域音乐文化的影响。哈尔滨曾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足可看出哈尔滨与俄罗斯文化的水乳交融。俄罗斯大地幅员辽阔,地广人稀,造就了俄罗斯人豪爽外向的性格,其中就包括对于音乐的酷爱。受俄罗斯侨民的影响,哈尔滨人性情豪爽,热爱音乐,这一点已经融入了哈尔滨城市文化的血液之中。俄罗斯人于1921年在哈尔滨创办了现代音乐教育学校,曾经的犹太人迁居哈尔滨,凡此等等,使这座北方的城市成为在中国大地上较早嗅到西方音乐的芳香,并将其吸纳进自己的音乐文化品格之中。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最早地呼吸着共和国的清新的空气,欣悦之情表征为音乐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此外,由于哈尔滨具有“时尚”“包容”的城市文化品格和精神,更是使得哈尔滨成为中国当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的重镇。

(五)哈尔滨教育文化研究

城市是属于人的,人的活动是城市精神延续和城市文化品格彰显的载体。在中国教育史上,由于城市历史的原因,哈尔滨这座城市里的教育活动自然不能用“历史悠久”来框定,但是由于哈尔滨兴起于近代,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并成为一种文化追求,那就是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对于平民教育的重视。

哈尔滨是一座移民城市。当初移民到哈尔滨的俄国人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1898年-1917年间,俄国人在中东铁路沿线开办了大量学校,仅在哈尔滨一地就开办了20多所各类学校。1898年10月10日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香坊开办了哈尔滨历史上第一所铁路小学校,招收俄国孩童,这是哈尔滨以及东北地区的第一所西式学堂。

1923年9月28日的《滨江时报》上发表了《哈尔滨平民教育班宣言》,其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俗语常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对于平民没有知识不但不能明白人生观是什么,就是当道对于民的号令,也是难得通行,社会也是不会有什么进程的,若要谈到哈尔滨的平民教育前途尚属落寞可虑啊。”由此可以看出九十年前的有识之士对于教育与民族兴旺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哈尔滨城市文化发展所拥有的辉煌历史以及当今所具备的强劲动力,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教育文化追求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教育公平”“平民教育”等是我们当下仍然在谈论的话题,仍有探讨的意义。

(六)哈尔滨商业文化研究

城市形成的范式有因“城”而“城市”和因“市”而“城市”两种,哈尔滨属于后者,哈尔滨这座城市发展的支撑和着力点是“市”,而沉落在“市”的背后的则是商业文化。

哈尔滨从建城到成为东北亚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仅仅用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一奇迹变现的过程中,哈尔滨商业文明的创生必然伴随着商业文化的生成和商业精神的积淀,时至今日,老字号商铺背后的故事仍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津津乐道,并且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如“秋林”“同济”等。哈尔滨如今的商业文明发达与当初的商业文化底蕴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很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哈尔滨上世纪初期金融体系的完备。据资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有外国银行33家,其中俄国12家、日本10家、美国4家、法国4家、英国3家。中国官办银行和民族资本银行也应运而生。1908年奉天官银号哈尔滨分号的成立是哈尔滨新式银行的开端。1912年3月,哈尔滨民族资本创办了第一家商业银行——滨江公立储蓄银行。以上资料中所记载的数据足以表明哈尔滨上世纪二、三十金融业的发达。1919年4月,由哈尔滨地区商界人士发起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证券交易所——“哈尔滨证券交易所”,虽然这一证券交易所由于当时经济的脆弱而不久就被摧毁,但却可以证明证券交易在哈尔滨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此外,保险业、典当业等金融行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哈尔滨都已经出现并有一定的规模。以上是一百年前哈尔滨的城市商业景观,凝聚成的是哈尔滨的商业文化品格。

(七)哈尔滨外交文化研究

近年来,晚清的地方外交研究逐渐成为史学界的热门课题,而在晚清的地方外交活动中,哈尔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这一角色的立体化还原,其意义既是史学的也是现实的。

最早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是俄国人,时间是1907年1月,美国人也是1907年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同年2月和5月,日本和法国分别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1909年1月,西班牙领事馆在哈尔滨设立。1910年1月,英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开馆,1931年升格为总领事馆。上个世纪初至建国前,一共有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过领事馆。这些当时的发达国家(列强)之所以热衷于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除了黑龙江地区有其本国侨民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看中了哈尔滨的地理位置,那就是有着丰富的农矿产品和独特自然风貌的黑龙江是从欧亚大陆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而哈尔滨是这一通道上的重镇。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东西方国家依托于哈尔滨所展开的外交活动,对于加速哈尔滨的繁荣,促进哈尔滨的国际化,以及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的形成都有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

五、结论

城市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和引领成分,城市文化研究是文化兴城、文化强城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研究应立足于城市的实际,关注人与城市的关系,为解决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策略。城市文化研究活动的展开应立足于城市文化学的理论视角,采取过去、现在、未来历时研究的多维视点,为城市文化研究延展出宏阔的研究视阈、路径及方法策略。

[1]〔美〕刘易斯·芒福德.郑时龄,宋俊岭,李翔宁.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徐强.英国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4]张仲礼.近代土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7]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费孝通.乡土重建[M].长沙:岳麓书社,2012.

[9]〔德〕马克斯·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类型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哈尔滨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谁远谁近?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