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谈淮海戏的继承与发展
2015-03-20陈森
陈 森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谈淮海戏的继承与发展
陈 森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以淮海戏为研究对象,分析淮海戏发展现状,关注淮海戏发展前景,论述继承与发展淮海戏的关键在于维护其生存土壤,使其与当地教育、经济发展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继承与发展
在当下的社会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戏曲艺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据中国戏曲学院相关调查资料得出,市场存活的以京、昆、豫、越、黄、评六大剧种为主的80多个剧种还在演出、发展;还有80多种仅仅是口头相传;剩下的80多种基本消失,只有一些相关数据。这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淮海小戏”,源出于海州、 灌云、沭阳一带流行的“拉魂腔”, 在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中很有影响。 对于淮海戏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维护其生存土壤,使其与当地教育、经济发展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一、淮海戏被列入保护后不断完善
自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国家先后也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框架体系。随着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淮海戏的受众面越来越窄,淮海戏的抢救和保护已正式进入国家视野,2008年淮海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淮安市政府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从2007年起用五年时间,分步实施资料收集整理,建立较为完整的资料库和陈列室,并设立博物馆和淮海戏网;2008年底申报了第三批淮海戏传承人。2009年6月国家文化部公布了杨秀英为淮海戏代表性传承人,并在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开设淮海戏班。由国家级淮海戏传承人、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魏加宁等淮海戏主要传承人授课,为淮海戏传承和发展培养新的一代传承人。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淮海戏重新回到淮海大地。可喜的是省淮海戏剧团等淮海戏专业团体演出逐年增加,对淮海戏演员需求也是逐年上升,淮海戏还登上了电视文艺晚会舞台。创作了一大批现代生活剧目,其中反映廉政题材的《豆腐宴》等两部现代淮海戏还获得国家级表彰。2009年江苏省淮海剧团又排演了大型淮海戏《秋月》。为打造一台叫得座、唱得响的经典淮海戏,这些创新将原本“弹三弦,唱小调”的淮海戏推进到全新的阶段,从沿街穿巷的门头戏,变为今天的都市大戏。
二、淮海戏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淮海戏属于地方小戏,是淮海地区的戏曲艺术形式,淮海戏经过近三百年历代艺人的实践、创造、交流和吸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财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台语言、唱腔。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戏发展的高峰期,自90代开始,由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电视、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思维与欣赏方式、价值观与表达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淮海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的受众面越来越窄。由于市场的萎缩,淮海戏艺人的生存空间也随着缩小,他们纷纷改行,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有濒临灭亡的危险。
三、对淮海戏创新发展谈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在传承中的主导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千百年来由最底层的民众创造并拥有的传统文化形态,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以政府为主导,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吸纳聘请国内外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才能共同开展此项工作。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利用的意义,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良好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吸引群众广泛积极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之中。
(二)教育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途径
实施“淮海戏进校园”工程,让学生们接触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和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家乡和祖国产生更多的感情,更能使他们世代相传自己民族精神。淮海戏是集地方音乐、文化之大成、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们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也是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教育资源。利用课堂教学这一载体融入淮海戏教学,把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淮海戏加入到学校音乐课、赏析课中,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也扩大了淮海戏的受众面,起到传承、弘扬和发展淮海戏的作用。
“淮海戏进校园”工程的实施,学校帮助剧团培养人才,剧团为学校师生提供实习基地和表演舞台。一方面保证了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淮海戏的传承和创新;另一方面学校的师生也有了学以致用的实习实训基地,让教学走出课堂、走向实践。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产生了优质的艺术成果,实现了双赢。
(三)对传统剧目进行改编和创新
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编导人员,真正形成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优秀作品的创作。新编剧目要大胆涉足现实题材,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关注社会时事、社会焦点,从舞台效果、唱腔身段、演出内容等方面做出改革,力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唱百姓心中所想、演百姓生活百态,达到与观众的共鸣,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四)注重淮海戏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淮海戏的学习是件苦差事,要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再加上当前对学戏前景并不看好,大多数人都不愿学淮海戏,导致后备力量不足。因此,在培养人才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呼吁诉求上,而应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要抓好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这四类人才的培养,建立戏曲学校人才和院团骨干在岗培训和深造制度;另一方面政府给予政策的倾斜和资金保障,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民间资助,尽可能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人才培养。
(五)建立研究机制服务实践活动
淮海戏的历史及特征、价值是什么,如何创作优秀剧目,对舞台表演的研究,杰出人物成就和影响以及与本地经济、文化、生活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急需要建立理论研究机制。通过有计划、有规模且长期研究,使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成有用的资源。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工作:(1)抢救性搜集传统剧目、现当代剧目的乐谱以及音频、声像资料,加快建立淮海戏资料数据库,这些是研究淮海戏的基础,更是淮海戏的精华所在;(2)构建良好的研究氛围,由淮海戏名家、艺术研究者、淮海戏专业人员、淮海戏爱好者建立淮海戏研究团队,开展淮海戏专项课题研究,使其更有效地服务戏曲实践;(3)发挥艺术类学校的优势,使淮海戏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同时发挥淮海戏音乐教育资源作用。
(六)强化宣传教育唤起保护意识
高度重视淮海戏宣传工作,组织协调各新闻单位,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专刊专栏,加大对重要创作成果的展示力度。每年对新创作品进行汇总梳理,对其中的优秀作品,通过组织举办专场汇报演出、作品研讨会等形式,大力向社会宣传推介。扩大淮海戏与人民群众的接触机会,可以通过剧场演出、广场演出、电视广播、选拔比赛、发行唱片等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接受、喜欢淮海戏。通过宣传教育,唤起人们对淮海戏的保护意识。
(七)保护与利用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发淮海戏潜质,进行合理开发,以经营性的方式加以保护发展,这不仅能更好传承与发展淮海戏,更能体现出其更多的价值。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戏曲大赛、下乡演出、商业演出等活动,使淮海戏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使之成为在国内有影响,能够走向国际,成为本地区最亮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经过千年时间积累以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势在必行,也是刻不容缓的。淮海戏在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上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人去保护和创新,使之发扬光大。
[1]顾永博.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与淮海戏艺术整合的思考[J].黄河之声, 2012(7):108-109.
[2]曾钰.淮海戏的传承发展及音乐资源的保护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2):45-46.
责任编辑:贺 正
G124
A
167-6531(2015)18-0073-02
陈森/淮安文化艺术学校讲师,二级演奏员(江苏淮安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