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对策

2015-03-20刘丽娟刘立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理工科学习动机创新能力

刘丽娟,刘立波



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对策

刘丽娟,刘立波

理工科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的养成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本文在总结理工科专业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了影响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对策和建议。

学习主动性;学习动机;创新能力

影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有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大学生主体因素,二是非主体因素。主体因素是指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个体兴趣爱好、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等影响因素;非主体因素主要来自学习环境,这里主要指高校的专业学习氛围,如课程安排、实验条件、就业引导、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团队合作等。当学生的主体因素与非主体因素发生共鸣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即会受到这些综合因素的激发而挖掘潜在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和效果,直接体现为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一、理工科专业学生特点

理工科学生作为一个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处事原则等方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进行研究,他们所学专业知识、受教育背景、知识接受方式等不同,因而具有其独特性。总体来看,理工科专业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性强于感性

因专业学习的特点,理工科专业学生会接受系统的数理或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因而与文科学生相比,理工科学生更注重逻辑能力而不是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他们偏重理性,遇事能够沉着冷静,善于思辨,而不像文科学生善于想象,情感易冲动。

(二)现实强于理想

由于学科特点和思维方式的影响,理工科学生通常更注重对在现实世界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的获取,并能够认真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理工科学生更现实,但缺乏浪漫主义情怀,不喜欢纸上谈兵和形式主义。

(三)机械性

人们普遍认为理工科学生是现实主义者,凡事很认真,甚至固执,思维方式表现出一定的机械性,在处理事情时缺乏灵活性,有时过于偏激,表现出“棱角分明、宁折不弯”的性格。

二、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因素

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因素来自内外两方面,内部原因产生于学生自身需要而自发学习的一种潜在力量,即我们所讨论的内在主动性。而外在原因是由学习目标或学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一种外在学习动力,可理解为外在主动性[1]。

(一)影响主动性的内在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主动性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2],因而本文基于此三方面分析影响理工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在因素。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兴趣类动机和需求类动机两种。由个人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学习动机是学习主动性最强烈、最直接的内在影响因素,由此激发而产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更深入而持久,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相对而言,由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则是被动的,它不是对知识的渴望,而是出于未来工作、生活或家庭需要才产生的学习愿望。基于需求的学习动机一般是短暂的,不会持久,而且比较薄弱,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需求得到满足则会立即终止学习行为。目前来看,基于需求的学习动机是比较普遍的。

2.学习兴趣。如前面所述,学习兴趣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学习主动性的内在驱动力。理工科的学科专业具有实践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也因此决定若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很难形成学习主动性。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与文科专业的发散性不同,理工科专业知识过于固定化和机械化,需要以浓厚的兴趣爱好作为内在动机推动学习,而在现实中真正产生学习兴趣的学生比例不高,大部分学生均是因为学分或毕业等需求而被动学习。

3.学习态度。思想决定态度,目前大学生因思想迷茫而导致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首先大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大都是依据家长意愿填写,认为理工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但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其次,学生的这种完全服从、缺乏自我的生活环境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上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一切需要别人安排和督促才能进行;另外,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更多课程内容需要学生课下自学或动手实践,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突出的主动性,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消极对待,没有形成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影响主动性的外在因素

1.学习形式或学习环境。大学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而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模式,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对于枯燥的理论学习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往往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才突击复习,以至于在实践环节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实践效果不佳,如此往复形成消极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教师考核制度。大学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部分,但由于高校对教师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很多高校比较重视对科研的考核而轻视教学,这虽然有利于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但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3.学生考核制度。现在高校的课程考核大都采用期末考核的形式,缺乏内在主动性的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不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只在考前进行突击复习,不求高分但求稳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学习风气的形成,减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

三、提高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3]。正确的学习动机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所需知识。而实际上,现在很多学生学习动机是很功利的,试图通过学习获得对自身发展有益的荣誉或奖励,如奖学金、入党等。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是短暂的,目标实现后学习欲望便会立即消失。尤其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因受所学专业特点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较为直接,情感表达与文科学生相比略显不足,所以在学习上的功利性动机更加明显和直接。因此,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至关重要,应该首先从思想观念上引导学生从社会需要出发,客观评估个人综合条件,清晰地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着眼于未来,摒弃短浅的、功利的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制定合理的学涯规划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已在全国广泛推广,但从课程实效上看,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尚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大都具有从众心理,没有对自己开展过客观地评估以及合理的学习安排。因此,有必要针对每名学生制定合理的学涯规划。此项工作需要在大一即组织开展。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以全面掌握其学习特点、优势、劣势和喜好等;然后,根据其个人综合条件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及其发展方向;再次,根据其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学涯规划指导方案,具体到学生每一学期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这样通过具体的方案引导,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明确每阶段的任务目标,同时在目标的指引下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综合实践平台

实践能力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实践能力的养成与提升需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应该以高校为主体,以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学生综合实践平台。这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理工科专业枯燥的理论学习的厌烦情绪,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实践促使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理工科学生的综合实践平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搭建,一是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必须能够保障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实验室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实行老带新和老管新的模式,实现实验元器件的充分利用和多次利用,并充分保障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二是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社会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总体上,综合实践平台一方面通过实践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理性认识,以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并确定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一方面为岗位实践,即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查缺补漏。

(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当代大学生应紧跟社会发展脉络,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主要责任。具体而言,需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开展。

一是需要明确创新的载体,可以科技竞赛为主要载体,通过具体项目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在纵向上主要分为校、市、省和国家几个层次,将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别专业竞赛形成常态化工作;横向上主要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的科技竞赛。

二是在学生管理上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团队荣誉、物质奖励和学业奖励等,并建立一支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创新项目指导教师队伍。

三是推广实施“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

四是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教师的角度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二是针对不同专业基础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方案,通过老带新的模式,力争实现全员参与,实行个体阶段化管理。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高校教学质量、学生管理、配套设施建设等众多方面。正确的学习动机、科学合理的学涯规划、良好的综合实践平台和创新能力培养均是影响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也是高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强化这些关键因素的管理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陈海涛.当代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归因分析及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4(10):213-214.

[2]张磊.论思政工作在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的突破[J].克拉玛依学刊,2013(1):47-51.

[3]周誉昌.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165-166.

责任编辑:魏明程

G641

A

167-6531(2015)18-0018-03

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课题“提高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实证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5年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课题“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XYJ2015022)

刘丽娟/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辽宁大连116600);刘立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讲师,硕士(辽宁大连116600)。

猜你喜欢

理工科学习动机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