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面思考翻译核心话题的力作
——苏珊·巴斯内特著《翻译思考录》评介*
2015-03-20焦鹏帅
焦 鹏 帅
一部全面思考翻译核心话题的力作
——苏珊·巴斯内特著《翻译思考录》评介*
焦 鹏 帅
自从1972年詹姆斯·霍姆斯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提交了名为“翻译研究之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的论文,首提建立翻译研究这个学科以来,截至2012年翻译研究已整整走过了40个年头,各路学者纷纷从自己的学术兴趣入手对翻译展开深入广泛研究,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将翻译研究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那么,在这40年的研究历程中,翻译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译者的地位是否发生了改变?有关翻译的核心话题解决没有?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资深教授,曾任该校副校长、原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倡导者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2011)在其由Multilingual Matters出版社出版的新作《翻译思考录》(ReflectionsonTranslation)中,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以讲述的话语方式,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对翻译——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研究对象,分话题做了深入思考。这些话题包括:语言与身份,翻译中的原罪——直译问题、翻译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译者所处的危险境地、译本应该如何现代化——被广大读者所接受认可、译者身份焦虑、翻译与改编、翻译风格、如何看待误译、诗歌的流传、翻译的得失、重读的乐趣、意义的层次、译文比较的价值、诗歌的力量等等。以下将对该书的主要内容、业界评价、写作特色及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借鉴意义展开讨论。
1.内容简介
全书由作者发表在英国口笔译协会公告栏(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ITI)上的39篇系列小文章结集而成。由于文章所涉猎内容繁多,囿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全部展现其内容,只能选取部分典型的有关翻译的话题进行介绍,期望通过对这些典型话题观点的描述,探究作者思想观点的形成,以期给国内翻译研究以启示与借鉴。
开篇伊始,在第一章作者以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ller)的多语背景和自己的多语经历,引出了语言与身份的关系,指出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文化身份。一个人的语言数量与身份的关系就如同洋葱的一层层外皮,剥掉这些外皮,将别无它物。人们对于多语现象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如在香港和印度,一个人会几种语言代表着他受人尊敬的教育程度;但在20世纪的英语世界国家却对多语制有着复杂的态度,这显示出“语言很少是平等的,这反映出某种文化的霸权地位”(4)。语言与身份的关系还体现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斗争关系上——“民族主义的历史其实就是一种语言抵抗,就是一种与压迫者的语言的斗争”(5)。在这种多语的政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翻译。翻译促成了不同语言间的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往往又表现出一种悖论:“一种文化越是想维护它的个性,创立自己的文学,让自己的声音被他人听到,那它就越需要翻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翻译过程离不开译者的参与,而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尽相同。在约翰·考伯特(John Corbett 1999:185)看来,由于苏格兰有着强烈的创新翻译传统,“在译入苏格兰的译文中,我们总是试图以一种允许译者在场的方式再现我们‘想像中的地理’”。他视翻译不仅为一种丰富滋养转型中的文学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提醒苏格兰读者——翻译是一种把身份与语言相联系的方式;而在坎伯斯(Campos 1998:186)看来,“译文就象(一种事物)假扮的外表。几乎是同义异音字。要的就是穿透假扮者的表皮,把所有的一切都假扮起来,包括每个痛苦,每个声响,每一寸肤色”(7)。他视翻译为一种变形过程,一种重新想像他者的过程,同时还是一种个人经验。作者通过对路易·德贾梅士(Louis Vaz de Camoens)所做葡萄牙语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The Lusiads)的理查德·范莎(Richard Fansawe)爵士和理查德·伯顿(Richard Borton)爵士不同英译本考察,指出范莎爵士的翻译旨在“通过文学文本对葡萄牙海洋强国与大英帝国的相似性描写,向未来的国王传递光明美好未来的信息”(9),而伯顿译文的“措词与他的爱国情怀凸显了他与文本材料的自我身份化过程”(10) 翻译为译者提供了一个阈限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译者既不是一人,也不是另外一个,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而是处于一种语言边界消融的状态,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身份的失去,也有新身份的获得。作者通过具体案例文本对语言与身份的关系考察,指出翻译在这种关系的建立中所起的作用。这种实证方法也为我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关于直译——这一翻译中的“原罪”问题,一般认为这是翻译初学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向源语靠拢。由于直译造成的接受困难,被众多译者所拒斥。直译的缺陷还表现在计算机翻译中,这种方法译出的译文不堪卒读。但是直译这种方法是不是毫无用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推崇直译呢?作者给出了答案:“直译一直以来在语言学习中被视为一种测试学生是否具备语法和语义能力的一种方法”(13)。这在作者儿子的德语语法学习中得到验证,通过直译的对比,可以找到两种语言的差异。除了这种用途,“直译作为获取学习新思维过程的第一步,它通过理解另一种语言作用的方式,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来阐释世界”(14)。同时作者通过对早期英语文本对拉丁语的行间注释,指出直译还是“使用某种方言的人们用来发展他们书面语的工具”(同上)。换言之,直译对于一种语言的书面语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对于直译的思考与发现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直译的价值和意义。
在翻译理论充斥着各种学术会议、博士论文、学术书籍的当下,这些理论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行为?人们是否思考过这些理论与翻译行为的关系?翻译理论又有多大的指导作用?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这一古老的两难话题,作者认为理论与实践的分道扬镳是独特的英国现象,存在于所有的学科。从事实践的人不屑于理论家的空谈玄论,而只是关注如何提高他们的翻译技艺,他们认为只有实践出真知。而在作者看来,“理论被视为一种知识化过程,有着自身的语言和规律,这都需要去学习,而许多实践者却被这些愚昧的理论搞得很抑郁”(16)。面对复杂的翻译行为,她认为最有用的翻译理论当是源自译者的理论化总结。而译者的任务则是“以同样的文字将作家完美形式的文字释放到另一种语言当中,让那里的读者感到宾至如归的亲切”(Paz,1992:152-162)。如果说读者对于译者的最大褒奖就是译文看起来不象译文的话,那么翻译理论对于异质的强调和对于归化这种翻译策略没落的关注多少有些与翻译实践的要求不合拍(19)。作者对韦努蒂(Venuti)提出的“异化”翻译策略与现实中的翻译实践要求和读者对译文的期待所形成的悖论委婉地提出批评,换言之,翻译理论的价值在于它应与翻译实践保持一种和谐共促的良性互动关系。翻译理论的提出应该多由从事翻译实践的译者提出,而不是相反。“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互构互补互彰的关系是天生的,必然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任何翻译理论,包括纯翻译理论,都不可能因为持论者的主观愿望或书面声明而脱离与翻译实践的干系”(曹明伦,2013:164-165)。
而在本书的第38篇文章中,巴斯内特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再反思。她通过自己多年的审稿经历,指出很多文章的通病反映在文中所使用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各说各话,不成体系。具体表现在多数文章的写作套路无非就是先进行理论综述,然后再进行案例分析,这些理论综述与译本的分析是割裂的。同时根据她在审稿中发现的众多文章中言必称苏珊·巴斯内特、弗米尔(Vermere)、韦努蒂、贝克(Bake)或皮姆(Pym)的现象提出了批评,指出为什么作者不能对这些翻译理论家提出的所谓“正统理论”进行质疑与反思。作者对于翻译研究早期诸多有识之士提出“翻译研究”这一独立学科的勇气给予了赞扬, “(这些人的)部分努力在于创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类,找到一种你的研究领域不同于其他人研究领域的方法,继而修筑自己的知识围栏,从而开拓出促进你的研究领域发展的疆域”(161)。这些努力包括创建属于自己的专业化语言,举办专业化研讨会和创办专业化的学术期刊等等。在回顾了自己撰写《翻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这本著作的经历后,作者指出她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并非旨在建立一个新学科,而只是想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译本,在她看来,“翻译研究”并不真的是一个学科,只是一种趋近译者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她坦言,无论是翻译与权力研究,还是后殖民翻译研究,抑或是语料语言学翻译研究等,都并非如人们所说的崭新的理论——都只不过是2000年前西塞罗所提出的直译、意译二元方法论的一面或另一面表现。最后作者指出,她并非提倡翻译理论无用论,而是呼吁翻译理论一定要与翻译实践相联系,指出能确保这种翻译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办法就是翻译理论家也要从事更多的翻译实践,即“翻译研究也需要翻译”(Hemans 1999:ⅰ)。
关于翻译、改编、写作三者的关系,作者分别在第9篇和第39篇给予了回答。在对泰德·休斯(Ted Hughes)的《奥维德故事集》(TalesofOvid)是否是奥维德的《变形记》(Metamorphorses)的译文的争论描述中引出翻译与改编的区别,作者指出“翻译与改编的区别,二者是否以源文为准,靠近原文被视为翻译,偏离则视为改编”(40)。通过对勒菲弗尔(Lefevere)的重写理论简介和她自身的比较文学背景,作者指出:“原文、译文永远不会相同,因为译者的语言与文化摄入差异使然。重写理论有助于我们避免去谈翻译与改编的区别。”对于传统的忠实于原文的翻译,作者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语言教学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对翻译的误解。翻译行为在语言教学为语境的前提下被视为一种以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文本,尽可能趋近原文的检测机制。优秀的译员总是要超越这种语言练习,把他们自己的创新带入到这种以对等为目的的练习”(同上)。对于翻译与改编的争论,作者建议停止无谓的争论,以重写的视角来看待译者所做出的贡献,学会信任译者,承认他们所做工作的价值。而对于翻译与写作的关系,作者认为“所有的作品在某种方式上说都是重写,或是其它作品的重述,换言之,不管作者写的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一种翻译,因为这种翻译的产品源于对其他人作品的阅读。有时这种重写是无意识行为,而有时又是一种有意的选择”(164)。当然,这种观点是基于作者比较文学的学术背景提出的,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这无形中提高了译者及翻译行为的地位,从而赋予译者较大的量裁权,而无须将传统的“忠实”翻译原则置于对译者的译文评价的框架内,这无疑会导致过度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纵容误译。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已经近四十年,全球范围内也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全方位的研究,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但是译者和译作与作家和作品的身份地位相比,仍然显得很尴尬。作者指出:“译者常常被视为对外语的操控转换,并不被认真对待……译作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活动,并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炫耀的东西。事实上,全球高校范围内,译作并不被视为是严肃出版物,一堆译作也无助于定级晋升,不管这些译作有多么的成功。”(ⅸ)
限于篇幅,作者在书中对所涉有关翻译的其它观点在此不一一赘述。笔者希望读者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思考,从这本对有关翻译各话题的反思与总结的著作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悟到翻译研究治学的方法,共同为推动我国翻译研究向纵深、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2.业界评价、写作特色及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作为作者几十年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反思总结性著作,该书获得了诸多业界行家的好评。过世不久的香港浸会大学张佩瑶指出“如其他人一样,苏珊·巴斯内特为把翻译建设成为一门有益的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部39篇文章构成的内容涉猎广泛的最新著作中,她用清晰通俗、敏锐深刻、生动形象、博学睿智的文笔阐述了对这翻译研究这一学科的深入思考。”1
德里大学的哈里什·特里维第(Harish Trivedi)指出:“在这部通俗易读、令人兴奋的、富有挑战性的论文集中,苏珊·巴斯内特展现了过去几十年他作品中一直以来的敏锐洞察力、人文关怀精神及渊博的才学。该书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关心翻译的当下及未来的有识之士的必读书目。”2
都柏林城市大学翻译与文本研究中心的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onin)认为:“该论文集展现了一位‘致力于翻译研究与实践’多年的女性对其所处学科卓越、及时的洞察力……时而学究故态,时而绝对实用。该书展现了作者作为一名译者视角转换、内外兼顾,自我发问、自我文化审视及对他者文化关照的独特能力。”3
如前所述,此部论文集虽然由作者平时的小文章结集而成,但是承袭了作者几十年的治学理路和方法——凡立论必有理据,理论融于对事实的论述中,水到渠成,浑然一体;凡论据或源于自己阅读他人,或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翻译实践,均能支撑自己的立论,和谐相应;凡论述均用生活化语言,娓娓道来,绝无哗众取宠、晦涩难懂之玄深怪论。在这些随笔小文中,作者时而如叙家常,时而旁征博引,展现了其长期积累的宽阔学术视野与博学品格。简言之,该文集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目的明确(展示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基本问题);二是研究基点稳固(从直接产生于实际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出发);三是研究视野开阔(研究任何具体问题时都想到翻译研究的四大范畴);四是研究方法具体(始终结合文本、注重实证考据)”(曹明伦,2010:203)。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作者囿于自己比较文学的学术背景,就某些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如“翻译就是重写”,这种观点出发点是将翻译产品——译作视为一种客观实在,过度强调译者的创造性,强调译作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作用,而抛弃了对原文文本“忠实”的普遍现实性法则(哪家翻译公司或委托人不要求译员忠实于原文?特别是科技翻译的语境下)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一理论纳入文学翻译的语境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阈下,或可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作为一名文学翻译家,巴斯内特擅长对具体文学翻译形式的评析。她写了许多的论文,讨论文学翻译中的问题、策略和方法,她对诗歌、散文、戏剧文本翻译的独到而贴切的见解,为她的文化翻译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反过来,又使她的理论具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在巴斯内特的翻译著作中,文学翻译始终是她的关注对象,翻译的诗学始终是她的讨论题目”(段峰,2006:91)。因此,对于作者的一些观点,读者在阅读时应考虑到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前提语境方可悟得其理论适用范围与局限。
对于我国翻译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该书也颇具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书中提到的译作和译者在世界学术范围内仍然处境卑微,得不到承认的尴尬现实,这在我国学术界亦是如此:一部普通译作在职称评定时比不上一篇CSSCI文章,更比不过一部原创小说,尽管译者所付出的艰辛并不比后两者少。另外,在翻译的报酬上,普通译员的报酬还是沿袭十几年前的标准,译员在翻译实务中利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相应的法律救助等。这些译员现实写照与翻译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身份很不相衬。此外,目前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翻译理论的作者多为象牙塔里的纯学术研究者,鲜有集翻译实践与理论二者完美结合之大成者。这就导致我们翻译研究中经常出现的谈理论者不屑于实践,而搞实践的同样不屑于理论,各说各话,互不相通。再有就是我们的翻译研究述引西方译论者多,根据我国翻译实践特色原创翻译理论少;重理论高谈阔论者众,贴文本扎实研究者寡;学术论文写作中理论实践水乳交融者少,理论实践割裂互不相通者多等等,不一而足。
针对上述问题,该书对我国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启示意义在于未来我国翻译研究应少些“主义”争论,多些“问题”意识,多从翻译实务入手,找到问题所在,进而通过理论研究推动翻译实践乃至整个学科健康发展及整体提升。譬如,如何完善及落实翻译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译者自身权益;如何切实提高译者翻译实践和理论水平,使二者能更好地在译者身上得到统一和谐发展;如何针对互联网语境及全球化、新技术对翻译新的业态形式的影响展开研究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新情况。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国内不少学者已经将视野投向这些翻译研究的新领域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此不赘述。
3.结 语
一个学科的发展正如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向前看的前瞻魄力,也需要向后看的反躬自省的勇气,向前看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增加自信;向后看是为了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巴斯内特以自己多年的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思考总结而成的《翻译思考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审视翻译各话题的参考,在本书中,作者依靠自己的经验与视野,独立思考,批判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虽然此书扉页上写着“献给我的弟弟——另外一种译者”,但是此书也可作为国内从事翻译研究的硕士、博士的阅读书目。
需要指出的是,巴斯内特于上世纪80年代在沃里克大学创建的“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Translation and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撤消,中心部分研究生教育项目终止,其余项目经审查后分别并入该校德文系和英文与比较文学研究系(曹明伦,2010:203)。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翻译研究若不与翻译实务相联系,若不聚焦翻译的本体,分清主次,而只是盲目扩疆拓土,那么翻译研究只会寄寓其它学科篱下,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这也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思考。
注释:
1、2、3均见于http://www.amazon.com/Reflections-Translation-Topics-Susan-Bassnett/dp/184769408X[J/OL].2013年9月13 日,引文为笔者所译。
Bassnett,S.2011ReflectionsonTranslation[M].Bristol·Buffalo·Toronto:Multilingual Matters. Campos,de.A.VersoReversoControverso[M].E.Riberro Pires Vieira trans.San Paolo:Perspectiva,1978.
Corbett,J.WrittenintheLanguageofScottishNational[M].Cork:Cork University Press,1999.
Hemans,Theo.1999TranslationinSystems:DescriptiveandSystemicApproaches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Paz,O.1992.Translation:Literature and letters(I.del Corral trans)[A].// R.Schulte and J.Biguenet (eds.).TheoriesofTranslation:AnAnthologyofEssaysfromDrydentoDerrida[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2-162.
曹明伦,2010,巴斯内特《翻译研究》(第三版)导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5):198-203。
曹明伦,2013,《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段峰,2006,苏珊·巴斯内特文学翻译思想述评[J],《四川大学学报》(2):88-92。
(焦鹏帅: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
通讯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5年“第三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通知
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15年11月14至15日(周六和周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语言能力发展与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具体议题包括(不限于这些议题):
(1)母语能力的发展和习得研究;
(2)外语或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习得研究;
(3)双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习得研究;
(4)语言学习及加工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
(5)语言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6)心理语言学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7)音位、词汇、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加工研究;
(8)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研究。
有意参会者请于2015年9月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中英文摘要。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摘要进行匿名评审,并于2015年10月15日前向被录用者发出正式会议邀请。
会议费用:会务费1000元(研究生减半),其它费用自理。
联系人:张辉 孙崇飞 卞京
电子邮箱:psycholing2015@126.com
有关本次会议的最新信息将在中国心理语言学研究会网站及时刊出,敬请关注。
2014-12-10
*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度中央高校博士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弗罗斯特诗歌汉译经典化与国民教育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5S2YQN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