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疗胃痛
2015-03-20孔德全指导王海松
孔德全 指导 王海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生·610072)
笔者在临床中以“治肝可以安胃”为原则,以逍遥散加减治疗胃痛,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笔者体会总结如下,方便大家参考学习。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1]。“胃脘痛”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治肝实脾”。 清代医家叶天士则在仲景“治肝实脾”基础上提出“肝胃同治”,其在叶案中认为“肝木宜疏,胃府宜降。肝木肆横,胃土必伤,胃土久伤,肝木愈横。治胃必佐泄肝,泄肝必兼安胃,治肝不应当取阳明”[2]。
1 病因病机
胃痛是由外邪犯胃(寒、热、湿)、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因素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人是一个整体,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胃属阳明燥土,主通降,以通为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侮,若肝气过盛,克土太过,即“木旺乘土”,若木本不强,因土虚致肝木相对旺盛,即“土虚木乘”, 若脾胃之土过于强盛,反侮肝木,即“土壅木郁”。总之,胃痛的基本病机是“不通则痛”,“不通”的关键是气机阻滞,而全身气机是否调畅是由肝所主,因此胃痛虽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等证型,最终都将会导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且现代人生活、学习、社会压力大,所以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型胃痛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个证型。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治肝可以安胃”为原则,肝胃同治,应疏肝柔肝,健脾和胃。
2 治法方药
以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疏肝健脾、和胃止痛,药物组成: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生姜,薄荷。方中柴胡为君,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当归、白芍为臣,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共达和肝柔肝之效。佐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实土以御木侮。薄荷解郁透热,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共为佐药。全方可疏肝解郁,健脾和胃。[3]寒邪客胃者加高良姜、吴茱萸等温胃散寒,饮食伤胃者加山楂、建曲、莱菔子等消失导滞,肝气犯胃者加香附、郁金、延胡索疏肝行气止痛,湿热中阻者加黄连、栀子、草豆蔻等清热燥湿,瘀血停胃者加蒲黄、五灵脂、丹参等化瘀止痛,胃阴亏虚者加沙参、麦冬、石斛等养阴益胃,脾胃虚寒者加桂枝、干姜等温中散寒。
3 典型病例
一、张某某,女,44 岁,于2013年05月06日初诊。反复胃脘部疼痛3+月,刻下胃痛,纳差,伴右胁肋部麻木感,二便可,眠可,舌淡苔薄白,脉弦。诊断:胃痛—肝气犯胃证。治疗:疏肝解郁,和胃止痛。逍遥散加味:柴胡15g,薄荷10g,香附15g,延胡索30g,当归10g,茯苓15g,芍药20g,生白术15g,生姜10g,甘草6g,水煎服,1日3 次,1日1剂。经治疗1周后复诊,胃痛明显缓解,胁肋部麻木感消失,原方去香附,延胡索减量为15g,嘱患者调畅情志,生活规律,再次服用一周后胃痛消失。
二、陈某某,女,48 岁,于2013年7月13日初诊。反复胃脘部疼痛7+月,进食后疼痛明显,伴胃胀、反酸,纳差,口干,大便稀不成形,2-3 次/天,小便可,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胃镜示“胃溃疡”。诊断:胃痛—湿热中阻,肝气犯胃。治疗:逍遥散加减:柴胡15g,薄荷10g,当归10g,茯苓10g,芍药10g,炒白术15g,生姜10g,甘草6g,栀子15g,黄芩10g,黄连6g,吴茱萸5g,海螵蛸30g,水煎服,1日1 剂,1 天3 次。治疗1 周后复诊:胃痛、胃胀减轻,偶有反酸,大便1-2 次/日,成形,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继续原方。1月后患者偶有胃脘部隐痛,无胃胀、反酸,纳可,大便可,予逍遥散原方继续调理,并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进食辛辣饮食。3月后疼痛消失,复查胃镜示溃疡已愈合。随访半年无复发。
三、李某某,男,34 岁,于2014年2月1日初诊。患者2 天前因进食火锅及饮酒后出现胃脘部胀痛,伴反酸,口苦,大便稀不成形,解不尽感,舌红苔黄腻,脉弦。诊断:胃痛—饮食伤胃,肝胃不和。治疗:逍遥散加减:柴胡15g,薄荷10g,当归10g,茯苓15g,芍药30g,生白术15g,生姜10g,甘草6g,焦山楂15g,神曲15g,莱菔子20g,黄连6g,水煎服,1日1 剂,1 天3 次。治疗1 周后复诊:患者自诉服药2日后胃痛明显减轻,现胃痛已消失,大便仍稍偏稀不成形,无解不尽感,嘱患者清淡易消化饮食,并予逍遥散原方疏肝健脾和胃。
[1] 周仲瑛,等.中医内科学[M].(新世纪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86-192.
[2]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0:430-438..
[3] 邓中甲,等.方剂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