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英杰老师从肝论治月经病经验

2015-03-20贾卫华

河北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冲脉肝经任脉

贾卫华

(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针灸科,河北 衡水 053000)

李英杰老师从肝论治月经病经验

贾卫华

(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针灸科,河北 衡水 053000)

从肝论治;月经病;中药疗法;名医经验;李英杰

李英杰,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长月经病治疗。李老师倡导“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观点,认为肝与月经病关系最为密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从肝论治月经病经验总结如下。

1 概 述

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月经周期的异常,或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及绝经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常见于以下情况:月经先期或后期及先后无定期;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绝经前后证候等。李老师常说:妇人之病,首重调经,察月经之期、量、色、质,以判断其正常与否。

2 理论渊源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是由叶天士首先提出,强调肝对女性生理、病理的作用,即指其关系发育与生殖功能而言。

2.1 肝与冲任的关系

2.1.1 在经络循行方面 足厥阴肝经是体内循行分布最广的一条经脉,起于足大趾背的毫毛处(大敦),止于巅顶(百会)。其与任脉、冲脉、督脉3条经脉均有交会:百会是肝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曲骨、中级、关元是肝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三阴交是肝经与冲脉的交会穴。任脉、冲脉、督脉3条经脉均起于胞中,同源异流,如脉气失调,可引起经、带、胎、产之病症。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主调节情志。任脉有“主胞胎”功能。冲脉循行于身之中,为十二经脉之海,又称为血海。由此可以看出,肝与情志及妊产胎育密切相关。

2.1.2 在功能方面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里所说的太冲脉即指冲脉。月经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即冲脉的充盈与任脉的畅通,而冲脉与任脉皆隶属于肝脏,肝主藏血和调节血量。 故肝藏血和主疏泄功能的正常是维持月经正常的基础。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恶抑郁,只有肝气调畅,精神情志才能正常,从而气畅血旺,则血海蓄溢有常,月经自调。同时,通过肝的疏泄作用,可以影响脾胃及胆汁的功能,使气血正常生化,保证经血有源。故肝是调节月经的枢纽。

2.1.3 历代医家对肝、冲任二脉与月经关系的认识 叶天士率先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确切记载。而且其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动。故肝脏之病,较之他脏为多,而于女子尤甚”[1]。清·秦天一认为“妇人善怀而多郁……肝经一病则月事不调,艰于产育”。[1]《济生方·肝胆虚实证治》载:“夹肝者……谋虑过制,喜怒不节,疲劳之极,扰乱其经,因其虚实,由是寒热出焉。”[2]这些观点的产生均以《灵枢·五者五味》理论为基础,“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故人卧血归于肝”。以上均说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情志失和,如果超过肝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气机失调,肝的疏泄失职,导致脏腑气血紊乱,从而引起月经不调。由此可以看出,肝主冲任,只有肝保持正常功能,即肝气条达舒畅,肝血充足旺盛,疏泄正常有度,才能冲任通,经水调。

2.2 肝与肾的关系 肝属木,内寄相火,主升主动,为冲脉之本。肾属水,主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两者同居下焦,为子母之脏,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主疏泄,肾司封藏,肝肾功能协调,则血海充盈,月经正常。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基于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3 治疗方法

女子以血为本,历经月经、妊娠、生产等生理过程,数次失血,极易造成肝血不足,肝失所养。正如《灵枢·五音五味》所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存压力日渐增加,生活琐事及工作压力等导致情志失和,造成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症。肝失条达,疏泄失常,继而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及冲任二脉,气机失调而致月经发生紊乱。故临床遇月经病变时从肝入手治疗,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李老师认为,从月经病发病因素、临床症状以及症候特点来看,月经病基本原因是肝阴阳失调,气血紊乱。其常说“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以调肝理血为基础,制订治肝调经7法。

3.1 疏肝理气 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证,这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证型,主要表现是经前期的一系列常见症状:乳房、小腹胀痛,烦躁易怒,月经先后不定期,崩漏,闭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常用方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三方之中,以三焦兼证取舍:伴有头胀、偏头痛、胸闷胁痛、乳房胀痛者取逍遥散主之,但舌偏红少苔者不宜用柴胡,恐伤阴太过;伴有脘胀胃痛,嗳气纳差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伴有腹胀,下腹隐痛不适者以四逆散主之。逍遥散是临床使用最多的有效方剂,李老师常说“一味逍遥,百病皆消”。该方适用于肝郁血虚,脾运失健所引起的月经不调 、经来腹痛、不孕症等。方用当归、炒白芍药养血以柔肝体;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和中;柴胡为清芳流动之品,以通气滞,解木郁,逐其曲直之性;配以少量生姜、薄荷调补外兼能促进食欲。血虚型月经不定期而致经闭者,可加熟地黄(黑逍遥散)。

3.2 清肝解郁 情志不畅,肝气郁滞,失治或误治,日久化热,木火妄动,疏泄过度,伤及冲任,血海不宁,血遂妄行,则出现月经先期、经量过多、经行吐衄、崩漏等症。多伴有情志不舒,烦躁易怒,胸胁满闷,胁肋胀痛,口苦咽干,纳食减少,入睡困难,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肝凉血,固护冲任。方以丹栀逍遥散、清经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牡丹皮、炒栀子、柴胡、生地黄、川楝子等。

肝热分虚实,清肝亦不同。月经量多,鲜红,质稠,心烦易怒,属郁热化火者,当清肝宣郁。常用药物有牡丹皮、栀子、菊花等;火热炽盛者,当苦寒清热,药用龙胆草、夏枯草、知母等;夹脾湿下注,带下量多,色黄,有腥臭味,则用清热化湿药物,如黄柏、苍术等,常用方剂二妙散。

3.3 滋补肝肾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证,常表现为经期延后,月经量少,色质正常,或色黯红,有小血块,闭经,绝经前后证候等。伴有头晕眼花,耳聋耳鸣,五心烦热,颧红,骨蒸,盗汗,潮热汗出,口苦咽干,心烦失眠,舌质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等,治当养阴血而清肝。方以二至丸、两地汤、杞菊地黄丸、左归饮、一贯煎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麦门冬、山药等。心烦不眠者加酸枣仁;汗多者加五味子;骨蒸,盗汗者加地骨皮。即《傅青主女科》所说“滋水即补血,补血则火自灭”。

3.4 清肝温肾 用于治疗肝经郁热,兼有肾阳不足之证。临床经常见到部分患者,肝郁日久化热,扰及冲任,引起月经不调,如月经先期,量多,崩漏等。但患者同时兼有经来腹痛,小腹发凉,经血色黯有块等肾阳不足之证。李老师每遇此证,常在调肝理血基础上加以温经散寒之品,如乌药、延胡索、肉桂、小茴香等,并称之为清肝温肾法。温肾与清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李老师认为,肝为女子之本,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肝经有热者不乏其人;肾为肝之母,肾阳充足,则子宫温暖,经血得以形成而下。月经病本为血分之病,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温补肾阳以调经。清肝与温肾并施,以使阴阳调和,经血通畅。常用方剂为丹栀逍遥散合少腹逐瘀汤或右归饮、二仙汤加减。如伴有腰痠或腰痛,畏寒肢冷,舌质淡,治当温补肾阳,宜加炒杜仲、菟丝子、淫羊藿、川续断等温润之品。

3.5 疏肝补肾 用于治疗肝郁肾虚之证,虚则补其肾,实则清其肝,虚实夹杂则补泻兼施。肝肾同源,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肝主泄,肾主藏,一泄一藏,肝肾功能相互协调,藏泄有度,则血海按时满盈,子宫才能藏泄有期,经水行止有度。疏泄太过,则月经先期,或崩中漏下;疏泄不及,封藏太过则月经后期或经量减少而闭经;如时而疏泄太过,时而封藏太过,则月经先后不定期。常用方剂为加味逍遥丸合二至丸。3.6 养血柔肝 肝血不足者,多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怔忡,手足发麻,失眠多梦,唇舌爪甲淡白,皮肤干燥不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影响冲任,使血海不充,经水失常,如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月经后期,经闭等症。治宜补肝体,调经水。李老师常说,妇人以血为本,四物汤不可少,乃养血柔肝之良方。治疗时以四物汤为主及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温经汤、膈下逐瘀汤、桂枝茯苓丸、八珍汤等。四物汤乃肝经调血之专剂,能补而不滞,调而不峻,为妇科常用方。当归甘温和血;川芎辛温活血;白芍药酸寒敛血;熟地黄甘平补血。当归、白芍药相配乃为养血柔肝法中必用之品。当归辛苦甘、温,其气味芳香,入肝、脾、心经,系血中气药,具有补血和血之功。白芍药酸苦、微寒,亦入肝、脾二经,其味酸以养血柔肝,乃崇《内经》“肝欲酸”、《金匮要略》“肝之病,补用酸”之旨。偏于阴虚者,去川芎。

3.7 平肝敛阴 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证。肝之阴阳失和,冲任不调,气血不畅,致经行头痛、经行眩晕及绝经前后证候等。常见面红目赤,性情急躁,失眠,易怒,口干,口苦,便干,舌质红,舌苔少,脉弦细数等症。治当宜平肝潜阳,调和冲任。以杞菊地黄丸为主,加敛肝潜阳之品,如生龙骨、生牡蛎、龟版、鳖甲、白芍药等,或三甲复脉汤加减。失眠者加石菖蒲、远志、酸枣仁;眩晕者加天麻、钩藤。

小 结 李老师从肝论治月经病,源于古人“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通过多年的诊疗工作,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集50余年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李老师认为肝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是月经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治疗时“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抓住了疾病的根本。独创治肝7法,即疏肝、养肝、柔肝、平肝、清肝等7种方法,验之临床,屡获良效。从理论到临床,均值得我辈仔细揣摩,深究其理。

[1] 韩延华,张雪芝,王敏.肝主冲任在月经病辨治中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5):833.

[2] 朱乐章,李艳锦,万丹,等.曾倩从肝肾论治月经后期经验撷要 [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53.

(本文编辑:董军杰)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04

贾卫华(1967— ),女,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研究方向:针药结合治疗妇科病。

R256.4;R271.11; R271.110.531

A

1002-2619(2015)09-1293-03

2014-12-31)

猜你喜欢

冲脉肝经任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医名言拾粹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疏通一下肝经
中医名言拾粹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侧卧养肝气 仰卧和五脏
春季养肝 推推肝经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