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2019-01-09李博灵张保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循行少阴灵枢

李博灵,张保亭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 999077)

冲脉首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1],为奇经八脉之一,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密切脏腑经脉联系、调节周身气血具有重要作用。《内经》中诸多篇章对冲脉均有阐发,并且不同篇章使用名称不同。所谓“名以制义,义以出礼”[2]“名实相生,反相为情”[3],从“冲脉”命名角度研究,可以帮助加深对冲脉的理解。本文以《内经》为主,参考《难经》《太素》及相关注本,结合冲脉不同命名方式,对冲脉的起点、上下循行分支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供学者讨论批评。

1 冲脉释名

1.1 “冲”字析义

不同版本的《内经》写作“冲脉”或“衝脉”[4]。冲与“沖”“盅”为异体字,三字可互用。“沖”“衝”简化后合并为“冲”,但二字本意并不同。作“冲”字时“从水,涌繇也。涌,上涌也,胜也,胜水超踊也,踊,跳也”[5]。“繇”本义为跟随,繇、摇为古今字,摇,“动也,旁摇也”[5]。这一角度说明冲脉具有向上涌流主干、主干周围有旁流的特点。“盅”为器虚义,引申为虚大[5]。如《老子》 “道盅(冲),而用之或不盈”[6],“盅”与“盈”相对,指道空虚无形,用之无尽。《尚书》“肆予冲人,非废厥谋”[7],自谦为年幼空虚无知之人。“衝”本意为通道[5],引申义为当也,向也,突也,有撞击含义[8]。本字既可表示冲脉运行气血的通道含义,亦可表示触摸冲脉搏动明显处时,指尖受到自下而上的冲击感。综合三字,冲脉是古人感受到脉行部位搏动,并认为其为气血旺盛、脉道宽大通畅,能够向上涌流气血至旁支经脉的血脉。古人择取“冲”字作为对可感受到直观具体现象的抽象概括,冲脉因此得名。

1.2 冲脉别名

冲脉在《内经》中并非仅此一名,其余名称或体现冲脉不同节段循行特点,或体现其形态特点,或体现其生理功能特点,亦各表一枝。

《灵枢》称其为“冲脉”“伏冲”。如《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伏,司也,伺也,引申为隐伏”[5]。此处的“伏冲”是虚邪由表及里发展成积的环节之一。邪在皮肤、络脉,病位表浅,邪在经脉、输脉、伏冲脉、膂筋,已逐渐深入,最终经由肠胃,肠胃之外达募原之间。第二层次中,经脉亦兼有表部,而“输”本义为委输、传运[9]。“输脉”即是传送、转运之脉,汇聚于输脉,即完成由表入里的传变过程,故输脉之里称“伏冲”之脉。《灵枢·岁露论》亦称:“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由头项部风府穴每日下行一椎,二十二日后入注脊里,是卫气由在上、表浅部向下、深部的循行输注,故以“伏冲之脉”为名。

《素问》称冲脉为“太冲”“伏膂之脉”“冲脉”。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针灸甲乙经》亦写作“太冲之脉。[10]”太,大也[11],古人认为大“形容未尽,故曰太”[5]。可见作“太冲”时,侧重描述经脉脉体宽大、血气充沛的生理特点。女子以血为先天,故盛之又盛方能实现“月事以时下”而具备生育能力(此处并非否定气的重要性,而是“月事以时下”与血充盛程度更为密切,气血自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与《灵枢·岁露论》符合的《素问·疟论篇》载:“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二十六(当为“二十二”)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膂者,脊骨也。“伏膂”体现了冲脉在背部的具体分布位置为脊骨深部,沿脊上行。此句经文主要描述对象是邪气侵袭人体后自上而下的传变过程,与《素问·百病始生篇》构成了由上到下、由表及里的立体传变模型。在此模型中,“伏膂”“伏冲”是重要的一环。《素问·骨空论篇》:“冲脉者,起于气街……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此处名“冲”,应当侧重描述冲脉在气街部能够感受到的搏动,这种搏动感,是“衝”字“当也,向也,突也”的直观感受,结合下文病候“逆气里急”,丁锦注为“腹逆也,腹痛也”[12],“逆,迎也”[5],二字双声可以通用,“迎”本身有面对意[13],亦与“衝”意相合。

综上可见,冲脉名称皆有深意,体现了冲脉循行和生理特征的复合多样性,值得详析。后世皇甫谧、杨上善等医家对冲脉的诸多称谓未予细分,以上名称既可指该节段冲脉,亦可代表整条冲脉,其中太冲、伏冲为常见指代名称。《素问识》云:“太冲、伏冲、伏膂,皆一脉耳。[14]”

2 冲脉循行

2.1 冲脉起点

《内经》中对于冲脉的起点有4种描述:一是《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二是《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当作“脊”)里,为经络之海”;三是《举痛论篇》“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四是《素问·骨空论篇》“冲脉者,起于气街……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前3种恰是从人体后背面、中部、前正面3种角度对冲脉起点的描述,并不矛盾。其中,“少阴之大络”据《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应当指由肾络膀胱之脉,肾下、胞中居于腹腔深部,关元为冲脉起点的正面投影腧穴,气街为冲脉搏动最明显的腧穴。对于胞宫的理解,如认为确指“女子胞”,则男性的冲脉起点将无法讨论。若理解为张景岳所指男女藏精之所,即“胞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惟女子于此受孕,因名曰胞”[15],又无法符合解剖实际位置。或可理解为,肾下腹腔深处相当于女性胞宫位置,加之《灵枢·动输》已提出“肾下”,胞宫精气皆秉于肾气。因此,冲脉起点可描述为,起于腹腔深处肾下约为女性胞宫处,其投影于体表腧穴为关元,于气街浅出,气街为感受冲脉搏动最为明显之处。

2.2 冲脉分支:冲脉循行由上行前支、上行后支和下行支构成

2.2.1 冲脉上行前支行于胸腹部 《灵枢·五音五味》“冲脉……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太素》[16]《甲乙经》[10]无“右”字,顾从德本认为右乃“各”字之误,当依王冰注《灵枢·骨空论》所引《针经》为“随腹各行”。《素问·举痛论篇》“冲脉……随腹直上。”《素问·气府论篇》“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侠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素问·骨空论篇》“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由此可见,冲脉在腹部自关元穴深部逐渐浅出,向下至横骨,向上至鸠尾,并足少阴肾经,距腹中线旁开半寸,每寸一穴。其中,肓俞与商曲之间肾经无穴位而冲脉有穴位,依据本篇冲脉在前腹部有24穴,李时珍《奇经八脉考》[17]亦认为,冲脉自横骨至鸠尾共24穴。鸠尾以上循行不同篇章观点不同,《灵枢·五音五味》《素问·举痛论篇》认为直上,《素问·骨空论篇》认为至胸中而散,《素问·气府论篇》未提及鸠尾以上穴位,可理解为“至胸中而散”。根据释名部分“涌繇”之义,冲脉在鸠尾以上旁出较多数量分支,但经脉主干仍继续上行,两支于咽喉相会,别络唇口。

《内经》认为冲脉并少阴经上行,皇甫谧、王冰、张景岳皆宗此说。惟《难经》载“起于气街,并足阳明之经,挾脐上行”,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认为“并足阳明、少阴之间”。产生以上说法的原因,是由于作者对冲脉认识角度不同。《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素问·痿论篇》“冲脉者,经脉之海也”,王冰提出“冲为血海”。冲脉是汇聚、运行气血之要冲。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为十二经之长,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五脏六腑之海。因此,从气血生成和运行角度,胃为太仓盛贮水谷,通过脾胃运化化生营卫,冲脉运行气血,将其汇聚、调节于十二经。故基于二者在后天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关系,《难经》认为冲脉挟胃经并行。

但是由于冲脉起于肾下胞中,能够蓄藏精血,因此,冲脉是调节人体精、血、气之大要。如张景岳分析:“水谷之海者,言水谷盛贮于此,营卫由之而化生也;血海者,言受纳诸经之灌注,精血于此而蓄藏也。[15]”综上所述,冲脉与先后天关系密切,先天方面体现在起于肾下胞中,并与足少阴肾经并行;后天方面体现在出于气冲穴,与阳明会于宗筋,蓄藏、运行脾胃化生的气血于十二经。但是,原文“挾脐下旁”,“挾”字本义为“持也”[5],有从左右相扶持、辅佐在两旁,在两旁用力固定使不动或采取行动等义[18]。从这一角度理解,显然冲脉与肾经并行更加符合“挟”字表意。

2.2.2 冲脉上行后支行于背部 《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脊)里。”《素问·岁露论篇》“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入脊内,注入伏冲之脉。”《素问·疟论篇》“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也。”后世医家对此分支循行观点基本一致,认为行于脊柱内侧,着脊上行。《灵枢·海论篇》“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输”即为转输之义,冲脉上行后支行至大杼浅出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完成本经气血的转输。

由冲脉上行后支行于脊里,可推测上行前支亦行于腹腔深部,在矢状轴方向与少阴经并行,在少阴经深里层次,以解释“与少阴经并行”的描述。

2.2.3 冲脉下行支行于下肢和足部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灵枢·动输》与此描述类似:“冲脉者……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股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此脉之常动者也。”不同本有“胻骨”“(骨行)骨”,与“骭骨”“胫骨”义同。两段文字均在鉴别少阴脉与冲脉,描述略有不同。

下行支以腘中与内踝为节点可分三段。据《灵枢·逆顺肥瘦》,冲脉起于肾下后注少阴大络,这里“少阴大络”,应当指足少阴脉贯脊属肾,络膀胱之脉。本篇认为冲脉与少阴之大络有重合节段,但未予记载于何处与少阴之大络分离,而《灵枢·动输》只记载冲脉与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下,同源殊途。气街至腘中部描述简略,根据冲脉“此脉之常动者也”的特点,循行当与股动脉吻合。腘中之下,《灵枢·逆顺肥瘦》以“伏”字表明循行于骭骨内侧,层次较为深入。《灵枢·动输》与其记载相似,认为并少阴之经,某些用词更为具体。如上节段“邪入”,本节段“下入”“出属跗上”等,但在描述循行路线特征时缺失了“伏”字。足部的循行部分,《太素》写作“下至内踝之属而别”,较《灵枢·逆顺肥瘦》少一“后”字,较《灵枢·动输》多一“属”字。杨上善注曰:“胫骨与跗骨相连之处曰属”,认为冲脉行经内踝。如果认为冲脉的核心是“脉动”“此脉之常动者也”,足踝部最明显的脉动处不在踝关节部而在太溪。考“属”字本义为“连也”[5]。后亦可引申为“跟随,聚集,汇集”[18]之意,“而”字此处应为连词,最常用于连接两并列词汇,即“属”“别”皆作动词意,故断句应为“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行经内踝之后,《灵枢·逆顺肥瘦》《灵枢·动输》载冲脉又分为两方向,与少阴经并行下行,渗于足内侧三阴经,前行者自跗属浅出,循足背部分布,入大趾间。

综上,《灵枢·逆顺肥瘦》与《灵枢·动输》对冲脉下行支描述基本一致,分歧有三。一是《灵枢·逆顺肥瘦》认为,冲脉起于肾下后与少阴之大络有重合部分,《灵枢·动输》则无;二是《灵枢·动输》认为,冲脉主干自腘中起与足少阴经并行,直至足下涌泉,《灵枢·逆顺肥瘦》在足部才明确说明;三是《灵枢·逆顺肥瘦》通过“伏行骭骨内”“伏行出跗属”强调冲脉循行层次深入的特点,《灵枢·动输》未予重视。综合两篇冲脉下行支循行为起于肾下,在肾下或有与足少阴大络重合部分,出气街后行于阴股内侧,经腘中后冲脉深伏于胫骨内侧,并行于足少阴经脉深层,汇聚于内踝之后,下行支继续并足少阴经脉,前行支经跗属浅出,循跗入于大趾次趾之间,孙络散渗入足部其他络脉。足背部常能触到的脉动,即属冲脉浅出部分。

3 结束语

冲脉循行具有本经脉的特殊性和经脉的共同性。如任督皆有络脉,冲脉无络脉,但冲任督脉皆具有“散于”某部位的特点。任督通过络脉散于腹部、头部,冲脉本脉散于胸部,头部“渗诸阳,灌诸经”,足部“渗三阴”亦为“散入”表现形式。回归冲脉名称本义,“涌动”“盛大”是冲脉的最主要特征,二者缺一不可:“十二经皆有动脉”“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此脉之常动也”,单一“涌动”无法表现冲脉的特殊性质。当然,冲脉“伏行”亦是循行特点之一,但只有伏行后的“岀”与 “散”,才使冲脉具备完善的生理功能。因此,“冲”成为最能简洁、形象、准确、全面概括本经脉特点的经脉名称。“冲脉”之名经古人对感性经验的抽象逻辑加工最终形成。

冲脉是重要的奇经八脉之一,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首先分析冲脉之名含意的丰富性,进而对冲脉循行记载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错误之处望方家多指教。

猜你喜欢

循行少阴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论少阴“三急下”
四逆散开阖以运少阴枢机论治抑郁症❋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感冒咳嗽之浅谈
《伤寒论》第282条之探析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督脉循行考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