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依据、内涵特点及体系建构

2015-03-19尹达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系建构教育治理理论依据

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依据、内涵特点及体系建构

尹达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以及教育生态理论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教育治理”来实现“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育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与制度化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征。

关键词:教育治理;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依据;内涵特点;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11-1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单位资助课题“个性化教育:理论建构与行动研究”(FHB120519)

作者简介:赵新亮(1987-),男,山东临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5.01.003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的“现代化”一词,本身就具有进步性、动态性和过程性,“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是现代化的核心。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教育治理”来实现“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而“教育治理”主要表现为制定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教育保障机制以及构建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育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创新人才。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必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探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领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点,寻找教育治理现代化实践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构建完善的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以及教育生态理论,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主体性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立自由的认识与行为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教育,即是要充分尊重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从而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并发挥“人”的主体性,尊重并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与价值,提高“人”的教育治理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人”的主体功能和价值,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来源。

协同学概念由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aKen H.)于1977年首先提出。他指出了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各要素相互协同、相互合作与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且各子系统或各要素的这种能量的聚集会形成一种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协同学理论强调系统联结,而系统联结是构成社会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同的结果。正是由于各要素内部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才会促成组织结构的有序性,进而引发有组织现象的产生[1],而作为系统活力的“人”的合作与互动是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系统恢复力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方式。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开放而又复杂的系统,正是由于教育系统各要素的动态平衡发展才促进了整个教育系统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教育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更离不开社会系统各组织要素内部的协作,它必然牵涉社会、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甚至个人的协商与合作。因此,协同学理论强调“人”所处的系统各要素之间“联结”的重要性,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群体动力理论创始人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采用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群体动力理论主要研究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压力,社会规范、群体目标和社会成员的动机作用,群体的结构特性等。库尔特·勒温指出,社会个体在合作性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工作动机,群体目标结构会导致人际吸引,形成动态的、多样化的、现实的合作观[2]。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必须凝聚作为系统活力的“人”的凝聚力,制定恰切的群体目标,采用合适的方式,充分调动“人”的动机作用。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保障教育系统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机制,必须聚合社会群体力量,充分利用群体动力效应,设立群体行动目标,引导并发挥社会群体的正能量,构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完善的教育治理体系。由此可见,群体动力理论不但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方法论,还为教育治理现代化阐明了群体行动目标的重要性。

另外,教育生态理论将教育置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加以研究,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教育生态理论把教育的发展与人类、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认为健康的教育生态取决于健康的教育价值观,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观[3],主张通过优化各种生态要素和生态环境,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协调、持续的发展,从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规律性探讨教育管理的最佳途径和最优机制。健康的教育价值观的树立,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需要提高政府部门的教育治理能力,更需要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以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

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点

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突出了由“管”到“治”的转变,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履责方式的转向,更体现了科学精神、民主作风和教育本质。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所言:“治理是在信息化、全球化、民主化语境下的新型管理范式,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更多地强调了公共管理的转型。”[4]“管理”与“治理”只有一字之差,但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从词源学来考察,“管”的本意是掌权者使用毛笔或印章办理公事,“教育管理”强调的是“教育行政部门行使权力”;“治”的本意是主持公道或开凿水道,“教育治理”强调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处理事务”。其次,“教育管理”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治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化,不仅指教育行政部门,也包括学校、社会团体和社会公民。再次,“教育管理”的运作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管人理事”, 权力行使路线是“由人及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教育治理”的运作模式是协商性共生合作的双向“治事理人”, 权力行使路线是“由事及人”,具有契约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最后,从实施效果来看,“教育管理”由于缺少民主基础和契约精神,主要依靠行政权力来管理教育事务,在具体落实中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教育治理”更多关注人性的发展与主体意识的发挥,有利于聚合社会各方智慧共谋教育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指导学习者学会学习。教育治理的本质是能够更好地指导学习者学会学习,从而促进指导者与学习者的共同发展,实现个人“人性的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要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职能定位要准确,政府把握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并给予政策支持,学校要按照教育目的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具体实施教育内容,同时还需引进社会力量对教育教学进行有效地诊断与评估。其次,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等,铲除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第三,构建教育创新与改革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组织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从根本上来说,制约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是教育权力的运行状况。“教育权力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的民主化、运行的法制化、结构的一体化和效率的最大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而“构建教育治理体系的法制基础、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构筑互动有序的教育治理结构、提升教育治理行动者的能动性等”是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重要途径与方法[5]。总之,实现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与法制化,倡导主体协同教育,构建健康有序的教育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与法制化不仅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特征,而和谐教育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培育创新性人才,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发展、主动发展,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体系建构

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是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和引领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要依据马克思的有关理论,发挥公民的主体精神,解放思想,“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毒瘤”[6],还要按照协同学理论的要求,加强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各要素的协同发展,聚合社会各方力量,实现教育治理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和制度化,以加快教育治理现代化步伐。

(一)教育治理科学化: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教育治理科学化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遵循合适的教育程序,运用科学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促进教育治理的科学性。教育科学化最早的倡导者和奠基者裴斯泰洛奇(Johann Helnrich Pestalozzi)确立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互动机制,提出了诸如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教育要实现心理学化等一系列教育科学化理念,指出了实现教育科学化的途径:和谐教育、要素教育、感觉教育、主体性发展教育和爱的教育等[7]。教育治理科学化的本质是教育治理的正确性,而教育治理的规范化是实现教育治理正确性的有效途径。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治理的科学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按照系统论的基本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激发个人发展的主体性,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优势,重视学校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重大作用,正确利用好社会舆论宣传,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治理网络,打通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要道,保证教育治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育科学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8],教育治理科学化是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没有教育的科学化,就没有科学化的教育;没有教育治理的科学化,也就没有我国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二)教育治理民主化: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教育治理民主化是指在教育治理过程中,以教育治理科学化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治理的民主性,通过实地考察与科学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按照民主的程序实施教育治理,保障教育治理过程的和谐民主。教育治理是教育管理的高级形态,集中体现为教育治理过程的民主化。教育治理的民主化要求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和民主化的教育,教育的民主化需要“摆脱教育对民主理念的盲目迷信与过度崇拜”,更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创造教育民主化的条件”[9],进而实现教育治理的民主化;民主化的教育需要挣脱权力专制的束缚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更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留给教育对象更多的选择权利,进而实现民主化的教育治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师生关系平等、教育活动和谐、教育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的发展与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三维考核、效益最优及差异化等原则”[10],以保障教育治理民主化的价值取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必须充分发扬教育治理的民主性。教育治理民主化,强调教育决策的制定、教育目的的贯彻、教育策略的落实、教育内容的选定不但要遵循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更要充分尊重“人性”的发展需要,将社会发展诉求与个人发展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教育参与权、选择权和发展权。

(三)教育治理教育化: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教育治理教育化强调教育治理要遵循教育的本质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构建相应的教育机制来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引导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追求,实现教育化的教育治理目标。教育治理教育化的前提条件是教育的教育化,即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办教育,按照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教育。如是,教育才能和谐发展,和谐教育才能实现。日本学者池田大作一生都在积极探索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和谐教育观,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发展的教育化和教育化的教育发展。池田大作从追求社会和平、人类进步和人类幸福的教育价值观出发,强调教师是教育的首要条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生的意义,主张家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1]。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教育治理的教育化要求教育价值观应实现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有机结合,教育化的教育治理也要求教育实践应该添加更多的人本元素,实现教育治理的人性化。教育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教育治理的教育化强调教育治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而教育性与发展性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与“人”的发展。没有“人”的教育,不能称其为“教育”;没有“人”的发展,亦不能称其为“发展”。同理,教育治理教育化,不但要突出教育治理的“教育”本质,更要突出教育治理的“人”的发展。

(四)教育治理法制化: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教育治理法制化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在充分尊重教育治理科学性、民主性和教育性的前提下,不但要构建“新的教育改革决策机制、教育管理协商机制、教育政策保障机制和教育系统监测机制”[12]9-14,更要将教育治理置于法制的轨道,保障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教育化,以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到2015年底,教育部及中央部属的 114所高等学校,分批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实施,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2013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目标,上海和浙江两地于2014年率先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这都是教育治理法制化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教育目标的法制化、教育内容的法制化、教育策略的法制化和教育评估效果的法制化是教育治理法制化的重要内容,“尊重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以契约的方式联结政府与学校”“建立协商式的教育决策机制”是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方式[12]5-10。同时,教育治理法制化,也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重要保障。教育治理法制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教育治理“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按照法制原则来发展教育,已成为当今和21世纪教育发展的进步潮流”[13]。教育治理法制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有利于科学配置教育行政权力,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权力制衡机制,监督“权力”的行使,规范办学行为,因此教育治理法制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五、结语

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必须首先探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协同学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以及教育生态理论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其次要探讨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点,而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与法制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与制度化共同催生了教育治理的“和谐”,而教育治理的“和谐”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必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凸显中国特色,扎根于中国的国情,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诉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有机衔接,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姻与协同,实现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化和法制化,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太原:山东经济出版社,1991:91-95.

[2]JOHNSON D W,JOHNSON R W, Houlubec E J.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M].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23-26.

[3]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0.

[4]易鑫,翟博.教育“治理”辨析[N].中国教育报,2014-03-05(3).

[5]张建.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9):27-33.

[6]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5-8,13.

[7]刘黎明.教育科学化的最早倡导者和奠基者:裴斯泰洛齐[J].教育文化论坛,2014(3):17-25.

[8]燕国材.教育科学化中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J].探索与争鸣,2000(1):23-26.

[9]徐祖胜.试析推进教育民主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20-22.

[10]洪林,陈桂香.高校协同创新的哲学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3(5):24-28.

[11]李云芳,许庆豫.池田大作教育观述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4-127.

[12]王晓辉.关于教育治理的理论构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14.

[13]李海云.教育法制化: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52-55.

(责任编辑吴朝平)

Theory Basis, Connotation Features and Structure Building

of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YIN Da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hina)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are Marxism human theory, synergy evolution principal and group dynamics theory, as well as education ecological theory.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means to prompt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needed by the nation and society through “liber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ity”. Mean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democratic and educational and systematic education governance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means for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but also reflecting the natural connotation and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education governance;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theoretical basis; connotation features; structure building

引用格式:赵新亮.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权力运行机制[J].重庆高教研究,2015(1):10-15.

Citation format:ZHAO Xinliang. The Power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 Internal Governance[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5(1):10-15.

■ 大学治理专题

猜你喜欢

体系建构教育治理理论依据
教育治理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校课堂教学的体系建构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治理定义下的教育治理引论
自治与问责的平衡:高等教育治理的保证
信息化时代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