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
2016-11-02刘阳
刘阳
摘 要 本文立足于翻译批评的角度,采取对谈分析的方式来探讨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的体系建构。本文选择的对谈对象是我国著名翻译语言学者刘云虹与当代著名翻译研究家许钧教授,以二人之间的观点对谈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站在对谈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的体系建构。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翻译理论 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关于刘云虹教授和许钧教授之间的对谈中,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关于翻译批评理念的观点和理论,其中主要包括了以下观点:(1)当前在我国翻译领域中,翻译批评的相关观点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并且有效性不强,很多群众对翻译批评理论持有不正确的观点;(2)翻译批评的理论主体与历史意识并为实现有效统一,二者的重要性对于我国翻译领域来说也没有充分认识完全;(3)翻译批评的存在领域是在翻译行为实践与翻译理论中的互动区域,在该区域中发挥自身的双重性,以此来引导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的建构。下面通过对刘云虹教授与许钧教授之间的对谈,来详细探讨并展开分析这三种观点。
1翻译批评理念不应在翻译领域中缺席
刘云虹教授:许教授,您好。最近针对我国翻译领域和翻译论坛中的各种言论而言,对翻译批评这一理论体系的讨论热度较高。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中国的文学翻译媒介与外来文学作品翻译文化,是否能够在“引进来,走出去”的背景下实现批判性发展。面对当前国内翻译论坛中的相关研究形势,需要从问题的的本质来考虑,我认为应该从时代的语境背景探讨翻译批评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成熟度,以此来促进我国翻译工作的发展更为成熟。我的这些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您的启发,自从拜读了您的著作《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一文,我深深地了解到中国当前的翻译领域正在走向变革发展的道路。您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我国翻译领域的繁荣发展状态,并着重分析了翻译界对翻译批评理论的认知状态和态度。您指出了在当前我国翻译领域繁荣背景下的层层危机,认清了众多翻译学研究者以及群众、市场等多个主体,对翻译批评理论的应用和重要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失。说起翻译批评,您提出了有翻译行为就必然需要翻译批评,但是这种“必然”并不代表“必要”。在这里我想问,我们在进行翻译行为反思的过程中,是不是应该要明确翻译批评行为的必然性呢?
许钧教授:您好,我的回答是“是的”,在面临翻译行为的状态下,需要认清翻译行为的必然性体现在哪里。这样某个具体的翻译行为才会“名正言顺”的发展下去。我认为连接着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基础性纽带,便是翻译批评。翻译批评带有着双重的评价性质,其能够对某一翻译作品或者任何翻译语言进行双方向的评价,而不是单靠字面意思理解出来的“负面批评”。只有在明确了翻译批评行为的必要性,才能更加准确的理顺出翻译行为的必然性。因此不能在翻译过程中使翻译批评“缺席”,保持多元素的对立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推动下将翻译批评应用在各种翻译行为的反思行为中,都能够提升翻译的丰富性,也能够更加清晰地的认清翻译批评的目的性意义。
2研究论坛的批评者与批评的历史目光
刘云虹教授:您肯定了翻译批评理论的存在价值和应用效能,并认为翻译批评在建构系统化的翻译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您在文中提到过“翻译批评是在遵循一定原则和一定方法的理论体系,对某一文本翻译个体作品进行双重性质的评价,既包括正面的评价,同时也包括负面的评价。”那么如何把握当前我国翻译论坛中的翻译批评理论体系研究方向,并认清翻译论坛中众多批评者与批评的历史目光,从而真正发挥翻译批评理论的评价作用呢?
许钧教授:立足于翻译界的发展历史,尽管很多翻译学者和研究人员都或多或少的认清了翻译批评行为以及翻译批评理论的积极效用,但是在进行翻译行为考核和综合研究的过程中却很少应用到翻译批评理论。为了在历史目光的发展背景下实现翻译批评理论的有效运用,首先应该促进翻译者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翻译立场,在抱有明确的批评意识和态度基础上,完成中立性和不带有偏袒情绪的翻译行为。其次要立足于翻译在场者对翻译行为的基本定义,站在理论角度分析翻译理论的建构如何才能实现自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那么由结果反推出因素,翻译批评对翻译行为的良好定义让我们得出了答案,便是要在翻译行为中从现象透过本质,得到翻译理论的发展规律,实现理想的范本,并时翻译行为达到“友善”的状态。
3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批评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翻译条件下,针对翻译工作而言需要建立在某种规律和定性的基础上完成双向评价。所以说翻译批评是在遵循一定原则和一定方法的理论体系,对某一文本翻译个体作品进行双重性质的评价,既包括正面的评价,同时也包括负面的评价。本文以上通过对刘云虹教授与许钧教授之间的对谈,以二人之间的观点对谈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站在对谈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的体系建构,来详细探讨并展开分析关于的翻译批评的主要观点,引导翻译领域和众多翻译行为在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的体系建构中实现持续化、高效化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金龙.开放·多元·动态·选择:建构性的翻译批评新探索——评肖维青新著《翻译批评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4(06):105-109.
[2] 晓风.文学翻译批评:对理论建构的期待──评许钧著《文学翻译批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80-182.
[3] 李红玉.性别与翻译——论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在国内的发展与现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01):49-52.
[4] 刘云虹.在场与互动——试析许钧关于翻译批评的思考与实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02):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