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观察
2015-03-19刘红伟
刘红伟
河南襄城县人民医院骨科 襄城 461700
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发生率较高,且多伴有骨质疏松及内科疾病,可因长期卧床引起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压疮及加重原有内科疾病。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及手术操作的不断完善,手术治疗已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1]。2012 -06—2014 -06,我科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经骨盆平片或患髋正位及侧位片证实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6.38 ±5.67)岁。致伤原因:跌滑伤17例,交通车祸伤33例。伤后到手术时间3~12 d。按AO 分类标准:A1 型18例,A2 型11例,A3 型6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排除合并有其他肢体多部位骨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行皮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基础病[2]。连续硬膜外麻醉,于C 臂X 射线机下闭合复位。对闭合复位不能满足者切开复位。在导向器引导下经股骨颈绕大转子顶点偏内前侧将导针插入,透视确认在髓腔中心后开口扩髓。置入髓内钉,调整角度并旋转移位,深度符合要求后将组件连接,依次植入拉力螺钉,旋入加压钉以固定。经C 臂机透视复位固定满意后,放置负压引流,缝合切口。术后均常规抗炎、抗凝治疗,术后48 h 即将引流管拔出,并对患侧髋关节常规拍片。10~12 d 切口拆线,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髋关节平片。
1.3 髋关节疗效评定 按Harris 评分标准包括疼痛、功能、下肢畸形及髋关节活动度四个方面。<70 分评为差,70~79 分评为可,80~89 分评为良,90~100 分评为优。
2 结果
手术时间(53 ±5.52)min,术中出血量(140 ±10.21)mL。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压疮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50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20 ±1.02)个月,无未发生髋内翻畸形和断钉,参照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00%(46/50)。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包括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两种。由于高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其他内科疾病,且股骨上端机械强度差,对头钉的剪切力、扭转力和螺钉的拔出不能有效对抗,故对手术要求更加严格。股骨上段解剖板、动力髋螺钉等髓外固定方法,由于其多钉固定骨折端(3~4 枚螺钉)其抗旋转能力增大,但其同样存在力臂较长,形成应力集中,同时骨折端剥离复位延长了骨折愈合时间,固定力臂长,容易导致内固定失败等生物力学上的缺点[3]。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方法,具有结合髋螺钉及髓内钉的优点,在置入后股骨头颈同髓内钉相连,可明显减轻受力程度,稳定度更高。相比动力髋螺钉,在骨折端折弯力偏小,局部加压更加直接,在髓腔内部的主钉增强远端锁钉抗短缩与旋转能力,有效防止髋关节旋转移位及髋内翻[4]。可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减少脱位及翻修等风险[5]。治疗中应注意:(1)术前应完善股骨上段侧位X 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明确骨质疏松程度和股骨弧度异常情况。同时了解骨折分型和髓腔大小,决定钉的长短、粗细。严重骨质疏松及髓腔太小患者则不宜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2)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仅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而且有利于减轻肢体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1]冯卫,余斌,郝廷,等. 三种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与国人股骨近端的形态学匹配性研究[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11):1 029 -1 033.
[2]焦见海,沈宏达,汪银魁,等.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 疗效[J].新疆医学,2013,43(2):102 -103.
[3]韩凯伟,朱剑,唐华,等.三种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2):103-107.
[4]郑永茂,谢纪宝,柴充,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73 -75.
[5]李彦仓,王骋,姚丽娜,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12):1 263 -1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