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2015-03-18李双玲
□李双玲
“学科馆员”是指高校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主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文献信息的图书馆馆员。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学科馆员”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1998年在清华大学最早试行“学科馆员”制度,到如今“学科馆员”制度在大部分大学开花结果,更好地为学校各院系提供多样性、针对性的服务。“学科馆员”制度还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下去。
一、“学科馆员”制度概述
(一)美国图书馆法促进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美国宪法和各州法律规定人人平等,自由、民主及人人受教育等权利。宪法等大法的制定、实施,促进图书馆法的制定、修改和完善。1956年美国通过《图书馆服务法》,1965年实行《图书馆服务和建筑法》,1996年实行《图书馆服务和技术法》。这些法律、法规制定,使得美国社会重视图书馆的发展。美国公共图书馆体系能走上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图书馆相关法制、法规和标准的保障。美国图书馆服务理念超前,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例如,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内容:借阅服务、资料查询服务、通借通还服务、馆际互动、多文化借阅服务、延伸服务(针对少年儿童多方面的服务、弱势群体的特殊服务、经常举办各种类型活动等)。因此,美国图书馆服务水平位于世界先进水平。
(二)“学科馆员”制度是“人本化服务”理念的产物。大学图书馆服务人群是教师、学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图书馆图书文献信息庞大,资深的图书馆员对馆藏资源熟悉、了解,并掌握它们的检索方法。大学师生需要文献信息时,面对庞大的信息,他们查找起来费时费力,有时还找不到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如何给他们提供好的信息服务,在这种需要下,就出现了“学科馆员”的服务。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以大学学科为服务对象的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俄亥俄大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Network Librarian Free Guide),这些服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图书馆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学科馆员”制度是“人本化服务”理念的产物。
二、优化馆藏资源,提高硬件设施
“学科馆员”服务优劣与馆藏资源及一些设施关系密切。
图书馆采购图书,一般都是馆领导和采编部一起制定购书计划、确定图书目录,院系的意见考虑不足。这样使馆藏资源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达不到最好。图书馆可以聘任院系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做购书顾问。他们位于学术前沿,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图书馆向他们咨询,可以使购置的书更适应学科发展。还可以把预购书目放在图书馆网上,让教师、学生提出宝贵的建议。汇聚大家的智慧,让购置图书更实用,使馆藏资源结构科学合理。
泛在化技术作为智慧图书馆的重要技术特征,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未来全球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形成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馆馆相连、网网相连、库库相连的服务新格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学校要加强局域网、互联网建设。只有馆藏资源合理、先进,网络设备力量强,“学科馆员”才能施展他们的才能,为读者提供到位的服务。
三、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具备丰富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某专业知识。相对于我国,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馆员都是有专业馆员担任的,比如美国的图书馆馆员有着一套严格的聘任考核机制,其从业资格认证制度非常严格,他们的专业馆员通常要求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大学授予的图书馆学硕士或同类学位,专业馆员必须精通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所以图书馆要聘用业务素质高,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强,对图书馆资源熟悉,并且具备较好的外语水平,和一定的学科背景的馆员做学科馆员。
(二)具有不断学习,勇于钻研的精神。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更新很快,特别是计算机知识,不学习、不钻研,拥有的知识就过时了。学科馆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有旺盛的求知欲,要钻研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跟踪学术研究动态,追踪学术前沿。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图书馆管理者要加强学科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假如学科馆员的技术水平高,但是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学科馆员就不能给读者提供十分满意服务。学科馆员要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工作积极主动,不怕辛苦,服务态度真诚、热情,注意细节问题,有时细节决定成败,读者的事,没有小事。
四、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
(一)学科馆员在深入院系开展学科服务前“充电”。一是熟悉所服务的学科资源,对本馆馆藏资源调研,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馆员要熟悉自己所服务的学科情况。三是必须提高服务需要的信息能力。所谓信息能力就是要求掌握图书馆检索库等软件的应用方法,熟练运用图书馆的各种常用软件和技能。在做好准备后,深入院系,与学科带头人、教师、学生交流,宣传“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咨询服务。
(二)协助图书馆制定合理购置文献计划。学科馆员把图书馆预购文献信息的计划,文献目录告知所服务的院系师生,请师生提出建议,然后把他们的建议反馈给图书馆。
(三)建立网上学科咨询站,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可以通过网上咨询站向各类用户解答本学科信息查询中的问题,介绍学科信息资源的特点、内容及检索方法。还可以定期式不定期地发布本学科的最新文献信息和科研动态,发布有关学科建设方面的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及进展情况。
(四)开展用户教育,针对学科作数字资源及图书馆服务的培训、讲座。每年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汇总对口院系对图书馆工作的需求和建议。图书馆要研讨学科馆员提供的工作报告,针对师生建议、需求,改进工作内容、方法等,使“学科馆员”制度得到良性发展。
五、结语
“学科馆员”制度是“人本化服务”理念的产物,这种服务没有绝对的标准,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服务有所不同,根据学校院系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和侧重点,服务的宗旨是最大程度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为院系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服务。
[1]刘璇.美国公共图书馆”中心馆—分馆”体系溯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
[2]王世伟.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及其特点论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
[3]朱丽萍,陈耀盛.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
[4]李杨琳,纪晓平.“211”重点大学学科馆员状况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7
[5]应慧芳,吴漂生,黄玉兰.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冷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6
[6]崔红娟.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概念[J].情报探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