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2016-12-29赵延昇徐境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专业化

赵延昇 徐境

摘要 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结合国外高校的情况,聚焦于学科馆员的基本素质、培养和功能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在此基础之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发展现状为例,从专业化发展、“嵌入式”服务和培养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专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伴随着分工的演进,每个人的专业水平提高,生产率提高”,且“专业化程度越高的人力资源,其工作的效率也越高。”学科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的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中。这一时期,学科馆员主要职责停留在馆藏资源建设、文献整理搜集等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开始爆炸性膨胀,图书馆资源也急剧增长,学科划分日益复杂,专业化需求越来越高,对学科馆员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发展需求正向专业化方向转变。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于1998年,自此之后,学科馆员在专业服务提供、专项科研和教学服务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其专业化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课题。

1.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以华盛顿州立大学图书馆为例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是美国著名的公立大学,其图书馆建设也相对完善。华盛顿州立大学首先将学科馆员的核心职能明确定位为:为大学院系、部门和教职员工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馆藏建设、参考咨询、宣传推广和教学辅导等;成为图书馆内部某一方面的专家;成为版权、数字化活动、学术交流、知识管理、数据保管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并进行团队协作。为承担核心职责,学科馆员应承担如下重要职能:

第一,基础性馆藏建设与管理。满足学校当前和未来的研究、教学和学习需求;建立和提高特定馆藏,以服务潜在的区域性、国家级和国际性用户;评估用户需求,开发和维护相关的高品质馆藏。

第二,建立良好的推广、营销和沟通渠道。“嵌入”教学与学习之中,参与教师、学生和指定领域学校员工的工作,建立强有力的工作合作关系;积极推动营销图书馆的服务与资源;与院系部门/项目课题建立持续的双向沟通机制;设计、提供和评估教学课程;多种形式评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成果、项目计划辅导的效果。

第三,以参考咨询的方式融入学术交流。寻找机会提供可定制的参考咨询和研究服务;了解并运用知识来推动特定学科的研究;倡导学术沟通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协助开发和创建工具和服务,促进学术交流;通过帮助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网站的作用,构建和维护数字馆藏和协助招聘。

第四,促进华盛顿州立大学完成为社区服务的承诺。为社区团体提供演讲活动和其他机会,并告知他们可利用的资源;为本地区、大区域和国家政府机构提供机会,以促进对彼此的项目和服务的更好沟通和了解;寻求与其他组织合作;开发、维护和改进服务和资源,使更大的社区受益。

2.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发展现状分析

回顾当前学界对学科馆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策性分析、经验介绍、实践总结等方面,尚少从人力资源视角展开。因此,文章重点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情况,尝试通过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分析,具体探讨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人力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北京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

来自北京大学人事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大学图书馆及院系分馆与图书馆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共有373名,其中“在职”212人,“离退”161人,分别占56.8%和43.2%。处于“离退”状态的161人,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32年,最小的为1963年,1960年之前出生的人员占比92.6%;博士学位占1.3%,硕士3.1%,本科44.7%,本科以下50.9%;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中以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主体,在占60%以上的馆员和助理馆员中未达到本科学历的占绝大多数(表1)。

处于“在职”的有212人,年龄最大为1952年出生,最小为1993年,1960年之后的占92%;博士学位占9.9%,硕士46.7%,本科31.6%,本科以下仅11.8%(表2)。

对比表1和表2可见,“在职”馆员与“离退”馆员相比,学历结构明显优化,博士和硕士比例显著提高,本科以下人员从50.9%降低至11.8%;整体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除去助理馆员中仍有一部分为本科以下学历外,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和馆员中本科以下学历的已不足6%。这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优质人力资源基础。

2.2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基本现状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我国最早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之一,其工作人员共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中心图书馆普通工作人员,第二类为中心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第三类则为各院系分馆的馆员,最后一类则为中心馆、院系分馆之外无实体机构却承担部分文献整理等工作的馆员。具体构成如下:

由表3可知,212名在职图书馆馆员中,中心馆主体占比76%,其中学科馆员15名,占中心馆总数的9.3%。同时该校共有24座院系分馆,包括48名院系分馆的负责者,按照院系发展情况,这48人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学科馆员角色。因此,北京大学实际上承担学科馆员职责的工作者共63名,占总数的29.7%。学科馆员中博士、硕士比例皆高于全体馆员,本科比例基本相当,本科以下部分明显更低(表4),这说明学科馆员在学历上的专业化程度更好。

一般来讲,学科馆员应当主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背景和基本技能,一方面是对图书馆文献管理的专业知识,其技能培养多以“专业技术职务”的方式体现出来,在图书馆的研究序列中则体现为从研究馆员到助理馆员的四个等级;但另一方面对学科馆员“专业化、学科化”知识背景的要求暂时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评价模式,也即学科馆员在专业的图书信息档案管理等领域外,仍需评价其对某一学科的专业化掌握程度。

笔者以“学科匹配度”作为一个分析指标,考察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与专业化程度,具体分析学科馆员所学专业与其所在院系的专业匹配程度。

参照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情况,可将学科背景分为4类,一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专业毕业,研究方向也为图书馆学,学科背景相对单一;二是图书馆学以外专业毕业,但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兼具专业学科与图书馆学的综合性学科背景;三是毕业时属某一专业学科,且研究方向同为该学科,可看作专业性学科背景;四是专业理工科毕业,承担图书馆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等技术性服务工作。

由表5可见,中心图书馆学科馆员中,综合性学科背景的馆员占主体,其次为专业性学科背景和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的馆员。中心图书馆的其他馆员中,学科背景比例最大的为图书馆专业背景的馆员,其次为综合性学科背景。院系分馆馆员中,超过半数馆员为专业性学科背景,其次为综合性学科背景和图书馆学专业学科背景。

北京大学图书馆三类主要馆员的学科背景具有明显特点,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同类型的馆员有不同培养和发展模式。对于中心馆学科馆员而言,主要以具有综合性学科背景为主;其他馆员则主要以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为主;院系分馆学科馆员,需要较为明确的对应专业学科背景。

在63名学科馆员中,具有明确学科背景的馆员共57名,但其自身专业化的学科背景与其所在的院系学科或对应的学科并非完全匹配。通过对其学科背景的统计,可以看出有31人相匹配,占比为54.4%。

2.3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及工作模式

北京大学图书馆网页描述的中心馆学科馆员职责包括:“了解学科信息需求、建立科学资源导航、提供信息参考咨询、开展信息深层服务”方面的学科化服务工作,并根据相关数据库提供科研评估及竞争力分析,“为学校和院系的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参考资料”等,目前涉及14个学科。

通过对院系学科馆员的采访调查,我们发现其主要的职责与之前网站调研的3个方面基本一致:承担中心图书馆与院系图书馆、院系学科建设的“桥梁联系”职能;承担文献资源支撑、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承担一定程度上的咨询服务职能。其工作模式,则主要包括定期联系与拜访、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沟通、文件往来、邮件交流等。

2.4对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分析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行十数年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员体系,包括中心馆学科馆员及院系分馆的学科馆员,在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首先,学科馆员整体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具体体现为三点:一是学科背景与其所从事的学科化服务匹配程度较低(54.4%);二是专业技术职务相比整体馆员处于较低水平,63名学科馆员中仅有1人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的比例也低于整体水平;三是中心馆学科馆员的数量相对较少(15名),相比国外高校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明显不足。

其次,制度性建设相对薄弱。尽管学科馆员制度已经建立了十几年,但在具体实施制度和规范性执行方面,都尚未形成完整、全面和可操作性的文件。

最后,学科馆员培养体系仍不够完善。存在培养路径、目标、方式不够明确,培养过程中管理不够科学、职责分工不够清晰、专职和兼职矛盾突出等问题。

2.5其他高校学科馆员发展概况

目前,学界对我国学科馆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在兴起之初,对制度、政策及其意义和影响的探讨;二是对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介绍和总结;三是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具体案例的考察;四是回顾十数年的成果,做整理总结。

其中,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实施经验研究日渐丰富,有诸多有益的经验。首先,全国最早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从1998年至今,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科服务体系,包括用户培训、“学科馆员+学科服务支撑”团队建设、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等,已经取得了初步明显的成果。南开大学的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于2002年,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同时进一步形成了“人-学科-知识”的图书馆文化。据有关统计,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已经设立学科馆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所,且在迅速增加过程中,同时学科馆员的专业化程度、服务水平、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顶尖高校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

3.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发展方向

3.1学科馆员应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学科匹配度

根据美国全国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成员对专业人员特点的研究,将专业化人员的特点和标准概括为:专业化需要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和不断进修;有独特的专业文化;有健全的专业组织,相对稳定的职业群体;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属于重要的专业性人才,符合“专业”的特点和标准,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的建设中,首先需要提升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具体表现在几个标准上,一是不断提高其整体学历水平,保证基础性的专业化培养;二是提升专业技术职务水平;三是要大幅度提升学科的匹配程度,吸引具有专业学科结构的人才进入学科馆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科划分日益精细,学科专业方向要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真正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专业化、职业化、稳定性高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3.2学科馆员应不断“嵌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打造文献资源的“平台服务”

“嵌入式”、“学科化”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发布的《学科馆员角色转变》报告中,这种嵌入主要指“学科馆员应当嵌入用户的研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建立参与用户学术行为的新模式”,这样的服务将原来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要求学科馆员围绕用户打造一个信息资源提供、评估分析、建议参考的综合性学术平台。在当前信息化剧烈冲击的时代,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数目庞大、繁杂,随着学科体系划分的不断精细化,对知识和信息需求的目的性也不断增强,因此对以学科馆员为支撑的“学科化”、“嵌入式”的“平台性”服务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3.3建立系统完整的学科馆员培养体系,提高继续教育水平

美国高校图书馆高度重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及馆员培养,制度建设涉及整个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就学科馆员的培养而言,以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培养模式为例,在一个学科馆员的聘任和培养过程中就有诸多步骤。首先在聘请环节中,包括资格筛选、岗位职责发布、成立招聘小组、对申请者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估、组织考核及面试、总结评价、提出聘请等步骤;在之后的培养环节中,包括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时间支持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安排有经验的资深学科馆员进行指导、定期考核等,具有科学高效的学科馆员管理和培养模式。

在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具体馆员的个体情况,以及实际的工作内容,建立一整套步骤明确、时间明晰、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包括参加专业性会议、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承担科研项目、撰写文章报告等多种方式,从制度上保证学科馆员能够根据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学科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专业化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论数字化图书馆中学科馆员的职责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小型研究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