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绣文化的市场化发展路径探索

2015-03-18唐利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湘绣绣品刺绣

□唐利群

湘绣作为湖南民族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被国人称为“湖南文化名片”,素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形象写照。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传人百余年的积极进取,湘绣更是蓬勃发展,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市场和产业优势:作为传统文化产品,湘绣不受国际贸易配额限制,在国际市场具有绿色通道的贸易优势;因悠久的历史,湘绣具有举世公认的品牌价值优势;湘绣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

一、起步形成阶段

(一)自绣自用的家庭式原生态阶段。在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里,男耕和女织代表着自给自足式农业社会生活的基础。而女织中最重要、最顶尖的技艺当属刺绣了。但自汉代以后,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湖南一直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刺绣很少见有记载,边缘化散见民间,保持自绣自用的生存状态。直到清朝中晚期才盛行,遍及湖南广大城乡,处处可见“母女相传,邻亲相授”的传艺学艺之生动场面。

(二)自产自销的绣庄商业作坊阶段。清朝时,湖南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刺绣的商业需求。一些高水平绣工脱颖而出,开设绣庄。据记载,原籍安徽的胡莲仙,少时随父住在江苏吴县,学会了苏绣并略知绘画。20岁时她嫁到湖南,中年寡居,以刺绣维持生计,后举家迁往长沙,1898年,以其儿子吴汉臣的名义在长沙司门口开设了一家取名为“吴彩霞”的绣庄,面向乡村农民和城市小市民,销售自绣的、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椅垫、桌围、帐檐、枕套、荷包、衣边、鞋面、腰带、裙饰等绣品,生意日渐红火,刺绣产品供不应求。吴彩霞绣庄的创办不仅仅在技法上对湘绣有突出贡献,更主要的是将湘绣的生产方向开拓到了“日用小商品”的领域,奠定了湘绣实用品和商品生产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湘绣正式走上了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之后,长沙城内相继开设了锦云绣馆、春红锣、梁玉霞等湘绣庄,湘绣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易呈现出了繁荣局面,湘绣从业人员日益增多,湘绣市场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善。

这个时期的湘绣从生产到销售一开始便有朝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渡的特点。绣庄的老板都只经过了短期的小商品生产的过渡期,就利用自己的资本直接渗入和控制了绣品的生产,绝大部分产品都分发给外面的绣工代绣,并没有开设大规模的刺绣工厂,绣工就是在自己家中为了取得一定工资而给绣庄主刺绣的雇佣工人。湘绣属于手工工艺,本身难用机器替代,所以绣庄始终都是由商业资本来控制生产的,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作坊。

二、繁荣扩展阶段

1910年到1937年,为湘绣繁荣兴盛时期。一是一战爆发时期,湘绣作为传统手工艺,由于没有纳入工业化生产,冲击较小;二是一些民族资本家看好了湘绣业务的经营不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却有比较稳妥的高额利润,因而纷纷投入经营湘绣;三是湘绣具有机械化不可替代性,工具成本不高,妇女们皆以刺绣维持家人生计,绣工人数一时也大为增加,湘绣业迅速成长并壮大,湘绣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

市场的繁荣,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画师,杰出画师和优秀绣工的密切合作使得湘绣的艺术格调和审美品位日益提升,通过参加国内外展会赛事,进行宣传推广,湘绣名利双收,赢得了成批订单,开拓了国际市场。政府扶持,举办“南洋劝业会”,使湘绣在国内外声名大振,扩大了贸易市场;加之长沙当时作为湖南乃至南方的经济、文化、军事重镇的地域优势,特别是铁路发展和公路的修建,促进了贸易市场和消费群体扩展;开科办学,绣工的刺绣水平不断提升,涌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绣工,促进了湘绣市场的发展。1926年,全业资金约在30万至40万银元之间。到1937年,湘绣迎来了它的全盛之景:绣庄总数达45家,行业人业人员发展到15,000多人,湘绣产量增加到30,000件以上,年产值高达120多万元,全行业资本累积超过了50万元,比前一阶段增长了1.5倍。

三、衰落崩溃阶段

湘绣在经历了一段繁荣后,也不可避免地趋向衰落。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11月“文夕大火”烧毁了所有绣庄、绣品、绣稿,烧掉了湘绣艺人积累了几十年的智慧结晶,湘绣产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几乎绝迹。

连年战火,湖南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国内外市场均受到战争影响,绣工为避难流离失所,几经繁华的湘绣业盛景在战争中犹如“昙花一现”,迅速消失了。

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极度衰落,直到抗战结束后的1946~1947年两年,各行各业开始恢复,民族资本家纷纷购买湘绣作为礼品来结交银行,一些华侨战后回国省亲,往往也要带一些湘绣品回去,种种因素促使了湘绣的产销。这个时期绣庄增加到了36家,绣工人数也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绣品年约3万件。但绣工劳动报酬不高,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绣品整体上质量不高,粗制滥造的多。

这个表面的繁荣仅持续到内战爆发,便迅速崩溃。一部分绣庄随着恶性通货膨胀而迅速倒闭,即使没有倒闭的也几乎陷入了停顿。到1949年解放初,湘绣行业80%工人失业,老画师所剩无几,湘绣沦为地摊上贱卖品,曾“誉满全球”的湘绣已经到了人亡艺绝的地步。

四、复苏发展阶段

1949年解放后,湘绣业和其它民间工艺一样,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很快得以恢复。长沙市的“锦华湘绣庄”由中共湖南省委接办,公私合营,成立了长沙红星湘绣厂,并在画师、绣工、业务、原料、产销、贷款方面给予扶持,湘绣生产很快得到恢复,1951年长沙绣工达5,000人,1953年达15,000人,年产值达73万余元。1956年长沙湘绣厂分为省属、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县四个厂,并在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设置湘绣联社,绣工达26,498人,年产值达647万元,实行统筹性计划经济组织和经营模式,后发展成独立经营的湖南省湘绣厂、长沙县湘绣厂、长沙市湘绣厂、望城县湘绣厂。1956年,湖南省湘绣厂成立,后在湖南省湘绣厂基础上,成立了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负责湘绣技艺、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培训指导工作,成为国家礼品重点生产单位,创作了一大批传世经典绣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湘绣被当作“四旧”产品,停止生产。特别是1967年发生了“火烧湘绣大楼事件”,省湘绣厂数十年积累下来年珍贵材料全都化为灰烬,湘绣产业几乎置之死地。

20世纪8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各项事业走上正轨,湘绣产业蓬勃发展。1980年,湘绣产业年产值突破了1,000万人民币,1985年上升为1,260万元人民币,20世纪80年代中期湘绣产品出口交易额增至500多万美元,出现了国营的湖南省湘绣厂、长沙市湘绣总厂、长沙县湘绣厂、望城县湘绣厂、沙坪湘绣厂“五虎争雄”的辉煌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因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只剩下了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和沙坪湘绣厂在苦苦经营,湘绣个体户和小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因规模小,生产销售灵活,迅速壮大,逐渐占据了市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湘绣企业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相继破产、重组、改制,出现了以民营为主的私有制企业和经营方式。特别是进入了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6年湘绣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湘绣私营企业迅速发展,给湘绣产业带来了发展生机,加快了产业市场化。相继创建了金彩霞、湘绣城、金球牌、天利牌等知名品牌,产品已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亿多元。目前,湘绣大小企业有100多家,绣品店320家。初具规模诚信经营的湘绣企业有50多家,固定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0多家,开发了数千个品种。湘绣产业注册商标12个,湘绣原产地1个,年产值8亿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沙坪地区湘绣年产值已达1.1亿元,年创利税5,100万元,解决农村就业人口15,000人。湘绣产品已成功进入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亿多元。湘绣产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湘绣绣品刺绣
“非遗×N”活态传承商业模式探索
——以湘绣为例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非遗传承+创意文化”视域下的现代湘绣设计创新分析
非遗传承视角下湘绣设计的创新研究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