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效果观察
2015-03-18武耀先
武耀先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消化科 西平 463900
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效果观察
武耀先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消化科西平463900
【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将40 mg泮托拉唑注射液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 mL内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 将400 mg西米替丁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L内静脉滴注,2次/d。1个疗程(7 d)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1)观察组显效26例(76.5%),有效7例(20.6%),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15例(44.1%),有效11例(32.4%),总有效率为76.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平均输血量为(432.4±116.5)mL,对照组为(642.2±154.8)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西米替丁比较,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选用。
【关键词】胃溃疡合并出血;泮托拉唑;西米替丁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与胃酸-蛋白酶的消化有关,故统称为“消化性溃疡”。当溃疡基底部因炎症腐蚀到血管,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位居首位,其中1/4发生在胃小弯。随着H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在临床普及应用,90%的患者可经内科综合治疗措施治愈而无需手术[1]。2012-05—2015-05,我们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住院治疗的68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入选标准:(1)均有胃溃疡病史。(2)所有患者在24 h内均有呕血或柏油样大便表现。(3)急诊胃镜检查胃小弯处有活动性溃疡和出血,并排除胃恶性肿瘤。观察组:男32例,女2例;年龄23~68岁,平均42岁。胃溃疡病史3个月~4 a。对照组:男31例,女3例;年龄24~67岁,平均43岁。胃溃疡病史4个月~4 a。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综合治疗(1)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放置胃管,动态了解胃出血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2)经胃管通过鼻饲方式注入高营养流质行肠内营养支持。注入硫糖铝混悬液,10 mL/次,3次/d,保护胃黏膜。注入云南白药,1粒/次,3次/d,局部止血。(3)建立静脉通道,滴注平衡盐液,输血或血浆,快速补充血容量。
1.2.2应用质子泵抑制剂(1)观察组: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内,静脉滴注,2次/d。(2)对照组: 西米替丁注射液4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内,静脉滴注,2次/d。均连续治疗7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输血量。
1.3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1~3 d,呕血、便血等症状停止,脉搏、血压稳定,大便潜血实验阴性,胃管抽出胃液清亮无血迹。有效:治疗4~5 d,达到以上标准。无效:治疗5 d以上仍未成功止血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2结果
2.12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26例(76.5%),有效7例(20.6%),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15例(44.1%),有效11例(32.4%),总有效率为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组输血量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给予输血治疗,观察组患者输血量为(432.4±116.5)mL,对照组为(642.2±154.8)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下被激活后,具有强侵蚀力及可水解蛋白质,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与其接触并受摄入的各种物质的侵袭,却能抵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而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应得益于胃十二指肠黏膜一系列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当某些因素(幽门螺杆菌、NSAID、胃黏膜组织的缺血和缺氧等)损害了这一机制时,便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而导致溃疡形成[3]。随着溃疡面和深度的增大,溃疡基底部的血管受到腐蚀发生破裂出血。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可能发生大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甚至癌变而危及患者生命[4]。
由于血小板的凝血功能需要在pH值6.0以上的环境中发生作用,为了促进溃疡愈合和止血,需将胃液的pH值提高到6.0以上,以恢复恢血小板的凝血功能,这样破损的消化道黏膜才能形成稳定的凝血块而达到止血的效果[5]。
泮托拉唑(Pantoprazole)是由德国BykGulden公司开发的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PPT),可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的活性,降低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作用,提高患者胃内的pH值,促进血小板快速聚集,充分发挥血小板的止血效果。与奥美拉唑相比,对壁细胞的选择性及生物利用度均有所提高[6]。另外,泮托拉唑可促进胃黏膜微循环血流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尤其适合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7]。
我们选择68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泮托拉唑和西米替丁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显示,2组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但泮托拉唑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西米替丁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输血量明显少于后者,说明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选用。
参考文献4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1-356.
[2]张正选. 泮托拉唑治疗NSAIDs所致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J]. 医药论坛杂志, 2014, 35(10):144.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
[4]杨蕾.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再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J]. 医药论坛杂志, 2014, 35(7):135.
[5]陈素霞.泮托拉唑双倍剂量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6):30.
[6]张健,吴友伟,史丽萍.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97-99.
[7]周茂松,曾秋香,李平. 泮托拉唑治疗老年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或出血的效果观察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3):383-384.
(收稿2015-09-12)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