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基础上联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6-08-19王育光周蕙卿陈国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泮托拉唑治疗效果

王育光 周蕙卿 陈国兴

【摘要】 目的 探析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 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给予保守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内镜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31±5.2)d, 平均输血量为(4.11±1.1)U;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1.18±5.8)d, 平均输血量为(6.25±1.8)U;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平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泮托拉唑治疗基础上联合内镜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加快疾病痊愈速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泮托拉唑;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96

临床急症中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 该疾病发病率以逐渐升高呈现,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命健康[1]。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 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胆汁反流、药物、环境、遗传等原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临床主要通过抑酸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但获得的治疗效果不佳。本文为了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治疗, 获得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通过内镜检查确诊, 符合第6版《内科学》中诊断疾病的相关标准。其中男48例, 女32例;年龄19~80岁, 平均年龄(45.32± 12.31)岁;排除药物过敏史、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恶性疾病造成出血等患者。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 征求患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

1. 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活动性出血期间均需要禁食, 通过维生素K1、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剂给予临床治疗,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输血或者其他支持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泮托拉唑注射液(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给予临床治疗, 在0.9%生理盐水100 ml中加入80 mg泮托拉唑给予静脉滴注, 在0.5~1 h内完成滴注, 2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内镜治疗, 在胃镜下检查, 若找到出血病灶, 则通过1∶10000肾上腺素盐水对溃疡面多次冲洗, 从而减少裸露的破溃血管, 全面暴露出血病灶, 维持清晰的手术视野。通过分析出血病灶、溃疡面的大小选择合理的钛夹, 顺着胃镜检查位置通过金属钛夹置放器缓慢的放入钛夹, 在创面送达时调整胃镜, 将金属钛夹渗出同时张开到最大状态, 合理调整钛夹方向, 确保钛夹与出血血管或者溃疡面的角度在90°内, 完全接触后在第一时间内将操作杆用力收紧, 对病灶周围组织与出血血管进行钳夹后将钛夹关闭, 把钛夹放置器退出。最后通过冰盐水进行局部喷洒冲洗, 确保金属夹位置合理与出血停止后将内镜退出。完成手术后24 h需要禁食, 手术后采用补液以及常规抑酸药给予临床治疗。

1. 3 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采用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级别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 具体体现如下:显效:经治疗后, 患者烧心、饱胀、嗳气、恶心、反酸、食欲降低、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溃疡面全部消失;有效:经治疗后, 患者烧心、饱胀、嗳气、恶心、反酸、食欲降低、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 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溃疡面缩小情况>1/2;无效:经治疗后, 患者烧心、饱胀、嗳气、恶心、反酸、食欲降低、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 或者往更加严重方向发展。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 有效1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 有效13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平均输血量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31±5.2)d, 平均输血量为(4.11±1.1)U;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1.18±5.8)d, 平均输血量为(6.25±1.8)U;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平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通常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引起的, 主要是溃疡基底血管受到胃酸侵蚀, 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症状[2]。机体一旦出现溃疡出血症状, 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溃疡黏膜中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导致血凝块出现溶解症状。血浆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所具备的止血效果在pH值>6的状态下方能全面发挥, 加上新形成的凝血块于pH<5的胃液中方能全面消化。所以, 增加胃内pH>5的持续时间, 促进溃疡黏膜中稳定血凝块、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明显降低, 对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今, 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主要采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作为主要抑酸剂。泮托拉唑属于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类型药物, 能够在胞质内管状泡上H+-K+-ATP酶的活性以及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起到选择性抑制的作用, 对胃酸分泌终末环节产生阻断, 获得抑制胃酸分泌效果较为持久。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 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治疗后, 仅有2例无效, 总有效率高达95.0%;明显优于单纯保守治疗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31±5.2)d, 短于对照组的(21.18±5.8)d;平均输血量为(4.11±1.1)U, 少于对照组的(6.25±1.8)U,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程红宇[3]的临床数据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泮托拉唑联合内镜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创伤较小, 能加快身体各项功能康复速度, 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云磊.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3(4):272-273, 276.

[2] 龚珍民.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探讨.中外医疗, 2015, 18(25):140-141.

[3] 程红宇.潘托拉唑治疗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9(11):261.

[收稿日期:2016-02-18]

猜你喜欢

泮托拉唑治疗效果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泮托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癔球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