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视角

2015-03-02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5年17期
关键词:航标

媒体视角

● 让世界了解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然而,在长期的“欧洲中心论”话语体系中,西方舆论和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的抗战功绩依然认识不够,“二战贡献多”主力为美苏,对中国战场尤其是中国对二战整体胜利的贡献少有提及。对于我国而言,在当下要求国际人士并认可我国的二战贡献,显得极为必要。

让世界了解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是一个“重写”历史、争取二战话语权的长期过程。不仅要充分发挥历史学家的作用,用事实说话、用史料佐证,更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采用多种媒体形式丰富报道内容,加强议题设置,充分展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影响境外舆论,占领国际道义制高点。

● 讲好西藏故事

西藏是全球聚焦中国的重点之一。2015年9月迎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年纪念。如何利用这一契机,打造新表述,讲好西藏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与全世界共享中国人民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的一件大事。在如此特殊的时间节点对外讲述西藏故事,需要把握当下世界格局的巨变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在坚持历史的主题、发展的主题的同时,聚焦西藏的生态、环保、西藏人民的生存状态,积极发挥各方力量,尤其是意见领袖和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正面力量,把中国的民族融合、文化传承的成就讲好,把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多元融汇的故事讲好。

李克强向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致贺信 交通领域合作成中俄务实合作新亮点

9月4日,第二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去贺信。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交通领域合作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新亮点。推动中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领域的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的重要内容。本届论坛聚焦中俄高铁合作,符合两国战略需求,很有意义。李克强勉励两国交通类高校互学互鉴、携手共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为推进两国合作、增进民间友好作出新贡献。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也向论坛致信祝贺。今年中俄两国领导人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为两国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指明了方向。在目前召开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运输合作分委会上,双方重申,将不断致力于加强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合作。杨传堂指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必将成为两国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合作、科技交流、增进友谊的重要平台。

中俄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建设黑河界河公路大桥和跨江索道合作文件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后,在中俄两国元首见证下,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与俄罗斯运输部部长索科洛夫在京正式签署了《关于修订1995年6月26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建设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大桥的协定>的议定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中俄边境黑河市(中国)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俄罗斯)之间共同建设、使用、管理和维护跨黑龙江(阿穆尔河)索道的协定》两个政府间文件。

上述文件的签订将为两国建设跨境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对推动中俄两国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具有积极意义。

杨传堂会见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

9月6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京会见了到访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赫塔尔一行,双方就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交通运输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交换了意见。

杨传堂表示,在亚太经社会和有关各国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亚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物流大通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中方高度重视与亚太经社会的合作,愿一如既往地支持并积极参与亚太经社会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倡议和活动,共同促进亚太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阿赫塔尔表示,中国是亚太经社会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成就对其他各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今年亚太经社会第71届年会通过互联互通决议,首次将“一带一路”写入联合国正式文件。当前,亚太经社会正在推动建设亚欧运输通道,计划对6条通道进行全面分析与规划研究,旨在与“一带一路”实现对接。中国是亚欧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动有关项目开展。

渝湘鄂共建三峡区域交通

日前,重庆、湖南、湖北3省份9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在湖北宜昌举行三峡区域交通发展研讨会,联手探索区域交通合作,加快推进三峡现代交通物流综合枢纽建设。

研讨会以“共襄交通先行大计,促进三峡区域发展”为主题,初步确定了高速大通道、一级大干线和港站大联盟等重要交通项目合作思路,就建设神农架经兴山、秭归、长阳至五峰高速公路,枝江至湖南石门高速公路,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宜张高速公路渔洋关至湘鄂界段,沪蓉高速公路宜昌横向联络线等工程,打造三峡区域航运服务中心、“虚拟组合港”、城际公交网络、区域货运甩挂联盟进行了探讨研究,并形成了共识。

国家铁路局发布2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近日,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2015)和《铁路工程图形符号标准》(TB/T 10059-2015)两项行业标准,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此次发布的2项标准,总结吸纳了原标准发布实施以来特别是高速、城际、重载铁路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发展新成果,内容涵盖铁路建设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阶段各类工程的制图和绘图符号要求,进一步提高了铁路工程制图质量和识图效率。

公众可登陆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主页《标准规范》栏目查询相关信息。

CCS发布极地运输登陆艇检验指南

日前,中国船级社(CCS)发布《极地运输登陆艇检验暂行指南》。

该指南基于《沿海小船建造规范》和《沿海小船法定检验技术法规》,考虑了极地水域作业冰况和气温等环境条件限制,以及使用特点,对航行水域限制、检验与发证、船体结构与舾装、轮机、电气、稳性和载重线、消防救生、通导设备、防污染、货物系固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杨传堂:研究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

9月1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召开部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关于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审议通过《交通运输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修订送审稿)》。

会议指出,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对各级政府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要求。修订《交通运输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快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把合法性审查作为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条件,强化依法行政理念,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规定起草制定规范性文件;要加快探索实施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既要兼顾程序性规定的稳定性,又要防止规范性文件家底不清、效力不明等问题;要增强权限意识,逐步减少规范性文件数量,对于实践中确需增设审批、处罚、强制等手段的,必须通过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来解决。

有行贿犯罪记录限制参与工程建设

最高人民检察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将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

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规定,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设备物资采购、建筑企业资质许可、个人执业资格认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等工程建设领域各环节,全面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检察机关对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提出的书面查询申请,应当经审核后进行查询,在3个工作日内提供查询结果。

CCS首次授予船舶EOM附加标志

近日,中国船级社(CCS)对在天津新港船厂建造的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40000DWT散货船“珍珠海”轮授予EOM(船舶能效实时在线综合监控)附加标志,这是CCS首次授予船舶该附加标志。

船舶能效在线智能管理系统通过采集船舶硬件设备终端输出数据,包括主辅机和锅炉常规运行参数数据,记录轴功率、风速仪、水平仪、GPS、计程仪、测深仪等设备输出的船舶航行数据,并与岸基进行数据同步,实现船舶能耗设备工况、航行数据和能效数据的船岸在线监控和分析功能,可指导公司、船舶明确能源管理方案,提高整体运行效能,寻找最佳节油方案。

中老缅泰共商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

9月22日至23日,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

根据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共同编制的规划,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范围为湄公河中缅243号界碑至老挝琅勃拉邦河段631公里航道,整治内容包括航道整治、港口建设和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等。工程实施后,可显著改善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条件,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航行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水平。

澜沧江—湄公河是连接中老缅泰四国的纽带,航道二期整治工程是四国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项目。工程前期工作得到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支持,中方将提供资金支持工程前期工作。

下一步,作为出资方,中方将按照相关程序确定承担工程前期工作的第三方机构;联合工作组将负责指导、协调和协助第三方机构开展具体工作。

国家铁路局发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和两项高速铁路验收技术规范英文译本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高速铁路静态验收技术规范》和《高速铁路动态验收技术规范》等三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英文译本,并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英文版明确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对城际铁路的总体设计、运输组织、线路、路基、桥涵、隧道、地下车站结构、轨道、站场、电力牵引供电、电力、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动车组设备、维修设施、给水排水、房屋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综合接地、环境保护等方面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两项高速验收技术规范分别对高速铁路静态、动态验收的统一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了规定。其中,静态验收是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检查确认的过程。动态验收是对通过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对列车运行状态下工程质量检查和确认,并通过运行试验对整体系统在正常和非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行车组织、客运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进行检验的过程。

首期国际航标管理培训班上海“开学”

9月3日,由中国海事局和国际航标协会(IALA)环球学院联合举办的首期国际航标管理培训班在上海开班,来自亚非8国的14名高层次航标管理人员“入学”。此次双方联合办学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标志着中国海事国际间交流合作又迈出重要一步。

“航标作为海上引导船舶航行、定位、警告的标识,对船舶海上安全航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航运、渔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海事局局长陈爱平表示,我国沿海航标由中国海事局统一管理与维护。此次IALA选定我国举办首期国际航标管理培训,是对我国沿海助航水平、国际履约能力的肯定。

据了解,首期国际航标管理培训班为期一个月,由来自中国海事局和IALA环球学院的专家进行英语授课。培训期间,学员将赴上海海事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中国海事局航标培训中心和集美大学开展技术考察与理论培训。此次培训将围绕国际标准的航标技术问题和管理方式进行深度的学习与探讨。“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充分借鉴了国际航标协会成熟的培训体系和培训经验,这些经验将大大提高我国航标管理培训的标准化水平。”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王鹤荀介绍。

交通项目促投资稳增长 资本金比例降5个百分点

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关系国计民生的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30%降为25%,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25%降为20%。

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此次调整和完善固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坚持有扶有控原则,从结构上调低当前民生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些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加快补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其他发展“短板”。

张勇表示,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调整资本金比例能够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当然,调整资本金比例只是促投资、稳增长的一个具体措施。要真正实现促投资、稳增长,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目前正陆续研究推出发展基金、PPP模式等综合措施。

猜你喜欢

航标
IALA航标工作船员培训示范课程研究
浅谈虚拟AIS航标及北斗遥测遥控在沿海航标配布中的应用
探究如何加强航标管理提升航标服务
虚拟AIS航标显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航标件的机器人辅助加工技术应用
试论航标档案在航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从立法角度浅析国内外航标侵权的责任认定
航标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规避分析
虚拟航标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浅议船舶导航技术对航标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