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第六届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古桥保护:跨越时代的呼唤

2015-03-02摄影汪玚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5年17期
关键词:赵县茅以升赵州桥

文、摄影 / 本刊记者 汪玚

记第六届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古桥保护:跨越时代的呼唤

文、摄影 / 本刊记者 汪玚

赵州桥主桥侧影

9月5日,第六届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河北赵县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原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等领导出席并讲话,来自全国桥梁设计院校、建设单位、博物馆等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近百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上,凤懋润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古桥研究中心"授牌,并给王锐英、王健、李晋栓、陈凤贵、郑永军、胡达和、赵君黎、柳肃、黄建强、韩文学共十位新增聘委员颁发了证书。随后,全体参会人员在蓝天白云下合影,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古桥保护 对话历史时空 传承文化遗产

2013年,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习近平指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

中国古桥是中国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经验、理念、工艺技艺,对我国古桥及历史文化研究、现代桥梁工程具有极大参考价值。桥梁巨匠茅以升先生曾在作品中提到,“中国古桥因在桥梁结构上合乎现代科学原理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近代桥梁几乎都是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桥梁遗产而取得的新成就”。

随着中国跨入桥梁强国行列,越来越多跨径大、种类多、难度高的世界级桥梁在中国版图上拔地而起,古桥的研究和保护更具意义。“我信奉这样一句话,‘在当今时代,不创新没戏,不传承没根。’”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凤懋润在开幕词中这样表示。

“古桥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的重要板块之一。”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如此肯定。

成立七年 从零书写宏伟篇章

据了解,为继承茅以升先生的遗志,深入研究中国古桥的科技成就和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也为了推进古桥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于2009年成立了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古桥委”),下设绍兴、江苏、福建和浙江大学四个古桥研究中心。

七年来,古桥委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将中国古桥的研究与保护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的专项课题;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茅玉麟向全国政协提交“以中国古桥系列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案,受到国家文物局重视并为此提出了古桥申遗思路;古桥委专家团队为保护千年古桥“黄洲桥”不遗余力,并参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专题采访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引起社会广大反响的“黄洲桥事件”。2014年8月底,基金会得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一座由文天祥提写桥名的千年古桥——“黄洲桥”将被拆除,立即组织了以著名古建筑专家朱光亚教授为首的四位专家赶赴崇仁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关于对黄洲桥保护的意见和建议》和《关于对黄洲桥处置方式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江西省文物文化局下发了“关于不得擅自拆除崇仁县黄州桥的意见”。

然而,这一切努力还是没能改变古桥的命运,2014年11月12日,黄洲桥这座千年古桥在轰鸣声中被强制拆除。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来访,并于12月8日、9日进行了专题报道。事后,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赴景德镇专题调研遗址保护时指出: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后人要像保护自家祖坟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

据了解,黄洲桥被拆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被某家上海公司评定为五级危桥。罗关洲提出异议,“古桥是以古时步行为基准设计,怎么能用现代标准去评定?!”丁汉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解决当地交通难题完全可以保留黄洲桥做步行之用,在附近再另行修建一座供汽车通行的桥梁。

黄洲桥没能保住,十分令人惋惜。“然而在中国,像黄洲桥这类不可移动的文物还有很多,不少也同样面临着被损毁拆除的危险。对于这些文物,尽管法律要求必须进行保护,但如何保护、如果破坏该承担怎样的法律任,却没有具体条文,如何从根本上保护好它们已迫在眉睫。”茅玉麟说。

永通桥护栏石狮雕像

七年来,古桥委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将中国古桥的研究与保护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落地赵县 古城迸发时代活力

赵县,古称赵州,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县城距省会石家庄42公里。东与晋州市交界,南与宁晋、柏乡、高邑县相连,西与元氏县毗邻,北与石家庄市栾城区、藁城市接壤,总面积675平方公里。赵县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悠久的历史文化成就了赵州,更赋予其举世无双的文化瑰宝,其中,赵州桥无疑是赵县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今天的赵州古城在展现其古色古香的同时,更展现出新时代的繁荣。”赵县县委书记王建海在致辞中表示,“而如今的赵州桥,也作为世界文化的使者,焕发着新的生机。”在6月的米兰世博会上,以赵州桥为原型建设的丝路金桥成为了中国的名片之一。

“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光绪年间《赵州志》所录张嘉贞《安济桥铭》如此记载。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敞肩圆弧石拱桥,赵州桥对世界桥梁建筑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及不可撼动的地位。“拱上加拱”的“敞肩拱”更属世界桥梁史首创。然而在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冲刷下,尽管主体经受住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难,桥身石板、石栏等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赵州桥的研究、保护及修缮工作不容忽视。

据了解,1955年由赵县人民委员会、赵县文化科等十家单位组成的赵县安济桥修缮委员会正式成立。如今,为提升赵县文化内涵,赵县着力打造古桥改造等一系列升级工程,努力将安济桥、永通桥等景区建设为桥梁文化基地。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罗关洲(左)向茅玉麟(右)赠送刊有茅老钱塘江报道的老杂志

“今天的赵州古城在展现其古色古香的同时,更展现出新时代的繁荣。”赵县县委书记王建海在致辞中表示,“而如今的赵州桥,也作为世界文化的使者,焕发着新的生机。”

古桥保护“必须当作事业来做!”

据悉,专家团成员分别到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安济桥(又名赵州桥、大石桥),晚了一百六十余年、被称为安济桥姊妹桥的永通桥(又名小石桥)进行现场考察,并参观了古桥展览馆。

从小学就在课本上看到的赵州桥,终于得见真容,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中央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任委员王志珍感慨“非常感动。”她在讲话中提到,“赵州桥是世界瑰宝。在它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仍不落后的造桥技术,更凝聚着中国民族的智慧结晶。”

会上,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委员会秘书长茅玉麟作古桥委工作报告,介绍了近年成绩、重点工作及2016年工作展望,除继续积极主动向中央、地方有关部门申请古桥研究课题,继续探索和配合中国古桥的申遗工作,充分发挥古桥研究中心作用外,还希望开辟“互联网+古桥”的新模式,并开展调查研究,对全国古桥专家队伍情况进行摸底,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古桥研究队伍。

原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原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副总工程师孔庆普、北京建筑大学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古桥研究院副院长王玮、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科技保护部副主任梁书台、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罗关洲、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陈宝春等资深专家分别就桥文化、《中国古桥志》初稿、古桥保护类项目设计总结及思考、赵州桥栏板及构件修复科技保护、从黄洲桥事件看中国古桥保护福建古桥的文化遗产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演讲,就自己的考察经历、工作经验、研究成果与在座嘉宾进行分享。

今年已87岁高龄的孔庆普从事北京市城市桥梁建设与养护事业已有48年,至今仍对中国古桥保护充满热忱,作为《中国古桥志》初稿的撰稿人,孔老提出,“古桥保护必须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然而,几乎从零开始的古桥保护,技术基础还太过薄弱,《中国古桥志》初稿正是孔老从基础抓古桥保护的身体力行。“古桥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

“我国文化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玮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做得越好。但他们并非不想拆,而是没钱拆。”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为王锐英、王健、李晋栓、陈凤贵、郑永军、胡达和、赵君黎等新增委员颁发聘书

“我国文化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玮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做得越好。但他们并非不想拆,而是没钱拆。”王玮的话引人深思,同时,他也提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些问题与思考,指出目前文物保护法律依据尚待健全;历史文物具有唯一性和不可修复性,但在政治需求和经济发展面前处于弱势;申请各级保护单位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单位的重要性等现状。“我国古桥保护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

猜你喜欢

赵县茅以升赵州桥
茅以升:立强国之志,建强国之桥
赵县中医院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1952-1958年赵县安济桥修缮工程回顾
河北赵县:“无人农场”尽显农业种植科技范儿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谈阅读教学的实施
3D打印“赵州桥”在天津落成创三项世界纪录
桥梁专家茅以升
茅以升设奖敬母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