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PPP切忌“一哄而上”

2015-03-02本期主笔王楠楠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5年17期
关键词:王楠热潮公共部门

本期主笔 王楠楠

推广PPP切忌“一哄而上”

本期主笔 王楠楠

● PPP模式,这个曾一度沉寂的事物,2014年开始因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一系列通知、意见、办法、指南等政策文件力推,而重新变得大热起来。据说,几大知名网上书店关于PPP的书籍曾一度脱销,许多人只好通过“百度”、“PPP知乎”等了解详情。

● PPP为什么这么火?从其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广义内涵上可见端倪。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相当于国家设立项目,给予政策支持,而私人机构投资,并进行运营管理,可谓各取所长。

● 作为财政部力推的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建立全程合作关系的模式,PPP被视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为新一轮城镇化筹资的“神器”。尤其是,交通运输领域公益性强,进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迫切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因此,交通运输领域也被称为最适合引入PPP模式的领域之一。

● 通过PPP模式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引来“外援”的同时,还将转变交通运输部门的观念,变以前的“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巧借市场之力,撬动社会资本,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交通服务领域“升级版”,势必会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 尽管PPP在中国的推进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但仍然需要排除很多困难。数字显示,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国家,PPP项目在所有公共物品提供里面也只占到10%-20%。“千万不要把PPP模式当成地方政府解决地方债务的灵丹妙药,很多项目是不适合PPP的,而且如果PPP模式做砸了,后果比传统模式更糟糕。”研究PPP模式十多年的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王守清说。

● 在新一轮PPP热潮来临时,多位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主要参与方的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能否真正理解PPP的含义和功能,不断完善制度设计,避免一哄而上才是关键。PPP模式若成为未来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还需要加紧立法、厘清政府角色、确定立项标准多项准备工作先行,不可操之过急。因此,在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相关运作机制和管理经验的积累还不足的情况下,推广PPP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当然,冷静对待PPP热潮,并非是给PPP模式泼冷水,也绝非要否定从中央到地方推广PPP的努力和成果。恰恰相反,只有在热潮下不迷失,冷静正视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着眼长远而全面的顶层设计,PPP才能长期健康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正如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所提,地方政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及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上述关系,健全相关制度,PPP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猜你喜欢

王楠热潮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探析
我省各地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
EMO Ha nnove r 2017 九月将掀热潮
Lydia the Woman Warrior A Feministic Study of Lydia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Existing Condition Analysis of Dry Spent Fuel Storage Technology
Robust Admissible Analyse of Uncertain Singular Systems via Delta Operator Method
The toxic effects of Tris-(2,3-dibromopropyl) isocyanurate(TBC) on genes expression of bmp2b and bmp4 of zebrafish embryos
引力波热潮中的他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