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卒中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2015-02-20陈志伟李月春
陈志伟李月春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2、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丘脑卒中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陈志伟1李月春2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0;2、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目的 探讨丘脑卒中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丘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病例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丘脑卒中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丘脑卒中;睡眠障碍;核团
作为当前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热点之一,对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和争议中。丘脑包括前核、内侧核、外侧核,对运动系统、感觉系统、边缘系统有着重要影响。作为边缘系统的中继站,丘脑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着广泛联系,参与高级神经、精神和内脏的活动,损害时可出现各种睡眠障碍。文章收集30例丘脑梗死患者,对丘脑卒中与睡眠障碍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丘脑卒中患者30例(病例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2-76岁,平均(61.3±12.1)岁,受教育年限4-12年,平均(6.82± 2.24)年。入组标准:(1)均符合2004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MRI+DWI证实为单一的急性丘脑梗死;(3)病程在14天以内;(4)卒中前日常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良好及认知功能正常;(5)神志清楚、合作良好。排除标准:(1)非丘脑部位脑梗死;(2)其他器质性颅脑疾患;(3)存在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或内分泌疾患;(4)失语、视听障碍;(5)病前存在认知、情绪或睡眠障碍。选择健康中老年人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5岁,平均(62.4± 11.8)岁,受教育年限3-11年,平均(6.21±2.44)年。两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 法
1.2.1 对象收集 由神经专科医师及影像学技师共同对符合要求的病例进行纳入。
1.2.2 睡眠质量评定方法 由经过心理测量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面对面测试所有研究对象,1周内全部对象均完成标准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PSQI共计18个自评条目,总分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经和t检验,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PSQI评定结果比较
病例组PSQI分值(7.56±3.24),对照组分值(5.48±3.12),t=2.612,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类的睡眠活动与额叶底部、脑干网状结构、基底节区、丘脑和下丘脑等诸多神经结构息息相关。作为边缘系统的中继站,丘脑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着广泛联系,参与高级神经、精神和内脏的活动。丘脑卒中后由于神经递质环路及其平衡的破坏,可造成睡眠-觉醒周期的异常,引起睡眠结构和质量的紊乱[1]。有文献报道,皮层下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大脑皮层及小脑卒中[2]。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位于下丘脑的神经递质“饮食素”(orexin/hypocretin,ORE/Hcrt)在睡眠-觉醒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另外,炎性因子的改变可能与睡眠结构有关[4]。丘脑卒中可引起5-HT等神经递质减少,而5-HT是引起快速眼动睡眠的重要递质,这可能与脑局部缺血累及脑干呼吸中枢及口咽部肌肉有关[5]。Castaige[6]等报道过度嗜睡可能与丘脑背内侧核或丘脑前核损伤有关。
丘脑是位于间脑中的一对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两侧,对称分布。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中间块)相连,前端突起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为丘脑枕。丘脑背面覆有一薄层纤维,为带状层;丘脑内部有与带状层相连的Y形白质板(内髓板),主要将丘脑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三大核群。未来研究如果能更精细地定位在丘脑单个核团,便可以排除不同部位间的交互影响。通过研究不同部位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丘脑损害与睡眠障碍的结构-功能对应关系。认识丘脑损害后脑高级功能的改变模式,了解大脑深部结构的功能分化,进一步探究丘脑解剖与神经心理学的相互关系,提高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率。
[1] Lee S J,Kim J S,Song I U,et al.Poststroke restless legs syndrome and lesion location: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J],Mov Disord,2009,24(1):77-84.
[2] Terzoudi A,Vorvolakos T,Heliopoulos I,et al. Sleep architecture in stroke and relation to outcome [J].Eur Neurol,2009,61(1):16-22.
[3] Mieda M,Sakurai T.Overview of orexin/hypocretin system[J].Prog Brain Res,2012,198:5-14.
[4] Clinton J M,Davis C J,Zielinski M R,et al.Biochemical regulation of sleep and sleep biomarkers[J].J Clin Sleep Med,2011,7(5 Suppl):S38-S42.
[5] Bassetti CL,Hermann D M.Sleep and stroke[J].Handb Clin Neurol,2011,99:1051-1072.
[6] Coulon P,Budde T,Pape H C.The sleep realy-the role of the thalamus in central and decentral sleep regulation[J].Pfingers Arch,2012,463(1):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