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形态与产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5-02-13陈梦筱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城市形态发展

陈梦筱

城市形态演变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动。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在空间上布局的展开引起城市形态各要素及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联动关系。在知识与信息经济时代,许多产业以新的态势持续向城市集聚,产业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和聚集发展、升级、优化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形态的优化发展。本文结合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与发展模式对河南进行实证研究。

一、城市形态的研究视角与多样化及层次性

城市形态是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形式,是城市集聚产生成长、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城市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城市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社会分层现象和社区地理分布特征,居民对城市环境外部现实的心理反应及对城市的认知。

(一)研究视角从历史、市镇规划、功能结构到空间形态的转换

对城市形态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主要有:对城市的历史研究、市镇规划分析、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和空间形态研究等几方面。

西方著名城市研究学者培根、吉尔德恩、科斯托夫、芒福德、拉姆森和斯乔伯格等针对传统城市研究西方城市历史形态演变过程及变化原因。两种城市形态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城市格局:《周礼》(考工记)中强调“理性布局”,《管子》中倡导“自然协调”。“理性”和“自然”的原则互相补充,构成中国传统城市形态理论,并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这些思想占据重要的位置。

古典市镇规划分析理论起源于欧洲中部。德国的斯卢特等的“形态基因”研究被康泽恩进一步发展,他们通过分析欧洲中世纪城镇,把规划设计元素划分为街道和交通网络;用地单元、街区以及建筑物的平面安排。20世纪8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城市形态研究组继承和发展了康泽恩的思想。近年来,城市形态的理论研究扩展到了整个西方的城市研究学术领域。

城市功能结构理论是反映城市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城市形态方法。美国的形态理论有伯克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伯克利学派主要研究民居聚落而非城市;芝加哥学派强调城市用地分析。在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上,霍伊特发展出扇形区理论,哈里斯和尤曼发展出多核心城市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空间及规模关系。

20世纪50年代由马奇和马丁在英国剑桥大学创立的“城市形态与用地研究中心”的思想,开创空间形态研究。他们认为城市是由基本空间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构成不同的开放与围合空间及各种交通走廊等,该研究中心从不同规模层次分析城市的基础几何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城市形态的多样化及层次性

城市空间发展受城市的用地规模、人口规模、交通枢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变化和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等影响。城市形态受城市用地地形、功能组织和道路网结构等自然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交通轴线、水系轴线和空间轴线是城市形态的基础构架。按城市交通轴线划分,城市形态具有放射型、环型、环状放射型、方格型、树枝型、平行型、扇型、星型、卫星型、连环型、环绕型、带型等多种型式;按城市水系轴线划分,具有带型、分流型、合流型、放射型、分散型、中央岛型、中央分离型、树枝型等型式。

城市形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宏观区域视角下的城镇群分布形态;第二层为平面型式和立面形态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第三层为城市内部分区形态。通过研究城市形态,可以比较探讨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并预测城市未来发展。

二、产业空间布局理论与模式的演化

产业空间布局是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产业布局静态上指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组合;动态上表现为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及产业和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及重新组合的配置过程。产业布局影响国家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经济的发展速度。

(一)产业布局理论从区位论、市场论、产业聚集到新经济地理论的发展

国外的产业空间布局理论经历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中心地理论、产业集聚和新经济地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年提出孤立国农业区位论,该理论认为在农业布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由特定农场距离城市远近决定,集中化程度与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例,杜能还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韦伯1909年在工业区位论中提出运输费用对工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工业的最优区位一般应选择运费最低点处;劳动费同样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会产生聚集力。1948年胡佛的运输区位论提出运费由终点费和运行费两部分组成,运行费与运输距离成正比,而终点费与运输距离无关。

市场学派的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认为以市场为中心,由多数市场构成相应的网络体系是城市高效组织物质生产和流通的空间结构。

成本—市场学派的俄林认为运输方便的区域可专门生产规模经济优势明显、难以运输和面向市场的产品;运输不方便的地方则应专门生产小规模生产即可获利并易于运输的产品。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创新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布局趋向于发达城市;成熟期的产业会出现波浪扩展效应而向周边地区扩散;衰退期的产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落后地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新经济地理理论,他将运输成本纳入理论分析框架中,把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融入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等研究中,运用简单的“核心—外围”模型,分析一个国家内部产业集聚的原因、“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克鲁格曼认为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是“报酬递增”的结果。

(二)产业布局模式从均值、增长极、点轴、网络布局到梯度开发的演化

产业布局受原材料、市场和运输、劳动力、外部规模经济性、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等因素影响,在坚持全局、分工协作、因地制宜、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遵从市场和计划机制,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分区域和层次进行布局,经历了均值布局、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发展,形成了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模式、地域产业综合体以及梯度开发模式。

在农业社会,产业布局表现为地区均质化。近代工业的出现,打破了产业布局的均质化,在地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一国经济增长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它们一般都在特定城市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向周围扩散,形成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城市与区域就发育形成增长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工业点形成的增长极逐渐增多,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点和点之间建立了各种交通道路、水源供应线、动力供应线等,从而形成发展轴。发展轴线形成后,吸引周边的人口、产业向轴线的两侧集聚,并且出现新的产业点。随着中心城市的不断扩大、交通线路的扩建,出现点轴式产业带。中心城市与其吸引的次级城市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有机的城市系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个现代化的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具备各级城镇节点和吸引空间范围的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和商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网络式开发已经形成的点轴系统。通过强化本区域的网络系统,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城镇、空间及要素流动组成有机的整体。通过网络的延伸,加强区际间经济网络的联系,区域经济技术优势向相邻区域相互扩散,促进更多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形成以城市为结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网络型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按照“链”式生产工艺组成稳定的生产体系进行生产,进而形成地域生产综合体。

由于经济技术的不平衡发展,不同地区存在经济技术梯度差异,产业的空间发展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在进行产业布局时,要从区域的现实出发,优先发展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随后进行产业梯度转移,逐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

三、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

城市是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城市”是“城池”和“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在地域上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和行政意义。所以,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相互促进关系。

产业空间布局是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区域发展总是从开发条件较好的节点上开始,伴随着区域的发展,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构成轴线,轴线纵横交织发展而形成网络,继而形成地域生产综合体,进一步扩展到更广的区域空间,在城市群体系内进行分工布局,协调发展。

城市成长和发展在于产业和生命力强大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群落,产业的空间布局占据着城市形态的核心地位。产业空间布局会对城市空间组成要素带来影响,城市形态的优化也会显著地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进一步吸引高端产业的进入。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互相促进、优化发展。

四、河南城市形态与产业关系的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质量不断提高,城市规模随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而扩大,城市形态随城市面积的扩张而不断变化。

(一)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

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中原城市群实力逐步增强,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之一,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态势良好。郑汴一体化深入发展。城市群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格局正在形成。

(二)河南城市形态主体区产业呈梯度分布

运用区位商和产业梯度系数衡量区域产业梯度水平,通过查阅《河南统计年鉴》并计算,发现河南城市形态主体区城市的适合产业情况如下:适合第一产业的城市为济源、焦作和新乡。开封、许昌相比较第一产业有优势。适合第二产业的城市为郑州、开封、许昌以及平顶山,郑州的优势也最为明显。适合第三产业的城市中洛阳居上,洛阳作为古都,人文自然景观比较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其次是开封,而郑州、平顶山是以工业为经济支撑的城市,对旅游有一定的负效应。从河南中原城市群的整体来看,洛阳发展第三产业,济源、焦作和新乡为第一产业,郑州、开封、许昌、平顶山为第二产业,也就是整体的“三二一”布局,产业呈现梯度分布。

(三)城镇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显现成效

河南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城镇体系的完善及交通、信息、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五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产业集聚区载体作用日益突出,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显现成效。

(四)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有待继续优化

河南省部分城市形态和结构不合理。一些中心城市沿用圈层状“摊大饼”向外蔓延,郑州等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和一些“城市病”突显。有些中心城市功能分区不够协调,缺乏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工业围城趋势显现。新老城区发展不平衡,过于重视新区开发建设,轻视旧城发展升级。

中原城市群要密切城际联系、加快一体化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大;郑州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地区性中心城市区域服务功能弱、节点支撑不够;县级城市现代化水平低,集聚产业和人口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功能有待提升。

(五)城市发育不足,产业层次低,辐射带动和承载能力有待提高

2013年,郑州市在全国仅排在第45位,经济总量及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度均低于武汉、长沙等城市。全省其他中心城区人口和生产总值占所在市的比重相对较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相对偏弱,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作用不易发挥。河南的一些中心城市仍以一般性服务功能为主,层次偏低,综合服务功能强的高层次的服务业较为欠缺,使得中心城市的对外辐射带动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城市建设中,重经济发展、轻管理服务,轻环境保护,对空气、土壤、水和环境的污染不断加重;个别城市开发无序,人居环境欠佳,城市运营管理效率亟待提高;大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现象,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增强。

(六)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大量农村转移人口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现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保障房等方面的待遇的巨大差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滞后,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地方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急需深化户籍、公共服务、城建投融资、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破除一些影响和制约城镇化与产业布局的障碍。

五、促进河南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对策

(一)未来河南的城市布局形态构建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县级市集聚产业和吸纳人口的能力,重点发展中心镇,促进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以郑州为龙头的大郑州都市地区,以洛阳、开封等中原城市群主体城市为节点,把直管县建成区域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壮大为新兴中等城市,人口规模较小的县城打造宜居小城,培育多个特色小城镇,形成完善的城镇空间体系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网络”型城市形态组织模式。郑州、洛阳、焦作、开封、济源和鹤壁等中心城市,按“网络”型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对中心城市内部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结构性优化。

“组团”型城市形态组织模式。平顶山、三门峡、安阳、新乡、淮阳、南阳、许昌、漯河在内的8个中心城市可采用“组团”型发展模式。

“圈层”型城市形态组织模式。对于地处黄淮传统农区的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4个中心城市来说,较为落后的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急需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得到有效的改善,可采用“圈层”型发展模式。

(二)优化主体区交通和产业布局,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把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以郑州为核心城市,洛阳为副中心城市,推动城际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使中原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大郑州都市地区。发挥郑州龙头作用,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辐射带动功能。构筑以郑州为中心、支撑中原城市群及周边城市的米字形交通发展轴。改造提升商丘、洛阳、南阳、信阳、安阳、新乡、许昌等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与郑州联动发展的枢纽格局。

(三)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省会郑州的优势,增强郑州集聚高端要素、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发展和服务综合化功能,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全省和服务中西部发展的能力。加快郑东新区建设,疏解老城区部分功能,推动中心城区与新郑、登封、新密、荥阳等周边县市间快速通道和生态廊道的建设,促进组团式发展,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区。

郑州都市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壮大地区性中心城市、县级城市和重点镇,突出优势产业

以优化城市形态、提升现代服务功能,壮大经济实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的能力。推动开封建设成为继洛阳之后的新兴副中心城市,其余设区市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并根据各自资源禀赋与条件,发展相关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县城规划建设水平,完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增强现代化元素支撑,形成集约紧凑、绿色宜居的城市空间。选择区位条件优越、潜力大的重点镇发展。

(五)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

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加快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拓展就业创业空间,以产兴城,依城促产,形成产业集聚、就业增加、人口转移、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1.构建分工合理的城镇产业体系,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

发挥不同层级城市资源禀赋优势,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逐步培育形成分工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城镇产业体系。郑州、洛阳等特大中心城市大力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地区性中心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区域主导优势产业,提升城市产业能级。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小城市围绕集聚人口、扩大就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城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2.促进城市产业升级

实施高成长性产业发展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工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提升在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施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推动郑州、洛阳、南阳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3.提升产业载体发展水平

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综合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国家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4.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互动发展

以产业为内在要素,以城市为产业的空间布局的载体,推动城市更新,完善服务配套,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并与人口三者协调发展。把城镇载体建设置于突出位置,以城镇为载体和平台,集聚产业、提供就业岗位、承载人口,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

(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城市建设,注意保护环境,提高城市承载力。同时,完善医疗、教育、服务设施等诸方面城市社会功能,提高所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改革,创新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升。

[1]Serge Salat.城市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张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5]张毅帆,高全成.基于产业梯度系数分析的河南中原城市群产业布局[J].经济视角,2012,(3).

[6]陈梦筱.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2).

[7]汪雪峰,杨延哲,张教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下的中原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关于中心城市产业空间组织模式的探讨[C]∥经济策论(上),2011.

[8]河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豫政〔2014〕55号)[EB/OL].河南省政府门户网,www.henan.gov.cn,2014-07-03.

[9]罗士龙.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现状与对策研究[C].第六届沿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会议论文,2012.

猜你喜欢

城市形态发展
深圳轨道交通导向开发的“规则—形态”转化机制与城市空间类型贡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基于坡度分析的丘陵城市形态设计策略研究
临港工业新区转型策略研究
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的规划探索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抽象与现实
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态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分异研究